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征徂西,至于艽野

2019-07-01 02:45張詩群
歲月 2019年6期
關鍵詞:鳳凰沈從文

張詩群

1

車到鳳凰,天已將暮,一團青靄在窗外流動,公路兩旁樹影滯重,這是有雨的跡象。在風橋附近的一家臨河客棧,我卸下了行李。

女主人姓吳,四十多歲,土家族,身材瘦削,走路風快,用僵硬的普通話熱心地指給我沈從文故居和墓地的方向。

問她陳渠珍墓園在何處,她疑惑地搖頭,說沒有這個人。我告訴她墓園在南華山森林公園,但不知具體位置。她立刻伸手一指說,后面就是南華山,但沒有你說的這個人,你肯定搞錯了,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人。

一份簡易資料“不完全”記錄著鳳凰的人杰:清道光二十年后的短短36年間,鳳凰出提督20人,總兵21人,副將43人,參將31人;民國時出中將7人,少將27人;在離我們最近的時間軸上,被世人熟知的鳳凰人有民國第一任民選內閣總理熊希齡、著名作家沈從文和著名畫家黃永玉。

在這份名錄里,陳渠珍無疑是不該被漏掉的碩大黑礦,他獨自幽明,以不可思議的經歷給鳳凰添注了許多傳奇。

他年少時入沅水校經堂和湖南武備學堂就讀,1909年以援藏軍一標三營督隊官的身份隨川軍入藏并邂逅西原,隨后武昌起義暴發,他攜西原及115名湘黔籍官兵準備取道羌塘大草原翻越唐古拉山返回內地,卻誤入雪域荒漠,期間斷糧五月,絕火兩月,歷時七個多月步行一萬多里才抵達西寧,生還者僅剩7人,西原也病歿長安。上世紀二十年代,他開始崛起湘西,收編土匪,整肅軍紀,興辦實業,懷著“禮運大同”的理想,以“保靖安民”的治軍策略在湘西創下了“弦歌之聲遍及苗鄉”的平和局面。經他收編訓練的“土匪雜牌軍”,在抗戰初期的嘉善之役中,以驚天泣地的勇敢無畏取得了抗戰史上讓人難以置信的戰績。其后幾經戰亂,被迫下野又東山再起,1949年他審時度勢,在鳳凰宣布和平起義。1952年,患喉癌在長沙去世。六十年后的2012年,歸葬于鳳凰南華山。

經世致用的湖湘文化影響著鳳凰人陳渠珍,他渴望用建功立業為湘西父老造一片安樂之邦,最后能名垂青史、光耀先祖。但歷史往往經不起推敲和預設,他戎馬血戰都無法實現的宏愿,沈從文用一支筆不經意間就做到了。

2

雨,終于落了下來。

我從客棧的后門走出,按照樓下孫先生的指引,穿過一條不惹眼的小巷,再沿著一道兩旁建有民房的土坡走到盡頭,就可以到達南華山的山腳。

孫先生對我堅持上山的行為深表不解,他一再好心地告誡我,山路濕滑,一個不熟悉地形的外地游客,在山中逗留會很危險!他的擔憂不是空穴來風,就像他對陳渠珍一無所知一樣,我對南華山的地貌特征、陡峭程度也毫不知情。

但這座山無論怎樣深不可測,總有一片沉斂的幽靜屬于“湘西王”陳渠珍,他耗盡一生的鐵血傳奇,最后卻以俠骨柔情的另一面歸于這片故鄉的墓園。

我很快理解了女房東對陳渠珍出人意料的陌生,因為沒有人能給我一個像樣的答案。我在古城問過很多居民,他們總是猶疑地重復著那個名字,然后緩緩搖頭,眼神空洞茫然,那一刻,他們一定對自己鳳凰居民的身份產生了莫名的困惑。

