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古典舞身體語言的審美特征

2019-06-14 09:02張景
藝術評鑒 2019年7期
關鍵詞:身體語言古典舞審美特征

張景

摘要:我國的古典舞藝術吸收了中國傳統戲曲藝術、舞蹈藝術以及中國武術,并且結合西方芭蕾舞的訓練體系,從而回歸到中國舞蹈的本體,結合戲曲舞蹈藝術中的身體語言藝術,使得中國古典舞更加符合東方文化的藝術審美以及藝術特性。本文在我國古典舞藝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之下,以古典舞藝術中的身體語言為研究對象,進而通過具體的分析,闡述了中國古典舞藝術中身體語言的審美特征,并且對中國古典舞規范訓練體系的形成及其作品的演變趨勢進行了研究,進而總結出我國古典舞身體語言的審美特征。

關鍵詞:古典舞? ?身體語言? ?審美特征

中圖分類號:J732.4?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07-0066-03

我國在數千年的發展歷程中形成了規范的古典舞,但是由于朝代更替以及歷史變革等原因,我國的古典舞蹈藝術并沒有完整保存下來,因此本文所論述的中國古典舞主要指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老一輩藝術家在中國戲曲舞蹈藝術的基礎上吸收中國武術動作,進而采取芭蕾舞訓練體系,以此加以整合的中國古典舞。在本文中,主要論述了我國古典舞中身體語言方面的審美特征。從文化層面來看,我國的古典舞具有較強的民族性,并且可以成為我國舞蹈藝術的典型代表之一;而從審美層面來看,我國古典舞嚴謹、規范,并且具有較為固定的表現形式,充分展現了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一、我國古典舞身體語言規訓體系

雖然在數千年的發展中,我國形成了較為深厚的戲曲舞蹈藝術,并且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但是我國古典舞身體語言規訓體系的形成在新中國成立之后,古典舞身體語言規訓體系對古典舞學科形成了具體的要求,并且可以利用獨特的身體語言來展現我國的民族風格。我國的古典舞身體語言規訓體系主要以戲曲藝術為土壤,提取戲曲藝術中的動作元素,并且加以拆分重組,在我國古典舞身體語言規訓體系的形成過程中主要遵循三點規則:其一,摒棄慣用套路,選取具有代表性以及典型的動作元素,進而加強單一動作元素的研究;其二,去掉戲曲藝術中的配樂,選取合適的民族音樂進行配樂工作;其三,選取的動作元素需要具有較強的表現力,同時其動作形態需要具有代表性。在提取完上述動作元素之后,需要對這些單一的動作元素進行拆分重組,進而形成古典舞身體語言規訓體系的基礎。

完成規訓體系的基礎工作之后,需要加強對舞蹈人員的身體語言的訓練,即對訓練人員進行程式化訓練。相較于中國傳統舞蹈藝術,古典芭蕾舞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較為規范的規訓體系,并且在培育芭蕾舞演員的過程中發揮了良好作用,因此我國古典舞規訓體系研究人員結合我國古典舞的舞蹈特色,采取芭蕾舞規訓模式,形成了適合我國古典舞身體語言訓練的規訓體系,其中,規訓體系的程式化是其重要因素。因此,我國古典舞在發展過程中學習了西方芭蕾舞的規訓體系及其方法,并且結合我國古典舞特有的民族性,形成了獨特的舞蹈風格和舞動規律,從而具有屬于我國古典舞自身的民族審美特點。

從舞蹈身體語言的分類角度來看,我國古典舞的身體語言屬于次生舞蹈的身體語言,因此在對古典舞舞者進行訓練的過程中,首先對其動作元素進行整理,對符合古典舞身體語言特征的動作元素進行篩選,進而對規訓體系中的相關元素進行篩選,將兩者結合,表現在舞蹈訓練的過程中。因此,我國古典舞規訓體系隸屬于我國古典舞,并且有效推動了我國古典舞審美特征的形成和發展,展現了我國古典舞的文化內涵,同時將中國傳統的文化觀念融入其中,展現了我國古典舞獨特的審美觀念和審美特征。

