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表及里解讀苔絲悲劇命運的成因

2019-07-16 02:30葉瑋琪山西大學文學院太原030006
名作欣賞 2019年14期
關鍵詞:安琪兒哈代苔絲

⊙葉瑋琪 [山西大學文學院, 太原 030006]

維多利亞時期是英國處于巨變中的時代。工業革命的發展使英國經濟迅速增長并積累了大量的財富,科學技術的不斷完善沖擊著千百年來維持社會穩定的宗教大廈,人們的科學思想逐漸蘇醒并開始要求更多的人權和平等。身處時代劇變中的哈代,既對傳統的自耕農經濟和田園風光懷有深深的眷戀之情,也是進化論思想的積極擁護者,這種矛盾糾結的心理集中體現在他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絲》中。文中主人公苔絲即是英國轉型時期中犧牲品的代表,也是新舊交替時期受到新的道德倫理標準影響的傳統女性形象的典型代表。

自此書面世以來,關于苔絲悲劇命運成因的探討便從未停止過,各國各界各時期的學者對此命題議論紛紛看法不一。時至今日,學界普遍將苔絲標榜為新女性形象的代表、新舊交替時期的犧牲品,并將苔絲的悲劇成因歸于社會因素、男權背景等。本文試圖從苔絲這一形象本身及其性格作為切入點,由表及里進行思考,探討新舊交替的巨變中個人思想先行與社會傳統觀念的不匹配,以及新興思想與個人根深蒂固的舊思想之間的沖突碰撞,是如何作用于那個時期女性命運的,這一時期這一批犧牲者的命運又是如何走向悲劇的。

一、鮮活生命消逝的直接原因

苔絲在和安琪兒逃亡五天后最終被處以絞刑,這一結局與其說是哈代編寫安排的,毋寧說其實是社會環境所逼迫的。苔絲短暫一生中的遭遇和她的反抗,是不為當時社會所容的,個人在整個社會面前的力量是微薄的,尤其是苔絲這樣一個沒有身份地位的窮苦人家的女兒,其反抗精神和理性思想還不成熟,舊的道德觀念對她仍有束縛,她既不像傳統女性一樣有舊的道德體系撐腰,也不像獨立的新女性一樣有強大的精神支柱,苔絲這樣在夾縫中搖擺的女性其力量是最為薄弱的,因而她必然也不得不走向滅亡,這個結局雖然殘酷但我們又不得不承認其是合理自然的。

從表面上看,苔絲被判處絞刑的直接原因,即她的罪名是蓄意殺害了亞歷克。而在整部小說中,苔絲的性格是善良正直又帶點怯懦的,她待人真誠,為了家庭任勞任怨,在和安琪兒的交往過程中常常小心翼翼。但正是這樣一個看似柔弱的女子,最終卻不顧結果地殺害了自己當時的情人亞歷克,那么這一定是她在最后時刻唯一的選擇??梢哉f,在她短暫的一生中,是她的情人亞歷克的威逼利誘、她丈夫的殘忍拋棄,以及整個家庭給她的重擔和對她過分的要求,共同將她逼向了這個沒有退路的角落。她最初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去認親戚,結果被亞歷克誘奸,返回家中卻不幸懷孕誕下一子,這個孩子被她的父親視為恥辱且不幸早夭,好不容易生活歸于平靜她在奶牛場遇到了安琪兒,卻因為在新婚之夜告訴他真相而被殘忍地拋棄。在對父親深深的思念時,亞歷克再次闖入她的生活,她再一次為了家庭的生存向亞歷克妥協成為他的情婦,這時安琪兒卻突然回歸,這一沖擊直接造成了她再也無法忍辱負重,不顧一切地殺害了亞歷克,拋棄了一切只為和安琪兒重聚。這一連串的波折讓她的心遭受著折磨,沉重的打擊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每一次她看到光亮的時候重又將她推進無邊的黑暗,這種周而復始的無力感才是最消磨人的,也正是苔絲所遭受的。

從苔絲的角度看,亞歷克是她這一生一系列不幸的始作俑者。如果他當初沒有誘奸自己,自己保持著那份“忠貞”就不會失去心愛的安琪兒,也不會被同鄉作為飯后談資,而對她來說家鄉的一小方天地就是她的世界,被他們議論相當于被全世界的人議論;如果他沒有威逼利誘自己做他的情婦,自己就不會在安琪兒再度歸來時無法和所愛之人光明正大地重聚。長期積壓的委屈、憤恨最終在與安琪兒的重逢中被激發出來,她的恨意和忍耐憤而化為殺人的匕首,將亞歷克置于死地,最終也導致自己被裁決。而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事情一系列的走向與她自己和她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她的性格中既有反抗的成分,同時也有不堅定的成分,因而她面對亞歷克的追求其實并沒有表現出強烈堅定的拒絕和反感,而是處在一種半推半就的不情愿之中,也就讓亞歷克一次次有機可乘。她的母親作為舊時期與舊思想的典型代表,對苔絲的引導始終朝向能忍則忍、蒙混過關的方向,這與苔絲自我的意愿不同,但同時又有一種作為家長和“過來人”的權威而使苔絲更加困惑矛盾。她的丈夫安琪兒對她的拋棄和不理睬直接導致她再次走向亞歷克,他給了苔絲愛情和關于愛情的美好想象,但是作為感情生活中同樣有污點的人,他卻不能原諒苔絲且態度決絕,拋棄妻子讓她備受煎熬,雖然最后歸來可惜就像苔絲所說的“一切都太遲了”??梢哉f,小說中的每一個人都是苔絲走向深淵的推手,在自覺或不自覺中成為那個時代的代言人,共同導致了苔絲的命運悲劇。

