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詩詞聲樂作品的吟唱技巧與案例分析

2019-08-27 12:27程爭
戲劇之家 2019年23期

程爭

【摘 要】與通俗音樂相比,古詩詞聲樂作品擁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由于古詩詞聲樂作品是以古典詩詞作為歌詞,所以文化底蘊深厚,作品中有著獨特的韻味和深遠的意境。本文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思考如何正確地對古詩詞聲樂作品進行吟唱。

【關鍵詞】古詩詞聲樂作品;吟唱方法;情感與技巧

中圖分類號:J61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23-0206-02

在當前弘揚傳統文化的大背景下,古詩詞聲樂作品受到了越來越多音樂愛好者的喜歡。與通俗音樂相比,古詩詞聲樂作品是將古典詩詞作為聲樂作品的歌詞,使其具有獨特的魅力和文化厚重。我國的當代著名音樂教育家王蘇芬教授提出:古詩詞聲樂作品的演唱更需要體會其中的韻味。古詩詞聲樂作品在吟唱的過程中,不僅要求演唱者對作品進行全面地把握,更需要注重情感和深層次內容的詮釋。本文在此基礎上思考古詩詞聲樂作品的正常吟唱方法,并結合實際案例進行分析。

一、古詩詞聲樂作品的吟唱技巧分析

(一)咬字的技巧分析

在聲樂作品的吟唱中,字正腔圓是其評判標準之一,與通俗音樂相比,古詩詞聲樂作品對咬字發音的標準要求更高,這也是實現對古詩詞聲樂作品進行吟唱的基礎之一。

字正腔圓是兩個詞匯,其中,“字正”代表咬字準確,咬字清楚,要保證將漢字的聲調和發音結構進行準確地把握。例如《楓橋夜泊》一曲,在此作品中,江楓漁火對愁眠中的“江”拼音是“jiang”其中,“ji”是字頭,“ng”是字尾,要咬字發音的過程中,要注意從“ji”過渡到“a”,在過渡到“ng”,并且把握“ng”尾音的準確收音,通過這種發音方式可以更好地為聽眾帶來不一樣的聽覺呈現。

再來看“腔圓”,這是指腔調的婉轉和聲音的圓潤,在吟唱的過程中,要注意聲音的飽滿和腔調的變化,口腔內部要保持橫、豎的結合,把握聲音和舌位的用力點,從而讓腔調更加圓潤和動聽。

同時,古詩詞聲樂作品的吟唱中要想做到字正腔圓,那么還需要掌握傳統的吐字歸韻方法:“十三轍”,通過這種方法來保證吟唱的過程中使用正確的吐氣、用力和口型方式,讓歌曲的吟唱更有韻味。

(二)聲調與節奏的技巧分析

結合古詩詞的特征來看,《禮記》中提道:文采節奏,聲之飾也。說明了古詩詞具有一定的音樂性,這也就為古詩詞成為優秀的音樂作品打下了技術基礎,所以在吟唱的過程中,首先就需要把握平仄和節奏。

中國的語言包含了平韻和仄韻兩點,這就形成了古詩詞特有的平仄聲韻,平仄聲音更是直接影響歌曲旋律的處理和節奏。因此,要對平仄聲調進行合理地把握,這樣才能夠將古詩詞聲樂作品中的意境表達出來。

例如《花非花》作品,作品詞來自唐代詩人白居易,在實際的演唱過程中,很多演唱者在演唱的時候容易忽視平仄的規律。從此詩上看,此詩是變格的仄韻,其中,前兩句是三三句法,讀法為:“花-非花,霧-非霧”,這種平仄相見的形式為作品形成了一種特有的結構,與歌曲的音樂旋律和節奏吻合,在吟唱的過程中朗朗上口。

(三)鋼琴伴奏的融入分析

在現代古詩詞聲樂作品的表演中,鋼琴的作用舉足輕重,通過鋼琴能夠幫助吟唱者對古詩詞聲樂作品進行二次創作,并且以鋼琴特有的形式對古詩詞聲樂作品進行渲染和烘托,完美演繹作品的內容,但是使用鋼琴對古詩詞聲樂作品進行伴奏的時候,也需要注意磨合和練習。具體做法為:

