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麗中國縣域拼圖:有多少地方已開啟“美顏”狀態?

2019-06-11 00:00
小康 2019年16期
關鍵詞:美顏縣域文明

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在改造自然的同時也深深傷害了環境,湖面縮小、林地不復、沙塵襲城……對自然資源的過度消耗已經成為了生態環境“不可承受之重”。

2012年,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擺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戰略位置。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陸續開展,加快推進生態文明頂層設計和制度體系建設,加強法治建設,建立并實施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制度,大力推動綠色發展,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率先發布《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國別方案》,實施《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已成為全民共識。從頂層設計到各項制度的制定與實施,從中央到地方,生態文明建設的地位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8年,中國將生態文明建設寫入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所積累的可貴經驗之一,是從最為基礎的“細胞”做起。在這個過程中,縣域發揮了關鍵作用。

縣域涵蓋城鎮與鄉村,上承省市、下領鄉鎮,既是推進國家治理的基本依托,也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基礎單元。正因如此,縣域生態文明建設不僅關系到當地的可持續發展,也將對全球應對生態危機發揮重要作用。

經過艱苦探索,一個個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樣本呼之欲出——作為“兩山”理論的發源地,浙江省安吉縣不斷深化“兩山”實踐,加快發展特色農業、生態工業、鄉村旅游等美麗經濟,實現生態立縣反哺綠色工業的“華麗變身”; 北京市平谷區“300米見綠、500米見園”,這背后,是平谷人以“螞蟻啃骨頭”的精神,一點點干出來的,一幅“彩林畫卷”徐徐展開;70年治沙的“綠色接力”讓山西省右玉縣變了模樣,締造出從沙漠之地到塞上綠洲的奇跡;吉林省集安市不僅形成了“水在城中、城在綠中、人在景中”的江南景致,而且依托人參、葡萄、五味子、林蛙、蜂產品等豐饒的物產實現了綠色崛起;河南省新縣找到了脫貧的新路子,漫山遍野的油茶樹成了老百姓的致富樹;甘肅省兩當縣意識到,后發地區贏在“下一步”,就要依靠那一片綠色,決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河北省懷來縣歷屆縣委縣政府在水土保持、風沙源治理等各方面,集中人力財力治理生態,如今沙城無沙,官廳水庫碧波蕩漾,成為鳥兒的天堂??h域生態文明建設的鮮活實踐不斷證明,綠色發展是一種新發展方式,是新的經濟增長點,是經濟發展的創新點。越來越多的縣市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力軍。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從本期“生態文明”開始,《小康》·中國小康網將深入基層,積極踐行“四力”要求,聚焦70座有代表性的縣市,充分挖掘我國在高質量發展、脫貧攻堅、社會治理、科技創新、營商環境、文明城市建設等領域的先進典型,尋找發現一個個社會群體為增強更多人的獲得感、成就感、幸福感而“努力奔跑”的生動案例,多角度展現人與祖國、人與城市的美好故事。

猜你喜歡
美顏縣域文明
加油站開啟“美顏”模式
量身定制的美顏霜
請文明演繹
漫說文明
材料不能“美顏”——應當著筆干實事
這七種水果熟吃,美顏又養生
對不文明說“不”
縣域就診率為何差了40%
一項縣域中招政策的回顧與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