?

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

2019-06-10 09:56王增帥王孺賢高麗芝烏蘭馮彩霞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9年11期
關鍵詞:血尿酸頸動脈紅細胞

王增帥 王孺賢 高麗芝 烏蘭 馮彩霞

(包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內蒙古 包頭 014030)

動脈粥樣硬化(AS)的主要病理機制是血脂代謝紊亂,傳統危險因素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等。隨著近年對AS的研究,紅細胞與AS斑塊的作用亦不可忽視。本研究旨在探討外周血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

1 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回顧性收集2017年3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包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住院患者及同期正常體檢者,AS組117例,同期正常體檢者71例為對照組。排除標準:有感染發熱者,有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乳糜血等血脂異常增高者、尿酸≥500 μmol/L、空腹血糖≥15.0 mmol/L 、腫瘤、免疫系統、血液系統患者及服用免疫抑制劑者。本研究通過包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一般資料(除年齡外)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方法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

1.2.1一般資料 回顧性收集被研究對象一般情況:年齡、性別、高血壓病史、糖尿病病史、痛風病史等,同時收集被研究對象血常規、纖維蛋白原、生化指標和甲狀腺功能三項化驗結果。

1.2.2頸AS的判定 頸動脈內膜厚度(IMT)及粥樣硬化斑塊彩超檢查采用荷蘭飛利浦公司IU22超聲診斷儀,探查雙側頸總動脈起始段、中段及分叉部、頸內動脈顱外段,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1.0 mm或發現頸動脈斑塊的患者納入AS組;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1.0 mm且未發現頸動脈斑塊者納入對照組。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或Manner-Whitneyu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或Fisher確切概率法。將有統計學意義的觀測指標,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通過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分析RDW、紅細胞平均體積、血小板分布寬度、血尿酸及聯合因子對頸動脈粥樣硬化的診斷性能。

2 結 果

2.1兩組血常規、生化資料比較 兩組RDW、紅細胞平均體積、血小板分布寬度、血尿酸、血肌酐、纖維蛋白原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余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常規、生化資料比較

2.2頸AS的危險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 有無頸AS作為因變量,以RDW、紅細胞平均體積、血小板分布寬度、血尿酸、血肌酐、纖維蛋白原為自變量,進行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RDW(OR=3.114,95%CI1.563~6.207,P=0.001)、紅細胞平均體積(OR=1.198,95%CI1.050~1.367,P=0.007)、血小板分布寬度(OR=1.534,95%CI1.095~2.149,P=0.013)、血尿酸(OR=1.016,95%CI1.008~1.024,P=0.000)等升高是頸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

2.3繪制ROC曲線 各指標的ROC曲線見圖1。將有臨床預測價值的指標,作為聯合預測指標,通過Logistic回歸,形成聯合預測因子,聯合預測因子=(血尿酸+1.136×RDW+0.181×紅細胞平均體積+0.428×血小板分布寬度)/0.016,再次構建ROC曲線,并且與單變量觀察值的ROC曲線作比較。紅細胞平均體積的敏感性(0.917)高,血小板分布寬度的特異性(0.906)高。聯合預測因子的敏感性(0.780)及特異性(0.625)未見明顯升高。見表3。

圖1 不同指標ROC曲線

表3 ROC曲線

2.4IMT的有序Logistic回歸分析 將AS組的IMT分為4個等級作為因變量,閾值說明:1=IMT<1.0 mm;2=IMT:1.0 mm~1.1 mm;3=IMT:1.2 mm~1.3 mm;4=IMT≥1.4 mm 。將RDW、紅細胞平均體積、血小板分布寬度、血尿酸作為自變量,進行有序Logistic回歸分析,RDW(OR=1.61,95%CI1.09~2.37,P=0.016)、紅細胞平均體積(OR=1.11,95%CI1.02~1.19,P=0.010)、血小板分布寬度(OR=1.12,P=0.227)血尿酸(OR=1.00,P=0.134),顯示RDW與IMT相關。頸AS程度可以用IMT表示,我們認為IMT越大,頸AS越嚴重,故RDW越大,頸AS的程度越嚴重。

3 討 論

RDW與血栓性疾病的發生、病死率、預后存在相關性,是血栓性疾病的強預測指標,也是反映微血管病變、微血栓形成的良好指標〔1〕。氧化應激參與了頸AS的形成與發展,氧化應激導致紅細胞膜破壞及脆性增加,RDW增高,高水平的大小不等的紅細胞繼續促進紅細胞的凝集,紅細胞壽命縮短,RDW增大,這樣的循環促進了頸動脈斑塊的形成〔2,3〕。研究報道,高水平RDW的患者易發生AS,與頸動脈斑塊的內膜中層厚度呈正相關〔4〕。

血小板分布寬度是反應血小板激活和釋放的指標。血小板能增加白細胞及內皮細胞分泌血管黏附因子及趨化因子,介導中性粒細胞活化,其炎性反應促進了AS斑塊的發生〔5〕。本研究與文獻〔5〕報道相符。

血尿酸與頸AS的發生有關,且相關證據已經證實,血尿酸有促氧化作用,產生氧自由基,對內皮細胞產生毒性作用,使內皮功能紊亂〔6〕;同時激活血小板,激活炎性遞質〔7〕;促進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與脂質過氧化〔8〕。本研究與文獻〔6~8〕報道相符。

纖維蛋白原參與了凝血和纖溶過程,通過多種途徑參與了AS的進展〔9〕,眾所周知,糖代謝紊亂和血脂紊亂是AS的危險因素之一。但本研究未得出空腹血糖及血脂與頸AS相關,考慮與本研究排除了空腹血糖≥15.0 mmol/L 及血脂異常增高者有關,其次由于人們對于高血糖高血脂的積極治療,使本研究收集的血糖血脂為藥物干預后的數值。

綜上,臨床上動態監測RDW,有助于頸動脈斑塊的觀察,降低腦卒中風險。

猜你喜歡
血尿酸頸動脈紅細胞
血尿酸高了怎么辦?
MTHFR C677T基因多態性與頸動脈狹窄及其側支循環形成的關系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紅細胞增多癥中醫證候研究
豬附紅細胞體病致病機理及中藥防治
基于深度學習的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成分識別
超聲評價頸動脈支架植入術后支架貼壁不良的價值
SGLT2抑制劑對血尿酸影響的研究進展
超聲對頸動脈蹼的識別意義探討
MAP紅細胞保存液與生理鹽水混懸洗滌紅細胞的臨床療效比較
不同程度神經功能缺損的腦梗死患者血尿酸與預后的相關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