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中的時光巷(外一篇)

2019-07-01 02:45李曉妮
歲月 2019年6期
關鍵詞:巷子朱自清桃樹

李曉妮

1

一個人的生命是奇特的,會與許多物象結緣。一位老先生仔細看了我手掌的掌紋后,說我的生命線有條支線,像一條巷子,伸進月丘,生命力很強。巷子,它是我生命的另一個代名詞。

我喜歡巷子,它對于我有生命圖騰的意味。上大學時讀戴望舒的《雨巷》,我欣賞《雨巷》舒緩、低沉而又優美的生命旋律和節奏。但我在三江堰的時光巷里,看到的是戴望舒《雨巷》的續篇:秋雨在時光巷口設置了一道屏障,秋風對著巷子吹口哨,雨絲落入泥土,等著花草來年發芽。小鳥的鳴唱把巷子磨出清亮,拋棄一切遮蔽。秋雨不再是凄婉迷茫孤獨的符號,巷子里也沒有結著愁怨的丁香姑娘,只有一位苗族女神塑像,頭飾有牛角,披掛銀器,腳踩碧波,抬起左手置于嘴邊,似乎是問候時光里的朋友……

三江堰是黔南都勻母親河劍江上游的濕地,是我和詩友經常聚會的地方,佇立于三江堰的時光巷口,我常常享受著生命中有形和無形之美,人和自然的和諧,水的動靜和諧,水文化和少數民族地域文化之間的和諧,古典文化和現代文化之間的和諧,天地人之間的和諧等等。與文友們聚會結束后,我常常會流連在三江堰的時光巷里,一任時光把我拉回到童年的巷子——石板街。石板街的巷子是開放的,我小時候,和姑媽就住在石板街。這條苗族、布依族和漢族混居的老街,房子也隨著房主人的身份各有特色,房間大部分是木樓青瓦,漢族的房檐比較平緩,苗族的房檐則高高地揚起,像是牛角,他們說自己的祖先蚩尤頭上是長角的,把房屋修建成這樣,是崇拜祖先。

在石板街居住的那些日子過得艱難,一年到頭聞不到肉香。人們為了調理自己的生活,就到劍江里摸魚,摸河蟹,偶爾能摸到五斤重的大魚,就把魚放到自家的案板上,還沒有沖洗烹飪,就開始唱《漁歌》:“一條大魚肥又肥,烹炸蒸煮香味美。吃魚不忘養魚的江哎,千恩萬謝劍江水?!?/p>

石板街有擺“長桌宴”的傳統?!伴L桌宴”是這里娶親和嫁女不可少的婚宴方式。大喜的那天,各家各戶擺出了一張桌子,桌子和桌子靠在一起,小板凳依著桌子。米酒喝了一碗又一碗,山歌唱起來一首又一首,直到喝醉。他們用苗族或布依族語言唱的《酒歌》《飛歌》《情歌》,我聽不懂,但是那悠揚的樂曲,好像把我拉到了云彩上,飄呀飄,飄呀飄。

石板街坡腳下不遠就是寬闊的劍江。劍江波光瀲滟,水中的生命十分鮮亮。劍江河邊有很多冒沙井,井水清澈,汩汩不斷。我們這一帶的住戶,不管是苗民,還是漢民,都愛這條劍江河。河水滋潤著稻米、蔬菜,稻米和蔬菜又滋養了我們,尤其是在春天,這里的女子,不打扮臉蛋兒也是水靈靈的,眼睛黑白分明,清澈見底,身材苗條玲瓏,穿上蠟染的裙裝,就像盛開的迎春花和桃花。你如果想尋找扮演《阿詩瑪》的女演員,不用選拔,滿街都是阿詩瑪。

我和小伙伴們放學后喜歡到石板街的小吃攤,買上一塊沖沖糕,或者一碗豆花。吃進肚里,美滋滋的。然后,我們手牽手走下石板街坡腳,到劍江河洗菜。白鷺在我們頭頂上飛來飛去。我洗好菜,在河邊的石頭下摸小魚,真的不錯,一伸手,就有一條小魚被我捉住了;再一伸手,又捉住了一條。我把小魚摔在石頭上,小魚懵了,再扔給一只白鷺,白鷺眼睛雖然小,但它側過腦袋,把小魚看得清清楚楚的,閃電一般伸出長喙,把小魚叼在嘴里晃了晃,一仰頭,小魚就進了它的嗉子。

