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地區城鎮化水平對居民消費能力影響研究

2019-07-23 01:22巨虹
商業經濟研究 2019年14期
關鍵詞:居民消費城鎮化

巨虹

內容摘要:近年來,提升城鎮化水平、提高居民消費能力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方向。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平均城鎮化率為57.35%,我國西北地區城鎮化率雖呈現逐年上漲趨勢,但卻并未達到國家平均水平。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我國西北地區城鎮化水平對居民消費能力的影響作用,結果表明,城鎮化水平的提升會在短期內提高該地區的居民消費能力,而這一提升作用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趨于平穩態勢。

關鍵詞:陜西地區 ? 城鎮化 ? 居民消費

城鎮化與居民消費能力概述

城鎮化。城鎮化是指隨著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其社會由以農業為主的傳統鄉村型社會向以工業(第二產業)和服務業(第三產業)等非農產業為主的現代城市型社會逐漸轉變的歷史過程,這一過程包括人口職業變化、地域空間變化與產業結構變化。目前學術界對城鎮化概念的解釋多樣,國內外學者分別從社會學、人口學、地理學以及經濟學等多個角度作出解釋。本文根據國家發改委課題研究小組的劃分方式與研究結果,將我國城鎮化發展進程分成六個階段,其分別是1949-1957年的自然增長階段,1958-1965年的劇烈波動階段,1966-1978年的發展停滯階段,1979-1992年的增長恢復階段以及1993-2000年的快速發展階段。城鎮化有利于改善地區產業結構、提高區域的整體發展水平、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其通過改善城鄉產業結構,實現了城鄉資源的合理流通與高效配置、促進了城鄉一體化建設,故城鎮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城鎮化的功能,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第一,城鎮化改變了產業格局,加快了第三產業的發展。城鎮化加快了人口聚集,城市能夠創造出比較多的就業機會,從而可以大量吸收農村剩余人口。這也使得勞動力從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第三產業轉移,從而促進了城鄉經濟的協調發展;第二,城鎮化提高了居民消費能力。城鎮化提高了居民收入,創造了良好的消費環境,改變了居民的消費觀念。城鎮化過程中勞動力的轉移加速了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發展,這不但提高了居民收入,也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消費選擇。

居民消費能力。居民消費能力指一國居民在一定時期平均享用的生活消費的產品(與勞務)的數量與質量。當前關于居民消費能力的研究并不多,以往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居民消費需求、居民消費水平等方面。2017年,我國恩格爾系數為29.3%,同比下降0.8%,我國居民消費結構得到持續改善,中高端消費、智能產品與綠色消費等發展趨勢明顯。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我國居民消費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交通、通信、服裝、飲食、醫療、教育、娛樂等方面皆有顯著增長,尤其是居民在交通費用、通訊支出、文化娛樂、醫療保健方面的支出增速較為明顯,這也在極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國農村市場消費結構的變化。本文基于以下幾條居民消費理論進行研究:第一,絕對收入理論,在短期中收入與消費是相關的,即消費取決于收入,同時,隨著收入的增加消費也將增加,但由于消費的增長低于收入的增長,故消費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重是遞減的;第二,相對收入理論,在經濟周期的短期中,消費存在棘輪作用,收入的減少對居民的消費減少的作用不大,而收入增加則對居民消費的增加作用較大;第三,持久收入理論及生命周期消費理論。即居民的消費能力存在生命周期,居民會在較長時間范圍內計劃他們的生活消費開支,以達到在整個生命周期內消費的最佳配置。同時,居民消費的收入依據,不取決于現期收入的絕對水平,而是取決于居民的持久收入,故要對居民消費能力進行動態考量;第四,消費行為理論和推拉理論。消費行為是指消費者的需求心理、購買動機、消費意愿等方面心理的與現實諸表現的總和?;谕评碚?,城鄉居民消費的差異性主要表現在勞動力、資本資源和產業結構,其會造成城鄉居民消費的拉力與推力。

