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田徑運動的發展歷程

2019-08-07 10:02劉杰
都市生活 2019年6期
關鍵詞:田徑運動歷程

劉杰

摘 要: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國外學術思潮與國內各類學派的交融,中央政策與地方政策的呼應,教育發展改革與各地方政府的協同配合,共同鑄就了我國田徑事業的發展。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方法、統計分析法對新中國成立以來田徑的發展階段歷程進行闡釋,在這發展過程中有四個發展階段:1、1949-1966年是我國田徑運動迅速發展和提高階段,這一階段新中國剛成立,隨著經濟水平的恢復與各種制度的建立,各類學校的創辦,體育也得以宣傳推廣;2、1966年-1976年是田徑運動遭受嚴重破壞的階段,文化大革命的開展,文藝遭到了不同形式的破壞;3、1977 -1990年是田徑運動迅速恢復和發展的新階段,改革開放后,各地各國思潮涌動,相互碰撞;4、90年代以來 , 中國田徑運動全力沖出亞洲 , 部分走向世界 , 創造了三大輝煌.

關鍵詞:新中國成立;田徑運動;歷程;各階段

現代田徑運動 , 1 9世紀初起源于英國 , 1 9世紀末傳人中國。鴉片戰爭之后,以美國為主的美、英傳教士在中國建立教會,開辦學校 ,在教會和學校開展田徑等運動。有記載,1880年上海圣約翰書院舉行以田徑為主要項目的運動會,可算是中國最早的一次田徑性比賽。隨著這些活動的逐步開展 ,舊中國舉行了七屆全運會,參加了三屆奧運會和十屆遠東運動會。但由于當時我國經濟落后,體育得不到提倡,所以田徑運動水平很低,與世界運動水平相比,大約要落后半個世紀,在亞洲也是很落后的。

1、研究方法

1.1文獻資料法

文獻查閱范圍,以“新中國”、”田徑”、“歷程”等為關鍵詞進行相關書籍的查閱與參考。在中國知網和成都體育學院圖書館查閱的文獻,為本文提供了豐富的理論依據。

1.2統計分析法

根據所收集與整理的數據進行合理的統計分析,為后面的論點、論據、論證做好相應的可靠性理論數據。分析說明新中國成立以來田徑運動經歷了大起大落,田徑項目成為當今世界各國來衡量體育運動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 “得田徑者得天下”已經成為人們心中的至理名言。

2、結果與分析

2.1 1949-1966年是我國田徑運動高速發展和提升階段

解放初期, 我國田徑運動場地設備簡陋而且缺乏,田徑專門人才奇缺,科學研究的儀器設備簡陋,隨著我國經濟恢復和建設事業的發展,體育事業也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逐步建設了一批田徑場地,開始生產田徑教學,訓練所需要的器材設備.1952年起,每年都舉行較大規模的田徑運動會 , 僅在1953年至1954年兩年期間就建立起6所體育學院.經過廣大體育工作者和田徑運動員的努力,田徑運動迅速發展起來,各項成績也提高很快,至1958年7月解放軍隊的梁建勛以10 . 6的百米成績打破1 0 . 7的全國記錄后,解放前的田徑運動各項記錄全部被新中國的運動員刷新.1957年11月17日,山東女子跳高運動員鄭鳳英跳過了1 .77米的高度, 打破了美國選手麥克丹尼保持的1、76米的世界記錄,轟動了世界體壇。在田徑運動獲得較好普及和提高的基礎上召開了新中國第一屆全國運動會。第1屆全國運動會是1959年9月13日在北京工人體育場召開的。除我國臺灣省外,各省、市、自治區和解放軍共 3 9個單位的代表參加了各項比賽 , 其中田徑運運動員就有1299人 , 比賽結果有37人 (男31人 , 女6人 )打破了25項 (男1 7項 , 女8項 )1958 年全國記錄 。這次田徑比賽獲豐碩成果標志著我國田徑運動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2.2 1966年-1976年是田徑運動遭受嚴重破壞的階段

“ 文化大革命 ”它給正在向世界進行的田徑運動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各級學生沒有上課,田徑已停止,許多田徑隊被解散。大量的田徑教練,教師,科學和研究人員受到批評,運動員和裁判員的等級制度被取消。田徑器材也遭受了嚴重破壞。 “比賽”被標記為修正主義和冠軍主義的具體表現。自從極左思想發展到田徑運動的高峰期以來,競爭改革始于1976年,田徑比賽不允許被命名,也不能稱為比賽。在北京舉行的男子田徑比賽被稱為1976年男子田徑隊向工人,農民和士兵報道。裁判員改為參加會議的參議員和工農評論員。第三屆全國運動會于1975年9月12日舉行。在過去的10年里,除了男子跳高運動員倪志勤創造了1970年世界紀錄,得分為2.29米,許多才華橫溢的運動員都去世了。據統計,197年,中國達到第21屆奧運會注冊標準的運動員人數僅為4人,男女運動水平分別為25年,落后世界20年。兩年的努力與萎縮的世界之間的差距被拉開了。

2.3 1977 -1990年是田徑運動迅速恢復和發展的新階段

1976年以后,中國的田徑運動迅速恢復,運動表現開始上升和提高。在體育方面,逐步恢復了工作秩序,恢復了比賽的規則和規則以及裁判員,教練員和運動員的等級。制定了一系列發展大眾體育和業余訓練的措施,主要制定了田徑運動內容。 “全國體育鍛煉標準”逐步擴大“旅游傳統學?!焙汀疤飶街l”的數量,逐步建立和完善培訓聯系體系,通過各級比賽,有效促進體育運動的快速恢復和發展。

我國田徑運動水平80年代以后有了很大提高,創造了一批亞洲記錄和世界記錄。除朱建華1983-1984年,一年內以2 .37米、2 .38米和2 .39米的成績三創男子跳高世界記錄外,徐永久等在第3屆世界杯競走賽中,奪取了1 0公里的團體冠軍與個人冠軍,并創世界最好成績,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在世界大賽中獲得冠軍的田徑選手還有男子選手鄒振先的三級跳遠( 17 .34,當時列世界第二位 )和申毛毛的標槍 ( 89 .14米 ) ;女子選手鄭達真的跳高( 1.93米)和李梅素的鉛球 (在24屆奧運會銅球比賽中獲銅牌 )等。

2.4 90年代以來 , 中國田徑運動全力沖出亞洲

1990年,第11屆亞運會田徑比賽成功舉行。參加比賽的462名男女來自34個國家和地區,43項比賽是奧運會正式比賽。在比賽中,2人打破了2項亞洲紀錄,49人破紀錄或超過31項亞運紀錄,男子三級跳遠,女子10000米,步行10公里成績前10名199年的世界,充分展示了亞洲田徑的崛起。從那時起,中國的田徑位置在亞洲得到了進一步鞏固。1993年是中國田徑史上不平凡的一年。這是陳躍翎在1992年第25屆奧運會10公里比賽中獲得金牌后的又一次飛躍,田徑在金牌上取得了突破。它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全運會上創造如此杰出的成就和優秀的人才無疑是一個新的突破。這表明中國的田徑運動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中國大百科全書(體育)[M].北京,上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2

[2] 體育手冊 [ M].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1983

[3] 田徑[ M] .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8

猜你喜歡
田徑運動歷程
中國的歷程
郵票上的70年光輝歷程(集郵)
登陸月球背面
當前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
田徑運動可持續發展的因素及對策
普通大學學生參與田徑運動興趣調查與分析
田徑運動教學激趣創新設計研究
中國南極科考30年歷程
運動生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