二、我國古典舞身體語言的審美特征

世界上的不同國家具有不同的古典舞蹈,并且各國家的民族文化在古典舞蹈之中也有體現,因此,中國古典舞的身體語言的審美特征需要建立在我國傳統文化之上。我國戲曲舞蹈藝術中蘊含的古典美學思想是我國早期古典舞創作的文化素材,并且成為了我國古典舞的核心元素。我國古典舞身體語言的審美特征主要表現在外形、動勢、路線以及形神結合方面,本文在接下來的小節中對此進行了詳細分析。

(一)外形的審美特征

我國古典舞身體語言的外形上的審美特征主要表現在圓曲之態和擰傾之態。圓曲之態中的圓主要表現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連綿不絕、循環往復,從而能夠以圓的形態給人以優雅、流暢以及圓潤的美感,而圓曲之態中的曲又能給人以起伏不斷、柔和輾轉的情境。從圓曲之態的起源來看,“圓曲”最早起源于我國的太極圖,我國古典舞表現了太極圖中“天人合一”“陰陽轉換”的哲學思想以及文化符號。例如,中國古典舞中講究“欲左先右”的動作,主要通過動作的回轉來表現古典舞中的圓曲之態。此外,不論是戲曲舞蹈還是古典舞之中的蘭花指都體現了圓曲之態的審美特征。蘭花指實際來源于中國戲曲,并且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蘭花生長于幽谷之中,象征高貴、優雅、純潔,因此在我國古典舞之中,蘭花指常用于女性舞者,直截了當地展現了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審美特征。

除了圓曲之態之外,在我國古典舞外形審美特征的表現之中,還有擰傾之態,主要是將舞蹈演員的頭部、上身和下身傾向不同的平面,從而達到立體效果,在擰傾之態的表現過程中,需要做到“擰”帶“傾”,同時需要注意“傾”隨“擰”。其中,擰傾之態借鑒了中國武術動作,比如古典舞中的“燕子穿林”“青龍探爪”等動作都來源于我國的傳統武術。擰傾之態的訓練要點在于把控整個動作過程中的不同動作元素之間的銜接,因此對于圓曲之態而言具有更高的訓練難度,同時其審美價值也更高,審美特征也更加明顯。

(二)動勢的審美特征

動勢的審美特征主要分為“氣韻生動”和“腰法之力”。其中,“氣韻生動”中的“氣”指的是靈氣、神氣,而“韻”則是風韻、神韻,因此,做到“氣韻生動”具有較高的難度,同時“氣韻生動”也是一種極高的藝術境界,主要是做到“氣韻合一”,將“氣”展現于身體的靈動之中,展現在身韻之中,同時需要在表演的過程中將舞蹈的韻律展現出來,而“韻”的展現需要身韻協調。因此,我國古典舞中的“氣韻生動”主要是內外結合,將內在的“氣”與外在的“韻”融為一體,從而充分展現舞者的生命力與神韻。中國古典舞中的“氣韻生動”主要是表現肢體的協調能力,同時展現出一種融會貫通的流動。因此,在中國古典舞節目中,具有“氣”的作品可以充分展現作品的生命力,進而展現出舞者的精神面貌和精神世界,使得舞者達到“氣韻合一”的境界。

在我國古典舞的身體語言表現中,動勢的審美特征還表現在舞蹈動作的“腰法之力”中,通過動作分析可以看出,不論是戲曲還是武術,或者是中國古典舞,其身體語言的表現過程中最重要的身體部位是腰部,所有的發力、運力都需要腰部用力,因此,腰部的運用是舞蹈動作是否成功的關鍵。比如,中國古典舞身韻中的“提沉”動作,一提一沉都需要腰部發力完成動作,此外,“氣沉丹田”中的“丹田”也在腰部附近,可見,在中國文化中,腰部是任何舞蹈表演者進行舞蹈表演的核心部位,因此“腰法之力”的展現對于中國古典舞審美特征的展現具有重要意義。

