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城土坯墻體建造技術研究
——以河西地區土坯墻體為例

2019-07-22 10:08程亦萱
關鍵詞:烽燧土坯河西

薛 程,程亦萱,張 浩

(1.西北大學 文化遺產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9;2.西北大學 科學史高等研究院,陜西 西安 710127;3.太原市文物局 執法督察處,山西 太原 030001)

中國長城墻體主要由版筑墻體、堆土墻體、石砌墻體、草墻墻體、土坯墻體等類型組成。土坯墻體的建造形式是其中較為特殊的一類,在世界長城墻體建造史上也比較罕見。長城墻體中使用土坯修建墻體的地段主要集中在河西地區,因此,本文對長城土坯墻體的研究主要以河西地區分布的漢塞墻體為例。河西地區特殊的自然地貌,不適合建造大面積連續的長城墻體。所以,漢代在河西地區使用土坯修建了大量的烽燧。漢代修建烽燧的技術與修建土坯墻體的技術基本相似,因此本文對長城土坯墻體建造技術的研究也會涉及河西地區的漢代烽燧。

1 河西土坯墻體分布區域自然環境

西漢河西地區土坯墻體與烽燧呈北向東表述不明確的大體走向。根據統計,使用土坯建造長城墻體以及烽燧的地區主要集中在甘肅臨澤縣、高臺縣、酒泉市、敦煌市、玉門市以及金塔縣等境內(圖1)。如敦煌市境內的D3烽燧,王國維考證,漢代名“凌胡隧”,玉門都尉大煎都侯官治所。烽燧以土坯砌筑,土坯內參注意錯別字有蘆葦,底基南北長6m,東西寬5.7m;頂部南北長3.2m,東西寬3m;殘高5.5m[1]。從板塊構造角度分析,該地區北部為準格爾板塊,南部為青藏板塊,東部為華北板塊,整體處于古特提斯構造域的北部,位于古亞洲構造域中軸上[2]。河西地區地殼構成相對復雜,地殼活動較為頻繁,地表結構多樣。因此,使用土坯修建長城墻體以及烽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地質災害對墻體的破壞程度。

圖1 河西漢塞走向示意圖[1]Fig.1 The sketch map of the Hexi Wall and Beacon Tower of Han

河西地區主要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常年干燥,冬季寒冷,夏季炎熱,年降水量較少,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四季分明,大陸性特征較強。河西走廊因為地質構造的原因會形成沖擊平原,分布有大量沙土,但整個河西地區土壤資源相對貧瘠。使用土坯進行墻體建造,較版筑等墻體要節約大量的土壤資源,這對自然土壤相對匱乏的河西地區尤為重要。除此之外,因為河西地區溫帶大陸性的氣候特征,使用土坯壘砌墻體會減少因氣候干燥、晝夜溫差大等原因對墻體造成自然崩裂等物理傷害。因此,從自然環境的角度考慮,河西地區在建造大規模的防御設施時,會根據當地特殊的自然環境建立適合于其自然環境的軍事建筑。使用土坯進行漢塞墻體以及烽燧的壘砌,是最適合河西地區進行大規模軍事防御的建筑形式,充分體現了長城墻體在修建過程中“因地制宜”的原則。

2 土坯墻體發展歷史

漢代在河西地區修建土坯墻體之前,土坯壘砌技術已經有幾千年的發展歷史。土坯的出現標志著人們在改造自然事物形態以及合理利用土壤特性方面取得了較大的進步。經工匠篩選、模制、晾曬以及火燒的土坯能夠很好地承載墻體的重力。土坯作為一種新形態建筑材料,不僅使我國建筑發展史多元素化,也為春秋戰國時期燒制青磚的出現打下基礎。

從考古資料可知,河南地區仰韶文化谷水河類型的大河村四期遺存中發現有使用紅燒土塊壘砌的墻體[3],這是目前中原地區發現最早的通過改變土壤性質建造墻體的遺存現象。多數學者認為距今約4 000年左右的大河村四期遺存年代應該在仰韶文化晚期至龍山文化過渡之間。所以大河村四期遺存中發現使用紅燒土壘砌的墻體應該是使用土坯壘砌墻體的最早雛形。

