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中文學作品“多余人”形象比較

2019-08-07 10:02吳菊榮
都市生活 2019年6期
關鍵詞:性格特點

吳菊榮

摘 要:十九世紀俄羅斯民族解放運動,文人筆下的俄羅斯也涌現了一個個典型的形象。其中的“多余人”便是這一時期的獨特形象之一,也充分體現了革命階段貴族知識分子的迷茫、沉淪和掙扎。文學沒有國界,歷史的車輪不光只在一個國家進行。封建家族的衰弱,革命號角吹響,時局變化難測,中國文人筆下也出現了類似的多余人形象。

關鍵詞:時代變革 多余人 性格特點

“多余人”是十九世紀前半期俄國文學中的一組貴族知識分子形象,他們沒有明確的生活目標,找不到自己的社會位置;不滿現實卻又不能起身反抗社會,想干一番事業又沒有實際行動;想得多做得少,最終一事無成,成了整個社會的一個多余的人,無用的人?!岸嘤嗳恕毙蜗笥袏W涅金、羅亭、奧勃洛摩夫等。中國的文學創作中,也出現過類似的形象,如賈寶玉、覺新等。

一、情感表達

在婚戀關系中,“多余人”不僅做不好戀人和丈夫,還給和他們相愛的女性造成傷害。比如,奧勃洛摩夫缺少愛的能力,當奧爾迦向他表達愛情時,他出于恐懼直接拔腿就跑,事后還振振有詞寫信給奧爾迦不能這樣愛。杜勃羅留波夫曾評價“多余人”的戀愛態度說:“一切奧勃洛摩夫們在對待女人的態度上,也要弄出可恥的樣子來。他們簡直不會戀愛,同時也不知道愛情里面有什么可尋找的東西,便如他們的生活一樣”。

巴金《家》中的覺新,在作品中也是一個十分豐滿且復雜的形象。作為高公館的長孫,他自小聰慧惹人疼愛,但是中學畢業被父親說服停止學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被安排取了個自己從未謀面的姑娘做妻子,循規蹈矩進入西蜀實業公司工作。作為長子,20歲挑起了家中的重擔,作為青年,他受過新思潮的影響,有奮發進取的一面。但其懦弱的性格終妥協于舊道德舊制度,有心自省無力自拔,最后被倫理綱常吞噬,使人怒其不爭哀其不幸。

俄羅斯的“多余人”大都是貴族之子,受過良好教育,一身才華,理所當然會有一種天生的優越感。盡管社會上一切不如意,他們仍然會用傲嬌的姿態俯瞰萬物。他們醉生夢死,沉浸在自己的生活圈,試圖麻痹自己不看見這擾人的世間。他們個性張揚,視生命為游戲,敢于表達自己不滿。而中國人的“多余人”形象大多是出身于家境普通的知識分子,面對社會的落后和迂腐,他們更多地是強忍心中怒火,選擇妥協和退讓。

二、人物性格

“多余人”源自十九世紀的俄羅斯文壇,他們多數地位顯赫,富有學識,不為官場利益所迷惑。他們看不慣制度下的虛偽和欺騙,但卻無力改變現狀,沒有勇氣跳出原來生活圈,空懷一腔熱血和理想。

屠格涅夫第一篇長篇小說的主人公羅亭,心懷一份熱忱和不竭余力尋求真理的理想主義者,不滿足于現狀力圖通過改革為社會謀求福利??辗旱睦硐朊鎸Χ韲F實如政府的壓迫,羅亭的努力在愚昧的民眾面前激不起半點浪花。所有的黑暗都向它壓過,但他并沒有因此屈服和沉淪,而是不斷地燃燒自己,向自己的生活圈“宣戰”!為了理想,做出最大化的努力,在人生態度上,有信念有追求,且熱愛生活,但是他空有滿腦子思想,沒有行動力。例如他拒絕了娜塔莉亞的愛情,最后落得個流浪漢的結局。,羅亭喜歡夸夸其談,缺乏實干精神。他離開娜塔莉亞之后,一直在外漂泊,他創辦的教育、水利和農業都慘遭失敗。正如他所說“我缺乏毅力!”其面對愛情時的軟弱和事業實干精神的缺乏也體現了本身性格的雙重性。

無獨有偶,由于中國五千多年傳統文化的影響,封建倫理道德早已深入人心。等級制度下的既接受著新時代觀念的影響,又不能完全擺脫舊制度舊道德的制約,在他們身上體現的更多是勇敢和妥協,進取和退守以求自保,這種性格在曹雪芹筆下的賈寶玉身上展現的淋漓盡致。

賈寶玉是一個向往自由思想解放道德與自己所處生活圈格格不入的一個叛逆者形象,行為偏僻性乖張,生于鐘鳴鼎食之家也是賈家唯一合法繼承人??偸前缪莶缓米约旱穆殬I角色,不喜歡閱讀所謂的“正經書”卻偏愛“雜書”,鐘情《牡丹亭》、《西廂記》。痛恨“仕途經濟”和峨冠禮服參加社交活動,體現賈寶玉非主流價值觀的特殊價值取向。在賈寶玉看來,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女兒是清爽的化身,男人是濁氣之物,否定了“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的思想。就像魯迅先生說的:“寶玉是愛博而心芳”。寶玉雖有初步的民主平等和反封建的思想,但是社會封建制度的部分弊端還是顯現在了這個具有反抗精神的青年身上。騎馬經過賈政即父親的書房,堅持下馬履行禮儀,也體現了封建傳統“父為子綱”的思想。元宵夜宴,賈母老太君斜臥榻上,玉字輩輩分最高者賈珍跪下,賈寶玉也隨堂兄們跪下,也體現了賈寶玉遵守固有秩序,對封建倫理秩序具有認同感和契合點。說賈寶玉秉正邪之氣,“邪”說其身處社會主流卻不做主流之事,“正”是其對社會道德規范的認同。

綜上所述,兩國的"多余人"形象都表現一種雙重人格,這是他們在性格上的相同點。出身高貴,生活環境優越,受過良好的教育,想得多,做得少。俄國文學筆下的多余人形象更多體現出主動的選擇,體現了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變革下的人類自我意識覺醒和本我的追求狀態。而中國文人筆下的"多余人"在封建制度和傳統倫理綱常和外來新思想的沖擊下,進退兩難,最終產生了雙重性格,相較被動。

三、小結

縱觀中俄兩國形象,我們能發現許多相同之處,也看到了各自的獨特魅力。兩國的"多余人"都產生于各自民族的歷史變革時期,他們希望通過自身去改變社會現狀,但超越不了已經固化的階級觀念和落后的思想。俄國文學中"多余人"形象更多的是憂郁和感傷,中國文學"多余人"形象更多是凄苦和悲劇。但肯定的是:歷史的車輪永遠不會只在一個地方走過,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是現實人物的寫照,我們的世界或許會出現更加值得探索和對比的"多余人"作品。

參考文獻

[1] 曹雪芹.紅樓夢[M].人民文學出版社

[2] 鄭克魯.外國文學史(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72.

[3] 張世君.外國文學史[M].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4] 巴金.家[M].人民文學出版社

猜你喜歡
性格特點
你熟悉“成長經典”嗎
從《平凡的世界》中解讀田曉霞的性格特點
巧用性格特點管理職業學校學生
對話凡高
如何正確樹立班主任班級管理觀
你喜歡哪個卡通人物
你想認識我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