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枸地氯雷他定治療慢性蕁麻疹的療效及對血清白細胞介素23和33、趨化因子PARC/CCL-18的影響

2019-06-24 06:32徐延峰杜威萍駱志成沈海蓮
中華皮膚科雜志 2019年5期
關鍵詞:氯雷趨化因子組胺

徐延峰 杜威萍 駱志成 沈海蓮

1甘肅省武威腫瘤醫院皮膚科 733000;2甘肅省武威市人民醫院皮膚科 733000;3蘭州大學第二醫院皮膚科 730030

蕁麻疹是由于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病因復雜,通常急性蕁麻疹??烧业皆?,而慢性蕁麻疹(CU)的病因多難以明確,抗組胺藥物是治療CU 的首選[1]。氯雷他定是長效二代抗組胺藥物,選擇性拮抗外周組胺H1 受體,無明顯抗膽堿和中樞抑制作用[2],枸地氯雷他定是一種新型二代抗組胺藥,水溶性較氯雷他定提高1 000 倍,能夠強效、高度選擇性拮抗外周H1 受體,發揮抗組胺及抗炎作用[3]。本研究觀察氯雷他定和枸地氯雷他定治療CU的療效與安全性,并探討枸地氯雷他定對CU 患者血清白細胞介素(IL)-23、IL-33 及人肺部活化調節趨化因子/趨化因子配體18(PARC/CCL-18)的影響。

一、對象與方法

1.對象:2013年1月至 2016年12月在甘肅省武威腫瘤醫院接受治療的CU患者。納入標準[1]:經臨床明確診斷的CU 患者;病程6 周以上。排除標準: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患精神疾??;枸地氯雷他定過敏;正在或近1 個月內系統應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或抗組胺藥物;不耐受抗組胺藥物;物理、藥物、感染、食物等因素導致的蕁麻疹、人工蕁麻疹、膽堿能性蕁麻疹、遺傳性血管水腫患者;依從性差;抵觸本研究。

入組12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兩組間年齡、性別、病程等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本研究經過甘肅省武威腫瘤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批準號:WWZL-LL-2013-09),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2.方法:研究組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商品名貝雪,國藥準字YBH03132009,揚子江藥業集團廣州海瑞藥業有限公司)8.8 mg每日1次;對照組口服氯雷他定片(商品名開瑞坦,國藥準字H10970410,上海先靈葆雅制藥有限公司)10 mg每日1次。兩組患者均治療28 d。

表1 兩組慢性蕁麻疹患者基線資料比較

3.臨床療效指標:治療前后評估癥狀積分,觀察核心癥狀即風團數量和瘙癢變化,按照蕁麻疹評分標準計算癥狀積分[4]。癥狀積分下降指數(SSRI)=(治療前總積分-治療后總積分)/治療前總積分×100%。SSRI ≥90%為痊愈,60%~<90%為顯效,30%~<60%為有效,<30%為無效??傆行?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4.血清免疫因子和趨化因子檢測:受試者均于治療前和治療28 d 后清晨采集空腹靜脈血2~5 ml,室溫下靜置30 min后,取血清3 000 r/min(離心半徑13.5 cm)離心15 min,取上層液,-20 ℃保存。采用雙抗體夾心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試劑盒(深圳欣博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檢測IL-23、IL-33、PARC/CCL-18 水平,操作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

5.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22.0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進行正態性檢驗,t檢驗比較兩組間差異;計數資料用χ2檢驗分析兩組間差異。P<0.05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1.臨床療效對比:120例患者均完成療效觀察。研究組總有效率88.33%,顯著高于對照組(61.67%),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5.35,P<0.01),見表2。

2.血清免疫因子和趨化因子水平對比:兩組治療前血清IL-23、IL-33、PARC/CCL-18水平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兩組均顯著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3。

3.不良反應:研究組3例出現藥物不良反應,均為輕度嗜睡、口干、心動過速,均自行好轉,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08,P=0.30),見表4。

表2 枸地氯雷他定(研究組)或氯雷他定(對照組)治療慢性蕁麻疹療效對比[例(%)]

表3 枸地氯雷他定(研究組)或氯雷他定(對照組)治療慢性蕁麻疹患者前后白細胞介素(IL)-23、IL-33、PARC/CCL-18水平比較(±s)

表3 枸地氯雷他定(研究組)或氯雷他定(對照組)治療慢性蕁麻疹患者前后白細胞介素(IL)-23、IL-33、PARC/CCL-18水平比較(±s)

