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普夸的究竟是誰?

2019-09-02 03:44宋曉勇
貴陽文史 2019年1期
關鍵詞:宋史呂蒙正趙普

宋曉勇

北宋初有兩位姓呂的著名宰相,一為呂蒙正,一為呂端。

呂蒙正學問極佳,參加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廷試,高中進士第一名。其在宰相職位上三起三落?!端问贰贩Q他“質厚寬簡,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每論時政,有未允者,必固稱不可?!?/p>

據南宋李濤《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三十五記載,呂蒙正為相時,宋太宗曾三次否決他關于出使朔方人選的奏議。蒙正不為所動,三次均以同一人選入對。最后一次,當著眾大臣的面,太宗皇帝甚至很生氣地將呂蒙正的奏疏扔在地上,聲色俱厲道:“何太執耶?必為我易之!”

呂蒙正從容地將奏疏撿起來,坦然道:“臣非執,蓋陛下未諒爾?!彼詧苑Q:“其人可使,余不及,臣不欲用媚道妄隨人主意以害國事?!毖援?,從容而退。宋太宗望著呂蒙正退去的身影,對在場大臣道:“是翁氣量,我不如!”遂以呂蒙正建議的人選出使朔方。此人果然不負眾望,出色的完成了出使任務。

呂端是一位大器晚成,且詼諧幽默的宰相?;峦疽云涓竻午僦帘渴汤芍?,蔭補“千牛備身”起家。然,因非科甲出身,升遷奇慢。五十六七歲時,僅為太常丞。據北宋潘汝士所著《丁晉公談錄》記載,當寇準向宋太宗推薦呂端時,太宗皇帝很瞧不起他,竟然說:“朕知此人是人家子弟,能吃大酒肉,余何所能?”那意思,呂端不過是個“官二代”,除了會喝大酒吃大肉,其它的什么都不會。

呂端的身材非常高大魁梧,為此,宋太宗對他的懲罰措施也是別具一格。

呂端顯貴之前,曾在秦王趙廷美(宋太祖趙匡胤四弟)主管的開封府當判官?!独m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十一記載,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八月,呂端因受請托,販賣朝廷禁運的竹子和大木,被貶商州?!抖x公談錄》記載,因其身材高大魁梧,太宗盛怒之下,命其赴商州的貶途,“不得騎馬,只令步去?!边@事在官場傳為笑話,同僚都對呂端說,你就“認災”了吧。呂端說:“不是某災,是長耳災!”那意思,不是我有災,都是我身高魁梧給鬧的。后經寇準等人的多次舉薦,說“呂某器識非常,人漸老矣,陛下早用之?!眳味擞谑侵饾u進入宋太宗的用人視野。

及太宗欲罷呂蒙正而用呂端為宰相時,朝議紛紛“端為人糊涂”太宗皇帝力排眾議,說:“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眳味怂煲?0歲高齡拜相。

呂端果然不負宋太宗對其“大事不糊涂”的考語。太宗駕崩之際,呂端以雷厲風行的手腕,一舉挫敗了李皇后與王繼恩、李昌齡、李繼勛及胡旦等謀立楚王趙元佐的政變陰謀,旗幟鮮明的擁護太子趙恒即位。待趙恒登位后,又以首輔宰相的威望,挫敗李皇后欲垂簾聽政的圖謀。呂端因此在真宗朝,更加受到皇帝趙恒的尊敬和信任。

《宋史》稱呂端“為相持重,識大體,以清簡為務”“端姿儀瑰秀,有器量,寬厚多恕,善談謔,意豁如也。雖屢經擯退,未嘗以得喪介懷。善與人交,輕財好施,未嘗問家事?!?/p>

上述兩位呂姓宰相,又與宋初另一位著名的賢相——趙普,為同時期人物,且三人都曾在太宗朝相繼為相。

趙普亦非科甲出身,甚至曾因所擬“乾德”年號與前蜀后主王衍的年號相同而被趙匡胤呵斥為“寡學術”。此后,趙匡胤發出了“宰相須用讀書人”的感嘆。在這樣的鞭策下,趙普終其一生才勉強讀了半部《論語》,是我國歷史上號稱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著名宰相。

