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英公示語的概念轉喻分析

2019-09-03 03:25陳傳平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019年9期
關鍵詞:認知翻譯

陳傳平

[摘要]以漢英公示語為主要研究對象,運用認知語言學的概念轉喻理論對提示類、指示告示類以及警示類公示語進行了定量統計和定性分析。研究表明,漢英公示語在轉喻傾向性、頻率以及分布上都有差異;具有轉喻傾向的漢語公示語數量要高于英語公示語;漢語公示語轉喻傾向主要為原因結果共現的有界轉喻的思維方式,而英文公示語轉喻傾向主要為以原因代替結果的無界性轉喻特征。在轉喻分布上,上述三類公示語有著不同的分布:警示類轉喻的轉喻傾向最高,其次為指示告示類,提示類轉喻最低。本文嘗試揭示漢英公示語背后的認知思維機制的差異性和理據性,從而有助于公示語英譯的翻譯實踐。

[關鍵詞]漢英公示語;概念轉喻;認知;翻譯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9)09-0171-04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9.077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一、引言

漢英雙語公示語的各種錯譯.誤譯甚至亂譯的現象由來已久。雖然近年來,雙語公示語的翻譯質量都得到一定提高,但仍存在諸多問題。前期針對漢英公示語的研究主要圍繞翻譯理論和方法對漢英公示語的文本差異加以對比分析,揭示了語義,語用和跨文化三個層面在漢英公示語翻譯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雖然基于翻譯研究層面的漢英公示語研究對公示語的翻譯有著一定的指導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公示語翻譯的整體品質。但是從認知語言學角度出發,專門針對漢英公示語文體背后的漢英認知思維方式的差別,并利用定性加定量統計的方式,著重對漢英認知思維差異是如何影響漢英公示語原始文本的生成產出加以認知分析的研究仍然較為薄弱。本文基于CNKI中國知網的55篇碩士論文中搜集到的1012漢語公示語語料,以及筆者在海南實地考察收集到的若干公示語作為語料,采用認知語言學中的概念轉喻理論,對語料進行統計分析,著重探討其背后的認知思維傾向,揭示英漢認知轉喻思維的異同與漢英公示語文本生成產出的聯系和理據性。本文研究目的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在于論證認知轉喻思維從多大程度影響公示語文體的產出及其認知思維傾向;另一方面對漢英雙語公示語的翻譯實踐提供一定的認知理據。

二、漢英公示語研究背景

(一)公示語的構成

雙語公示語是一種跨文化交際的產物,體現了中國與外部世界不斷交融接軌的程度,促進了對外文化和經貿交流,因此廣泛受到學者們的關注。針對公示語研究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方面學者主要關注公示語定義及分類,另一方面主要從翻譯研究角度推進雙語公示語,尤其是漢英公示語的翻譯,旨在提高公示語文本的可讀性和可接受性。從公示語的定義來看,學界對公示語有著不同的看法。丁衡祁(2006)公示語是由警示、公告標語、路牌、指示牌,標識等構成在公共場所向公眾公示須知內容。羅選明,黎土旺(2006)則將廣告、商品說明書、旅游指南、社會宣傳也納入公示語的翻譯。雖然兩者對公示語的定義不盡相同,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公示語定義主要包括六大項:警示、公告、標語、路牌、指示牌,標識。

(二)公示語的分類

在對公示語的分類上,不同學者也給出了不同的闡述。戴宗顯,呂和發(2005)將公示語分為四類:指示、提示、限制、強制,并為每一類公示語給出了明確清晰的例子。丁衡祈(2006)根據公示語的功能把公示語分為四類:提示、指示、告示、警示,并認為指示類和告示類實際上為屬于同一類。羅選明,黎土旺按照公示語的翻譯特點將公示語分為三大類:提示類、指示類和參照類(同上)。牛新生(2008)則從文本和功能層面考察了公示語,并在四大分類的基礎上,額外增加了勸導類和宣傳類。雖然專家學者由于采用了不同的視角,在具體分類和類別用詞上略微有些不同,但是就定義的概念本質而言是一致的,因為限制類和強制類實際上等同于告示類和警示類,只是觀察的視角不同。另外,牛氏新增的勸導類和宣傳類公示語實際上可以納入以上四個分類范圍之內。

