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精準供給研究

2019-06-25 01:57巫志南
圖書與情報 2019年1期
關鍵詞:文化產品文化服務公共文化

編者按:在公共文化服務實踐領域快速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初具形態、規模的現實條件下,如何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的問題更加凸顯。圍繞這一重大現實性問題的研究和探索,本刊邀請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巫志南組織了本《公共文化建設與圖書館服務供給》專題。專題三篇文章分別圍繞公共文化產品與服務精準供給、“文化之都”建設與城市圖書館服務體系構建、城市文化創意與圖書館服務空間構建三個主題領域,系統地闡述了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精準理念”“精準機制”和“精準方法”,從城市文化建設與交流、專業化主題化服務發展兩個不同視角,對優化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提高服務效能進行了分析。

我們相信,本專題刊發的文章,必將為“一帶一路”背景下的文旅融合、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及供給側改革等提供堅實的學術研究支撐。

摘? ?要:精準供給是所有公共服務的本質要求,也是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本質要求。在我國傳統文化事業向現代公共文化服務跨越的轉型期,滿足公民不斷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須把提高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精準供給水準擺在重要位置。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精準供給,關鍵在于圍繞公民基本文化需求,明確工作主線,發揮好公共文化引領社會風尚、提高國民素質的核心作用。在此基礎上,我國需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完善以需定供、供需對接和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機制,實施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品牌化發展戰略,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專業化發展,同時還應大力加強數字網絡技術應用,搭建平臺、優化管理,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關鍵詞:公共文化;精準供給;文化需求;文化產品;文化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8.2;C916.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19005

Abstract Precise supply i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 for all public service. In the transit period, it is necessary to increase the level of public cultural products and the level of precise supply so as to meet the increasing needs of citizens for good life. The key lies in leading the social trend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people. More jobs such as deeper reform, expanded opening, and government purchased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can be done on this basis.

Key words public culture; precise supply; cultural need; cultural products; cultural service

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精準供給,是政府保障好、維護好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履行好公共文化服務職能的基本要求,也是新時代公共文化服務不斷深化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追求與向往的現實需求。為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建設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增強文化自信,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文化活動的部署和要求,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平衡發展、充分發展、創新發展,切實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本文結合公民基本文化需求特點及變化,對當前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現狀,新時代公共文化發展戰略取向,進行調研和分析,力求為下一步強基礎、補短板、促均衡、提效能,構建更加完善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供參考。

1? ?基本概念及相關理念

1.1? ? 精準供給

公共文化服務“精準供給”是指供給側與需求側的高度吻合。供給主體在全面、準確掌握需求方特點和規律的基礎上,不斷改進供給方式和內容,以最大限度地滿足需求方的現實需求和根本利益。林敏娟和石良亮[1]認為,當前“精準化”是公共文化服務的應有之義,公共文化服務精準化研究的邏輯起點是其必要性、重要性及可行性,其理論意涵是服務而非“掌舵”、治理而非統治、滿意而非隨意。從需求方根本利益角度看,“精準供給”的核心是引領,“精準供給”絕不是簡單地迎合公民表面的、淺薄的短暫訴求或一般的、甚至是低端的欲望,而是訴諸于公民的切身根本利益,引導和支持公民不斷提升本領、增強發展能力。從我國民族振興和國家長治久安角度看,精準供給必須著力于提升全體“國民精神文化素養”,帶領人民群眾向上向善,引導和淳化社會風氣,大力建設全民自覺參與的學習型社會,為經濟社會長期健康發展提供來自文化的引領動能。

1.2? ? 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精準供給

1.2.1? 公共文化服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第二條規定:“公共文化服務是指由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參與,以滿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設施、文化產品、文化活動以及其他相關服務?!逼渲小肮窕疚幕枨蟆笔侵讣瓤紤]到政府支付能力,又兼顧公民現實需求的那些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符合導向、具有共性的文化需求,那些位于社會道德中準線之下及法律基準線之上的非基本社會需求,抑或可以直接經由市場提供得到滿足的公民個性化需求,不屬于政府倡導范疇,也無需政府特意提供或保障。

