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研究進展

2019-07-23 01:16徐夢潔史敏琦
天津農業科學 2019年1期
關鍵詞:驅動因素轉移進展

徐夢潔 史敏琦

摘? ? 要:農村勞動力轉移是伴隨中國城市化發展而生的必然現象,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近年來引起了研究人員的普遍關注。本文將現有研究劃分為農村勞動力的轉移特點與存在問題、勞動力轉移的驅動因素、勞動力轉移的效應、轉移勞動力的管理等4個方面,通過總結已有研究的重點、難點與不足,了解與把握勞動力轉移相關研究的現狀與進展,進而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為日后開展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奠定基礎。

關鍵詞:剩余勞動力;轉移;驅動因素;影響效應;進展

中圖分類號:F303?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DOI 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9.01.015

Abstract:?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force is a phenomenon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urbanization in China and the key to solve the "three rural issues" as well. Thus it has drawn a wide range of attention from researchers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paper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was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including studi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of surplus rural labor transfer, studies on the driving factors of labor transfer, studies on the effects of labor transfer and studies on the management of labor transfer. Then the focus, difficulties and inadequacies of the documentations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prospect of future research was proposed. The review would contribute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help the researchers to explore further in this field.

Key words: surplus labor force; transfer; driving factors; influence effect; progress

農村轉移勞動力是指鄉外就業6個月以上的農村勞動力,或者雖然未發生地域性轉移,但在本鄉內到非農產業就業6個月以上的勞動力[1]。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發展,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已經成為普遍現象,而這與“三農”問題有著密切的關聯,也因此成為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研究人員對此展開了大量的研究[2-4]。根據研究側重點,現有研究主要可分為4個方面:農村勞動力的轉移特點與存在問題、勞動力轉移的驅動因素、勞動力轉移的效應、轉移勞動力的管理等。這些研究使得研究人員得以理解與把握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一般規律[5],探討轉移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對勞動力轉移的趨勢與數量加以預測,從而為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有效管理提供對策建議。本文從上述四個方面對現有文獻加以梳理,總結已有研究的重點、難點與不足,進而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從而有助于研究人員了解與把握勞動力轉移相關研究的現狀與進展,為開展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奠定基礎。

1 研究概述

1.1 農村勞動力的轉移特點與存在問題

在農村轉移勞動力研究中,對勞動力轉移的現狀研究較為常見,學者們通過回顧勞動力的轉移現狀與發展歷程,對農村轉移勞動力的特征、勞動力轉移隨時間的變化規律以及區域轉移模式進行了研究與總結。梁永郭和徐儷[6]從產業、文化水平、轉移范圍、身份4個角度入手,總結出浙江省農村剩余勞動力呈現由農業轉移到非農業、處于較低的文化水平、以本省轉移為主和亦工亦農兼業比重大的特點;張蕾等[7]以杭州市蕭山區孫家村村民為研究對象,認為目前農村勞動力存在向發達城市轉移,眼界狹窄,男性比女性轉移意愿更強等特點。勞動力轉移在不同階段分別具有不同的特點,程名望和潘烜[8]指出1949—2004年勞動力轉移整體表現出周期性、轉移形式多樣性、兼業性、短期性、地域性和產業性等特征,他們根據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特征進一步將研究時段劃分為新中國成立后至改革開放和改革開放至2004年2個階段:在第一個階段,我國農村勞動力的轉移相當乏力,勞動力轉移和城鎮化建設均遠遠落后于工業化進程;在第二個階段,勞動力轉移進展良好,就業結構變動和產出結構的變動基本同步,且城鎮化水平的發展快于就業結構的演進。朱敏和黃洪琳[9]重點研究了農村勞動力產業轉移和地域轉移兩方面的變化,將浙江省農村勞動力轉移自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細分為5個階段,分別呈現出加速—停滯—擴大—減緩—加速曲折上升的趨勢。張向群和王朝暉[1]按照區域經濟水平的差異將研究區域劃分為欠發達地區和發達地區,指出因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勞動力轉移會具備不同的特點,其中不發達地區的外出勞動力比例高于發達地區,發達地區勞動力轉移首選就地就近從事非農產業,而不發達地區勞動力傾向選擇跨區域流動。周麗萍[10]進一步指出,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傳統型轉移仍然是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與就業的主體,而回流型轉移、創業型轉移、培訓型轉移將不斷增加。研究人員立足于農村轉移勞動力的特點,進一步總結了轉移模式,如孫峰華[11]將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劃分為蘇南、溫州、阜陽等七種模式;李斌[12]基于典型地區的調研,根據勞動力轉移的理性程度總結其模式;李玉江和吳玉麟[13]從區域經濟差異的角度出發,分析了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模式的地域分布。

猜你喜歡
驅動因素轉移進展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勞動力轉移的法治保障
遼寧省鄉村旅游發展驅動力因素分析
公司EVA現狀及EVA驅動因素分析
中國企業管理創新的驅動力
歐美發達國家人力資本轉移變化研究與啟示
寄生胎的診治進展
我國土壤污染防治進展
耳鳴的診斷和治療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