(三)以往對漢英公示語的研究

在對漢英公示語的研究上,目前國內學界對公示語的研究仍然從翻譯的角度出發對漢語公示語的異同進行語言和文化層面的深入剖析,關注漢英語言文化的對比差別,強調目標公示語語言文化的可接授性。筆者查閱了298篇有關于漢語英公示語的相關碩士論文以及10多篇有關公示語的核心期刊,發現針對雙語公示語的研究大體上都是從翻譯層面進行研究,而就漢英公示語文本背后的認知思維差別和認知理據性卻鮮有提及。例姊“小花多可愛,請你別傷害”,可以譯為“NoPicking”等一般利用的是翻譯目的論抑或動態對等等各種翻譯理論加以分析,雖然先前的基于翻譯層面的研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揭示了公示語翻譯所應遵守的翻譯規則,也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但就漢英文本背后的認知思維的差別及認知理據性卻鮮有提及,認知層面的研究也較少,這也能從各專家學者的研究中得以印證。鄒彥群,滿穎,孟艷梅(2011)從527篇公示語論文中歸納了目前對公示語的研究視角及研究方法,可大致歸結為7種:功能對理論、跨文化視角、文本類型視角、目的論、語用等效,接受美學、歸化異化。代小兵(2017)調查研究了150篇論文,發現公示語翻譯研究方法大致有11種:功能主義翻譯,目的論,生態翻譯,語義語用翻譯論,關聯理論,文本類型,文化翻譯,順應論,認知語言學,模因論,接受論;而其中只有一篇從采用了認知語言學視角。盧衛中(2011)利用認知語言學的概念轉喻理論對“Wetfoor”“小心地滑”進行了定性的個案分析,認為Wetfloor在轉喻的結構中采用了原因代替結果??偠灾?,認知語言學對公示語的研究關注較少。在漢語公示語中存著大量的四字格的和對仗式的公示語。四字格公示語諸如“游客止步“閑人免進“小心夾手“小心溺水”等四字格公式語以及對仗式公示語諸如“保護環境,禁扔雜物”“NoLittering”“小草青青,足下留情”Keepofftheglass”“冬春草木干,嚴防火燒山”“NoFire”“外來車輛,禁止入內”“AuthorizedVehicleOnly”。此外還有“危險!此處水深!為了您的安全,請勿在此游泳”,“本公廁為免沖式、請您便后離開即可“為了保護水資源請勿向水中投放雜物“施工請繞行”等句式公示語,其對應的公示語可以分別譯為“AutomaticFlush”“NoLittering“Constructionahead”筆者認為認知轉喻機制影響漢英公示語文體的生成和產出,漢英轉喻思維在公示語中的具體體現及其分布和比例還有賴于一定數量的語料分析。故而,本文將從認知語言學視角出發,嘗試利用概念轉喻理論,著重對漢英公示語文體背后的認知思維差別進行基于自建語料庫的定性和定量并舉的分析,旨在揭示兩種文本背后漢英思維差異性,即:概念轉喻的思維方式從多大程度影響和促成公示語文本的生成產出。同時本文也嘗試初步探究漢語公示語在文本上多大程度受到了英語公示語的影響。

三、語料統計和理論介紹

(一)語料統計

本文以知網上收集到298篇碩士論文作為原始語料來源,并從中剔除掉243篇論文題目不含有具體地理名稱的碩士論文,最后獲得55篇論文題目含有具體地理位置的論文。因為這樣不僅能夠剔除一定數量的重復性公示語,而且能夠較好地保證公示語出處的地域一致性和系統性。此外,搜集而來的公示語語料基本上涵蓋了中國的東西南北中的各個區域,如:哈爾濱,天津,西安,河南,湖南,新疆,湖北,山西,山東,寧夏,福建,海南等省市自治區和直轄市,以確保語料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廣泛性。本文按照丁衡祈(2006)對公示語的構成和分類進行語料搜集。即把語料搜集范圍限定為:警示、公告、標語、路牌、指示牌,標識公示語,并將非此范圍內的公示語排除在外,然后按照提示,指示告示,和警示類公示語的標準,從碩士論文中提取出語料并加以分類;同時本文的研究對象主要為動態公示語而非靜態公示語(牛新生,2008;戴宗顯,呂和發,2005)諸如“跑馬場“游客服務中心”“禁衛軍禮堂”“西御花園”此類的公示語為靜態指示性公示語,不納入本文語料收集范圍。根據語料統計結果,搜集而來的語料共計1012個。其中提示類為30個,警示類為481個,指示告示類為501個。