趙普可謂宋太祖趙匡胤的“老人”。早在趙匡胤為后周歸德軍節度使時,趙普就是趙匡胤的機要秘書——“歸德節度掌書記”。趙普拜相后,趙匡胤的母親杜太后,仍稱其為“趙書記”。北宋司馬光著有《涑水紀聞》一書,其卷一記載:“太祖初登極時,杜太后尚康寧,常與上議軍國事,猶呼趙普為書記,嘗撫勞之曰:‘趙書記且為盡心,吾兒未更事也?!本褪芳涊d分析,周世宗顯德七年正月初三晚,在開封城外陳橋驛發生的“黃袍加身”事件中,作為趙匡胤機要秘書的趙普內外周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北宋紹圣四年,由孫升口述,劉延世筆錄的《孫公談圃》中,趙普甚至是趙匡胤年少時期的老師,稱為“趙學究”。

趙匡胤通過和平方式繼承后周政權后,經五年時間的過渡,于乾德二年正月戊子日,將大宋朝繼承后周的三位宰相——范質、王溥和魏仁溥三人同時罷免。兩天后,即任命趙普為宰相。從此,直到開寶六年九月,趙普“獨相”大宋朝長達八年之久。這在南、北兩宋宰相“無定員”的背景下,是獨一無二的。其間,趙普在輔佐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分化地方藩鎮節度使的職權、雪夜決策“先南后北”的統一策略。以及趙匡胤傳位弟弟趙光義的“金匱之盟”等重大歷史事件中,為大宋朝初期的統一和穩定,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趙普歷事太祖、太宗兩朝,經歷了三次拜相的宦海沉浮。不管從拜相的時間,還是從政資歷上看,呂蒙正和呂端都是趙普的晚輩。筆者之所以將此三人并而書之,蓋因趙普的一句話,在呂蒙正和呂端之間產生了“烏龍”效應,需要作一番考證的功夫。

北宋潘汝士所著《丁晉公談錄》,內有趙普與呂蒙正一則,其文曰:“故韓王普在中書,忽命呂公蒙正為參預,趙常潛覘其為事,而多之曰:‘吾嘗觀呂公,每奏事,得圣上嘉賞,未嘗有喜;遇圣上抑判,亦未嘗有懼色,仍俱未嘗形于言,真臺輔之器也?!?/p>

這大概是說。宰相趙普常暗中觀察呂蒙正的為人處事,發現他每次奏對,不管皇帝對他是嘉獎還是抑挫,他都寵辱不驚,喜、怒不形于色。因此,當皇帝任命呂蒙正進入朝廷的機樞部門任副相時。作為宰相的趙普便稱贊呂蒙正具有“臺輔(古三公宰輔之位)”的器識。

無獨有偶,《宋史》在為呂端列傳時說:“逾月,拜參知政事。時趙普在中書,嘗曰:‘吾觀呂公奏事,得嘉賞未嘗喜,遇抑挫未嘗懼,亦不形于言,真臺輔之器也!”這句話的意思。與《丁晉公談錄》中。趙普稱贊呂蒙正的話語完全一樣。

那么,趙普究竟夸的是呂蒙正還是呂端呢?

必須指出,《宋史》位居正史二十四史之列,但其在南宋滅亡后64年,才由元末宰相脫脫于元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主持修纂?!抖x公談錄》的成書年代即在北宋,比《宋史》至少早一百多年。再觀《宋史》人物列傳,原文謄錄宋人筆記者,比比皆是。如《宋史》卷265在為宰相張齊賢列傳時,開篇即說宋太祖趙匡胤巡視西都時,張齊賢以一介布衣向太祖皇帝進獻治國十策的事。觀其行文及措辭,與北宋魏泰所著《東軒筆錄》關于此事的記載幾無二致。因此,尚不能以《宋史》列在堂皇正史之列,而否定作為私家筆記的《丁晉公談錄》的記載。

