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體檢,小投資大回報

2019-08-01 01:45王有宏尹茜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19年6期
關鍵詞:真兇浮腫血壓

王有宏 尹茜

【中圖分類號】R24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6-002-02

如果把健康看成財富,那么體檢算得上是一項回報超值的“投資”。在武漢市普仁醫院健康管理中心質管部主任、總檢醫師劉麗華看來,體檢至少有四大回報。

發現隱匿疾病

人的身體和器官有很強的適應性,很多時候,體內已經出現狀況,身體還沒有察覺。體檢可以發現體內處于隱匿狀態的疾病,在還沒有出現“苗頭”之前,就將其“偵察”出來,并“繩之以法”。

比如原發性高血壓,當血壓升高幅度不大的時候,患者一般不會感到不適。這個時候,增高的血壓已經在悄悄損害心、腎等靶器官。腎的代償能力非常強,哪怕一個腎的功能完全喪失,另一個腎照樣能扛起重任。一旦出現不適癥狀,心、腎等器官可能已經受到嚴重損害,再治療也是“覆水難收”了。而這一切,原本可以通過體檢測量血壓早發現早預防。

再比如有“無聲殺手”之稱的高脂血癥,不做血液化驗很難發現端倪?;颊邥X得自己很健康,大吃大喝,毫無顧忌,致使血脂越來越多地堆積在血管壁上,最終導致動脈硬化,誘發冠心病。

大多數癌癥被發現時已處于晚期,再高明的醫生也無力回天。對于癌癥,醫生一直強調“早發現,早治療”。早期捕捉到癌癥的蛛絲馬跡,將其扼殺在萌芽狀態,也意味著患者的治愈率將得到大幅提升。曾有一位患者,體檢時發現紅細胞沉降率增高。經進一步檢查,原來是直腸上段有一小塊菜花樣腫物“作祟”,病理檢查是上段直腸癌。因為發現得早,患者手術后康復如常。

揪出背后“真兇”

有些患者輾轉求醫,毛病就是治不好,其實是沒找對病根。很多時候,某個癥狀背后的病因不止一個,這就容易“指鹿為馬”,導致“冤假錯案”。體檢有助于盡早找到某些不適癥狀背后的“真兇”,避免誤診誤治。

患者丘先生,因為膝蓋腫痛,長期自認為得了風濕病,醫生也當風濕給他治療,抗風濕藥物吃了不少,總是不見效果。一次體檢,發現血液中尿酸濃度超標,他咨詢醫生,才知道自己膝蓋腫痛是因為痛風,改用降尿酸藥物別嘌醇治療,疼痛很快得到緩解。

另一位患者顧先生,因為浮腫被診斷為腎病,經過消炎、保腎治療,沒有效果。后來,他在體檢中查出甲狀腺功能低下。醫生告訴他,甲狀腺功能低下同樣能引起浮腫。醫生給他開了相關藥物,服用后浮腫消退。

規范生活方式

體檢還有一大作用,即規范生活方式。大部分人做體檢并不會查出異常,頂多有幾項檢測結果稍微超標。這是不是意味著體檢白做了呢?當然不是。體檢結果的精確數值,會讓你對自己的健康狀況心中有數。

比如查出血壓、血脂或血糖高了,盡管尚處于初期,還沒有達到警戒線,也應該引起重視。要反思過去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告誡自己摒棄種種不健康的做法與習慣,盡早與胡吃海塞、嗜煙酗酒、熬夜加班等不良習慣說再見,將衣食住行調整到科學的軌道,平時加強體育鍛煉。這樣一來,既阻止疾患的發展,促使其向好的方向轉化,又清除其他疾病滋生的土壤,一舉兩得。

節省醫療費用

不少人覺得,花一筆錢做體檢,往往只得到一本檢查報告,好像不劃算。其實,體檢是花小錢省大錢。德國經濟學家分析認為,在體檢中每投入1歐元,能節省 3歐元到 6歐元醫療費用。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說,對于中國人而言,前期體檢、預防每投入 1元錢,至少可節約八九元醫療費,相應還可減少 100元搶救費。

體檢就像是為健康投保,它甚至比保險更超前。生了病,即便買了保險也要遭罪,與其買保險防范風險,不如想辦法預防生病,讓自己不生病。體檢就是一個把防線前移,將疾病消滅在萌芽狀態的有效辦法。畢竟,阻止蝴蝶扇動翅膀,比阻止一場風暴代價要小得多。

(指導專家:劉麗華 武漢市普仁醫院健康管理中心質管部主任、總檢醫師 圖/曹一)

猜你喜歡
真兇浮腫血壓
誰是縱火案的真兇
警惕異常的血壓晨峰
降壓快的藥就是好藥嗎
孕婦下肢浮腫怎么辦
這個冬天,你需要一瓶“萬能油”
消除面部浮腫的足底按摩
最怕啥
天冷了要換好一點的降壓藥嗎
中風后才知道,原來房顫是“真兇”
“真兇”是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