1.2.2? 公共文化服務的特點

(1)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務重在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權益,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出于純粹的公益目的,具有面向不特定群體的基本特征。在我國,“政府主導”是公共文化的核心。因為公共文化服務是政府基本公共服務職能之一,是政府所必須履行基本職責之一。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務最終的責任主體;(2)基本性。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務不大包大攬,重在“?;尽?,旨在滿足公民各種文化需求中“基本”的那部分需求,可以直接由市場提供或私人的、自我的、過于小眾的那些需求均不在“基本”之列;(3)均等性。我國公民的基本權益是均等的,因而,地不分東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均應享受基本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務。我國逐步實行標準化的公共文化服務,目的即是盡快推動實現全國基本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務;(4)社會性。政府承擔公共文化服務職責,但政府不可能也不必要事必躬親、包攬所有,日常事務性服務工作,政府可采取購買方式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在當今社會,“社會化發展”越來越成為政府公共文化服務具有鮮明現代特征的實現路徑;(5)便利性。公共文化服務提供的是滿足公民需求,公民是否能夠便利地獲取產品、享受服務、參與創造、表達訴求是判斷公共文化服務有效性的實際尺度,這也是黨和政府“以人民為中心”工作原則的直接體現。

1.2.3? 公共文化服務“精準供給”必須遵循的原則

(1)堅持公益,堅持面向最廣大人民群眾,堅持有益于公眾向上向善的發展。一是要善于鑒別和排除非公益內容、方式。不能以過于小眾化的服務取代面向公眾的公益服務,不能以管理者的地位和便利將私人性偏好強加于公眾,不能以粗鄙、簡陋、媚俗、低端、迷信的服務迎合或激發公眾低端的欲望,不能以品種繁雜、無需混亂供給方式誘惑、魅惑公眾;二是不能搞市場化,不能把政府的基本職責轉嫁給社會或市場主體,凡是以營利為目的、或將經濟利益凌駕于社會效益之上的所謂文化服務,在我國公共文化領域之中均不具有長期存在的合法性;(2)堅持開放,堅持不懈地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一是要逐步提高公共文化領域開放水平,政府不包辦,政府所舉辦的公共文化單位不壟斷,政府制定政策、出臺目錄、公平采購,面向全社會購買公共文化服務;二是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在政府采購公共文化服務的基本方式下,全面實施公共文化單位與社會力量機會均等、同臺競爭、優勝劣汰,逐步在公平競爭的條件下發育新型社會化專業化公共文化服務主體和品牌;(3)堅持基本,堅持實行有限財政提供有限服務,動態平衡政府公共文化服務與公民文化需求。政府過多提供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則有可能力有不逮,也必然沖擊了社會供給主體發育生長,淹沒了市場自發生長和自覺參與的成長環境;過少則因總量、結構所限,即便是“字字珠璣”,也難以滿足公眾多樣化的現實需求;過低則流于低俗媚眾、迎合欲望,有可能誘導公眾在道德、能力、訴求等方面走下坡路,導致“人心不古、世風日下”,不知不覺中退化為社會風氣娛樂化、庸俗化、低端化的推手。

基于上述分析,我國“公共文化服務精準化”,應是各級各類責任主體和服務主體在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的基礎上,針對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群體普遍而又存在一定差異化需求,運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加以精準識別,分門別類、形式多樣、精準有效地供給,并對所實施的公共文化服務進行精準管理和精準評估,引導各級各類公共文化服務資源精準配置,實現供需對接、充分利用。

公共文化服務精準化的核心問題在于有效利用有限的資源,提供基本的引領性服務。其中,對事前合理需求的精準識別,事初根據需求組織的精準生產,事中方向和對象明確的精準供給,事間全過程和各方面的精準管理,事后對于供給績效的精準評估,構成公共文化服務精準化提供的全過程。這是一個動態的、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過程,實現這一過程,有助于促進公共文化服務資源的優化配置,有助于公眾最大限度地享受適用、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有助于不斷提升公眾的獲得感、滿意度和幸福感。