就目前所見史料統計,支持趙普所言乃是贊許呂蒙正者,僅北宋潘汝士所著《丁晉公談錄》這一“孤證”。而認為趙普所言乃是夸贊呂端者,大有所在。

以成書年代先后為序,如下六部研究宋史的重要著述,均認為趙普之語是贊譽呂端者:南宋江少虞所著《皇宋事實類苑》(卷三十)、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所著《五朝名臣言行錄》(前集卷二)、南宋陳均所著《皇宋編年綱目備要》(卷四)、宋元之際佚名所編《宋史全文》(卷三)、元末宰相脫脫主撰之《宋史》(列傳第四十)、清代畢沅所編《續資治通鑒》(卷二十二)。

細觀上述六部著述所記趙普說的那句話,后書轉引前書的痕跡頗重。而且,這六部著述中關于趙普點贊“呂公”的那句話的“祖本”,極有可能就出自《丁晉公談錄》的記載。

六部著述中“年紀”最大者——江少虞所著《皇宋事實類苑》,在記錄趙普的那句話后,緊接著在下面備注了“見晉公談錄”五個字。而朱熹在其《五朝名臣言行錄》中記錄趙普的那句話時,緊接著在下面備注了“談錄”兩個字。這明顯是說,江、朱二人關于趙普贊譽“呂公”的那段話,恰恰出自《丁晉公談錄》的記載。這也可見,北宋潘汝士所著《丁晉公談錄》比上述六部著述的“年紀”都大。但今中華書局點校本之《丁晉公談錄》明明記載,趙普的那句話是說給呂蒙正的。

因點校本畢竟過了一道“翻譯”的手續,難免出錯,筆者又核之古刻本《丁晉公談錄》。發現在古刻本中,趙普那句點贊“呂公”的話,的確是說給呂蒙正的。

那么,江少虞和朱老夫子當年引據《丁晉公談錄》時,是不是抄錯了?又或者朱熹根本沒有閱讀過《丁晉公談錄》的原本,他所見只是江少虞《皇宋事實類苑》轉引《丁晉公談錄》的內容。因見江少虞備注有“見晉公談錄”的字樣,他也跟著備注“談錄”二字?

筆者所見《丁晉公談錄》的刻本為“百川學海本”。據悉,《丁晉公談錄》流傳至今的古刻本還有“歷代小史本”“說郛本”等幾種。筆者無緣閱盡該書的所有古本,而古代著述文獻在傳抄、傳刻的過程中,也難免發生舛誤??傊?,我們今天已無緣得見《丁晉公談錄》的原本,在江少虞和朱熹二人的著述與存世的《丁晉公談錄》產生歧義的情況下,我們尚不能根據存世的《丁晉公談錄》古本的記載,斷定趙普的那句話點贊的就一定是呂蒙正。

要搞清楚問題的真相,必須在正確方法論的前提下,輔以其它史料的考證。

《丁晉公談錄》記載:“故韓王普在中書,忽命呂公蒙正為參預,趙常潛覘其為事,而多之曰:‘吾嘗觀呂公,每奏事……”

江少虞《皇宋事實類苑》記載:“昔趙普在中書,呂端為參政,趙嘗覘其為事,而多之曰:‘吾嘗觀呂公奏事……”

朱熹《五朝名臣言行錄》記載:“趙普在中書,端為參政,趙普謂人曰:‘吾觀呂公奏事……”

上述引文中的“參預”“參政”實為宋代的副宰相,“趙普在中書”意為趙普曾在中書省作宰相。余如陳均之《皇宋編年綱目備要》、佚名之《宋史全文》、脫脫之《宋史》、清代畢沅之《續資治通鑒》的記載,也都與江少虞及朱熹之書意思相同,不再贅引。

不難發現,雖然《丁晉公談錄》與《皇宋事實類苑》等六部著述就趙普之言究竟夸贊的是誰存在意見分歧,但他們都有一個“共識”,即在夸贊這個“呂公”時,趙普在“中書”。而被點贊的那個“呂公”為“參政”——這是筆者接下來所作考證工作的大前提。