公元前2500年左右,龍山文化興起。土坯建筑也在該時期進入繁榮發展階段,在黃河流域及長江中游發現的很多城址中,都有使用土坯進行建造的遺存。安陽八里莊龍山遺址F3位于T2的第六層,近似橢圓形,半地穴式。南室為鍋底形,室內居住面是在墊土上抹一層厚約3~5cm的草拌泥,部分墻體由土坯壘砌而成,并經火燒烤[4]。1979年安陽后岡遺址發掘的F12和F8遺址,墻體使用土坯壘砌?!笆怯靡环N不規則長方形土坯砌成。土坯用深褐色黏土制成,內夾少量小紅燒土塊。坯長20~52cm、寬15~38cm、厚4~9cm。為錯縫疊砌,空隙處填以黃泥。坯型不規整,坯與坯往往黏在一起,推測當時壘墻用的是半濕未干的土坯”[5](圖2)。安陽后岡遺址發現的土坯墻體是黃河流域紅山文化中使用土坯壘砌墻體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遺址。龍山時期黃河流域已經出現使用土坯進行平鋪錯縫壘砌的技術。

圖2 安陽后岡F12平、剖面示意圖Fig.2 Anyang Hougang F12 flat,profile schematic drawing

黃河下游地區在進入龍山文化以后,很多遺址也發現有土坯墻體的建筑遺存。如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在山東龍山文化桐林遺址的調查中發現,在遺址西南部2 000多平方米的試掘區域內,發現很多房屋建筑都是平面起建,沒有基槽。平面呈圓形的房屋以土坯起墻,室內地面使用土坯進行鋪墊[6]。日照堯王城龍山文化遺址發現6座房屋,其中房址F4的墻基呈“U”型下凹,其余均為平面砌墻,墻多用土坯砌成。砌法采用平鋪橫砌,層與層錯縫相砌,中間涂抹黏泥,黏泥一般厚1.5cm左右,墻的里外皮也用黏泥涂抹[7]。從黃河下游地區龍山時期的土坯建筑可知,這時人們已經開始使用細泥作為黏合劑填補在土坯之間。在墻體壘砌完畢之后,會使用草拌泥對內、外墻體進行涂抹,以維持墻體的整體堅固性。這些建造步驟與后期土坯墻體的建造步驟基本一致,說明這一時期土坯墻體的壘砌技術已經基本成熟。

約公元前2000年,土坯建筑主要見于夏家店下層文化中,在豐下遺址、小榆樹林遺址等都發現有土坯建筑??偟膩砜?,夏家店下層文化的土坯建筑多為圓形半地穴式和地面式土坯建筑[8]。該時期長江中游地區的土坯建筑與黃河中下游地區土坯建筑的構造方式已經基本一致。

土坯壘砌技術在仰韶時期出現,發展于龍山時期,在青銅時代形成完整的技術體系。在我國西北地區,土坯壘砌技術得到了最充分的發展,特別是漢塞的修建,使得我國土坯技術發展與應用達到了巔峰。直至今日,我國西北地區很多地方在修建房屋時還會使用土坯進行建造。所以,土坯墻體壘砌技術在中國建造史上應該屬于延續時間最長的建造形式之一。

3 土坯墻體建造工序

文獻中有關長城土坯墻體的記載不多,因此,對長城土坯墻體建造工序的研究主要基于筆者對河西地區漢塞和烽燧的長期考察。長城土坯墻體建造工序的研究主要包括土坯的制作和墻體的壘砌等方面,下文將對其進行詳細的研究。

3.1 土坯的制作

土坯墻體在壘砌之前要制作大量的土坯,然后進行壘砌。因此,土坯的制作是長城土坯墻體修筑的第一步。土坯的制作首先要選取含沙量較小的自然土壤,因為土壤中含沙量過多,土壤的黏性就會降低,制作成土坯后,很容易出現斷裂。所以,在選取土壤時,一定要選取含沙量較小的土壤。在河西地區漢塞建造過程中,有從外地運送土壤進行墻體修建的記載。比如嘉峪關在建造過程中,使用的土壤均來自于北山的黃土,俗稱“客土”[9]。因為嘉峪關的修建主要使用版筑技術,所以需要大量的土壤資源。但是河西地區使用土坯建造的墻體和烽燧在用土量上明顯少于夯土墻體,所以從現場調查可知,土坯在制作時基本使用本地土壤。

在采集好土壤后,先將土壤進行晾曬。曬干之后,土壤的整體黏性會降低。這時將土壤拍打成粉末狀,然后對土壤進行篩選,去除土壤中包含的植物根莖以及體積較大的砂礫。然后,再將土壤放入簸箕中上下顛抖,去除土壤中細小的根系。因為植物根莖的生命力強,如果土壤中存在植物根莖,在土壤被制作成土坯后,植物根莖很有可能在土坯內再次生長。這樣就會對土坯形成生物破壞,使土坯開裂出現縫隙。久而久之,就會影響墻體的堅固性(圖3)。