第一,注重伴奏和吟唱者之間的溝通。古詩詞聲樂作品強調了吟唱過程中的韻味和內涵,因此吟唱的時候需要注意伴奏者和吟唱者之間的配合,讓鋼琴和作品合二為一,最終完美地進行演繹。首先,伴奏者和吟唱者需要共同對古詩詞聲樂作品的結構、內涵、深意及旋律風格等進行深入地分析,對表現方式和作品內容等方面的理解達成共識,并且在吟唱前要注意相互之間的練習與磨合,把握作品的風格。在實際伴奏的過程中,要注意旋律的統一、速度的統一、起伏的統一等等,確保鋼琴伴奏與吟唱之間的協調。同時,在吟唱的過程中,伴奏者需要注意傾聽吟唱者的實際情況,根據吟唱者的實際演唱狀態進行伴奏處理,從而達到二者之間的相互協調。

第二,突出伴奏的形象塑造功能。在眾多樂器中,鋼琴的表現力強、音域寬,對各種類型的音樂作品都能夠進行良好地詮釋。因此,在將鋼琴與古詩詞聲樂作品進行融合的過程中,要利用鋼琴的特征,結合古詩詞聲樂作品的深遠寓意來突出鋼琴的形象塑造功能,從而讓吟唱的效果更加立體,吟唱的韻味更加突出,吟唱的形象更加生動。

(四)情感的把握分析

音樂演唱是情感的表達,好的音樂作品中必定蘊含了創作者生動的思想感情。古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其中包含了作者在不同創作背景下、不同生活經歷下的思想感悟,因此理解并把握詞中的情感在古詩詞聲樂作品的吟唱中尤為重要。從音樂演唱的角度來說,古詩詞通過音樂的方式可以讓情感誘發得更加強烈,表達得更加直白,從而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最終達到更好的吟唱效果。

首先,要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和詩人的心境。在觀察古詩詞聲樂作品的吟唱中可以看出,同一首作品由不同的人吟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這種效果產生的原因除了演唱者的技巧外,還包含了演唱者對作品的理解程度。所以,在吟唱的過程中,必須要把握作者作詞過程中的心理,結合作者創作的時代背景和作者自身的經歷來對古詩詞進行理解。例如《烏夜啼》作品中:“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蓖ㄟ^字面上看,這首作品或許是形容一名因情所困的人,獨自相處的時候所產生的心態,表達出作者一種苦悶、無奈的感情,但是結合作者實際的經過和創作背景我們可以發現,這首詞是在作者國破家亡淪為階下囚的背景下創作的。因此,在演唱的過程中,要從作者的角度進行情感把握,體會作者的孤獨、凄涼和無奈。

其次,要展開吟唱者的想象力。在歌曲演唱的過程中,對歌曲情感的二次加工是一首成功作品的基礎,結合古詩詞聲樂作品來看,吟唱者在理解和掌握作品的時候,并不一定能夠和作者做到思想上的“感同身受”。所以,這就需要吟唱者在表演的過程中發揮自身的想象力,通過詞意來引發自身的想象,為作品賦予情感。例如在吟唱《花非花》作品的時候,就需要吟唱者在對當時的情況進行感悟:作者在雨后黃昏的山間行走,想到過往的人和事都已經成為云煙。吟唱者在這種情感下表演,音色自然而然地會偏向于柔和,情感表達更加富有韻味。

二、古詩詞聲樂作品吟唱的案例分析

(一)《大江東去》案例作品分析

《大江東去》作品來源于古詩詞《念奴嬌·赤壁懷古》,詞中表現了作者懷念三國時期英雄人物的豐功偉績,表達自己的郁郁不得志。

1.作品的情感渲染分析

《大江東去》作品在創作的過程中,就融入了詩詞作者的感情及音樂作品創作者的感情,當時的中國正處在“五四運動”時期,作者利用這首歌來警醒世人,將自己立志報國的態度和對祖國的思念融入了其中。所以,在吟唱的過程中,吟唱者要將自己的思想感情帶入其中,結合作品創作的時代背景,展現出一種:“志向遠大、心系國家、抱負未展”的態勢。