這是一個奇怪的現象,一個曾統領湘西長達二十多年的軍政長官,一個被鳳凰滋養出狷介血性的亂世梟雄,一個集殺伐果決與書卷才氣于一身的傳奇人物,卻在許多鳳凰后裔的記憶里被逐漸清空。他們對沈從文的熟悉如觸目可見的沱江水,卻不知道如果沒有陳渠珍的影響,也許根本就沒有后來的沈從文;他們熟知張兆和與沈從文的婚戀過程,卻對藏女西原追隨陳渠珍的生死悲情一無所知。這確實讓人感慨萬端,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個人以英勇外力留下的痕跡再深,也難以代代相承。

細雨如織,市井之聲在身后漸漸遠去,古城像一幅素色水墨,只剩下隱約的黑瓦飛檐。

眼前密匝匝罩上了一屏初秋的深綠。在陡峭的山石叢林間上行約二十分鐘后,一座風雨長廊赫然在目。入口處豎起一道簡易木牌坊,沉香色的橫額上是書法家黃苗子的手書——鳳凰陳公渠珍之墓。

3

二十歲的沈從文做夢也沒有想到,他最終是以一手漂亮的謄寫功夫,做了統領官陳渠珍帳下的一名文書,領中士軍銜以及每月九元的一份薪餉。當然他更不會想到,這位統領官帶給他的,將遠遠超出這一切。

兩年前,他正是青春荷爾蒙亂竄的年紀,在芷江他愛上了白臉女孩馬澤蕙。八百土匪圍困了小城,窗外槍聲大作,他卻充耳不聞,只顧在屋子里給白臉女孩寫詩。這段看似美好的單相思卻給了他劫難般的打擊。女孩的弟弟騙光了他的錢財,包括他母親賣祖屋的一千元錢。他自覺無顏以對,索性選擇不辭而別,幾經流浪漂泊,最后鬼使神差來到了保靖。

已升任湘西統領和剿匪總指揮的陳渠珍,剛把部隊移駐保靖不久,見沈從文字跡工整謄寫認真,便將他調來身邊當了一名抄錄文件的書記員。

對沈從文來說,這份工作算得上夙愿已償,因為他對陳渠珍仰慕已久?!澳侵笓]官雖自行伍出身,一派文雅的風度,卻使人看不出他的本來面目,筆下既異常敏捷,做事又富有經驗,好些日子聽別人說到他時就使我十分傾心?!薄拔矣浀媚菚r我只希望有誰替我說一句話,到那個軍人身邊去作一個護兵?!?/p>

他在一間獨立會議室開始了工作,這會議室也成了他“學歷史的地方”。四五個楠木大櫥柜裝滿了明清舊畫、書籍碑帖、銅器瓷瓶和《四庫提要》《西清古鑒》等許多古書,一有空閑,他就埋首其間,漸漸從一抹色彩、一堆泥土、一把青銅或一組文字中了解到民族歷史和文化常識,這無意間為他通向作家和文物工作者的道路,支付了原始票根。

這種幽潛的影響甚至開始左右他的人生志向。不久,他小心翼翼地向陳渠珍表達想去北京讀書的愿望,這個鳳凰出生的軍人不僅讓他支取了三個月工資,并且送給他一句極有溫度的話:“你想回來,這里仍然有你吃飯的地方?!鄙驈奈谋銕е@份鼓勵和勇氣,離開了生養他的鳳凰小城,棄武從文開始了另一種生活。

他日后寫陳渠珍的文字并不多,也許當時他們交集太少,或差距太大,一位將領和一個小兵之間總隔著凜然的距離。但這位出身武備學堂的軍人,以嚴謹的作風和人格光輝,使沈從文內心時常涌動著異樣的溫暖?!暗刮液芨袆拥?,影響到一生工作的,卻是他那種稀有的精神和人格。天未亮時起身,半夜里還不睡覺。任什么事他明白,任什么他懂……處置一切他總敏捷穩重。由于他那份稀奇精力,筸軍在湘西二十年來博取了最好的名譽,內部團結得如一片堅硬的鐵,一束不可分離的絲?!?/p>

