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手足口病感染防控護理中個性化護理配合健康教育的應用效果探析

2019-06-13 02:01郭鑫思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9年11期
關鍵詞:口病天數皮疹

郭鑫思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兒科急診,湖南省長沙市 410000

手足口病是2~10歲兒童的多發病,也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發病時,患兒的主要表現是低熱、口痛、厭食及手、足、口腔部位出現小潰瘍或小皰疹等,病情越來越嚴重,部分患兒甚至出現嚴重的并發癥,如:心肌炎、無菌性腦膜炎、肺水腫等。臨床分析發現,飛沫及呼吸道是手足口病傳染的主要途徑[1]。如果不能及時治療及干預,極易在醫院出現交叉感染,增加患兒的痛苦程度。所以,強化小兒手足口病感染防控護理工作非常有必要。本文選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間收治的96例手足口病患兒,隨機分組并評估常規護理、個性化護理與健康教育應用于感染防控護理中的價值,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2017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兒共96例進行感染防控護理干預分析,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8例。觀察組:女13例(27.08%),男35例(72.92%);患兒體溫38.6~40℃,平均體溫(39.12±0.03)℃;年齡2~10歲,平均年齡(5.02±0.12)歲。對照組:女12例(25.00%),男36例(75.00%);患兒體溫38.7~40.1℃,平均體溫(39.14±0.02)℃;年齡2~9歲,平均年齡(5.04±0.14)歲。2組患兒的基本資料具有可比性,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患兒手掌或足底有丘疹或皰疹,部分患兒存在高熱、食欲不振現象,均確診為小兒手足口??;患兒及其家屬均積極配合實驗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先天性疾病者;血液系統疾病者;智力障礙者及合并其他嚴重臟器功能損害者。

1.3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干預:護理人員及時為患兒清潔口腔,特別是在餐后;密切觀察患兒病情變化情況,尤其是心、腦、肺等重要臟器,發現異常要立即上報主治醫生并協助快速處理;囑咐家屬接觸患兒前或換幼童尿布時,要注意手部衛生,并妥善處理尿布等污物[2];若患兒年齡較小,必要情況可將其雙手包裹,避免抓破皮疹;若患兒臀部出現皮疹,在其大小便后,要注意保持臀部干燥、清潔;遵醫囑為患兒使用相關藥物,促進糜爛部位快速愈合。觀察組行個性化護理+健康教育,其內容包括:(1)心理方面: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患兒情緒變化情況,針對性使用溫柔的語言進行安慰,對于年齡較小的患兒,采用抱起、撫摸等方式,穩定其負性情緒,確?;純耗芊e極配合臨床。對于年齡較大的患兒,通過講故事、播放視頻等形式,分散其注意力,使其保持心情愉悅,提高臨床配合度[3]。(2)口腔護理:告知家屬患兒就餐前,應用溫開水漱口,若患兒口腔糜爛嚴重,且有較多皰疹時,要遵醫囑使用金霉素,促進潰瘍快速愈合,避免出現交叉感染。此外,讓患者口含康復液,減輕疼痛感,促進口腔黏膜快速愈合。(3)發熱護理:按時為患兒測量體溫,若體溫超過38.5℃,對其遵醫囑使用羚羊角口服液,2次/d,同時指導患兒多飲溫開水,情況較嚴重,進一步采用物理降溫等特殊處理方式[4]。(4)基礎護理:指導并告知家屬為患兒穿寬松的衣物,保持床單干凈、整潔,嚴格執行病房消毒制度,按時為患兒修剪指甲,預防各類因素引起的感染。(5)健康宣教:進行面對面講解、集體觀看視頻或發放宣傳手冊等形式向手足口病患兒家長介紹相關疾病知識,包括疾病常見臨床表現、治療方法、感染傳播途徑等,糾正患兒家長錯誤認知,還可向其說明手足口病不是終身性傳染病,向其介紹治療成功案例等,增進患兒家長的認知水平,使其能夠積極配合臨床,共同做好患兒的護理工作[5];告知患兒家長在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空氣流通差或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勤曬衣被;每日對患兒的玩具、餐具等進行清洗和消毒等。

1.4 觀察指標 對2組患兒皮疹消退天數、治愈天數、護理效果及并發癥發生率進行觀察,其中并發癥包括:四肢抖動、睡眠易驚、食欲不振。護理效果評判標準參考:治愈:干預3d內,患兒體溫恢復正常,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有效:干預3d后,患兒體溫持續趨于正常,臨床癥狀與干預前相比有所改善;無效:干預3d后,患兒癥狀及體溫均無變化或加重。

1.5 統計學方法 本組護理實驗涉及到的數據統一錄入到SPSS20.0中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值±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組間差異分別用t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護理效果對比 對照組較觀察組的護理總有效率顯著較低(P<0.05)。見表1。

表1 2組護理效果對比[n(%)]

2.2 2組皮疹消退天數和治愈天數對比 不同方案干預后,觀察組較對照組的皮疹消退天數和治愈天數均較短(P<0.05)。見表2。

表2 2組皮疹消退天數和治愈天數對比

2.3 2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較對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較低(P<0.05)。見表3。

表3 2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n(%)]

注:2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χ2=23.681,P=0.000。

3 討論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有多種腸道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見的是腸道病毒71型和柯薩奇病毒A16型。感染途徑有接觸傳播、呼吸道傳播和消化道傳播[6]。本病高發于5歲以下兒童,由于患兒年齡普遍偏小,一旦治療及護理不及時、不對癥,極有可能損傷其呼吸系統和中樞神經,甚至死亡,嚴重威脅患兒的生命安全,不利于其健康成長發育[7]。目前,臨床治療小兒手足口病的原則是控制感染,加快患兒潰瘍面的愈合。但為了增進療效,避免耽誤患兒的病情,臨床一致認為:配合科學、高效的護理干預措施也尤為重要。

個性化護理是現代化醫療服務發展的必然趨勢,整個護理內容實施過程中,根據不同患兒的需求制定不同的護理計劃,滿足其多元需求,從而保證護理效果,增進疾病治療療效[8]。個性化體現了人文關懷理念,重視了患者個體的差異性。將其應用于小兒手足口病感染防控護理中,針對不同個體患兒的病情實施針對性、個性化護理干預,有效調節了患兒的不良情緒,使其保持心情愉悅,精神狀態良好;針對口腔糜爛嚴重且有較多皰疹的患兒,遵醫囑使用金霉素和口含康復液,減輕患兒疼痛感,促進口腔黏膜快速愈合,此外,做好病房環境護理、口腔清潔護理等,這些對保證護理效果、預防感染均有積極的影響;此外,對患兒家長進行面對面講解、觀看視頻或發放宣傳手冊,讓其了解更多有關小兒手足口病方面的知識,并告知該病不是終身性免疫感染疾病,促使家長的疾病認知水平不斷提升,積極配合臨床,共同提升護理質量。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護理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的皮疹消退天數和治愈天數均短于對照組。說明:小兒手足口病感染防控護理中個性化護理+健康教育的應用價值較高,方案可行性高,利于患兒盡早康復。

綜上,臨床上對小兒手足口病治療的同時,為了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加快患兒皮疹的消退、縮短治療時間,建議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配合健康教育模式。

猜你喜歡
口病天數皮疹
質量管理工具在減少CT停機天數中的應用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抑郁篩查小測試
最多幾天?最少幾天?
多功能便攜式皮疹觀察尺的研制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腸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癥手足口病的診治分析
生日謎題
以肛周扁平濕疣為皮膚表現的二期梅毒一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