2. 作品的演繹與伴奏分析

《大江東去》作品在演繹的過程中,要注重宋詞本身所包含的音樂氣質,從而表現出歌曲的意境。

宋詞里包含了嚴格的格律規律,詞中包含的平仄規律就有著較強的音樂性,在實際吟唱的過程中、“千古風流人物”的規律為平仄平平仄,“大江東去”的規律為仄平平仄,所以旋律走向是由c小調的屬音開始上行四度跳進,然后是下行的級進到三度下行跳進回到屬音。

在鋼琴伴奏上,根據《大江東去》的歌詞含義,全曲可以分為上下兩闋的格式,不同的格式中加入不同手法的鋼琴伴奏會起到不同的效果。例如,作品的前奏從PPP弱開始,八度分解和弦似無伴奏合唱前的定音和弦,隨后以f力度直入主題,這樣的強弱對比會產生更強的聽覺沖突,從而為隨后的“大江東去”畫面做出鋪墊。

(二)《長相知》案例作品分析

《長相知》是取材于《上邪》中的古詩詞聲樂作品,作品包含了濃重的古典韻味,利用第一人稱表現了女主人公對愛情的堅貞不渝。

1.作品的感情渲染分析

觀察《長相知》的歌詞我們可以看出: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棱……乃敢與君絕。從內容上看,這是一首標準的“情詩”,表達了女主人公對愛情的堅貞和執著,更是突出了女主人公對愛情的態度和決心。所以在吟唱的過程中,很多吟唱者將其作為情歌的演繹方式,結合我國古代女子婉約的表達方式,將歌曲表達得委婉、含蓄。但是我們結合作品的時代特征來看,《上邪》收錄于《鎐歌》中,在漢樂府的相關研究中,《鎐歌》的主題是“戰歌”,其反映的是西域邊陲的音樂,漢樂府在進行演奏的過程中,通常都是將“秦聲”加入其中,通過“秦聲”的荒涼、悲壯、強悍風格讓《鎐歌》表現出了戰斗性和鼓動性的特征。因此,對《上邪》的演繹應該要結合《鎐歌》的特征,將情歌表現得英邁和振奮。

2.作品的演繹與伴奏分析

《長相知》作為古詩詞聲樂作品,講究咬字上的“字正腔圓”,所以在演奏的過程中要注意這種方式。在吟唱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反復地誦讀歌詞,利用稍微夸張的咬字口型來把握詞的強調、押韻和平仄,可以采用說中帶唱,唱中帶說的方法,體會作品中的字尾拖腔等技巧:在吟唱“我愿與君相知”的時候,要以吟誦的方法進行,需要聲音的連貫性、氣息的流暢性,語氣上堅定有力,在“知”字的時候需要有一個短暫的停頓,停頓的時候注意聲斷、氣不斷、情緒不斷,表達少女對愛情的決心。

在伴奏上,《長相知》的伴奏需要注重歌曲的意境,帶動吟唱者的情緒,讓聽眾可以陶醉在古典詩詞的韻味中。在進行鋼琴伴奏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伴奏者和吟唱者之間的相互協調,伴奏者注意伴奏的力度,不能蓋過吟唱者,最終更好地烘托氣氛。

三、總結

綜上所述,筆者首先對古詩詞聲樂作品的吟唱方法進行了思考,其次結合實際的案例進一步分析了不同古詩詞作品的不同吟唱技巧??偠灾?,古詩詞作品作為我國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對其進行吟唱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技巧與熟練,更需要融入古詩詞創作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心態,共同把握作品的感情與寓意,從而為古詩詞聲樂作品的吟唱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曾誠.論歌曲《長相知》字與聲的聚情散氣的共生關系[J]武沒音樂學院學報,2009(04).

[2]畢海燕.中西音樂交融的說過一一從青主的<大江東去〉看藝術歌曲在中國的開端[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17(11).

[3]引彭丹雄,中國古代聲樂文獻中的"字"與"腔"[J]人民音樂:評論,2009(08).

[4]戴勇,論民族聲樂作品中古代歌曲的演唱與表現[J]樂府新聲,2010(11).

[5]顧耿中,音樂與詩詞[J]黃鐘一一武沒音樂學院學報,2009(04).

[6]巧引楊天君,從《楓嬌夜泊》演唱談藝術歌曲的表現[J]藝術教育,2006(1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