圖3 篩選土壤示意圖(作者自繪) Fig.3 Screening soil schematic drawing

圖4 攪拌土壤示意圖(作者自繪)Fig.4 Stir the soil schematic drawing

其次,在篩選干凈的土壤中加入一定比列的水進行攪拌,增加土壤的黏性,使土壤在潮濕的狀態下具有可塑性。工匠們把土壤與水攪拌均勻后,會將潮濕的土壤單獨放置,使土壤中多余的水分流失掉,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土壤的可塑性,又不會因為土壤過于潮濕影響土坯的形狀(圖4)。

圖5 土坯模制示意圖(作者自繪) Fig.5 Adobe molding schematic drawing

圖6 土坯晾曬示意圖(作者自繪)Fig.6 Adobe drying schematic drawing

土壤摻水攪拌均勻,水分控制合理后,工匠就會將土壤倒入模具內,進行制坯。土壤倒入模具后,工匠們會使用木制的夯具將模具內的土壤夯實(圖5)。然后去掉模具,將制作成型的土坯進行晾曬,土坯晾曬干燥后就可直接進行使用(圖6)。制作土坯使用的模具由4塊木板制成,木板相互鑲入組成一個長方形模具。土坯就是在這種長方形模具內制作成形。

圖7 土坯長度范圍示意圖Fig.7 Adobe length range schematic diagram

圖8 土坯寬度范圍示意圖Fig.8 Adobe width range schematic diagram

圖9 土坯高度范圍示意圖Fig.9 Adobe height range schematic diagram

筆者對河西地區漢塞、障城以及烽燧等保存較好的45處土坯建筑進行了統計。土坯的長度在30~50cm之間(圖7);寬度在14~30cm之間(圖8);高度在8~20cm之間(圖9)。從土坯樣本采集的地點可知,分布在同一區域的不同土坯建筑之間,土坯形制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所以,通過對土坯尺寸數據的分析也只能判斷當時土坯形制大小的范圍,并不能說明當時在土坯建造上已經形成標準化。根據目前考古調查判斷,當時人們在制作土坯模具時并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所以造成了土坯尺寸上的混亂。不過通過對土坯尺寸的數據統計,可以判斷當時制作土坯模具的尺寸范圍。整個河西地區長方形土坯模具的長度為30~50cm;寬度為14~30cm;高度為8~20cm。

3.2 地基的修建

土坯墻體雖然建造形式與夯筑墻體存在很大差異,但是在建造流程上基本一致。土坯墻體在建造時,對地基的修建要求非常嚴格。不同于夯筑墻體,土坯墻體在壘砌過程中如果地基處理出現誤差,很容易造成墻體的垮塌[10]。從現場調查可知,河西地區壘砌的土坯墻體和烽燧在建造過程中不使用黏合劑或使用少量黏合劑。所以,地基如果不水平,將會使土坯墻體在壘砌過程中出現傾斜,很容易造成墻體的坍塌。

長城土坯墻體的地基在修建時,首先要取平。取平時要將地表進行下挖,下挖深度在30cm左右(圖10)。因為目前河西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土坯墻體分布于破城子,筆者對其外露墻體進行了調查,發現其在地平面以下錯縫鋪設3層土坯。每層土坯的厚度在8~10cm之間,所以破城子土坯墻體在下挖地基時,地基的深度可能在30cm左右。目前無法對河西地區現存土坯墻體以及烽燧進行墻基的試掘,所以只能根據外露遺存進行判斷。

圖10 土坯墻體地基修建復原圖(作者自繪)Fig.10 Adobe Wall Foundation Restoration drawing

從現場觀察可知,土坯墻體的地基寬度基本相同于上層墻體的寬度。所以對土坯墻體地基寬度的判斷主要依據地表現存墻體的寬度。因為現存墻體的寬度不一,多數墻體寬度在2~4m之間,所以只能推測當時挖掘墻基的寬度可能在2~4m之間。在地基下挖取平后,要去除地基表面的虛土,并對地基表面進行拍打或壓實,以保證地基底層的堅固性與穩定性,然后在表層鋪設土坯。土坯的鋪設方式為橫豎錯縫鋪設,就是在第一層橫向鋪設土坯,土坯與土坯縫隙之間填充有草木灰或碳灰,以增加土坯之間的粘黏性。第二層土坯在進行鋪設時,方向為縱向,與第一層土坯鋪設方向呈垂直狀分布。在鋪設第三層時,土坯的鋪設方向應該與第一層土坯方向一致,與第二層土坯方向垂直。

