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鳳兮,涅槃在木與火之間

2019-07-23 01:51李瓊林
散文選刊·下半月 2019年7期
關鍵詞:桂子烙畫大涼山

李瓊林

識得瑞鳳,是在“從心如約”微信群,從其聲音始。其音清脆婉轉,如鳳鳥鳴于山間,悅耳耐聽。聽說是烙畫家,試探著接觸。其自報師門說桂子是她的恩師,我便謊稱是桂子的老師,她也不辨真假,于是喊起“師爺”來。

我立馬聯系桂子,告知冒稱之事,并要他牽線搭橋,想認識鳳,認識鳳的烙畫。然好事總是多磨,相見的過程有點曲折:不是鳳沒空,就是桂子有事。三番五次之后,我直接與鳳電話,約定見面時間。

周一,鳳休假。約好安男,美協肖主席和《魅力安仁》的記者一同前往。見面地點:在水一方,“美人魚”雕塑下。

見面時很平淡,沒有握手,只同時說了“您是……”便心照不宣地認定對方。美人魚雕像下合影,直接帶進小區,上電梯,入住宅。

602室,橫批“萬事如意”。童體對聯,鮮紅如新,上聯:“喜引春風拂綠柳”,下聯:(缺)。

開門,滿屋子的書畫味兒。一小男孩坐在沙發上,墻上掛著裝飾畫:老師的畫,朋友的畫,還有她自己的畫。在墻角處有一塊磨得溜光的木板,上面點綴著點與線條——我估計是烙畫,一幅沒有完成的烙畫!

瑞鳳似乎看出我的疑慮:為什么沒擺烙畫?趕忙拉開收藏柜,從柜子里捧出一大堆木板,木板上畫的全是烙畫。懂事的兒子也趕過來幫忙,小的碼得整整齊齊,大一點兒的擺在長桌子上。記者和我眼前一亮:這是一種木與火的藝術!

烙畫,亦稱作“燙畫”“火筆畫”。手法以“勾、勒、點、染、擦、白描”為主,作品均為茶色,如老照片一般:親切、古樸、典雅。屬中國傳統工藝畫,起源西漢末年,是一種自然、綠色原生態的畫種。

——瑞鳳知道我們是奔著烙畫來的,一邊從柜子里拿出烙畫,一邊介紹起烙畫來。

瑞鳳,1983年生,牌樓彭源人,初中畢業后以優異的成績考取原郴州師范(今湘南學院),學的是美術專業。畢業后到大企業搞繪畫、編程、服裝圖案設計,然后闖虎門、中山、深圳。

在闖蕩中,認識了在酒泉當兵的孩子他爹,并結婚生子到離婚。至今她都沒有向我們透露過孩子他爹的姓名、職業工種,以及離婚的理由。只說了,離婚,啥都沒要,只要了兒子?!皟鹤硬攀亲畲蟮呢敻?!”——離婚時兒子身體不好,她借錢給兒子治病。

2012年那一年,去酒泉探親,途經西安,古都的底蘊吸引了她,就在西安租下房子,開了個“數字油畫”店。隔壁是一個烙畫店,店老板是個熱心人,她便一邊開油畫店,一邊學習烙畫,因為有美術的底子,學起來也就有了感覺,也與烙畫結下了緣。2014年5月,回到郴州專門開烙畫店,也就有了柴薪白的《周瑞鳳和她的烙畫藝術》發表在《郴州日報》文化版。

“烙畫很容易的”,周瑞鳳輕描淡寫地說,然后搬出烙畫工具——一個電熱爐,一支烙絲筆,一塊木板。預熱等待時,她兒子也從烙畫堆里挑出了十二生肖和十二星座,什么水瓶座、雙魚座、白羊座、金牛座、雙子座、巨蟹座、獅子座、處女座、天秤座、天蝎座、射手座、摩羯座——年紀不大,本領大——如今的小孩子不可小覷!

“烙畫創作關鍵是把握火候和力度。畫的顏色濃淡和線條粗細全憑火候和力度”,瑞鳳輕聲地說著,一邊坐下來,拿起烙鐵筆,小心地在木板上畫了起來,像繡花一樣?!袄赢嫷幕A,跟畫畫一樣,要意在筆先,落筆成形?!?/p>

在瑞鳳烙畫的時候,我與她聊天,得知她現在在一個教育機構擔任繪畫與寫作的教學。繪畫是她的專業,寫作是副業。全憑著自己讀書時悟性,寫作與繪畫一樣,順其自然。

我問她,怎么想到去教書?她笑答:一言難盡!神情也開始嚴肅起來,似乎思緒將她帶到了遙遠的地方——中國西南的大涼山——那是她支教過的地方。

我問,大涼山苦嗎?她說,窮!貧窮、落后是大涼山的代名詞,土屋、矮墻、泥地、衣衫襤褸是窮的地方標志。但那里的孩子懂事、懂得愛與堅韌。我喜歡那個地方,更喜歡那里的隨心隨性悠閑、無憂無慮無煩惱的生活方式。她在大涼山教的學生馬上要畢業,她說她要趕過去,做個陪伴,給孩子們加油。

烙畫與作文有關嗎?她說,關聯很大!藝術是相通的,畫品即人品,如文品即人品一般。畫好一幅畫,要布局謀篇,講究涂色明暗,猶如作文的布局謀篇,潤色起伏,兩者是一樣一樣的。她說:“我教作文,也是基于從小打下的基礎,老師總把我的作文當范文,所以,我對作文感興趣!”

閑聊之間,烙畫已趨于完成。淡黃的色調,細膩的線條,明暗的對比,人物在烙火的熨蕩中栩栩如生。而瑞鳳的花卉烙畫更是畢肖生趣,花瓣、花蕊、花莖,有如活生生地長在那木板上,嬌媚而典雅。她烙的動漫作品,充滿著純真和童趣,深得小朋友們的喜愛。

“舊巢共是銜泥燕,飛上枝頭變鳳凰”。清代詩人吳偉業在《圓圓曲》中由衷地贊美圓圓,我想拿來形容瑞鳳的烙畫,抑或形容她本人給我的印象,也許一點兒都不為過。一支烙鐵筆,一方小小木板,沒有繁多的繪畫工具,卻能烙出粗細動感;沒有顏料,卻能烙上色澤變化。這讓我這樣的門外漢,總覺得有點匪夷。我想起了鳳凰涅槃的故事:鳳凰每五百年自焚為灰燼,在從灰燼中浴火重生,循環不已,成為永生。鳳凰如此,烙畫,亦如此,在木與火的涅槃中,獲得永生!再回想到瑞鳳的坎坷路途,她,何不像一只涅槃的鳳凰?

瑞鳳還年輕,瑞鳳的烙畫還不能說是爐火純青,但憑著她的睿智,憑著她對生活和藝術的執著,我相信,瑞鳳的烙畫會走得更遠。唐代詩人岑參有詩云:“花迎劍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獨有鳳凰池上客,陽春一曲和皆難”,瑞鳳的烙畫,盡管是“星初落”“露未干”甚至于“和皆難”,但在瑞鳳的巧手下,恰如“舊時王謝堂前燕”一樣,一定會“飛入尋常百姓家”,在工藝美術市場里開辟出一片新天地來。

責任編輯:李梅

猜你喜歡
桂子烙畫大涼山
美術作品欣賞
烙畫
烙畫的流變與創新
精準扶貧 關注大涼山
桂花
采桂花
大 涼 山
大涼山女人
當代大涼山彝族詩人的民族認同
當代民間烙畫發展之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