筆者以南宋李濤所著編年體史書《續資治通鑒長編》、南宋徐自明所撰《宋宰輔編年錄》,以及元末宰相脫脫主撰的《宋史》之“帝王本紀”及其“宰輔表”為文本依據,以表格的形式,逐一開列了趙普、呂蒙正及呂端三人在宋太祖、太宗及真宗三朝的詳細履歷。

需要強調的是,通過對比發現,《續資治通鑒長編》《宋宰輔編年錄》及《宋史》對上述三人的關鍵任職履歷的記載,在職名及年、月、日上是高度吻合的。文無重出而事可互見——孤證不立,這在一定程度上也佐證了筆者所據史料的可靠性。

履歷顯示,趙普一生三次拜相,分別是:宋太祖乾德二年正月庚寅日,至開寶六年八月甲辰日(公元964年-973年)一拜;宋太宗太平興國六年九月辛亥日,至太平興國八年十月己酉日二拜:宋太宗端拱元年二月庚子日,至淳化元年正月戊子日(公元988年-990年)三拜。

呂蒙正參知政事在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十一月壬申日至端拱元年二月庚子日(公元983年-988年)。呂端參知政事在宋太宗淳化四年六月壬申日,至至道元年四月癸未日(公元993年-995年)。

分析“二呂”參知政事的時間窗口與趙普三次拜相的時間段,發現呂端為參政的時間與趙普三次拜相的時間均無重合,唯有呂蒙正參政的時間窗口與趙普第三次拜相的時間窗口互有交集。

具體而言,呂蒙正參知政事的時間,與趙普第三次拜相的時間,交織在宋太宗端拱元年(公元988年)二月庚子日這一天。這是非常奇特的一天,綜合《續資治通鑒長編》《宋宰輔編年錄》及《宋史》的記載分析,這一天,為趙普第三次拜相之始,同時也是呂蒙正由參知政事升任宰相的一天。隨后,呂蒙正以宰相身份,與第三次拜相的趙普共事到宋太宗淳化元年正月戊子日趙普因病免職為止。兩人以宰相身份共事的時間將近兩年之久。

反觀呂端之履歷。他于宋太宗淳化四年六月壬申日任參知政事,至至道元年四月癸未日,由參知政事升任宰相,其參知政事及拜相的時間均與趙普三次軍相的時間毫無交集。

不僅如此,筆者猜測趙普根本沒有機會在呂端參政或拜相的時候夸他有“臺輔之器”。因為,當呂端于宋太宗淳化四年六月壬申日參知政事的時候,趙普早于一年之前的淳化三年七月十四與世長辭?!独m資治通鑒長編》記載,當年七月十八日太宗皇帝才獲知趙普的訃聞,悲痛不已,并御筆親撰神道碑賜予趙普。

綜上,趙普關于“吾嘗觀呂公,每奏事,得圣上嘉賞,未嘗有喜;遇圣上抑判,亦未嘗有懼色,仍俱未嘗形于言,真臺輔之器也”的論斷,夸的是呂蒙正,而絕無可能是呂端。那么,在這一問題上,江少虞、朱熹老夫子等人的著述,以及《宋史》的記載皆誤,唯有北宋潘汝士所著私家筆記《丁晉公談錄》的記載,經得起歷史的推敲。

真理并不總是掌握在多數人手中,后人讀史,不能人云亦云。我們理應摒棄所謂“正史”及“野史”的偏見——正史也好,私家著述也罷,都需詳加甄別。畢竟能還原歷史事實的記載,無所謂“正統”與“野俗”之分。

猜你喜歡
宋史呂蒙正趙普
孝母
呂蒙正拒收寶鏡
德不配位的趙普
寬容的呂蒙正
朝鮮王朝正祖君臣的“宋史”認識與《宋史筌》之修撰
《宋史》中的宋代宗族義莊考
不可替代
呂蒙正的不辯解
氣壞皇帝的宰相
趙普如此治天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