除此之外,河西地區一些烽燧直接修建在石基上,這就節省了大量的時間與人力。因為石基的堅固性與穩定性要高于土坯壘砌的地基。修建在石基上的烽燧直接可進行土坯的壘砌,不需要對地基做處理,只需要掌握好石基的水平。如玉門市境內的十二墩,位于黃閘灣鄉政府東北處,北靠塞垣,烽燧直接建于石基上[注]資料為筆者現場調查所得。。

3.3 墻身建造

地基修建完畢后,工匠們會在地基上壘砌墻體。不同于版筑技術的相似性,土坯墻體在壘砌過程中有不同的壘砌方法。依據現場調查及資料整理,可將土坯墻體的壘砌方法分為3種。第一種為順縫壘砌法。工匠們在地基上順縫擺放土坯,或橫向或縱向,然后再縫隙之間填入干燥的草木灰或木炭灰。整體一層順縫擺放好后,會在上層繼續按照下一層的擺放方式鋪設。鋪設完畢后,在土坯上薄薄的擺放一層植物根莖,植物根莖一般為當地的芨芨草、蘆葦枝或紅柳枝。而且擺放的方法為菱形網格法,類似于長城草墻蘆葦的擺放方式。這樣主要起到網格支架的作用,對土坯墻體內部的重力進行支撐,提高墻體的整體穩定性。

植物根莖擺放完畢后,工匠們會在原來鋪設好的層面上錯縫鋪設土坯,土坯擺放的方向與上一層擺放的方向垂直。在順縫鋪設土坯的過程中,并沒有嚴格的順鋪層數要求。因為有的墻體順縫鋪設土坯的層數在2~4層,然后加入植物根莖層,再在其上錯縫鋪設一層土坯。如馮礽驤先生調查敦煌廿里墩烽燧,建于一高約0.3m的黏土臺基上,以土坯錯縫壘砌而成,五層土坯間夾一層蘆葦,蘆葦層呈斜線網狀交叉疊壓(圖11)。

圖11 敦煌市廿里墩烽燧正視圖Fig.11 Front view of Beacon tower,Erlidun, Dunhuang

第二種方法為鋪設一層土坯后,在其上鋪設一層蘆葦或紅柳,然后在鋪設一層土坯。土坯不進行錯縫鋪設,而是所有土坯都為順縫鋪設。如敦煌市馬圈灣漢代塞墻中有一段墻體土坯從垂直于墻體的方向順鋪一層,然后在其上鋪設蘆葦或紅柳,在蘆葦、紅柳上面再次鋪設土坯。在這種鋪設方式中,植物根莖鋪設的厚度要厚于前一種鋪設方式。經過現場測量,鋪設植物根莖的厚度在3~4cm之間。當墻體壘砌的高度上升至1m左右時,當時鋪設一層蘆葦在鋪設一層土坯的做法直接轉變成鋪設兩層土坯或3層土坯,然后在其上鋪設一層植物根莖。通過力學的分析,主要是因為植物根莖的牽引力作用較大。在墻體底部鋪設蘆葦的層數越多,墻體的穩定性就越大。而土坯鋪設到上層時植物根莖鋪設的層數對墻體的穩固性影響相對減小。所以工匠們為了節省工時、建筑材料,當墻體壘砌到上層時,就會減少植物根莖的使用。

第三種土坯墻體的壘砌方法為“T”型壘砌法。第一層土坯橫向鋪設,土坯方向與墻體走向一致。第二層土坯豎向鋪設,一般一個橫向鋪設的土坯上面可以縱向鋪設兩個土坯的寬度或者兩個半土坯的寬度??v向鋪設完畢后,在其上鋪設植物根系,多數為蘆葦或芨芨草,然后在其上繼續橫向鋪設土坯。從墻體的側面觀察,土坯壘砌的縫隙呈“T”字形分布。如玉門市疙瘩井烽燧遺址位于花海鄉政府所在東南處的鹽堿沼澤地中,烽燧建在一高約1.7m的風蝕臺地上,現存16層土坯,每層土坯墻體側面壘砌的縫隙呈“T”字型(圖12)。

