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良體位聯合聽診定位法置入鼻腸管在重癥患者中的應用研究

2019-07-03 08:58梁錦玲李梅英劉端繪郭婉嬌孔轉育
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電子版) 2019年19期
關鍵詞:頭端水聲腸管

梁錦玲,李梅英,劉端繪,郭婉嬌,孔轉育

(梧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廣西 梧州 543002)

腸內營養支持技術已是目前救治危重癥患者的三大技術之一。為防治危重癥患者經胃喂養時發生胃、食管反流導致的肺炎和營養不良,危重癥患者營養支持指導意見推薦“對不耐受經胃營養或有反流和誤吸高風險的危重癥患者,宜選擇經小腸營養”[1]。目前鼻腸管置管方法大部分需要特定的設備,侵襲性較大,尤其是在X線透視下置入鼻腸管法醫患雙方均要接受長時間的X射線;床邊胃鏡引導下置入鼻腸管法在部分基層醫院尚無條件實施。以上方法需要承受一定風險將患者送出重癥醫學科才能進行,難以在重癥醫學科常規開展,而床邊盲插法雖可解決上述問題,但置管成功率低。為提高置管成功率,本研究采用改良體位聯合聽診定位法置入鼻腸管,收到了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5年8月至2018年1月我院重癥醫學科需要進行腸內營養治療的重癥患者100例,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50例。排除標準:無食管靜脈曲張、食管出血、腸道吸收障礙、腸梗阻、急腹癥等情況,無近期消化道手術史。研究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50~92歲,平均(71.24±10.68)歲;臨床診斷:腦卒中19例,多臟器功能衰竭9例,重癥肺炎7例,呼吸衰竭6例,膿毒血癥5例,重癥胰腺炎4例。對照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27~92歲,平均(71.38±14.45)歲;臨床診斷:腦卒中17例,重癥肺炎9例,多臟器功能衰竭8例,呼吸衰竭7例,膿毒血癥4例,重癥胰腺炎4例,缺血缺氧性腦病1例。兩組年齡、性別、臨床診斷及服用胃腸動力藥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材料

采用德國費森尤斯卡比股份公司生產的CH 12型鼻腸管。

1.3 鼻腸管置入方法

1.3.1 對照組:應用被動等待法。于置管前肌肉注射甲氧氯普氨10mg,置管時患者取半坐臥位,按胃管置管方法將鼻腸置管置入深45~55cm時,用常規方法證實導管頭端在胃區后把導管鋼絲撤出,將體外管道懸空40cm,再將導管尾端固定近于耳垂部。置管24h后拍床邊DR片,證實導管頭端是否通過幽門。

1.3.2 研究組:應用改良體位聯合聽診定位法。于置管前肌肉注射甲氧氯普氨10mg,置管時患者取半坐右側45°體位,按胃管置管方法將鼻腸置管置入深50cm時,用常規方法證實導管頭端在胃區后,再緩慢推進,使鼻腸管隨著患者呼吸運動克服輕度阻力前進。如遇阻力明顯增加,將管道退至50cm重新進管,順利進管至75~85cm,聽診左上腹、上腹中線、右上腹、左脅腹氣過水聲、比較不同聲響,初步判斷導管頭端是否通過幽門,固定鼻腸管。置管結束后保持右側90°體位3~4h。置管24h后床邊拍DR片,確定鼻腸管遠端是否通過幽門。

1.4 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1.4.1 一次置管成功率 置管24h后床邊拍DR片,確定鼻腸管遠端通過幽門以下為置管成功。

1.4.2 二次置管成功率 一次置管不成功,二次置管24h后床邊拍DR片,確定鼻腸管遠端通過幽門以下為置管成功。

1.4.3 不良反應:置管過程中出現鼻咽部粘膜損傷、消化道出血、惡心及嘔吐等。

①鼻咽部粘膜損傷:鼻腔有血性分泌物。②消化道出血:鼻腸管內抽出咖啡色或紅色胃液。③惡心嘔吐:插管過程中出現惡心或嘔吐胃內容物。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使用百分比表示,兩組之間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置管成功率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置管成功率比較[n(%)]

2.2 兩組鼻咽部粘膜損傷、消化道出血、惡心及嘔吐發生情況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鼻咽部粘膜損傷、消化道出血、惡心及嘔吐發生情況比較[n(%)]

3 討 論

重癥患者早期置入鼻腸管進行腸內營養是重要的營養支持手段,如何準確、快速、安全置入鼻腸管,是護理工作的重點。內鏡引導下置管法、成像技術下置入鼻腸管法置管成功率高,但花費較高,需要特定的設備,侵襲性較大,難以在重癥患者常規開展。床旁盲插法可在床旁徒手操作完成鼻空腸管置管,較其他方法,相對方便,花費少,但置管成功率較其他方法低,耽誤腸內營養的實施[2]。

本研究項目根據胃、十二指腸和空腸的生理解剖特點,改良了置管體位:置管時,給患者取半坐右側45度體位,置管結束后保持右側90度體位3~4h,運用物理力學原理,借助胃的解剖位置,使鼻腸管順重力而下,管道不易打折且易插入。同時,運用聲學原理:胃腔體積空間大,聽診聞及聲音氣過水聲相對低調;腸腔體積空間小,聽診聞及氣過水聲高調響亮。通過聽診腹部不同部位、比較不同聲響,初步判斷鼻腸管所在位置:聽診左上腹、上腹中線、右上腹、左脅腹氣過水聲進行不同聲響的比較。左上腹聞及低調回響氣過水聲,提示鼻腸管頭端在胃腔;上腹中線氣過水聲強于其他部位時判斷鼻腸管頭端盤曲在胃竇部;右上腹聞及高調氣過水聲判斷導管頭端通過幽門;左脅腹聞及高調、響亮的氣過水聲時,判斷導管頭端到達十二指腸遠端或空場上段。從表1可見,研究組一次置管成功率為82.00%,總成功率為94.00%;對照組一次置管成功率為58.00%,總成功率為80.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改良了置管體位后由于減少了反復置管的次數,減少了導管對鼻粘膜的刺激與損傷,從而也減少了不良反應的發生。從表2可見,研究組鼻咽部粘膜損傷2例,對照組鼻咽部粘膜損傷4例,兩組比較,差異雖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從數值上看,研究組要優于對照組;研究組惡心3例,對照組惡心10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本項目研究結果表明,通過應用改良體位聯合聽診定位法置入鼻腸管,可有效提高床旁徒手置管成功率,其結果優于同類技術的報道[3-4],也減少了置管過程中鼻咽部粘膜損傷及惡心等不良反應的發生,減少了患者的不適。而且,操作簡便,無需特殊設備要求,減少了X線對患者及醫務人員的侵襲,也降低了因轉運給重癥患者帶來的安全風險,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頭端水聲腸管
水聲單載波擴頻均衡技術研究
一種適用于水聲通信的信號水印認證技術
基于塞丁格技術的套管法在更換鼻腸管中的臨床應用效果
體位改變時經頸內靜脈植入胸壁式輸液港導管頭端位置變化及影響因素
水下作業工具快速換接裝置對接容差性研究與仿真分析?
認知水聲通信系統中OFDM技術的應用
新型多功能水聲應答器電子系統設計
強生新一代豪韻? FOCUS+超聲刀
鼻空腸管與鼻胃管應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觀察
注射器針帽巧在吸痰連接管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