這是他們僅有的交集。這一年是1922年,沈從文二十,陳渠珍四十;沈從文已有五年混跡部隊的經歷,而陳渠珍,歷經九死一生援藏歸來,剛好整十年。

一個剛剛經歷過失敗初戀的毛頭小伙,“再不覺得女人有什么意思”,只向往著新的生活機遇。而一個自律極嚴深厚沉穩的職業軍人,卻已嘗遍了人世的大劫難,埋葬了一段錐心蝕骨的生死之戀。如果知道這位統領官的援藏往事,沈從文一定會恍然大悟,從而得出新的結論,這位軍人之所以讓他傾心,之所以有著稀有的精神和人格,是因為經歷過地獄之火的淬煉。

此后他們天各一方,沈從文也錯過了一次聆聽傳奇的機會。但事實上陳渠珍沒有向任何人說起過他的故事,也許是覺得藏在心底更莊嚴。直到1936年,他被迫交出兵權閑居長沙時,往事的潮水才壓制不住地漫了上來,他長歌當哭痛徹心扉,費時兩月寫下一部奇書,并以《詩經》“我征徂西,至于艽野”之意,取書名《艽野塵夢》。

而藏女西原,已在遠離西藏的他鄉,長眠了二十四年。

4

西原伏在墓碑上慟哭的側影,像一只細雨中孤獨的燕子。

一年四季,南華山的樹木青了又黃,黃了又青,林鳥去了又來,來了又去,她卻日日保持跪伏的姿勢,雙手撫碑,垂首悲泣,使整座山蒙上了哀凄的表情。

墓園的設計出自黃永玉之手。黃老先生親撰的《廖天一廬祭》豎排而下布滿了半圓形墓墻,像一行行豆綠的水瀑:“先生青年時代遠戍西藏,參加驅逐英帝的戰斗,立功累累。其中結識藏女西原,二人深情度過無數生死經歷……”

不能不說這是一個特別而充滿人情味的墓園。西原銅像的設計是對《艽野塵夢》的續懷,也是鳳凰人對西原無以為報的敬意補償。

藏地人的特征在她身上顯露無遺。長裙及踝,腰飾圓片,頭上珠鏈纏繞、碎辮披垂,古銅膚色有風吹日曬的高原痕跡。

顯而易見,這是被美學化了的西原,或者是被抽象化了的意念之身。第一次見西原,十五六歲的少女留給陳渠珍的印象是“貌雖中姿,而矯健敏捷”;第二次見,“靚衣明眸,別饒風致”,那是她被加瓜彭錯送來與他成親時。銅像太過秀美,因而少了一些質樸和絕地掙扎的困厄之氣。

也許,這才是最好的詮釋和祝愿。抹去慘烈的一幕,寧愿1912年誤入羌塘大草原的往事只是一場噩夢,讓藏女西原回歸少女本真的柔美。

墓園在山頂,雨絲從青灰的天穹飄灑而下,整座青山大而深茫,西原那么孤寂。

5

1911年底,武昌起義的消息傳入西藏時,29歲的清軍管帶陳渠珍陷入左右為難。兩年來,他在雪域縱馬馳騁,歷經臘左探險、收復工布、進擊波密等戰役,一路安撫藏民,積下了累累戰功和良好聲譽。

藏區閉塞,起義消息卻如幽風入隙,在援藏軍中隱秘傳開,嘩變便發生在旦夕之間。軍內哥老會勢力以阻撓革命之名勒死了統領羅長袆,殺紅了眼的將士余怒未消長戈相向;軍內另一股勢力卻力推陳渠珍出任反清首領奪取軍權。時局不明,前途叵測,思慮再三,陳渠珍決定與115位川黔官兵秘密回川。這支還鄉隊伍中,還有與他成親不久的藏女西原。

多年以后,已入老境的陳渠珍被相命師稱為九不死之身,竟與他一生數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神奇吻合。隨后他想起西藏之行和西原,那一刻他認定,西原就是上蒼為他安排的出藏守護神,是他命中的貴人。

西藏雪域的春天到了。陳渠珍的軍隊收復工布后開進了德摩,那是1910年,德摩一年中最美麗的時節。受營官加瓜彭錯的邀請,陳渠珍來到貢覺做客。他興致盎然地欣賞了鍋莊舞,又去園中射箭,最后來到細草如氈的河干,觀看藏女們怒馬拔竿的競技游戲。