2

讀中學時,我和父親母親住在劍江邊的一條巷子里。有一年冬天忽然下雪了。我高興地跑到巷子里踩雪,棉鞋踩到雪上咯吱咯吱響,心中十分歡喜,母親喊我也不回家。父親說,想踩雪,就回河北老家定州吧,那里的巷子多,積雪也很厚,有你踩不完的雪。父親是河北人,1951年北京大學畢業就支邊到了貴州。他的青春和生命與劍江邊的這條巷子緊密相依。

巷子深處住著一位老中醫,很多人慕名前來看病。老中醫時常背著他的舊醫藥箱到鄉下為村民治病,他不辭辛苦地奔走于七村八鄉,臉上的表情隨著病人的身體恢復狀況時而明朗,時而沉重。老中醫知道我愛寫詩,告訴我:“曉妮,中醫必須深知世間每一物的藥性,才能使生命恢復健康。寫詩,你必須深知每一詞生命的脈動?!崩现嗅t喜歡唐詩,朗誦起來,好像是回到了唐朝。我的許多文學思維,應該是受到他的影響和熏陶。

父母所住的巷子很少有燕子,1980年,我考上大學,巷子里飛來兩只燕子,在我家后院的屋檐下住下來。燕子夫妻一口口銜來春泥,棲息和繁育下一代。我大學畢業,分配到一所“三線”軍工廠子弟學校當教師。放假回到家里,燕子就高興得嘰嘰喳喳叫個不停。父親破例給我準備了一杯紅酒,我喝得渾身發熱,走出巷子,走到劍江河邊,河邊的空氣濕潤而清新,綠的樹,翠的草,使勁吸一口空氣,帶一點甜味的清香。

時間久了,巷子成了我的精神圖騰。多少年來,不管在城市,還是鄉村,我一直把有巷子的地方當作故鄉。凡是巷子,我都喜歡,只不過有的巷子顯得華貴(比如成都的寬窄巷子),大部分的巷子則非常平民化。我的父親出生在北方的一條巷子里(北方叫胡同),巷口就是中國有名的開元塔。開元塔有八層,很高,巷子卻很窄,父親說,巷子如果豎起來,也是一座塔。媽媽附和著父親說,人站著不低頭,也是塔。我喜歡寫詩,發表第一首詩歌在1986年,詩的題目是《生命中的時光巷》。這個時候我已經大學畢業,通過寫詩,感受到父親和老中醫說的“生命永恒”。巷子活在時光里,只要時光存在,巷子就永遠活著。

永恒的物象不僅在詩歌里,也在都勻的山水里。我始終認為能在劍江邊的巷子里生活是幸福的,一個人與風對話,與水交流。生命就像劍江河奔流不息。劍江的前面有沅江和洞庭湖,洞庭湖的前面有長江,長江的前面有大海,大海的前面有人的情懷——這是生命的循環,也是永恒。我在劍江邊的巷子里,傾聽劍江水流淌的聲音,可以去和水中的白云牽手,可以和星星月亮對話,看蒲公英跳舞……感受一滴水的內涵,聞夜來香和桂花逸出的芬芳。

巷子是我的精神地標,有了它,我漸漸修煉成一個有胸襟的人。世界上人和人之間最遠的距離是心的距離,有的人遠在天邊,卻如近在身邊;有的人就在身邊,卻咫尺天涯。在我的生命中,因為有了這條巷子,遠的就成了近的,對于那些美好的事物,不會因為路途遙遠而失去追求的勇氣。心靈之樹長青,人生不會迷惘。

3

我和巷子緣分深深,且不說從小在巷子里長大,結婚成家后,又住進了另一條巷子,西苑金河谷的一條巷子。這條“巷子”就在一座單元樓下大院子,院子里種滿很多樹木花草,樹木花草的中央有一條水泥小路,可以通往劍江邊。我私下就把這條小路當作了“巷子”?!跋镒印庇闪锰覙渥鳛榉纸缇€,桃樹以西便是劍江,桃樹以東就是我家。我想去江邊,必須穿過六棵桃樹。桃樹想要住進我家,難呢,因為我家住在七樓,桃樹長得再高也上不來。桃樹和我說話,是通過空氣的味道傳送的,還有風,一陣陣又一陣,咕嘟嘟地傳來桃樹的話語。我站在窗邊,很多時候聽見了桃花的話語,就下樓到了桃樹身邊,不由拍拍樹干,桃樹卻說:討厭!我輕輕地在桃樹下坐下,桃樹說:挺好。我知道桃樹在欺騙我,它們喜歡的是劍江從它們的腳下流過,清水可以滋潤它們的身心。