2? ?當前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現狀

2.1? ? 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

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增強文化自信、加強公共文化服務的一系列重要論述,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九大關于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等決策部署,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的規定,高度重視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各地黨政領導政治意識逐年增強、認識水平日漸提高,把公共文化服務提高到事關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增強文化自信、增進人民福祉的高度上來認識,把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納入“十三五”發展規劃,與重大工程項目同安排、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基本實現了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與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協同發展。

2.2? ? 文化行政部門積極作為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文化行政部門按照中央《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精神,認真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的各項規定,按照市政府統一部署,著力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在此基礎上,高度聚焦率先構建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現代公共文化供給體系,高度聚焦發揮公共文化在滿足和引領人民群眾文化需求,提升人們的精神文化素養的重要作用。2016年以來,北京、上海、深圳、蘇州、長沙、寧波、嘉興、佛山、株洲、銅陵等地區的文化行政部門按照中央關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部署,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的發展理念為指引,緊密結合當地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實際,圍繞破解制約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提升的深層次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在實際工作中,這些地區以公共文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著力點,積極探索進一步深化公共文化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的路徑與方法,進一步明確增加總量、優化供給、把握導向、提高效能的公共文化供給側結構改革思路,進一步明確統籌城鄉、整合資源、優化配置、轉變方式的工作方針,也進一步明確加快推進公共文化供給社會化,積極運用先進科技提升公共文化供給效能的工作重點。

2.3? ? 公共文化單位持續創新

2.3.1? 公共圖書館

近年來,部分市、縣公共圖書館按照中央關于建立公共圖書館總分館服務體系的要求,統籌規劃、編制方案,紛紛建立起互聯互通、共建共享、城鄉一體的總分館制。為提高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供給效能,內蒙古自治區以及株洲、銅陵等地公共圖書館探索建立了“我閱讀、你買單”系統,以“流程再造”的方式,將年度購書經費的一部分用于讀者自主選擇的書籍采購,這些書籍在進入圖書館編碼、入庫、上架之前即已為讀者選中借閱。公共圖書館系統采用這一方法,大幅度提高了“新增可供借閱圖書出借率”這一國際通行的效能指標數值。

2.3.2? 文化館

2015年起,各地文化館在市文化行政部門指導下,以落實中央關于全面推進“全民藝術普及”的要求為契機,以“現代文化館”改革發展為主題深化改革創新。(1)找準基本定位:主要承擔面向社會的群眾文化藝術規劃指導、資源配置、業務管理、群文創作、活動組織、培訓輔導、非遺傳承、工作協調等方面主要職責;(2)優化服務架構:以總分館制建設為抓手,建立全域覆蓋、城鄉一體的群眾文化藝術服務組織體系,推進縣域建立總分館制;(3)厘定主營業務:把實施“全民藝術普及”工程、全面提升人民群眾文化藝術素養作為主營業務;(4)提升組織功能:進一步擴大群眾文化藝術服務領域開放,一些地區文化館主動配合政府做好購買服務工作,以社會聯盟方式把全社會專業化、品牌化文化藝術服務企業和其他機構納入組織體系。這些改革重塑了文化館公共文化單位的主體地位和社會形象,激活了內在活力,在全行業起到了引領改革和創新的顯著作用。

2.4? ? 公共文化設施網絡顯著改善

各地黨委、政府及文化部門高度重視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綜合采取強化主干、突出特色,拾遺補缺、均衡布局,分點設置、健全功能,提檔升級、盤活存量,政社協同、共建共享的建設舉措,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力度,積極吸引社會力量參與。目前基本已構建起?。▍^、市)、市(地、州)、縣(區、市)、街(鎮)、社區(村)以及社會組織興辦的多級多元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如江蘇省張家港市在縣域范圍內建成以“網格化”為顯著特征的互聯互通、共建共享、城鄉一體的4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各級各類公益性文化設施面積擴大、品質提升、布局優化、網絡趨于完善。

