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腦癱運動功能障礙康復治療中應用針灸治療的療效分析

2019-06-13 02:01吳容軍張進城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9年11期
關鍵詞:治療率腦癱針灸

吳容軍 張進城

湖北省黃石市愛康醫院 435000

腦癱是一種由大腦發育受影響所致的腦損傷綜合征,疾病為非進行性腦損傷,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疾病發病率在1.8%~4.0%,患兒臨床表現多以姿勢異常、運動功能障礙為主,同時還伴有智力障礙,行為、言語、聽覺異常、精神發育遲滯等多種不同程度障礙[1]。若不及時治療不僅給患兒、家屬造成痛苦,還會影響患兒今后生長發育、身心健康,因此如何有效治療疾病得到臨床關注,目前臨床對腦癱患兒尚無特效藥可行治療,仍以康復治療為主[2]。但部分患兒常規治療效果不理想,因此臨床提出聯合治療,近些年隨著臨床中醫治療廣泛應用,發現其中針灸在康復治療中具有特殊優勢,故本文觀察2016年1月—2017年8月期間以康復治療配合針灸治療40例腦癱運動功能障礙患兒的效果,旨在為今后疾病治療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期間醫院收治的79例腦癱運動功能障礙患兒為觀察對象,按數字表法隨機分組:觀察組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齡8個月~7歲,平均年齡(3.7±0.8)歲,疾病類型:手足徐動型4例、弛緩型5例、痙攣型31例;對照組39例,男17例,女22例,年齡7個月~7歲,平均年齡(3.6±0.7)歲,疾病類型:手足徐動型4例、弛緩型4例、痙攣型31例。兩組患兒年齡、疾病類型等基線資料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選取標準 納入標準:經檢查確診為腦癱,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患兒均存在不同程度運動障礙,施針部位無皮膚感染或破損,無合并血液系統疾病,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患兒經檢查存在繼發性癲癇,存在嚴重器質性功能障礙,臨床資料不全,治療依從性差、有發熱現象,治療期間自愿退出試驗。

1.3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運動康復治療(bobath 療法),包括:坐位訓練(體位轉換、坐位平衡等)、豎頭訓練(抱球法、三角墊法等)、站立訓練(骨盆控制、姿勢轉換等)、翻身訓練(手足協調、全身伸展、軀干回旋、單臂支撐等)、爬行訓練(平衡反應、骨盆分離、下肢交互運動)、行走訓練(靜、動態平衡、步幅、交叉步態抑制等);2次/d,每周治療5d,休息2d,訓練時間為40min左右,治療時間3個月。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針灸治療,頭針:穴位選用頂顳前斜線、四神聰、頂旁1 線、智三針、頂中線、顳三針、頂旁2線,注意手足徐動型不留針、痙攣型禁強刺激;體針:根據患兒疾病不同類型取穴,弛緩型:取足三里、血海、肩三針、手三里、命門,手握無力者加三間、液門,手腕下垂者加陽池、后溪,下肢膝軟者加膝眼、絕骨、申脈;痙攣型:外關、太沖、曲池透少海、環跳、天宗、肩髃、承山、風市、陰陵泉透陰陵泉;手足徐動型:合谷、三陰交、百會、曲池、消顫、風池、外關、太沖、陽陵泉。操作:常規消毒施針皮膚,取上述穴位7~8個,選擇0.35mm×25mm的毫針進行針刺,進針后快速提插捻轉,得氣后接電針儀(型號SDZ- Ⅱ型),采用疏密波,將儀器上輸出連接同一條神經支配肌肉的兩根腧穴上,接通電源,強度以患兒肌肉輕度收縮且耐受為宜,后可逐漸加大,針灸時間為 30min, 1 次/d,以10次為1個療程,每個療程間隔10d,治療時間為3個月。

1.4 觀察指標 評估不同治療方式患兒恢復情況,組間對比兩組療效差異,門診隨訪1年以粗大運動功能表(GMFM)、日常生活能力評分表(ADL)比較治療前、后患兒運動能力、生活能力評分差異。