在這條“巷子”,我能穿越物種的藩籬,與每一片樹葉交友,與每一株小草談心;一片片的樹葉,一棵棵的小草,就是一頁頁的書簽,讀著它們,能感受到時光里的蔥綠和金黃。巷子里還有芭蕉樹,濃綠的蕉葉很清爽。下雨的時候,雨滴打在綠蕉舒展的闊大葉片上,猶如清脆悠揚的古琴聲。金河谷的巷子兩邊也有桂花樹、枇杷樹、櫻花樹、三角梅……它們都是我的好友,我和它們有說不完的心里話。

月夜,我坐在樓的涼臺上,能聽得清風的腳步聲。那聲音在流動,帶著畫面,帶著音響,還帶著一片藍色水域中重新靚麗如初的色彩……像是一位熟悉而陌生老友從遠而近,那聲音走到我家門口,停駐。我趕緊穿上淺藍色的運動衣,登上旅游鞋,下樓,到巷子里漫步。月光下,走在金河谷下的“巷子”里,我走,樹也走;我停,樹也停,真切地感到樹木的行走。月亮照在家屬院和巷子上方的天空,心中亮堂堂的,于是一些靈動透亮的詩句就在江邊蹦出來了,我趕緊用手機接住,恐怕它們掉回江水。

山水相依是都勻的文化景象。劍江橫穿都勻城市,與青山相擁。我輕輕撫摸長滿青苔的時光,又一次走進時光巷,時光巷定格了我的童年時代、少女時代和中年時代。石板街似牛角翹起的屋檐,“長桌宴”的《酒歌》,小吃攤的沖沖糕和豆花面,劍江里的小魚和小螃蟹,翩飛的白鷺,冒沙井,巷子里的白雪,老中醫,后院的燕子,月光下的古琴聲,桃花樹,芭蕉樹……我想世界上很多東西是有時間性的,因時過境遷而改變了原來面貌,但時光巷不會改變,這條時光巷一直在我的生命里,伴著生命里的快樂和疼痛。

4

巷子可以存放心靈,也系著遠方游子的濃濃鄉愁。巷子里有自己的成長歷程,也有自己所憧憬的未來。春花秋月,花開花落,世事滄桑。人過五十,許多問題自然而然也不成問題了。我想一個人,一個普通的人,度過普通的時光,住在巷子里最合適。

我愛巷子,愛時光里的巷子,巷子會使得我處亂不驚,氣定神閑。在巷子里,可以靜心體會偉大和渺小,光和影,逃離和回歸,噴發和收斂……一個人心靈上所經受的一切,都可以在巷子里感受并得到。心情大起大落的時候,到巷子里走走,會覺得天地寬闊高遠。

在巷子里生活,可以向花草樹木學習到內斂和堅忍;向牛羊學習“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的孝順,向劍江河學習生命不止流淌不止的精神……三江堰湖區有了時光巷,不僅融進山水文化內涵,生命的永恒。還為“詩意地生存”提供了一個現實藍本。置身三江堰湖廊橋,人在水面坐,水在橋下流,人說一聲,水就回答一聲;水問一聲,人也答一聲……人水相處,親密無間,真的是“問答兩不厭”呢。

在三江堰的時光巷里居住,到處是生命的原生態,有許多事物在我們的生命中存在著并與我們血脈相連。人安靜如一滴水、一棵樹。生活的巷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也和我們一起變老。大自然里的樹葉會凋零,但是生命會延續,永遠不息。沿著時光巷往前走,會看到媽媽成了奶奶,父親成了爺爺,爺爺會躺在永恒的時光里……