二、人物性格心理指導人物行為

在厘清了苔絲悲劇命運的直接原因或者說具體事件之后,從這些表象分析行為主體的性格和心理,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這出悲劇中每一個人物以及他們對主人公苔絲命運走向或多或少的影響。小說中除了苔絲之外的其他幾個主要人物,如果將他們的人生經歷單獨描繪出來其實亦充滿曲折與波瀾,而他們在人生轉折點上所做出的選擇便是由他們的性格和心理所決定的,他們必然是基于自己人生閱歷的積累以及社會規范對他們的影響,從而在人生的岔路口做出自己的選擇,而這些選擇不僅影響了他們自己的人生走向,在小說中又共同圍繞著苔絲迫使她的人生一次又一次變道。

苔絲在小說中是一個無助的受害者的形象,看似是亞歷克對她的玩弄、安琪兒對她的拋棄,以及整個社會大環境對婦女的嚴苛要求共同迫害了她,但若深入思考,便會發現在這出悲劇中主人公面對困境時的應對行為及其性格也是她最終走向萬劫不復的深淵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是她面對亞歷克的勾引時雖然拒絕但態度不堅決,雖然不情愿但最終還是屈服于他,這樣的態度使她既區別于傳統的舊時代的女性也不同于那個時期新成長起來的具有獨立精神的新女性。舊社會的傳統婦女面對這樣的誘惑會有兩種選擇:嚴格遵守道德和教義拒絕亞歷克,或者像苔絲的母親一樣將失去貞節當作“生活中一件匆匆而過的偶發事件”并向丈夫隱瞞;而接受了新思想的新女性面對亞歷克這種不平等的要求也會有兩類反映:嚴肅拒絕甚至還會在名譽等方面進行報復,或是抱著和亞歷克一樣的心態愉快地接受。當然這兩種選擇是分屬于兩類人的,但她們都是屬于某一個社會群體的,這種選擇和應對方式是為她們所處的那個群體所接受的,是合乎一部分人所共同理解并遵守的準則的,她們并非勢單力薄而是有所依憑。但是苔絲不同,她是處在新舊交替時期中思想將變未變的一類人,她是孤立無援的,舊時期的貞節觀對她的束縛給她帶去了無盡的苦惱,新時代的自由平等觀念又使她抱有美好的幻想。因此她面對安琪兒時幾次想坦白這件事卻又屢屢退縮,在她的教義中她有著不可饒恕的罪過;但在新婚之夜又沒有遵循母親的囑咐而是向丈夫坦白了一切,她渴望得到丈夫的原諒渴望純潔的愛情,她原諒了同樣有污點的丈夫并抱怨丈夫為何不能原諒她,在這里她又渴望男女之間的平等和互相理解??梢哉f,她是身陷新舊思想的矛盾中無法抽身的女性,而這種矛盾直接導致了她的猶疑不決和痛苦的心理斗爭,使她在面臨選擇時瞻前顧后,最終走向深淵。

亞歷克在小說中是一個典型的紈绔子弟,他與苔絲并沒有任何的血緣關系,在苔絲誤打誤撞進入他家時他便被她的美貌所吸引想要將她據為己有。亞歷克是舊社會行為不端的闊少爺的典型代表,他視女人為玩物,對待大部分女人都是招之即來揮之即去,有著濃厚的階級觀念和男女不平等的思想,對于他來說女人只是他的附屬品,這是千百年來男權社會所賦予男子的特權。亞歷克顯然拒絕接受新興思想,而是沉浸在自我的優越感中享受以自我為中心的游戲。如果說他對哪個女子還有些真情的話,其實他對待苔絲已經遠勝過對待其他女子,但是這種“好”是建立于苔絲的不服從和骨氣,有相當一部分原因是苔絲喚起了他的征服欲。因而他三番五次地打擾苔絲正常的生活,又總是在她家處于困境中生活難以為繼時伸出援手乘機而入,他樂于將苔絲困在自己的身邊并且他也的確做到了,但是他沒有深刻意識到苔絲不是舊社會溫順如小鹿的女子,他的強制直接導致了苔絲最終玉石俱焚的選擇。