注:PARC/CCL-18,肺部活化調節趨化因子/趨化因子配體18。a P < 0.01;b P < 0.05

組別研究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60 60 IL-23(ng/L)治療前132.24±60.19 135.26±61.15 0.37>0.05治療后87.72±22.16 104.21±32.05 3.26<0.05 t值5.04a 3.26b IL-33(ng/L)治療前113.15±32.23 115.18±31.34 0.35>0.05治療后95.94±18.27 106.27±20.93 4.03<0.05 t值6.07a 4.03a PARC/CCL-18(μg/L)治療前120.51±35.17 122.53±37.19 6.86>0.05治療后85.93±27.34 95.72±30.28 3.93<0.05 t值7.31a 3.93b

表4 枸地氯雷他定(研究組)或氯雷他定(對照組)治療慢性蕁麻疹不良反應對比[例(%)]

三、討論

氯雷他定是一種長效三環類抗組胺藥,是治療CU的一線用藥[1]。枸地氯雷他定由地氯雷他定與吡啶枸櫞酸二鈉鹽結合形成,由于枸地氯雷他定水溶性極高,在體內快速被代謝轉化為地氯雷他定發揮治療作用,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兩種藥物藥理作用均為選擇性、競爭性抑制組胺外周H1 受體,抑制肥大細胞釋放組胺,進而緩解CU 臨床癥狀,同時抑制CU初期及進展期炎性介質釋放,減少細胞因子趨化、黏附作用,并抑制超氧化物產生。有研究顯示,枸地氯雷他定治療CU臨床療效優于氯雷他定,兩種藥物安全性無差異[5]。本研究顯示,枸地氯雷他定治療CU的療效高于氯雷他定,且起效更快,其中3 例出現不良藥物反應,均為輕度嗜睡、口干、心動過速,均自行好轉,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枸地氯雷他定治療CU安全性更高。

蕁麻疹的發病機制至今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涉及感染、變態反應、假變態反應和自身反應等。肥大細胞在發病中起關鍵作用,其活化并脫顆粒,導致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等釋放,是影響蕁麻疹發生、發展、預后和治療反應的關鍵。IL-1簇類細胞因子介導固有、適應性免疫應答,與各階段炎癥反應及各類型免疫應答均有關[6]。IL-33參與機體免疫系統性疾病,如過敏性紫癜、風濕性關節炎、心血管疾病及感染等[7],同時IL-33 能激活肥大細胞并直接促進IgE 致敏后肥大細胞脫顆粒[8]。IL-23是一種促炎細胞因子,由與IL-12共有的IL-12p40亞基(也稱為IL-12β1亞基)及p19亞基組成,由巨噬細胞和樹突細胞產生。Atwa等[6]研究顯示,CU 患者血清IL-23 水平較正常人對照組顯著增高,提示IL-23水平與CU患者整體的蕁麻疹活動相關,可能在CU發病機制中發揮重要作用。PARC/CCL-18 是一種趨化因子[9],主要由抗原提呈細胞分泌、由單核細胞和肺巨噬細胞產生,已在特應性皮炎患者中觀察到PARC/CCL-18 水平顯著增高[10],其受體尚不清楚,但這種趨化因子能吸引CD4和CD8 陽性的幼稚T 細胞、B 淋巴細胞和未成熟樹突細胞,故認為它參與初次免疫應答。由此可見,IL-33、IL-23 及PARC/CCL-18 均與慢性炎癥性疾病相關,可能在變態反應性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診斷、病情嚴重程度評估和治療效果監測中有重要的臨床價值。本研究顯示,兩組患者在治療后血清IL-23、IL-33、PARC/CCL-18均出現顯著下降,提示抗組胺治療可顯著降低CU 患者機體炎癥反應和免疫反應水平,調控CU患者細胞因子水平,重建Th1/Th2平衡。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猜你喜歡
氯雷趨化因子組胺
抗組胺藥在皮膚科病區的應用現狀分析
氯雷他定聯合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對小兒過敏性紫癜的療效分析
氯雷他定聯合孟魯斯特鈉治療變應性鼻炎的效果評價
氯雷他定羥丙基-β-環糊精包合物的制備及工藝優化
克拉霉素和開瑞坦湊一塊導致心律失常
重癥顱腦損傷術后腦梗死患者血清趨化因子水平的臨床意義分析
冬季蕁麻疹反復發作用藥時應該注意什么
Calponin 3 promotes invas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colon cancer cells
趨化因子及其受體在腫瘤發生發展中作用的研究進展
基于CRISPR—Cas9定向編輯CCL17和CCL22基因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