在朱自清故居

大凡名人,都會有幾處故居。散文家朱自清也是這樣,他的出生地在紹興,青少年成長地揚州卻更應該是他的故居。我去揚州采風,就把采訪朱自清故居當作一件大事。揚州的東關街有很多明清時代老房子,中國的不少揚州藉名人故居大都坐落在這里,然而街面上卻找不到朱自清故居。商家店鋪,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是城市的主角。至于文化人故居,只能是配角。配角也有配角的好處,便是安靜。我在東關街,遇到一個穿黃馬甲的三輪車工人,他搖著銅鈴七拐八拐,把我載到一條小巷子里,我如飛揚在天空的塵土,落到了地面,終于看到了朱自清故居。

朱自清故居院落并不大,三處住房也不寬敞,但布局緊湊,清幽。朱自清的父親能在那個年代買到這樣的房子,也屬家境殷實。院落內除了朱自清父母住房外,還有朱自清庶母的住房。見朱自清庶母的住房被紅繩攔著,就小心地問了一聲“有人嗎”,立即從內間走出一位穿黑裙的姑娘。姑娘是講解員,當了解到我是作家,遂放我進屋,并向我詳細介紹朱自清家譜。八仙桌上有一本屈維清先生編纂的《朱自清回憶錄》,一頁一頁讀下去,朱自清成長的輪廓逐漸清晰起來。

朱自清出生浙江紹興,但他一直認定自己是揚州人。他七歲隨同父母來到揚州,在這里一住就是十三年。朱自清的父親朱鴻鈞在當年是處長一級的“國家干部”,雖然為官,但是富有生活情趣,如訪勝,吟詩,賭酒,書畫等??梢哉f,揚州的歷史文化氛圍和父親的生活情趣,影響了朱自清。朱自清在揚州成長,非常清楚揚州曾經是個“大地方”,只是后來揚州鹽業不行了,才逐漸破落下去。

揚州雖然破落了下去,依然有揚州人很?!吧膛伞钡呐深^。就朱自清而言,他只是敬重那些“刻苦誠篤”的揚州人。朱自清對揚州具有家鄉的感覺,在揚州他受到了很好的文化教育,他的英語水平得益于上高小時的黃先生,國文成績得益于戴事秋先生,從這個角度說,朱自清的散文成績與兩位先生的教育有關。對于出生在哪里,是什么籍貫,朱自清是看得開的,他甚至有一種“世界情懷”,一個人實在不必在意自己是哪里人,而應在意自己為這個世界做什么貢獻。任何地域都有自己的風氣,時光到了民國時代,揚州的氣場已經沒有明朝末年抗清的銳氣,按朱自清的表達,反而有了一些“水氣和虛氣”。對朱自清而言,他更喜歡一個地方的風氣中多一些“憨氣”,其實這樣的憨氣在清代先富起來的一代鹽商中業已存在。比如大商人何芷舠在晚年移居上海,并創立“新政大學”,便是一例。

我反復讀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背影》,一直認為先生是一位古板的學者。但當我在揚州讀他的回憶錄《我是揚州人》,里面有描寫揚州“沒落”后的揚州方言形態時,才領略到先生的幽默才能。說起揚州,在隋唐時商業和娛樂業肯定非常發達,所以才有杜牧的“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到了朱自清生活的民國年間,他幽默地講,“我一直長到這么大,從來不曾在街上見過一個出色的女人”。且不談女人,對于揚州的飯菜,朱自清情不自禁,不惜筆墨進行贊美,比如揚州人不僅善茶,同時有炒白果、五香牛肉、燙干絲等相伴,確實美味。

吃食,從來是文化的組成部分。朱自清深諳其理,他寫瘦西湖邊的小金山,順便就寫了“紅燒豬頭”這道菜肴,美滋滋地說,“夏天吃紅燒豬頭,在理論上也許不甚相宜,可是實際上揮汗吃著,倒也不壞?!敝熳郧迳⑽膶懢皶r常務虛,以顯其空靈;寫飲食則務實,色香味俱全,逗出了讀者的涎水。說起揚州情趣,朱自清總是要談到上船飲茶的安逸,茶杯邊上有小點心,一邊品茗,一邊看岸邊茶樓,都布置得“落落有致”,具有一種參差之美。朱自清在揚州長大,表達揚州的美感總是很逼真。