西北地區城鎮化發展與居民消費現狀——以陜西地區為例

陜西地區城鎮化發展概況。陜西地區的城鎮化發展形勢可概括為“中北部高,南部偏低”,即陜西地區的城鎮化進程以關中為核心輻射陜北陜南地區。自改革開放以來,陜西地區逐漸成為以制造業、高新技術、煤炭石油資源和食品紡織工業為主的的經濟區域。進入到二十一世紀以來,陜西地區的城鎮化率不斷提高,陜西城鎮化率從1949年的不足10%到發展為2017年的56.79%,雖然陜西地區城鎮化率仍低于國家平均水平,但其城鎮化發展趨勢良好,且增速相對平穩。陜西地區的城鎮化發展特征,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第一,陜西地區城鎮人口比例逐年上漲。陜西省的城鎮人口數量從2007年的3708萬上升為2016年的3813萬。同時,2017年陜西省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87‰,較“十二五”期間的年均增速還高出近1個千分點,創2010年以來的新高;第二,陜西地區“一核、兩軸兩帶、三走廊、四極”的新型城鎮化格局逐漸成型?!耙缓?、兩軸兩帶、三走廊、四極”指的是陜西地區以西安為核心,以包茂高速、連霍高速為兩軸,將陜南十天高速、陜北長城沿線作為兩帶,京昆、福銀與滬陜高速為三走廊,以寶雞、榆林、漢中、渭南為四極推進的新興城鎮化發展規劃;第三,陜西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現狀日益完善。陜西地區不僅在“十一五”、“十二五”時期投入了大量資金用于基礎設施建設,陜西政府對于交通建設、水利工程和能源產業建設等方面的重視度也在不斷提升。另一方面,“互聯網+”背景下,陜西省在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也已取得了杰出的成果,其4G網絡、光纖網絡、高速寬帶網絡的全面布局,使陜西地區農村互聯網得到了全面發展,這也加快了陜西地區內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

陜西地區居民消費現狀。根據2018年陜西省政府工作報告內容顯示:2017年陜西省的消費品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8236.37億元。其中,吃(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穿(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和用類商品的零售額分別達到了693.03億元、677.59億元和3619.09億元,其上漲幅度分別高達15.7%、10.4%和12.2%。與此同時,陜西地區線上零售規模不斷擴大。陜西省城鄉居民的消費水平在近年來不斷攀升。相關研究表示,2018年陜西省居民人均消費水平已經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五十倍之多。隨著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陜西地區的居民消費結構也有所轉變。陜西地區居民消費結構的主要表現為陜西居民對生活需求用品、交通通信支出、衣著支出、醫療保健支出以及家庭教育娛樂等方面的支出皆有顯著增長。尤其是交通費用、通訊支出、文化娛樂支出、醫療保健支出的增速最為明顯,這在極大程度上改變了陜西地區消費市場的結構。在當今互聯網時代農村電商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陜西地區農村居民消費行為逐漸多樣化,并由低端消費轉向高端消費。受農村電商影響,陜西地區農村居民近年來在交通通信、生活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方面也有所提高,且消費增速迅速。從區域性的角度來看,現階段陜西地區的三大區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以關中地區的優勢最為明顯,關中地區對推動全省居民消費增長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而陜北和陜南地區的占比相對較小,且這兩個區域內均存在居民收入提速乏力、消費增速放緩等問題。

西北地區城鎮化水平對居民消費能力的影響作用

城鎮化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必然會促進地區各產業經濟的增長,這為城鄉居民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收入渠道,從而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一方面,城鎮化進程中的勞動力轉移可以提高農村居民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外出勞動力在接觸城市各種信息之后,其消費觀念會出現明顯變化,進而外出勞動力的消費行為就會作為一種“示范效應”,間接影響農村居民的消費方式。研究發現,城鎮居民的消費水平顯著高于農村居民的消費水平,這種模仿和示范效應,對于提升農村地區消費總量和優化消費結構有著重要意義。如圖1所示,隨著陜西地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其消費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依據馬斯洛需求理論,個人的需求行為會經歷從低層次向高層次的轉變,另外基于生命周期理論和持久收入理論,城鎮化所帶來的居民消費能力的提升十分明顯。這是因為城鎮化提高了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從而使其消費能力也得到不斷提高。如圖2、圖3所示,我國西北地區的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居民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其消費水平也在逐年上升。

城鎮化優化了居民消費環境。通過比較近年來陜西地區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化趨勢可以發現,越來越多陜西地區的消費者將消費投入教育、娛樂、醫療等方面。這是因為隨著地區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尤其是在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戰略下,陜西地區的城市基礎設施得到不斷完善,交通基礎設施的覆蓋范圍持續擴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陜西居民消費的便捷性,從而促進了居民消費。而良好的商業設施與服務環境,一方面會刺激居民的消費意愿,另一方面則會通過“規模效應”降低企業經營成本,促使企業為消費者提供物美價廉的商品和服務。城鎮化使越來越多的農村居民走向城市,城市完善的基礎設施與商業環境為居民提供了多樣消費途徑與消費選擇,借此,城鄉居民會逐漸優化消費結構,其消費行為也會更加趨于理性。

