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談貴州人參與公車上書

2019-09-02 03:44周勝
貴陽文史 2019年1期
關鍵詞:舉人康有為公車

周勝

“公車上書”在中國近代史上,無疑是一件彪炳史冊的大事,在中國近代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被稱為“拉開維新變法的序幕”。據康有為自撰《我史》說,“光緒二十一年(1895)三月二十一日(即公歷4月15日)電到北京,吾先知消息,即令卓如(梁啟超)鼓動各省,并先鼓動粵中公車,上折拒和議,湖南人和之,……各直省莫不發憤,連日并遞,章滿(都)察院?!瓡r以士氣可用,乃合十八省舉人于松筠庵會議,與名者千二百余人,以一晝二夜草萬言書,請拒和、遷都、變法三者,……遍傳都下,士氣憤涌,聯軌察院前里許,至四月八日(即5月2日)投遞,則察院以既已用寶,無法挽回,卻不收?!痹谒审掴趾灻麊紊系闹挥?03人,廣西99名居于榜首,貴州以95名僅次于廣西。貴州士人此舉,歷來評價很高,有人認為貴州舉人是“冒死簽名”。

關于康有為發動“公車上書”一事,有學者認為雖有此舉,但仍提出了不少疑問。黃彰健先生認為康有為的上書事件隨著《馬關條約》在四月初八日的批準,所以“議競中寢”,并質疑松筠庵能否容下一千二百人。汪叔子、王凡兩位先生提出了康氏上書的人數不確切,康有為及其黨人前后有著不同的說法,人數漸次增加??紫榧壬弥袊谝粴v史檔案館所藏檔案,證明當時并無阻礙上書的政治背景。姜鳴先生則指出當時“公車上書”運動中最具影響力的,反而是被康有為指責為阻撓舉子上書的各級官員。而舉人們的上書也未受到阻礙。茅海建先生對此考據甚詳,認為康有為組織的號稱18行省舉人聯銜的上書,是一次流產的政治活動。自當年二月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兩個多月的時間里,反對和談的奏折、電報多達150余次,參與人數超過2000余人次。其中各省封疆大吏過半數參與其中,京城翰林院、總理衙門、國子監、內閣諸部官員均有大規模聯名上書。各省舉人也都在聯名上書,有些省份甚至多次聯名上書。舉人上書數量多達31件,簽名的舉人多達1555人次,且上書已達御前。

不管康有為如他自己所說是“公車上書”的領導者,還是他自己夸大其詞。不容置疑的事實是,在所謂的松筠庵集會前,貴州舉人就已經參與“公車上書”了。

光緒二十一年(1895)四月初七,都察院代奏了《葛明遠等貴州舉人條陳》(110人)以及廣東(289人)、江西(121人)、廣西舉人(115人)的條陳。貴州舉人上書署名的有:葛明遠、呂釣璜、喻熙箴、傅夔、吳廷璧、顧?;?、周之麟、吳鵬、杜樹菜、張鴻逵、張煦春、張可烘、王勛、陳清明、馬治源、張清華、謝承圭、吳正樞、申德渠、徐致和、曾鵬星、陳鳳儀、后贇、廖杭、樂嘉藻、廖襲華、聶延祜、羅廷珍、石天榮、周廷琛、蕭正和、戚朝勛、李端(既+木)、羅會恕、黃瑩書、談定安、胡嗣芬、楊澍、華鈖、黃鍾杰、戴仁祿、周學海、李紹蓮、徐培中、姜興胄、孔繁錫、胡序銓、熊濱臣、譚沛霖、張杰、劉廷魁、王玉梁、王崧壽、樊瑗、顏德輝、彭汝疇、楊綬、柳元翹、陳文燽、陳其鑄、猶龍、猶朝選、猶海龍、王之珍、王維恪、鄒國柱、胡紹銓、吳本基、李端榮、曾壽祺、丁樹銘、張致安、吳懋卿、楊錫謨、晏懷新、馮元亮、魏祚臣、周堅、劉端菜、周永年、金正煒、龔綿元、任承紀、楊元龍、胡紀辰、楊鴻翥、丁樹楠、李端棨、黃明,王智元、黃家琮、匡履福、朱勛、楊國棟、丁良佐、張堯煦、聶樹楷、申允熙、趙永霖、伍襄鈞、艾應芳、聶樹奇、周泌、董玉林、曾鳳文、蹇念恒、馬汝驥、陳夔麒、周祜、胡培元,共110名。

