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津桑園里掛滿“知識果”

2019-06-26 04:54吳永亮
齊魯周刊 2019年23期
關鍵詞:夏津故道桑果

吳永亮

今年端午節,應夏津籍戰友之邀,前往夏津開啟一日游。經過一個半小時的高速馳行,我們來到位于夏津縣城東北的桑椹采摘園。

這次行動,是夏津籍戰友多次鼓動的結果。他說,他的老家地處黃河故道,古桑樹群被聯合國有關組織命了名。說實在的,對此,我不以為然。我以為可能是戰友忽悠,也可能是當地政府造噱頭拉動內需。

不過,一天下來,收獲多多。

黃河打這里走過

我原來以為,歷史上黃河從中原向東南,經過河南東部、江蘇北部奔向大海,繼而只在那條線上留下黃河故道。殊不知,我錯了。

到了夏津才知,黃河曾經打那拐了彎,的的確確從夏津走過,而且還不止一次。

自公元前 602 年始,黃河主流、支流多次流經夏津,數次決口泛濫,河床沉積、決口淤沙,為這片土地留下了一片 30 余萬畝的沙地。黃河不愧是大自然的搬運工,將千里之外的黃土運來,填平了溝壑,造就了桑田,孕育了桑果。

我要說,夏津桑園里結的有歷史之果。

聯合國命過名

2017年11月24日上午,在聯合國糧農組織總部意大利羅馬舉行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家組會議上,對申遺的世界多個項目進行了審議。甘肅迭部扎尕那農林牧復合系統、浙江湖州?;~塘系統獲得正式批準;中國南方稻作梯田(包括廣西龍勝龍脊梯田、福建尤溪聯合梯田、江西崇義客家梯田、湖南新化紫鵲界梯田)和山東夏津黃河故道古桑樹群兩個申遺項目獲得原則通過。

2018年4月19日,聯合國糧農組織正式授予夏津黃河故道古桑樹群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這是山東省第一個也是至今唯一一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我要說,夏津桑園里結的有世界之果。

夏津桑樹不養蠶

我老家是江蘇溧水,屬于蘇南丘陵地區。故鄉家家種桑樹,戶戶養蠶繭。但是夏津桑樹卻與蠶不帶一絲半縷的關系。

夏津桑樹栽培歷史悠久,規模龐大,最盛時期有8萬畝之多,歷史記載:“此間樹木繁盛,援木攀行二十余里?!庇捎跉v史滄桑巨變,現僅遺存古桑樹群 6000 多畝,百年以上古桑2 萬余株,是全國面積最大、樹齡最長的古桑樹林。

我老家桑樹大都一人高(高了就打頭),這么做便于多分杈多長桑葉便于采摘。南方桑樹葉大肥厚呈圓形,是養蠶的最佳選擇。

夏津桑樹,通常高六七米,遮陰幾十平米,葉子小呈尖狀。據了解,當初先人種桑樹,目的很明確,就是利用桑樹耐旱、易活、抗風(根扎得深),從而達到防風固沙護地之功效。

我問為何不利用桑葉養蠶呢。當地導游講,古人曾經多次試過,但蠶寶寶水土不服只好作罷。夏津百姓另辟蹊徑,圍繞桑葉(做茶)、桑果(釀酒)、桑枝(烤鴨)、桑樹皮(中藥)、桑根(根雕)、桑菌(食用)、桑籽(榨油)等,推推“?!薄吧!敝?,打造出一條金燦燦的產業鏈。

我要說,夏津桑園里結的有產業之果。

叫桑椹不稱桑葚

曾幾何時,《辭?!放c《現代漢語詞典》圍繞“桑椹”與“桑葚”鬧得不大開心。不管怎么著,“桑椹”與“桑葚”是一對異形詞(同音同義、用法相同,但詞中個別字寫法不同)?!掇o?!穼ⅰ吧i弊鳛橥扑]詞條,把“桑葚”貶為備用;《現代漢語詞典》恰恰相反,把“桑葚”作為推薦詞條,將“桑椹”冷落一旁。

在南方,我打小寫“桑葚”,而夏津無論宣傳冊子上,還是公園指導牌中,一律都印著“桑椹”。夏津朋友告訴我們,夏津祖祖輩輩都寫作“椹”。如今《現代漢語詞典》將“榴梿”“杧果”作為推薦詞條,而將“榴蓮”“芒果”納入淘汰的邊緣。筆者建議該詞典編委會應該到夏津考察一下,從而確定“桑椹”與“桑葚”誰主沉浮。

