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忘“哈軍工”的紅色使命

2019-06-11 06:46韓建平
奮斗 2019年4期
關鍵詞:陳賡教學計劃紀念館

韓建平

紀念館序廳內的油畫《運籌》。吳韶剛/攝

一座博物館,一段不朽傳奇!

走進哈爾濱工程大學,走進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紀念館(簡稱哈軍工紀念館)?;赝麄髌?,哈軍工誕生在炮火中。紀念館內一組抗美援朝的照片和一幅名為《運籌》的油畫,揭示了這段歷史。

1952年正是抗美援朝戰爭爆發的第二年。戰場上,中國人民志愿軍戰士頑強拼搏,浴血奮戰,屢立戰功。但是,陳舊的武器裝備、落后的軍事工程技術,卻讓戰士的傷亡很大。痛定思痛,當年6月,中央電令時任志愿軍代司令員的陳賡回國,創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任院長兼政委。油畫《運籌》展現的便是1952年9月5日,應陳賡請求,周恩來總理在中南海居仁堂主持召開籌建聯席會議時的場景。

當時,共和國剛剛誕生,百廢待興,國家經濟十分困難。但是,哈軍工建設還是被列為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重點工程。足見黨和國家在哈軍工身上寄予著厚望。

1952年11月20日,冒著刺骨的寒風,創建哈軍工的第一批人員及家屬正式趕到哈爾濱。1953年4月25日,“八一樓”正式開工;9月1日,舉行學院成立暨第一期開學典禮。典禮上,陳賡院長接過軍委授予的八一軍旗,宣布學院正式落成。如今,這面軍旗依然陳列在紀念館里,烈烈如焰、威名如山!

在哈軍工紀念館里,珍藏著一本特殊的教學計劃。這本泛著歷史音韻的教學計劃被譽為哈軍工的驕傲。因為在共和國的歷史上,只有哈軍工的教學計劃經毛澤東同志親自審閱過。

就這樣,崢嶸歲月里,哈軍工凝聚著那個時代中國人有關軍事現代化的所有光榮和夢想砥礪前行!短短幾年間,哈軍工從松花江畔迅速崛起,一躍成為中國一流的理工大學。

1958年3月26日,哈軍工為第一批學員舉行了隆重的畢業典禮。國防部下達了636名學員畢業的命令。這是我軍歷史上第一批經過正規學習、成批培養出來的高技術軍官。1959年,根據軍委部署,哈軍工辦學目標進行調整,從1960年起開始了分建和擴建工作。1970年,哈軍工正式走進了歷史。

從1953年建校到1970年拆校分建,哈軍工只存在了短短17年。

短短的17年,哈軍工為國家軍事國防科研戰線培養并輸送了上萬名優秀畢業生。他們很多人是當之無愧的“國家棟梁”。其中,包括40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上百位省部級領導干部,150多位將軍,數以千計的科研院所、軍事技術專家。

短短的17年,哈軍工為中國軍事工程事業闖出了一片新天地。從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到第一顆人造衛星,再到第一顆洲際導彈;從新型主戰坦克到殲10戰斗機,再到核潛艇、銀河巨型計算機、神舟載人飛船,這些輝煌成就的背后都有著哈軍工的印記!

弘揚和傳承哈軍工精神是擔當,更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2011年5月,哈爾濱工程大學黨委下發文件,正式籌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紀念館,即哈軍工紀念館。根據規劃,該紀念館依托原哈軍工212號樓(原哈軍工導彈工程系食堂)和26號樓(原哈軍工炮兵工程系實驗室)修建,建筑面積合計4764平方米。2013年初,一期工程(212號樓)占地面積1050平方米,建設完工。

紀念館內景。吳韶剛/攝

2013年8月31日,時值哈軍工建校60周年,哈軍工紀念館對外免費開放啟動暨開館儀式舉行。這一天,兩百余位老校友重返校園,來到現場。他們駐足在紀念館內的一件件藏品前,心潮澎湃、思緒萬千……

如今,哈軍工紀念館已進入國家博物館序列,館藏實物12579件,國家級文物530件,其中168件為國家一、二、三級的珍貴文物。紀念館開館以來,共接待社會各界人士約15萬人次,團隊參觀千余場,講解率達到98%,青少年團體共計6萬人次,贏得了高度評價。

哈軍工紀念館先后被評為國家國防科技工業軍工文化教育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首批全國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黑龍江省科普教育基地,國家AAA級旅游景區,進入《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

漫步在哈軍工紀念館里,徜徉在歷史的縱深中,我們看到的是傳奇故事,是歷史豐碑,更是對哈軍工精神的弘揚與傳承。

責任編輯/陳松

猜你喜歡
陳賡教學計劃紀念館
初中生體質健康實施運動干預的實踐研究
印象·老舍紀念館
渡江戰役紀念館里聽故事
百年·百館
參觀海軍紀念館
《30米快速跑》單元教學計劃
優化材料力學教學計劃,培養創新人才
陳賡 三“騙”彭德懷
陳賡敲竹杠
新課標對教學計劃靈活性的要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