在呈文中,葛明遠等開宗明義指出:“為受挾割地,諸戎生心,將及云、貴,請更正和議、勿割臺灣,以鞏邊防而系民心?!?885年6月9日,在天津簽訂《中法會訂越南條約》,11月28日,此條約在北京交換批準。中國承認法國吞并安南(今越南),從此中國西南門戶大開。故而貴州士子有唇齒之痛,極為憂憤:“而云、貴一隅,近鑒前事、遠計后患,尤用悚標,懼禍將及!故敢瀝肝膽、冒斧鉆,為我皇上一言?!辈⒁云辗☉馉幒投硗翍馉帪槔犊毖裕悍?、土構兵割地是因“皆公私俱竭,不得已而為斯舉?!?870年普魯士因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觸怒了法國政府,法國對普魯士宣戰,但戰爭開始后,法軍接連敗北。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親率近十萬名法軍在色當投降,停戰協定賠款2億法郎。割讓阿爾薩斯一洛林的大部分地區。1877-1878年俄羅斯與土耳其爭奪勢力范圍展開第十次戰爭,俄軍兵臨奧斯曼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城下,簽訂了《圣斯特法諾條約》。而甲午戰爭中,“我師雖小有敗衄,而十八行省山東而外未受一矢,金甌依然;津、沽熙熙,神京無恙。率土臣民握拳攘臂,忠義憤發,隨地可用。奈何以四境全盛之邦,一鼓少挫,而甘學法、土二國:此誠薄海內外所不解者也?!?/p>

呈文中不僅指出:“若復割臺,東南之防,更復何有!”割讓了臺灣,東南沿海哪里還有防御的可能。更進一步指出:“況倭既得臺,經營整頓,藉其饒富,無異又益一日本!我棄地不治,故為石田;人盡地乏力,將成天府。不識他日東南各省與強鄰為界,何以自存!”后來的事實的確證明了貴州舉子的預見,日本將臺灣作為支持本國工業的后盾,同時又是向南方發展的基地,為其提供資源、物產及勞力等服務。

呈文還提醒朝廷:“法人之取越南,欲以窺云、貴、廣西;與倭人之取高麗,欲以窺遼陽、山東,其立意相同?!薄叭舨恢S,則法釁立開。英索廣東、川、藏。俄索新疆、漠北,茍求而不得,亦復如是?!辟F州舉子還提出:“今者割地之外,復益以二萬萬之兵費?;噬掀堃源硕f萬之款購置兵械、廣募新軍、搜求將材、激厲士氣、淘汰庸臣、誅磔懦將,信賞必罰以號天下。天下之大,食毛踐土之眾,豈盡無人心,甘負天日;眾志成城,有必然者?!迸c其還要賠償兩億銀兩,不如用來擴大和裝備軍隊?!俺舜巳诵墓探Y之馀,正可以抒義憤而鞏邊衛;亦時會之不可失者也?!迸c其他呈文著眼于“朗戶既失,危急堪虞”相比,貴州呈文的思慮和眼界顯得更為寬遠些。

在具名舉人中,領銜者葛明遠,字子惠,畢節人,光緒二十四年戊戌科進士。李端(既+木)、李端棨、李端榮和在松筠庵簽名的李端桑、李端榘均是李端棻的堂兄弟。樂嘉藻是貴州辛亥革命的參與者之一。陳夔麒是清末重臣陳夔龍的二哥。蹇念恒是著名作家蹇先艾的父親。聶樹楷,字尊吾,一字得庵,晚號聱園居士,務川人,仡佬族詩人。胡嗣芬,字景威,號宗武,開陽人。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進士,民國初參加編纂《清史稿》,又曾主持江南通志局。

至于落款日期,一則都察院是雙日堂期,代奏條陳在其規定的早朝日。都察院、大理寺隨同刑部參加早朝,八日一輪。四月初七日是都察院的早朝日,所以貴州舉人的折片可能是四月初六日堂期呈遞都察院,初七正好輪都察院早朝呈上。一則據當時天津《直報》報道:“已據都察院于四月初四日將各省孝廉、京官先后所呈各情繕折具奏,未經抄發?!币篮笠环N說法,那么貴州舉人的上書是在四月初四日前。

又據《點石齋畫報》以“伏闕諫書”為題報道:因所呈各情繕折具奏,未經發抄?!笆且猿趿?、初八兩日,都察院署內各省孝廉又聚千余名之多,紛紛議論,勢若哄堂。經京畿道前往彈壓。諸孝廉聲稱,歷朝有事,文死于諫,武死于戰。今我國家被侵受辱至于此極,而文不聞有死諫者,武未有死綏者。三百年養士之恩所成全者,固如是卑鄙無恥耶。一唱百和,院憲等皆無可如何?!眻蟮纼热菖c天津《直報》的報道基本一致,估計是依據《直報》轉發。這兩天聚集都察院的千余名孝廉中是否有貴州舉子?想來是不會缺席的。據此報道,初六這天“勢若哄堂”,貴州舉人呈文如何呈遞呢?我估計貴州呈文應是在四月初四前呈遞,初七都察院早朝奏上。無論如何,貴州舉人上書都在松筠庵集會之前。

由此看來,確實是有兩次“公車上書”:前一個是由各級官員、舉人參與的上書,后一個是由康有為組織的各省舉人聯銜的上書活動。而貴州舉人對局勢的了解深切且態度堅決,則兩次都積極參與。在呈文中具名的110名舉人中有95人在松筠庵知單上簽了名,所以在論及貴州舉人“公車上書”時,絕不能忽略前一個上書。

猜你喜歡
舉人康有為公車
中央機關有多少輛公車?
康有為撰
漫畫
清代貴州舉人數量考辯
清末科舉:實踐背離嚴密制度的困局
年羹堯:殘忍將軍愛家教
變法功臣康有為名不副實
漫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