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護理干預對自閉癥兒童認知控制情緒改善的效果

2019-08-30 03:13林瑞月
總裝備部醫學學報 2019年4期
關鍵詞:負性自閉癥心態

林瑞月

廈門市仙岳醫院 福建廈門 361012

兒童自閉癥在精神疾病中屬于廣泛性發育障礙,通?;疾『蠡純簳霈F興趣狹窄、言語發育障礙和人際交往障礙等癥狀表現,能嚴重影響患兒身心發育,同時還會一定程度影響患兒正常生活[1]。藥物療法是目前臨床常用手段,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在用藥時應對藥物劑量進行有效控制。然而,在行治療的同時,為促進患兒病情改善,加強護理干預配合非常重要[2]。故本文以自閉癥患兒62 例為例,探究早期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做匯總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取2017年4月~2019年6月我院接收的自閉癥患兒62例為研究對象,剔除肝腎等嚴重臟器功能異常者;嚴重精神功能異常者。以整群隨機化方式分設呈2 組。在對比組(n=31)患者中,男17 例,女14 例;年齡1~6 歲(3.2±1.2)歲;病程1~3年(1.9±0.4)年。在研究組(n=31)患者中,男18 例;女13 例;年齡1~6 歲(3.3±1.1)歲;病程1~3年(1.8±0.5)年。對比所選對象的臨床資料(P >0.05)?;純杭议L對于此次研究的開展均同意知曉,并已簽字

1.2 診斷標準

對于小兒自閉癥的診斷,參照美國DSM-IV(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第4 版)診斷標準進行,包括行為領域、交流領域和社會性領域,當異常項目總數>6 項,社會領域異常情況不低于2 項,交流和行為異常情況不低于1 項,其功能延遲或異常,出現年齡未超過3 歲,并且剔除伴兒童瓦解性精神障礙或Rett 綜合征。

1.3 方法

給予對比組患者常規護理干預,對患兒病情變化情況密切觀察,結合患兒實際情況遵照醫囑予以針對性護理與治療。在此基礎上,給予入選組患者早期護理干預,①密切觀察病情:早期掌握患兒病情,同時對行為密切觀察,通常小兒對新環境充滿好奇,對社交很有興趣,易被聲音與玩具吸引,自閉癥患兒正相反。②語言干預:對于他人說的話,自閉癥患兒往往理解,簡單的說語言理解障礙。對此,應對患兒開展一對一佳對視、教育,然而患兒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對于訓練人的眼神也不過多注意,護理人員可通過實施主動追視方法將患兒目光找回。此外,積極主動和患兒做游戲、溝通對話,和患兒交流時盡量用簡單話語進行,若患兒訓練得好應予以強力,從而提高患兒興趣。③心理疏導:若患兒伴抑郁、焦慮和緊張等心態應及時予以疏導,主動和患兒交流對話,教會其如何自我放松,使心理負擔減輕,并時常鼓勵安撫患兒,幫助其樹立信心。④對患兒家長健康教育: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的言行舉止均能一定程度影響患兒的生活方式。護理人員可通過開設教育座談會或小講課的方式,向其簡單介紹自閉癥的相關知識與正確的處理方法;并告知其正確看待藥物副作用,將家長心中雜念與顧慮消除,提高治療依從性。⑤積極開展社會活動:通過將身邊的家長和親人調動起來對患兒進行體貼和關心,讓其感覺自己不孤單,有助于患兒癥狀改善。

1.4 評價標準[3]

對于患者心理狀態的評定,采用SAS(焦慮自評量表)、SDS(抑郁自評量表)進行,評定項目包括焦慮、抑郁等,每項評分為60 分,分值越高說明患者心理狀態越差。

實施GARS(兒童期孤獨癥評定量表)評定干預前后患兒孤獨情況,量表項目包括聽覺反應和情感反應、人際關系和近處感覺反應等,量表總分為60 分,其中評分<30 分為非孤獨癥;評分在30 至35 分見,不低于5 項評分<3 分為輕度至中度孤獨;評分>36 分,且不低于5 項評分>3 分為重度孤獨。

1.5 統計學分析

數據處理用SPSS23.0 軟件,組間負性心態、GARS 評分評定用t 檢驗。P <0.05 指對比有差異。

2 結果

2.1 對比負性心態

對比組和研究組干預前SDS、SAS 等負性心態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對比組干預后負性心態評分均高于研究組(P <0.05),見表1。

表1:對比負性心態(±s,分)

表1:對比負性心態(±s,分)

組別 SDS 評分 SAS 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對比組(n=31)56.51±4.16 35.84±2.46 55.32±4.13 33.64±4.59研究組(n=31)56.32±4.23 30.12±1.26 56.50±3.26 30.14±3.16 t 0.178 11.523 1.249 3.497 P 0.859 0.001 0.217 0.001

2.2 對比GARS 評分

對比組與研究組組間干預前后GARS 評分比較,干預后低于干預前(P <0.05);兩組患者干預前GARS 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對比組干預后GARS 評分高于研究組(P <0.05),見表2。

表2:對比GARS 評分(±s,分)

表2:對比GARS 評分(±s,分)

組別 干預前 干預后 t P對比組(n=31)50.24±8.32 42.68±6.56 3.973 0.001研究組(n=31)50.44±8.16 35.14±4.34 9.217 0.001 t 0.096 5.337 / /P 0.924 0.001 / /

3 討論

自病癥病發誘因復雜多樣,包括神經遞質減少、神經內分泌降低和免疫系統異常等,患病后易引發患兒出現智能障礙,行為、社交和語言方式刻板等癥狀表現;其中以語言障礙為主要癥狀表現。通常此類患兒均存在言語發育障礙或遲緩跡象,會隨著年齡的增加終身沉默不語;而且分不清親疏關系[4-5]。對此,為避免影響患兒健康成長,及早開展有效合理的臨床治療非常重要。而在實施治療的同時,加強護理干預配合對改善患兒病情具有重要作用。以往常規護理的應用無法將患兒問題從根本上解決,因此需要對其開展護理干預,通過對基礎護理措施的加強,對患兒的精神與心理方面干預加以重視,有助于患兒負性心態的改善,幫助其樹立信心[6]。另外,密切及周到的護理服務,對治療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患兒臨床體征與癥狀的改善。此外,通過對患兒進行膳食干預,對營養攝入予以加強,有助于其機體免疫的提高,促進病情恢復,加快患兒及早回歸正常生活。本研究以我院接收的自閉癥兒童62 例為研究對象,經對上述闡述的總結歸納得出,早期護理干預的實施,有助于患兒心態情緒的改變,便于更好地融入生活、社會中。

總之,對自閉癥患兒予以早期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患兒負性心態,自閉癥狀減輕,值得應用推廣。

猜你喜歡
負性自閉癥心態
人這一生,都在為心態買單
無痛分娩用于初產婦的臨床效果觀察及對負性情緒的影響
關愛自閉癥群體應從消除誤解開始
關愛自閉癥群體要從消除誤解開始
安寧療護對老年腫瘤臨終患者主要照顧者負性情緒及心理應激的影響
共患難, 更同盟:共同經歷相同負性情緒事件促進合作行為*
“基因剪刀”或可減輕自閉癥癥狀
非負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有輕松的心態 才能克服困難
只要心態好,我就是班里最靚的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