朱自清是幽默的,他的幽默感在擇偶上有所體現。他的原配妻子是鄉下人,是家人在他十一歲時定下的娃娃親,說起未過門的媳婦,朱自清說,“那時我熱心的其實還是那些大麥粉和白薯干兒?!焙髞碇熳郧褰K于結婚,且有了五個兒女。他是一個坦率的人,承認自己教育兒女上不如自己的父親那么有耐心,自己是一個“暴躁的人”。朱自清寫過《我的父親》(再版時易名為《背影》),文章中的父親需要面對朱家家境的低迷,“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比欢?,他的父親不是輕易被壓倒的人。父親回家“變賣典質,還了虧空,又借錢辦了喪事”。凡是散文分有直筆和曲筆,朱自清寫父親用的是曲筆,寫父親送自己去北京讀書,本來是“叫旅館里的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但是終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安环判摹比齻€字便把父愛凸顯了出來。父親對兒子付出了愛,兒子只是感受著父愛,感到“他終于忘卻我的不好”……文章千古事,朱自清能在文中把情感抒發得不溫不火,《背影》真的不失為名篇。

任何人的成長都與環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作家、藝術家的成長尤其這樣。朱自清具有生存的自覺性,他在回憶錄中稱自己“生在一個動亂年代”,即是戰爭年代。戰爭無常,人們對生活難于進行長久打算,普遍沒有安全感,因而社會上就有及時行樂的思想,而朱自清自己“謹慎地調整著種種傳統和原則,忠誠地保持著那些”。為了生活,朱自清四處奔波,先后在寧波春暉中學、杭州第一師范任教,直到走出浙江到上海,最終到了北京的清華園。大凡作家,內心都有一個“另外的地方”,即是作家的內心世界。當作家的內心世界與外部世界合拍時,便光芒四射。朱自清就是一位具有美的熱忱的人,他在春暉中學教書時,看到春暉中學“在極幽靜的鄉村地方,往往終日不見一個外人”。有人或許郁悶,而朱自清偏偏心境怡然。

身處動亂年代,朱自清不僅抒發美的情感,也記錄血的現實。比如《三·一八大屠殺》,揭露了當時的政府衛隊大肆屠殺北京市民!朱自清不僅是“三·一八”大屠殺的記錄者,還是游行隊伍中的一員,他以驚悚的感覺寫了這篇文章,雖未能像魯迅那樣對政府十分強烈地進行聲討,但也對政府的屠殺、搶劫、剝尸等惡劣行為,以親歷者的角度進行了揭露。歷史證明,凡是把槍口對準民眾的政府必定要垮臺的,后來段祺瑞果然倒臺了??箲鸨l后,朱自清隨聯大到蒙自,然后到了昆明,顛沛流離中更能體現中國知識分子的堅韌。朱自清在抗戰勝利后的1948年6月18日,為反對美國政府的扶日政策,拒絕購買美國援助的面粉,彰顯出中國知識分子的尊嚴和氣節。

朱自清寫散文,無論是記人還是敘事,都有一個重要特點,便是“情蘊其中”。乍看文中并沒有什么抒情,只是記錄事件的過程,其實自己的情感已融入事體了。對于寫作而言,朱自清是雜家,他寫過詩,寫過小說,當然更愛寫散文。寫散文是朱自清的強項,“強項”來自于他的認真寫作態度和在寫作中的揚長避短。朱自清的寫作非常自覺,他寫散文,不存在寫過就不再思量,而是經常反芻,比如他在《我的幾本書》中,對他的散文集《背影》《你我》《倫敦雜記》,就進行了嚴格地自我評點。

深在朱自清故居,可以現場體察朱自清的氣息,跟著他的文字穿越時空,抵達風云多變的民國年代,可以深切品味先生的內心律動。雖然朱自清故居不如揚州的何園、個園秀麗,也不如瘦西湖、大明寺可以構成揚州的風景底色,但個人的感覺是值得珍視的,朱自清作為著名散文家,在揚州居住過,體驗過,并用文字表達過,從一泓支流展現揚州的文化底蘊……如今,斯人離去,而朱自清本人也構成中國現代散文史上一篇實實在在的散文。

猜你喜歡
巷子朱自清桃樹
匆匆
清芬正氣朱自清
%Arabica成都寬窄巷子
河邊的桃樹
桃樹秋管 來年豐收
桃樹咋樣冬剪好
作品五
游成都寬窄巷子(外一首)
桃樹
老情書 朱自清致武鐘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