圖12 玉門市疙瘩井Y33烽燧遺址圖[1]Fig.12 Picture of Y33 Beacon tower site in Geda well, Yumen

如上文所述,筆者認為當時土坯墻體在建造時,兩側墻體坡面并沒有向內傾斜。因為土坯墻體的建造形式類似于后期出現的磚墻建造形式,其防御目標主要是當時北方少數民族的騎兵,所以建造高度應該不是特別高。除此之外,土坯墻體在建造過程中使用蘆葦、芨芨草等植物根莖作為凝固墻體的結構支撐,加以土坯壘砌時多為錯縫結構,所以整體結構堅固,不需要使墻體向內傾斜,出現坡度[11]。如果在土坯墻體壘砌過程中將墻體逐漸向內側收縮,反而增加了工程的難度。因此,筆者認為河西地區土坯墻體在修建時,墻體的坡度應該是90°。至于當時修建土坯墻體的高度,從文獻記載以及實地調查都無法提供科學的判斷依據。

3.4 涂抹泥漿

涂抹泥漿主要是對河西地區烽燧進行整體維護的一道工序,至于土坯墻體有沒有涂抹泥漿,目前還無法從現存遺跡中判斷。漢代烽燧一般為獨立的高臺建筑,周邊沒有依附的附屬建筑。為了使壘砌的烽燧成為一個更加堅固的個體,漢代工匠們會在壘砌好的烽燧外測涂抹一層草拌泥。筆者對現存烽燧外側的草拌泥厚度進行了測量,多數烽燧外側草拌泥的厚度在3~5cm之間。位于馬圈灣湖灘東側的戈壁灘上,分布有一處烽燧,底基長8.25m、寬7.4m,殘高1.8m。烽燧四壁整齊收分,外壁均涂有草拌泥。涂抹草拌泥的層數多達20層,每層的厚度在2~3mm。在烽燧外壁涂抹草拌泥時,并不是一次涂抹成功。因為當地土壤的含沙量較大,土壤的粘黏性比較低,涂抹泥層較厚,很容易在泥層干燥之前造成脫落。所以工匠們在涂抹泥層時,先涂抹較薄一層,等其晾曬干燥后,再在泥層表面進行涂抹。如此反復,就形成了烽燧外壁較厚的泥層(圖13)。

圖13 墻體涂抹泥漿復原圖(作者自繪)Fig.13 Wall plastering mud restoration drawing

烽燧外側壁面涂抹的泥層并不只是單純的泥漿,是將泥與草桿等植物莖稈混雜在一起。工匠們將植物莖稈切割成細碎的小節,然后將這些莖稈均勻的攪拌在泥土里。土壤中摻入大量的莖稈會增加泥漿的纖維,使土壤的凝結性增強,黏附效果更好。有學者認為涂抹在烽燧外壁上的泥土中摻雜的草屑,是以馬糞中未消化物經晾曬干燥后取得的。但是,筆者對涂抹泥層進行檢測后發現,這些草屑應該是直接將蘆葦、紅柳等枝莖晾曬干燥后,用鍘刀將其切割成碎屑,然后攪拌在泥土里[注]吳礽驤先生在《河西漢塞調查與研究》中認為這些草屑來源于馬的糞便中未消化的植物纖維,晾曬干燥后摻雜在泥土中。。因為從表露在外側的草屑觀察,所有的根莖斷茬都比較規整,而家畜撕咬咀嚼過的草莖呈絮狀。所以,筆者認為摻雜進泥土里面的草屑應該是人工切割而成。

3.5 搭建腳手架

河西地區土坯墻體整體保存較差,所以無法判斷當時壘砌墻體時搭建腳手架的方式。但是,河西地區現存很多漢代烽燧還保留了一些當時修建腳手架的痕跡。因為河西地區烽燧的建造方式與土坯墻體的建造方式基本相似,所以筆者認為長城土坯墻體搭建腳手架的方式應該與漢代烽燧相似[12]。

河西地區現存很多烽燧的高度要高于7m,所以筆者推測當時烽燧的高度應該接近或高于7m。因此,當烽燧壘砌到一定高度時,工匠們已經無法站立在地面上開展建造作業,這時就需要搭建腳手架(圖14)。敦煌境內的牛頭墩,烽燧的中心部位為土坯壘砌。這座烽燧外側顯露的胡楊木棒遺跡是河西地區散布的烽燧中胡楊木棒部分最為清楚的烽燧之一。從外側每層分布的胡楊木棒可知,這些插入烽燧內部的胡楊木棒應該是當時搭建腳手架過程中支撐踩踏板的木棒,而這些木棒被一直保留在了墻體內,并沒有取出。烽燧修建完畢后未將其取出,筆者認為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木棒鑲入烽燧內部,可以起到鋼筋支架的作用,增強烽燧的凝固力;另一方面就是烽燧頂部建有望樓,這些木棒在當時可能起到了樓梯支架的作用,便于士兵的登爬。