苔絲將安琪兒視為真愛,但是顯然這份真愛并不平等。安琪兒更多的是將苔絲看作心中理想化的圣女,也正因為這種心理,他在苔絲向他吐露真想后對她的態度瞬間發生了轉變。他雖然看似從牧師家庭的桎梏中逃脫了出來,但其思想還是深受家庭的影響,因此他拋棄了苔絲并且拒絕給她回信,這種決絕和無情亦是將苔絲推向亞歷克推向毀滅的直接原因。

三、社會環境深切影響個體命運

哈代所處的時代正值英國轉型時期,新舊思想碰撞融合,人們開始對教會和教義的權威提出挑戰,哈代的創作正反映了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狀態?!兜虏业奶z》 故事發生背景就是哈代寫作的時代,而故事發生地則是英國的農村,而農村與城市又有所不同,其相對閉塞、獨立的特性決定了變革進步相對城市的滯后。農村中的傳統觀念植根于每一個村民心中,而苔絲作為接受了新時代一部分新思想的女性,在農村的生存處境就變得尤為艱難。

從苔絲的悲劇源頭談起,苔絲命運的悲劇始于被亞歷克誘奸。但其實在當時的英國農村,婚前性行為并不罕見。窮困、單調的生活中,青年男女勞動之余尋歡作樂是他們能嘗到的生活樂趣之一,而避孕工具和方法的落后又常常導致未婚先孕?!兜虏业奶z》 故事發生 ( 也是哈代出生) 的多塞特郡尚存早期條頓民族和斯堪的納維亞民族原始野性和放縱感情的遺風。因而真正讓苔絲為村民所“另眼相看”的原因并非她未婚先孕,而是她未婚先孕的對象是一個不可托付之人,而且苔絲并非自愿。除此之外,當時資產階級的崇高地位讓亞歷克自覺高人一等,因此便恣意玩弄女人,而這在當時的男權社會卻是合理的。正是整個社會賦予男性超出女性的地位和資產階級超出農民的地位,使得亞歷克從始至終沒有半分悔意和愧疚,反而認為一切合情合理,并且標榜自己二度主動幫助苔絲的行為,認為自己已經仁至義盡,“男女平等”始終不曾存在于他的字典之中。

維多利亞時代對女性設置的清規戒律是苔絲成長過程中所接受的教育的一部分,因而要完全反叛是不可能的。但她在成長過程中積極接受新思想,工業革命以來科學的思想或多或少地傳到了全國各地,在與各地舊勢力的碰撞中被向它們敞開懷抱的人所接受。但這就像在黑暗中摸索試探一般,伸出手小心翼翼地觸碰,這個過程是緩慢而又痛苦的,苔絲便是這一探索過程中的犧牲品。苔絲的身上集中了傳統婦女的保守以及新女性的大膽,這種保守與大膽讓她左右搖擺為多數人所不容。

苔絲的悲劇是發生在社會的大背景之下的,這是哈代作為作家對當時社會的一個思考。苔絲曾和弟弟說“我們生活在一個有毛病的星球上”,這似乎是對當時社會種種不公和不合理的荒謬想象最樸素的描述,在她經歷了命運一系列的嘲弄之后發出了“太陽為什么同樣照耀在好人和壞人身上”的感嘆。轉型期的社會總是充滿了各種問題,先前千百年來實行的道德倫理觀念受到沖擊,而似乎也沒有任何行之有效的方法使社會平穩地度過這段轉型期。因而哈代對人物悲劇命運的思考就正如哈里克斯特所說:“哈代不是從社會矛盾,而是從凌駕宇宙之上并支配它的命運的那種神秘力量去尋求對生命中悲劇因素的解釋?!睆倪@個角度來說,無論我們如何分析苔絲悲劇命運的成因,如何解讀當時社會的環境,這出悲劇都是不可避免的,換一種形式或換一個地點,新舊沖突中永遠有千萬個苔絲以轉型的理由被社會所吞噬。

苔絲在小說中是美好的化身,而整個黑暗的社會是無形的牢籠,她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在不自覺中充當了劊子手的角色。美好的消逝才能觸動當時人們木訥的心,才能在社會中激起一點點波瀾,而文學作品的力量大致如此。

哈代的寫作將目光聚焦于傳統的農村,而非受變革影響最深的城市。農村傳統的自耕農經濟受到工業革命的沖擊,發生著日新月異翻天覆地的變化,他試圖通過對個體命運的刻畫來展現那個時期的社會面貌。苔絲的悲劇命運體現出哈代對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教會主導之下的封建思想的批判以及對英國未來命運的一種思考。

① 張中載:《被誤讀的苔絲》,《外國文學評論》2011年第1期,第80—89頁。

② 〔蘇〕阿尼克斯特:《英國文學史綱》,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66頁。

猜你喜歡
安琪兒哈代苔絲
《德伯家的苔絲》格雷馬斯符號學解讀
人物與環境的沖突
The Analysis of Tess’s Tragedy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哈代之家
An General Analysis on Thomas Hardy’s Pessimism in Wessex Novels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Tragedy of Tess
The Tragical Causes of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淘氣包馬小跳
《德伯家的苔絲》
安琪兒變“漂亮”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