藏女西原如一束飛虹進入了他的視野。她策馬揚鞭、疾馳如風,飛速彎腰,地上的球竿接連拔起,別人至多一兩竿,她卻一連拔起五竿。他對加瓜彭錯夸贊西原的矯健英姿,加瓜彭錯順勢而為,將侄女西原嫁給了他。

陳渠珍在《艽野塵夢》中稱這是一段孽緣。他以為,如果西原沒有隨他離藏,也許能逃過死神的安排,但事實上在他離藏不久,達賴秋后算賬,凡與漢軍友善的藏人均被處置,加瓜彭錯夫婦竟慘遭磔刑而死,西原即便留下也難逃此劫。

一百多人的隊伍行進在藏北無人區,準備經羌塘大草原入青海到甘肅,這是回川最近的一條路。羌塘草原廣漠高寒,連經驗最豐富的游牧民都不敢輕易穿越。果然苦行數日后,一行人迷失方向,在一個老喇嘛的錯誤引導下,漸漸走向慘絕人寰的地獄之門。

“從此晝行雪地,夜臥雪中。又無水濯,囚首垢面,無復人形矣?!备膳碌氖莾稍潞笙群髷嗉Z絕火,吃完了干糧便宰牛殺馬,吃完了牛馬繼爾茹毛飲血,生啖獸肉,115人的隊伍在番兵追殺、野狼圍困、寒凍挨餓中不斷倒斃……原計劃四十余日就可抵達,最后竟足足步行了七個月,只7人生還!

西原以少女少有的機敏勇敢、沉著冷靜一次又一次救陳渠珍于死亡邊緣。大漠奇寒,雙腳腫痛,每日都有士兵因潰爛致死,西原將牛油烘熱為陳渠珍涂抹,幾日竟痊愈如初。士兵日有餓死,西原在群狼環伺中竟獵殺了一只野騾,維持了多日口糧之需。但接下來是冰雪鋪野,荒漠無垠,野獸也已絕跡,死神,真的降臨了。

陳渠珍取出最后一小塊干肉,如往日一樣分一半給西原。西原哭著拒絕:“我能耐饑,可數日不食。君不可一日不食。且萬里從君,可無我,不可無君?!贝嗽挸鲎砸粋€少女之口,怎不在日后回想時讓陳渠珍痛徹心扉!

九死一生到達西安后,西原熬盡了最后一絲燭焰,病歿長安。臨終,西原哽咽道:“萬里從君,相期終始,不圖病入膏肓,中道永訣。然君幸獲濟,我死亦瞑目矣。今家書旦晚可至,愿君歸途珍重……”

一曲悲歌,弦斷如咽……

1936年,陳渠珍在長沙“廖天一廬”伏案兩月,寫完了《艽野塵夢》的最后一行:“余述至此,肝腸寸斷矣。余書亦從此輟筆矣?!?/p>

他寫到將西原厝葬于西安城外雁塔寺時,仰天長號,淚盡聲嘶。他的出藏經歷至此戛然而止,此后再不著半字痕跡。

這個鳳凰小城的男人在戰場上出生入死割頭斷頸都面無懼色,回憶與西原共同經歷的情義和血淚,卻雪崩于頂,讓他痛不欲生。

歷史的章節像是一種補述。1911年的辛亥革命,作為清軍的一員管帶,陳渠珍在西藏命懸一線左右為難;而年僅九歲的沈從文,卻在鳳凰小城看熱鬧一樣看起義失敗后衙門口血淋淋的一串串耳朵和人頭。后來,我們又從沈從文的回憶中知道了一位嚴謹沉穩的軍人,卻從《艽野塵夢》中得知這位軍人靈魂深處的痛和俠骨柔情。

這是一種豐滿的敘述,兩個相差二十歲的鳳凰男人,在保靖分開后,從未真正的遠離。鳳凰緊緊牽系著他們,他們的目光,交匯在對故鄉的回望中。

猜你喜歡
鳳凰沈從文
作 品:恰逢鳳凰鎮端午
丁玲 沈從文 從摯友到絕交
微博評書:沈從文家書
沈從文小說開頭藝術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