提高城鎮化水平促進居民消費的對策與建議

推動西北地區非農化的城鎮化發展進程。市場經濟背景下,發展第三產業至關重要?;诋斍拔覈鞅钡貐^的產業結構,西北地區想要推動產業非農化發展,需開展一系列的戰略部署與重點工業項目建設,這需要當地政府堅持供給側改革戰略、優化產業結構發展、大力推進第三產業發展。一方面,西北地區要全面加大民生服務業的發展力度,構建良好的市場環境,如政府可通過提高對醫療、教育、通訊、娛樂、網絡等方面建設的財政支出,從而為消費者消費結構的轉型升級提供支撐;另一方面,西北地區可基于自身區位優勢,開發地區內豐富的特色資源,如全域旅游發展戰略,可通過開發特色資源帶動商貿流通業的快速發展,從而使服務產業集聚發展,最終實現第三產業的發展升級。在此期間,西北地區要將“民生城鎮化、生態城鎮化”作為發展原則,以“人口”消費為導向,構建“城鎮-產業”互動發展體系,促進“兩化”的協調發展。西北地區主要的發展路徑,在于產業鏈發展模式與城鎮產業功能的整合。在發展園區經濟與縣域經濟的過程中,也要為“兩化”協調發展夯實基礎。通過城鎮化的科學穩定發展,發揮其對居民消費的促進作用。

加快新型城鎮化發展,統籌城鄉經濟發展。城鎮的空間布局是衡量城鎮社會經濟運行效率的重要標準之一,也是城鎮功能區的空間分布真實形態。故,想要加快新型城鎮化的建設與發展,必須完善產業布局、轉變傳統城鎮發展方式,并要逐步優化市政基礎設施、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優化城鄉間自然資源與公共資源配置、促進城鄉多種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在促進宏觀經濟發展上,政府應充分發揮自身職能,通過調整產業結構、推動技術創新以及優化資源配套實現經濟平穩發展。對于城鄉居民而言,收入的增長是提高其消費能力的核心動力,也是優化居民消費結構的關鍵所在。所以,在確保宏觀經濟發展的同時,政府也要加強對社會財富分配引導,通過再分配減少居民收入差距,從而在保證居民收入的同時提高其消費意愿。

充分發揮城鎮化對居民消費的促進作用。城鎮化發展的關鍵,在于人口的城鎮化。西北地區必須要優化城鎮空間、科學合理的推動區域人口城鎮化發展。西北地區的城鎮化發展要堅持區城鎮體系規劃要求,西北地區可通過借助國家特色小鎮發展戰略,全面發展西北地區區域性的中心城鎮與重點城鎮,通過經濟領先的地區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發展,最終開創區域人口城鎮化的特色發展路徑。西北地區還可通過優化行政體系的方式,利用“扁平化”發展模式,優化政府職能,減少行政阻力。西北地區要加快農業大社區建設,為各層級人口城鎮化發展奠定良好的互動機制,并要充分挖掘人口城鎮化的發展潛力?;诔青l統籌背景,推動西北地區區域人口城鎮化發展,需全面打破戶籍制度,扎實推進農民戶籍轉移政策,逐步放寬城鎮落戶條件,簡化行政審批流程,改革公共服務制度,完善社會保障制度與體系,這將更有利于發揮城鎮化對居民消費能力的提高作用。

參考文獻:

1.高康,王茂春,張步闊.泛珠三角區域經濟與物流耦合協調演變與空間差異[J].價格月刊,2018(9)

2.董博,董康成.京津冀區域物流業低碳協同發展研究[J].價格月刊,2018(9)

3.李翔,張雯靜.基于物流增長極的區域一體化發展模式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8(15)

4.劉思婧,李國旗,金鳳君.中國物流集群的量化甄別與發育程度評價[J].地理學報,2018,73(8)

5.彭暉,李佳.京津冀地區流通業與制造業共生關系探討[J].商業經濟研究,2018(14)

6.盧少平,羅義萍.深圳市港口物流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J].綜合運輸,2018,40(7)

7.李晨陽,賈義婷.現代物流對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影響[J].河北企業,2016(6)

8.劉禹宏,趙紅云.京津冀物流業對經濟增長作用的實證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6(8)

猜你喜歡
居民消費城鎮化
2018年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3%
2017年居民消費統計數據資料
2017年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7%
2017年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8%
讓老年農民挑起城鎮化的重擔?
堅持“三為主” 推進城鎮化
城鎮化面臨的突出問題和應對之道
居民消費
城鎮化
加快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