仔細琢磨,是不是南方桑樹矮小柔弱,于是借草字頭寫作“葚”;北方尤其是夏津桑樹高大威猛,就取其木字部首寫作“椹”。

椹也好,葚也罷,古人造這兩個字,都取“甚”作音符,想必不是一時心血來潮,而是有意為之。因為“甚”是會意字,金文上從甘(口含美味)下從匕(匙),會用匙送美味入口之意。甚本義為異常安樂??磥?,古人把桑果作為安樂象征也是不錯的選擇。

另外,提請大家注意的是,“桑葚”讀sāngshèn,但“桑葚兒”讀作sāngrènr?!伴币灿袃蓚€讀音,作桑果時讀shèn,義同砧時讀zhēn。

我要說,夏津桑園結的有文化之果。

白椹汁洗黑椹跡

我老家,桑樹葉大,光線被擋在綠色之外,自然桑果很少。找果子時,需要蹲下仰望,摘到一個黑色的果子能大呼小叫一番。解了饞是美事,不過也有煩惱,那就是手上、嘴上留下黑色印跡。當時,我們用水沖、草木灰水洗,都無濟于事,只能靠時間去褪。

在夏津桑園里,原來是純一色白桑果,前些年從南方引進了一批黑桑果樹來作伴,于是黃河故道里就綴滿了黑白相間的詩意。

在果園,雖然我們格外小心翼翼,但吃了黑桑果還是留下黑色“罪證”。就在我們無奈之時,夏津朋友告訴我們一個小訣竅,那就是從地上撿起或摘下幾顆白色桑果,將其揉成汁涂抹在“罪證”之處,搓上幾搓,用水一涮,哇,剛才還烏黑的手,轉眼間變成潔白細嫩。

我想,未引進黑桑果樹之前,夏津人民吃果時,樂哉悠哉;引進后,平添了黑色印跡讓人不爽。新的問題出現,解決新問題的方法就從偶然中走向必然。我突發奇想,建議南方朋友們將夏津的桑樹也引一部分過去,從而讓白加黑相遇結伴前行。

我要說,夏津桑園里結的有智慧之果。

桑果滿枝無人“睬”

進入園子深處,我突然看到小徑旁有一棵小桑樹,不及我高,但兩枝向左右伸長著。兩個枝丫上桑果一顆連著一顆,紅、黑、白相間,煞是好看。我像發現新大陸一樣,直撲過去。

到了跟前,我突然想到那則出自劉義慶《世說新語》的故事: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p>

走到跟前,我又退了一步,為自己差一點上當而沾沾自喜。

走了幾步,我禁不住又回頭看看,忍不住又走到跟前,摘下一顆嘗嘗,與其他樹上桑果味道迥異,但回味無窮。于是乎,我大快朵頤。

在我之前的人們,是不是都受到王戎故事牽制呢?,F在想想,慣性思維有時候真是害死人。前人經驗不能迷信到失去自我。假如我不去嘗,當天晚上那些成熟的桑果就會紛紛墜入沙地更護桑了。

我要說,夏津桑園里結的有哲學之果。

東邊枯死西邊茂

從園子東邊往回走,路遇一輛卡車堵在小路中間。原來是從南方引進,結黑桑果的桑樹去年冬天被凍死了。主人們忙于將枯枝鋸下,動用吊車往車上摞。我為之惋惜。

再往西走了不到一百米,遇到一位農婦,她正在園子里拾掇黑桑椹。滿園從南方引進的桑樹長得郁郁蔥蔥,很是喜人。我上前向那位大嫂討教為何東邊那家……她笑著悄悄說,大前年冬天,她在專家指導下,就將主干砍了,如今冒出的新芽已經長到兩米多高并坐果,收成尤其好。他們家,抱著老辦法不放筷子,把南方桑樹當作夏津養,結果幾年工夫白瞎,還賠了不老少錢。

一百米的距離,步行只要幾十秒鐘的時間,黑與白、新與舊、成與敗在這里狹路相逢。

我要說,夏津桑園里結的是啥子果呢?想必讀者已經品味出來了。

夏津,一個桑園能讓你津津樂道大半天,幾枚桑果能讓你津津有味品一陣子……

夏津,豈止是“齊晉會盟之要津”。

猜你喜歡
夏津故道桑果
淮委組織完成黃河故道航拍調研并積極推進生態環境復蘇
夏津縣椹果產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
夏津方言“公羊、 麻雀、 田鼠” 名稱的方言地理解釋
著生母枝節位對桑果梢及桑果性狀指標的影響
維納斯黃金蘋果在黃河故道地區的引種表現
摘桑果
渭河故道恢復濕地生態的引水方案創新
我省各地積極籌備召開桑果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