1.5 評價標準 (1)GMFM[3]:對患兒跪與坐位、翻身與臥位、跑跳、行走、站立5個功能區、88項進行評分,每項按完成程度分為0~3分,其中跪與坐位(39分)、翻身與臥位(51分)、跑跳、行走、站立(72分),總分162分,分數越高運動能力恢復越好。(2)ADL:對患兒床上運動、進食動作、排便動作等8方面,55項進行評分,總分100分,分數越高生活能力越高。(3)療效評估[4]:顯著治愈:隨訪期間協調功能、運動發育、原始反射、關節活動度、肌力等較正常同齡兒童接近;改善:經治療患兒隨訪期運動發育、原始反射、肌力、協調功能等方面較治療前明顯改善;無效:患兒肌力、協調功能、運動發育、關節活動度等指標無明顯改善或加重。治療率=(顯著治愈+改善)/總例數× 100%。

2 結果

2.1 腦癱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率為95.0%,高于對照組的84.6%(χ2=5.904,P<0.05),見表1。

表1 腦癱治療效果比較(n)

2.2 相關指標評分情況 治療后觀察組ADL、GMFM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相關指標評分情況分)

3 討論

腦癱是一種腦組織發育不全所致疾病,小兒多于出生后1個月腦損傷引發,疾病可造成患兒出現不同程度的運動功能障礙,對患兒今后身心健康、生長發育均會造成嚴重影響,目前有關腦癱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但研究表明與孕期感染、早產、窒息等因素有關。如何改善患兒癥狀、提高其生活能力、運動能力是目前臨床治療關注點,早期康復治療主要以運動療法為主,在改善患兒癥狀上取得良好成效,但近些年隨著臨床醫療水平進步,有學者提出通過聯合治療,來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兒更好康復。

本次對照組治療率為84.6%,結果表明腦癱行運動療法后,癥狀得到改善,分析原因bobath 療法能根據患兒障礙部位、類型、特點等給予個體化合理運動、異常姿勢反射抑制指導,循序漸進利用平衡反射、自發性姿勢反射等特點促患兒逐漸形成運動感覺、正常姿勢,有效控制異常運動,從而達到治療目的[5]。本文中觀察組治療率為95.0%,高于對照組的84.6%(P<0.05),結果提示康復治療配合針灸治療,能有效促進患兒康復。針刺作為我國傳統醫學主要治療手段,在康復治療中具有特殊優勢,中醫認識腦癱運動障礙可歸于五遲、五軟范疇,為肝腎脾虛、先天稟賦不足、淤血內阻所致,臨床治療原則以活血通絡、補脾益腎等為主,針灸臨床具有通經舒絡、活血行氣等效果[6]。

本文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ADL、GMFM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康復治療配合針灸治療能有效改善患兒運動障礙,患兒生活能力恢復較好。李岑等學者研究中小兒腦癱者以康復訓練、針灸聯合治療后GMFM評分為(156.18±1.71)分,高于功能康復訓練的(121.18±9.71)分,與本文結果相符[7]。分析原因本次針灸治療除了以頭針改善腦部局部血供、減輕神經損傷,刺激腦部神經,重建神經元網絡、腦功能代謝,同時行以陽明經穴為主穴的體針,不僅能改善肌張力,促患兒運動能力恢復,還能調節陰陽、調理氣血,有效促全身氣血貫通[8]。

綜上所述,臨床以康復治療、針灸治療配合用于小兒腦癱運動功能障礙者治療,患兒療效理想,運動功能、生活能力均得到顯著改善。

猜你喜歡
治療率腦癱針灸
引導式教育在小兒腦癱康復治療中的應用研究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醫針灸的發展與傳承
腦癱姐妹為爸爸征婚
拉薩市城關區2014 年社區人群高血壓的患病率、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調查分析
29年前為腦癱垂淚,如今卻為拳王歡笑
鄭州市某三甲醫院職工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及急性并發癥調查
東北農村糖尿病患病率、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
中醫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44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