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鵝傳染性漿膜炎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實驗室診斷及防控措施

2019-08-19 01:34張文英
現代畜牧科技 2019年7期
關鍵詞:革蘭氏雛鵝鵝群

張文英

摘要:鵝傳染性漿膜炎也叫做“三包”病、鴨疫里默氏菌病,通常是2~5周齡雛鵝容易發生,主要癥狀是腹膜炎、肝周炎、纖維素性心包炎。雛鵝群發病后的死亡率高低與飼養管理條件、衛生狀況有關,尤其是與混養鴨緊密相關。只要雛鵝感染該病,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可達到40%~50%,即使耐過也會生長發育緩慢,飼料報酬率明顯降低。因此,普遍認為該病是嚴重損害養鵝業經濟效益的一種疾病?,F概述鵝傳染性結膜炎的防控措施。

關鍵詞:鵝;傳染性漿膜炎;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實驗室診斷;藥物治療;免疫預防;飼養管理

中圖分類號:S858.3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9737(2019)07-0070-02

1 流行病學

1.1 病原

鴨疫里默氏菌是引起鵝傳染病結膜炎的病原,目前已經發現的有21個血清型,其中我國大部分地區的主要流行血清型是1、2、6、10型。

該菌革蘭氏染色呈陰性,大部分單個散在、成對排列,有時呈絲狀排列,無法運動,不會形成芽孢;經過瑞氏染色,大部分呈現兩極濃染。該病接種于血液、巧克力、胰蛋白酶大豆瓊脂培養基上能夠良好生長,提高二氧化碳濃度可使其生長更加旺盛;置于37℃燭缸內,經過24 h培養,會長出直徑為1~2 mm的奶油狀菌落,邊緣光滑,發亮、透明,凸起, 經過48~72 h培養,有些菌株會呈現黏性生長,通過斜射光觀察可看到熒光。

培養基上的絕大部分病菌在室溫或者37℃條件下最長可生存3~4天,在2~8℃液體培養基中能夠存活2~3天,55℃下經過12~16 h就會失活。墊料和自來水中的病菌分別可生存27天和13天。另外,本菌對很多抗生素藥物都比較敏感。

1.2 發病特點

任何品種的鵝都可感染,通常是1~8周齡易發,其中最易感染的是2~3周齡的仔鵝。鵝群中存在病菌后,具有非常高的感染率和發病率,有時甚至超過90%都會感染發病,病死率為5%~80%不等。該病主要是通過呼吸道或者皮膚傷口感染。該病全年任何季節都能夠發生,但冬春季節更易發生。

1.3 誘發因素

育雛群密度過大,墊料反復使用、污穢、潮濕,飼養環境衛生不良,舍內通風較差,地面過于粗糙擦傷腳掌,從而容易感染發病;飼養管理粗放,飼料蛋白質、某些微量元素或者維生素的水平過低,也容易引發該病。另外,該病還可繼發或者并發其他疫病,如禽流感、小鵝瘟、水禽副黏病毒病、禽霍亂、大腸桿菌病等。

2 臨床癥狀

鵝群感染后,通常表現出慢性型或者亞急性型癥狀,個別呈急性型,非常少呈最急性型。病鵝主要癥狀是精神不振,采食減少或者不食,獨自離群,行動緩慢或者拒絕走動,往往伏臥在地,鼻孔和眼睛四周存在很多黏液性或者多漿液分泌物,往往使眼眶處的羽毛發生黏連,有時出現呼吸困難,往往張口呼吸。肛門四周的羽毛污染糞便,人為驅趕時行走搖擺,嚴重時會具有神經癥狀,如搖頭、頭頸歪斜,部分呈角弓反張,抽搐倒地等,有些在臨死前出現陣發性痙攣。

3 實驗室診斷

3.1 染色鏡檢

無菌條件下取病死鵝肝臟、心外膜、心臟以及腸道黏膜進行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可見大量革蘭氏陰性小桿菌,單個散在或者成對排列。

3.2 細菌分離

無菌條件下將以上病料分別在普通瓊脂培養基、鮮血瓊脂培養基、麥康凱培養基上接種,并分別在37℃的無氧或者有氧環境中培養48 h,可見在普通瓊脂培養基和麥康凱培養基上沒有生長細菌,而鮮血瓊脂培養基上生長奶油狀的圓形小菌落,表明光滑、濕潤,中間稍微凸起,但不會出現溶血環。在鮮血培養基上挑取典型菌落進行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可見大量革蘭氏陰性的短棒桿菌。

3.3 生化試驗

分離菌株無法使葡萄糖、蔗糖、乳糖、麥芽糖、甘露醇發酵,MR實驗和V-P實驗呈陰性,可使明膠液化。

3.4 動物試驗

將分離病菌按一定比例稀釋,給2周齡健康雛鴨皮下注射,經過48 h出現發病,且臨床癥狀與鵝相同。

3.5 血清學試驗

取標準陽性血清滴于玻璃板上,2滴即可,再取以上血瓊脂平板上生長的典型菌落放在血清中,混合均勻,如果1~2 min內有凝集現象出現,即可判定發生鵝傳染性漿膜炎。

4 防控措施

4.1 疫情處理

出現發病后,病鵝要立即進行隔離。對于病死鵝要采取深埋等無害化處理,保持環境衛生良好,可使用1∶200倍稀釋的消毒威(二氯異氰尿酸鈉)對場地進行噴灑消毒,每天1次,以將病原微生物消滅。由于該菌容易形成耐藥性,因此要經常使用不同的消毒劑。

4.2 藥物治療

鵝場只要出現發病,可選擇使用氟苯尼考、左旋氧氟沙星、大觀霉素、頭孢曲松、先鋒等藥物進行治療。例如,病鵝可按體重注射0.2 mL/kg 4%的左旋氧氟沙星,同時全群鵝飲水中加入適量的氟苯尼考、多維、葡萄糖混飲,連續使用3~5天。按照上述措施治療,發病鵝群3天后的病死率明顯下降,采食量增加,經過5天基本上控制住疫情。

4.3 免疫預防

目前,市場上已經有疫苗銷售,雛鵝可在2~7日齡時免疫接種鴨疫里默氏桿菌疫苗,每只注射劑量為0.5~1 mL,經過1周再進行1次加強免疫,具有很好的免疫效果。同時,可在雛鵝容易感染發病的日齡配合使用藥物防治,即在飲水或者飼料中添加敏感藥物來預防發病。

4.4 加強飼養管理

鵝是水禽,要求設有適應養殖規模的運動場和清潔水源,因此禁止隨意擴大規模。根據鵝所處的生長階段不同,提供足夠新鮮的品質優良全價飼料,特別是飼喂足夠的青綠飼料,使機體所需的營養被滿足,提高抵抗力。調控舍內溫度、濕度合理,充足光照,空氣新鮮,飼養密度適宜。保持日常衛生狀況良好,及時清掃鵝舍,定期進行消毒,并按時洗刷消毒飲水器、料槽。

只要發現病鵝,要立即進行隔離診斷、治療,禁止隨意用藥治療,最好先進行藥敏試驗,選擇敏感藥物用于治療,且確保及早發現、盡快治療。

猜你喜歡
革蘭氏雛鵝鵝群
鵝群夏季管理措施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檢測中革蘭氏染色法的應用分析
打鵝
五代頭孢有何區別
雛鵝水中毒的綜合防治
淺談雛鵝養殖關鍵技術措施
淺談雛鵝新型病毒性腸炎的診斷與防治
放鵝娃
雛鵝育雛前的準備工作與育雛方法
我國科學家創制“革蘭氏陰性菌”解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