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登高》為例談古詩詞教學中的美育滲透

2019-08-01 01:48馬開放
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 2019年5期
關鍵詞:秋景美育美的

馬開放

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美育逐步受到各級教育工作者的重視。社會發展的實踐過程表明素質教育離不開美育,美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十分顯著。通過美育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不僅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也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促進國家穩定有序的發展。對語文教師來講美育不僅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一項艱巨、長遠的任務和使命。

在當下的中學語文教材中,很多文章從內容的編排到思想情感的注入都融入了極強的美育元素。尤其是大量的中國古典詩詞,它們憑借其獨特的優勢,成為語文教師進行美育的最佳選擇。筆者在此以杜甫的《登高》為例,淺議古詩詞教學中的美育滲透。

一、在誦讀的過程中,充分挖掘詩詞中的美育內涵,創設詩歌鑒賞的審美意境,培養學生審美感知能力

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在注重培養學生多項思維的同時,還應注重對學生藝術思維的塑造,培養他們的審美感知能力。讓學生在誦讀過程中產生審美感知的同時,將這種能力提升到一個身心愉悅的精神層面,最終使學生身臨其境,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與詩人情感互動產生共鳴,獲得美的體驗。

在教學杜甫的《登高》一詩時,老師在組織學生朗讀的基礎上,結合課下注解疏通詩歌內容,在詩人的引領下走進詩歌所描繪的夔州秋景。結合詩歌鑒賞的藝術手法,按照詩文中“由遠及近,由仰視到俯視”的空間順序,讓學生從視角、聽覺、感覺的角度來想象詩人客居夔州登高所見的秋景。學生通過反復吟詠詞句,腦海中自然而然地呈現出詩人筆下所描繪的“疾風送高天,鳴猿哀清渚,白沙襯飛鳥,落木墜長江”等四幅夔州秋景畫。

我們還可以用誦讀的形式讓學生感受《登高》中的韻律美;通過誦讀營造一種氣勢磅礴、情感激昂的語境美;通過誦讀加強學生對內容美的理解;通過誦讀引起學生與詩人共鳴的情感美;通過誦讀強化學生對詩歌境界美的領悟。讓學生走入詩文,在感受夔州美麗秋景的同時,把握作者的情感脈搏,擴大想象的空間,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

二、依托《登高》中的畫面美和結構美,激發學生的感官審美興趣,增強學生鑒賞詩歌美的能力

此詩前四句內容與題目《登高》緊密相扣,是“登高”內涵的挖掘和延伸。詩人以“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入筆,直接展示了所處地域的特殊地貌,以特定的氣候特征“風急”帶動全文,再以“哀”字襯托猿鳴的特征,使讀者從感官上產生一種透徹骨髓的寒意。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詩人緩緩登上高處,寥廓無際的高空下,峽谷江畔懸崖峭壁中不時傳來猿猴的哀鳴之聲,令人頓生傷感惻隱之情。隨后詩人又將視線投向江中的河灘,晶瑩潔白的河沙靜靜躺在清澈的江水里,離群的水鳥鳴叫著,乘著山風在峽谷間追逐、回旋。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順承第一句。詩人仰望蕭蕭飄落的木葉,俯視奔騰不息的江水,使詩人頓生歲月更替,報國無門的愁苦和感慨。詩句表面上是寫紛紛而下的落木,奔騰不息的江河,實際上是詩人內心情感的激蕩和涌動。詩人像畫家一樣用他的工筆,將夔州的山形地貌,特有動物的聲音,色彩、形態,以及傳達出的意味充分融合,整個畫面意境開闊,透射出的感情深沉蒼涼,為讀者描繪出一幅精美無比,動態傳神的夔州秋景圖。

語句的結構整合也精巧無比,別有趣味。自然界事物中的天、風,沙、渚,猿嘯、鳥飛,落木、長江等天地造化之物的巧妙搭配令人叫絕。上下兩聯平仄分明,搭配自然,銜接緊密。全詩讀來富有抑揚起伏、反復低回之感。經過詩人的才思醞釀,首頷兩聯,字字珠璣,在遣詞造句和藝術表現方面達到了力透紙背、出神入化的境界。同時也為頸尾兩聯作者的抒情蓄勢。