從上文論述中,可以發現,舞者對于腰部以及“腰法之力”的正確運用是古典舞身體語言表現的關鍵所在,腰部是古典舞身體語言的核心,因此正所謂“身法即腰法”,腰部的運動軌跡決定了其他動作的運動路徑,腰部可以帶動上半身以及下半身進行橫向或者縱向運動,更是擰傾之態展現的核心所在,尤其在中國古典舞融入了中國傳統戲曲藝術以及武術動作之后,更加體現了中國古典舞的獨特審美特征和民族性。

(三)路線的審美特征

不同于西方現代舞蹈,古典舞講究靜中有動、動靜結合,將靜態的舞蹈姿勢融入動態的動作之中,西方的芭蕾舞主要是讓觀眾欣賞舞蹈的姿勢美,而中國古典舞主要是讓觀眾欣賞律動的美感,將不同的舞蹈姿勢通過律動結合起來,從而形成“行云流水”的動作美感,充分表現中國古典舞之中的自由、灑脫、不羈、柔和、飄逸的特點。因此,中國古典舞的流動特征主要體現在不同舞蹈姿勢的連接中,這就與前文所論述的“氣”和“韻”的聯系存在異曲同工之妙,在中國古典舞之中,“流動”以“氣”為基礎,而“氣”需要“流動”來完成展現,因此“氣”和“流動”是密切關聯的,同時存在于中國的古典舞之中。比如,經典動作“云肩轉腰”,需要通過“平圓”的運動路線進行貫穿,進而將基本身韻元素中的“沖、腆、靠、移、含”連接起來,同時具有更高的觀賞價值。

除了“流動”的路線之外,中國古典舞中還有“圓動”的舞蹈線路,而“圓動”在舞蹈之中較為常見,比如常用的“圓場步”就是利用“圓動”的路線進行動作展示,在整個“圓動”過程中,腳的著地點、移動方向以及移動要素都有固定的要求。例如云手動作,云手動作來源于我國傳統戲曲,并且不論在文戲還是武戲中都有著重要的應用。在我國古典舞的身韻中的云手動作需要根據舞蹈的具體要求而進行展示,從而展現身體語言的路線動作中的“圓動”特點。

(四)形神結合的審美特征

不同于西方芭蕾舞,我國古典舞更注重形神結合,其中,“形”指的是舞者的身體及其所表現的生命活力,而“神”則是舞者的精神,表現了舞者對生命的向往,而我國“形神結合”的藝術創作方式廣泛存在于我國的文學、美術、舞蹈、戲曲中,因此我國的古典舞講究精神回歸本體,即“神”出于“形”,高于“形”,但是最終還需要依靠“形”的律動來實現。在我國古典舞的發展過程中,大多都注重“形神”結合的審美追求,通過“神”和“形”的有效結合,從而傳達舞蹈的美感,使得觀賞者感受到中國古典舞的魅力。例如中國古典舞中的“手眼練習”,達到以形傳神的效果,雖然“形”散了,但是由于“神”不散,并且“形”最終需要回歸到“神”之中,因此達到了虛實結合、意象交替的表演效果。

三、結語

作為我國舞蹈界的代表,中國古典舞的發展對于我國舞蹈文化的傳承具有重要意義,并且我國古典舞的身體語言可以充分展現我國的民族審美特征,進而展現我國民族文化的影響力。因此,相關工作者需要吸收傳統文化中的精粹,結合西方芭蕾舞的可取之處,進而結合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需要,形成屬于我國的古典舞的身體語言,同時推動我國古典舞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新穎.中國古典舞的身體語言是民族文化精神的投射[J].大眾文藝,2014,(11):191.

[2]馮春.談古典舞的身體語言——民族文化精神的投射[J].大眾文藝,2015,(11):144.

[3]卜曉蕊.淺析古典舞身韻的審美特征與課堂教學[J].音樂時空,2014,(01):53-54.

猜你喜歡
身體語言古典舞審美特征
我國古典舞身韻教程教學探討
中國古典舞技巧分析
身體語言
中國古典舞技巧分析
苗族蠟染藝術的審美特征
試論動漫藝術的審美價值
辛夷塢青春小說的審美特征
新世紀貴州苗族題材電影的審美特
身體語言對中學生的影響研究
The Application of Body Language in English Teaching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