2.5? ? 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質量不斷提升

在中央精神和法規政策的指引下,各級政府文化行政部門、各級各類公共文化單位以及社會力量成立的各類公益性文化機構,持續多年堅持不懈地提高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效能,推動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質量穩步提升。具體表現在:(1)各地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服務體系建設穩步推進,全民閱讀不斷向縱深推進,全民藝術普及深入人心,優質資源和服務源源不斷地向基層延伸,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2)全國各地街(鎮)文化站建成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黨員學習、宣傳教育、文化服務、科普普法、體育健身等相互融合、相互帶動;(3)浙江、山東等地社區(村)文化室建成新型的“文化禮堂”,資源配置更加合理,日常服務更加規范,人員隊伍得到保障,與鄉村振興貼得更緊;(4)社會力量參與漸成氣候,如上海已基本實現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社會化和專業化管理,寧波市文化館吸引近200家社會藝術培訓機構以聯盟方式參與全民藝術普及,各地涌現出不少社會捐贈資金、贊助活動、興辦實體的生動案例。

3? ? 當前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的短板

立足于公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中央關于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要求,目前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仍有以下不足。

3.1? ? 城鄉公共文化服務的主線需要進一步明確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在數量上有了長足進步,社會文化也呈現出繁榮景象,人民群眾基本文化生活已經較為豐富。但問題是公共文化服務的引領性需要加強,公共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核心功能需要更為鮮明的體現。目前的公共文化,“以文樂民”的比重較大,但是在當下社會文化娛樂化、膚淺化、低俗化傾向十分嚴重的大背景中,一味“樂民”已非黨委政府的“政事”、公共文化單位的“正事”。特別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奉行的“崇文重教”優良傳統,客觀上受到泛娛樂化社會風氣侵襲已久,迫切需要在當代和未來回歸恢復、傳承延續、發揚光大。為此,有必要在現有基礎上,高端起步、再上臺階,明確主線、強化引領,把“向上向善”“崇文重教”“詩書禮儀”“讀書學習”擺在公共文化服務的突出位置。

3.2? ? 城鄉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提供的精準性仍有巨大空間

近十幾年來,各地按照“政府扶持、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群眾享受”的運作模式,把“送演出送戲下鄉”納入政府實事工程,連續多年,基層財政投入較大,但由于品類相對單一,實際效果有遞減趨勢。為了改進和提升服務效能,東、中部部分地區將“演出下鄉”逐步轉型為“鄉村舞臺”文化惠民演出活動,演出劇目面向社會采購,有些地區還以菜單方式提供,此舉雖然在供給手段上有所優化,但仍然囿于“一村一年一場戲”的粗放框架,供給的品類和方式有待進一步改進,供給的效能有待進一步提升。

3.3? ? 城鄉公共閱讀、全民閱讀設施、資源和服務總量需要擴大

目前各地城鄉雖已按標準配備了一些綜合性文化設施,但在實地調研中發現,城鄉居民就近就便的閱讀設施相對較少。近幾年來,浙江溫州、上海嘉定、江蘇揚州等地,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關于“新建、改建、擴建居民住宅區,應當配套建設公共文化設施”的規定,在城市小區大力推廣“城市書房”建設,在鄉村社區實施“百姓書房”“鄉村書屋”建設工程。如溫州市城區已初步實現規模以上小區大門外側擁有一座300平米以上的“城市書房”。親民、便利、整潔、安靜的便利化閱讀設施建設,對于方便小區群眾、引導公眾閱讀、改造社會風氣起到了良好作用。

猜你喜歡
文化產品文化服務公共文化
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的兩點思考
論公共圖書館開辦主題展覽館的必要性
公共文化綜合服務管理平臺的設計研究
基于公共文化建設的農村大眾傳播效果管窺
西部地區文化產業發展,還需邁過幾道坎
社會力量參與檔案公共文化服務路徑探究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人才隊伍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