從整首詩的結構把握來看,“四聯皆對,工穩謹飭”是《登高》的直觀感覺。呈現景情“并列”式特點,“起承”為景,“轉合”為情,即“起承—轉合”并列,呈現出一種結構美;“工筆細描,聲色俱全”字里行間中潑墨出一種繪畫美;“大筆寫意,橫絕千古”寫意中透射出一種書法美;學生在感受自然景色美的同時,自然而然地進入到曠遠、開闊的意境中去,從而產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三、以詩詞中蘊含著的情感之美激發學生的人性美,培育學生敢于擔當、報國為民的高尚情懷

審美教育即美感教育,同時也兼具情感教育?!霸娪汕樯?,詩人情感的醞釀、抒發始終貫穿于整個詩文。詩人在寫景的同時,也深沉地抒發了自己的情懷。

《登高》一文創作于唐代宗大歷二年(767年)的重陽節,詩人為躲避“安史之亂”從北方流落到南方,過著漂泊流浪、居無定所的生活。詩人寫此詩時,“安史之亂”雖已結束數年,但地方割據勢力又興風作浪,相互攻伐,面對飄搖的河山、遍野的哀鴻以及自己日漸衰弱的身體,詩人的感情油然而發。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北闶窃娙舜藭r此刻處境真實而慘淡的寫照。萬里之遙,親人音信杳杳。時至秋季,西風肅殺,萬物凋零,一年時光將盡,人生已過暮年。重陽節至,余生如日薄西山,病痛染身飽受折磨,且一體多病苦不堪言。親人離散,無人相伴,獨自登臺,放眼望去草木含悲,猿猴哀鳴,身同離群之鳥,浪跡于天地之間。頸聯區區十四個字,字字含悲,八種悲意,層層不同。每一個字都是詩人內心悲苦的凝縮,更痛心的是這種悲慘的遭遇和心情卻無處傾訴??v觀全詩,詩人眼前的自然景物在詩人的筆下浸染上一層悲涼的色彩。與其說是景物的凄涼導致詩人心情的苦悲,不如說是因為自己的痛苦遭遇而使得眼前的景物染上了層層悲意。眼前之悲景與內心之悲情互相映襯??杉词惯@樣,身處困境的詩人依舊將他的情感厚植于他所鐘愛的國家和人民。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边@是詩人傷時抒懷情感的直接告白。國破山河在,飄落遺恨多。霜雪斑斑鬢發催,潦倒落魄不忘國,心急如焚憂蒼生,欲借濁酒排孤愁,無奈因病暫停杯。滿腹心酸向誰說?這種為國憂民的博大胸懷,讓讀者在品讀咀嚼詞句的同時,仿佛看到了一個滿頭白發、形枯槁瘦的老人,衣衫襤褸、孑然一身倚靠在夔州山頂上的一塊巨石旁,秋風瑟瑟掀起他單薄破舊的衣角,他的身體不由得顫抖起來,猿鳴陣陣使得他不停地嘆息,他在嘆息弱不禁風的病體、風雨飄零的國家和窮苦無奈的百姓。這樣的嘆息穿越千年時空,至今在讀者耳邊久久回蕩。因此兩句詩不僅是詩人外在形象的自我刻畫,也是詩人情感的充分宣泄。

“安史之亂”之后,杜甫目睹了戰火蹂躪下的中國大地和百姓。萬方多難的他一生幾乎都在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活中度過,但就是在這種境遇下,他固守一個傳統文人所具備的使命和操守。這種使命和操守就是他為這片廣袤的大地和萬千民眾傾注了極大的關愛和同情。對于他所摯愛的國家和人民,他無以為報,只能用自己的血淚融合成筆墨,最后再化成一首首貼近社會民生的詩歌。從《登高》慢慢延伸,我們就會發現他嘔心瀝血地用一支巨筆創作的一系列詩歌,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三吏》《三別》《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些詩作無不體現著詩人內心憂國憂民的情感。

總之,洗練精巧的語句,寓意深刻的內容,曠達悠遠的意境,鮮活豐滿的形象,橫貫蒼穹的情感,不僅會使讀者在感官上能捕捉到美的效應,也會更好地塑造學生美的品格,提升學生美的素養,還會在心靈里和情感中激發學生健康向上、振奮昂揚的精神與活力。只有這樣,美育的價值才能夠得以真正體現,也才能促進素質教育更好的貫徹和落實!

猜你喜歡
秋景美育美的
淺談美育對特殊兒童的影響
廣西高專學前教育專業美育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打破平衡
江渡
簡論《九辯》中秋景的描寫
美的校 美的人
自古逢秋悲寂寥
這美的朋友 這美的如畫
美育教師
炫美的花在這里悄然盛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