圖14 土坯墻體腳手架復原圖(作者自繪)Fig.14 Adobe wall scaffold restoration drawing

筆者認為土坯墻體在修建過程中工匠們可能會搭建一個獨立的腳手架擺放在土坯墻體一側,當一段土坯墻體壘砌修建完成后,挪動腳手架進行另外一段墻體的修建。如上文所講,土坯墻體的高度一般在4m左右,在墻體修建到兩三米時才需要搭建腳手架。這種獨立的腳手架高度不高,可能有2~3層踏板,搬運較為靈活,是建造土坯墻體時比較適宜的輔助工具。

3.6 望樓建設

望樓主要是指漢代建在烽燧頂部用于觀察軍情的哨所,目前在河西地區的少量烽燧頂部還保留有當時望樓的部分遺存[13]。如敦煌四墩窯西南一千多米處保存有一座烽燧,烽燧以土坯壘砌,底部南北長5.4m,東西寬4.8m,殘高4.7m。頂部望樓南北長2.6m,東西寬2.3m,殘存墻體高度在0.4~0.7m之間。王國維考證的漢代“顯武隧”底基南北長6.2m,東西寬6.7m,殘高7.5m,燧頂有望樓草篷坍塌的蘆葦。敦煌市西北D29烽燧望樓女墻,東、南、北墻寬0.9m,西墻寬0.7m,墻高4m,整體壘砌方式為“T”型錯縫壘砌(圖15)。

圖15 敦煌市西北D26烽燧望樓內景[1]Fig.15 Interior view of D26 Beacon tower in northwest Dunhuang

從以上望樓遺存可知,當時在烽燧頂部修建的望樓應該是長方形或正方形。墻體為土坯“T”型錯縫壘砌,墻體寬度在25~35cm之間,相當于橫向壘砌兩塊磚的厚度。目前望樓墻體保存情況有好有壞,但是總體保存高度在0.4~1.8m之間。從現場遺存推測,當時望樓墻體的高度應該在2m左右。這樣士兵在內部有足夠的活動空間進行正常的軍事觀察。望樓的門應該開向南側。因為河西地區多數防御方向為北側游牧民族,因此很多烽燧頂部望樓門的方向應該朝南開設?,F存望樓遺存中門的寬度在0.8~1m之間,所以望樓門的寬度可能在1m左右。望樓門的上方橫向放置與墻體寬度相似的木板,用以支撐望樓頂部用胡楊木棒制作的框架。胡楊木棒在望樓頂部南北向擺放,然后東西向再次交叉擺放,或東西向擺放,再南北向交叉擺放。將支撐在望樓墻體上的胡楊木棒鑲入土坯與土坯之間的縫隙內進行固定,并將胡楊木棒交叉處用繩子進行捆綁,使其整體結構穩固[14]。然后將蘆葦平鋪在胡楊木棒制作的框架上,將黏稠的泥漿均勻撒在蘆葦層上面,待其晾曬干燥,就起到了固定蘆葦以及防雨的作用。

4 結 語

以上對河西地區土坯墻體以及烽燧修建過程的復原與研究都基于筆者多年來對長城墻體建造技術研究的基礎上進行。通過考古學的調查與研究還原長城土坯墻體建造技術對研究中國長城本體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從土坯墻體自然環境分布情況,土坯墻體發展歷史簡述以及土坯墻體建造工序3方面對長城土坯墻體的建造技術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并對土坯墻體相關修建步驟進行了復原。在涉及到土坯墻體具體形制尺寸方面,因為墻體保存情況較差以及無法掌握所有現存土坯墻體的實地調查資料,所以在文中并沒有過多涉及。但是本文對長城土坯墻體建造技術的研究,填補了長期以來相關領域對長城土坯墻體建造技術研究的空白,對復原長城墻體建造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猜你喜歡
烽燧土坯河西
新疆昌吉州境內烽燧遺址病害特征及成因
古人如何戍邊
考古發現還原唐朝士兵戍邊生活
最后的鐵血軍團:盛唐已去,河西仍在
南京翠貝卡河西旗艦店
鄉間土坯
試論新疆鄯善洋海墓地出土的早期土坯
新疆和靜查汗通古烽燧遺址調查
中國早期土坯建筑發展概述
古詩二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