(二)理論依據

Gibbs指出,轉喻是人類概念系統的基本組成部分,認為轉喻體指的是人類通過較容易理解和感知的事物的某一方面來指代整個事物,轉喻是人類認知思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1994:319-320)。相對于概念隱喻的跨域映射。例如:Thetheoryisbuilding這個隱喻中Theory作為源域與Building目標域分別來自兩個不同認知域。概念轉喻本則不同,它不涉及跨域映射。例如:HealwaysenjoysShakespeare.他一直喜歡莎士比亞的作品。Shakespeare是莎士比亞筆下的作品與莎士比亞屬于同一個認知域中的內部映射,用莎士比亞代替其作品。Piersman和Geeraerts(同上)對概念轉喻類型進行了細分,將轉喻分成了四個部分:部分整體(Partwhole)、容納(containment)、接觸(contact)、毗鄰(Adjacency)。其中接觸(contact)又再次細分為不同層次的cause&effect原因和結果。本研究將對公示語語料按照轉喻的這四個部分進行人工篩選,分類,匹配統計,分析漢英兩種語言所呈現出的認知思維的異同和傾向。

四、公示語的轉喻分析

(一)警示類公示語的轉喻分析

經過人工公示語語料篩選分類后,本文共收集到了481例警示類公示語,然后再次進行人工篩選,發現在431條警示類公示語當中,共有215例警示類公示語具有原因和結果轉喻傾向,266條語料沒有轉喻傾向,具有轉喻傾向的警示類公示語占警示類公示語總數的44.69%。其中由“請勿”或者“當心”“禁止”“嚴禁”打頭的四字格警示類公示語基本上沒有轉喻性。例如禁止入內:Noentering,請勿跨越:Noerossing,禁止吸煙:Nosmoking,禁止停車:Noparking,嚴禁拍照:Nophotography,請勿亂扔廢棄物Nolttering,當心塌方:Caution!Collapse.此等例子不勝枚舉。但也有例外,例如“亂石危險!請勿潛水”“嚴禁在水邊嬉戲否則后果自負”請勿觸摸,小心燙手。由此當請勿”或者“當心”“禁止”“嚴禁”出現在對仗式,句式警示類公示語中時原因和結果的轉喻性有所提高。因篇幅所限,本文在215條有轉喻性的警示類公示語語料中,選取15個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語料加以分析說明,以揭示公示語背后的認知轉喻思維機制。

例(1)水深岸陡,注意安全

例(2)當心觸電

例(3)利刀傷人

例(4)核心景區,嚴禁煙火

例(5)冬春草木干,嚴防火燒山

例(6)該水只作清潔之用,不能飲用

例(7)山中通訊信號差,勿單獨前往

例(8)疲勞駕駛,害人害己

例(9)臺階較多,請慢行

例(10)小心碰頭

例(11)油漆未干,請勿觸碰

例(12)貴重商品,小心觸摸

例(13)施工危險,嚴禁靠近

例(14)山路危險,請勿依靠護欄

例(15)能見度低,請謹慎駕駛

上述15個語料均體現了概念轉喻認知思維機制。Peirsman和Geeraerts(同上)指出概念轉喻的四個接觸力度等級為:“部分一整體“包容“接觸”“鄰近”而且每個等級都具有界性和無界性,而這種有界性和無界性是從左往右從有界過渡觀到無界的。原因與結果并存的為有界,只有原因代替結果,或者結果代替原因為無界。因此上述語料均為有界轉喻。例1:認知轉喻思維是因為“水深岸陡”所以要“注意安全”而其對應的英文Deepwater只突出了原因;例2:因為會觸電,所以要小心,對應英文為Electricshock突顯原因;例3:因為刀很鋒利,所以會傷人,對應英文是Sharpblade突出原因;例4:因為是核心景區,所以要嚴禁煙火,對應的英文是NoFire;例4:因為春季和冬季草木干,所以要嚴防火燒山,對應的英文是Coresceniearea,nofireworks;例5:因為該水只能用于清潔,所以不能喝,對應的英文為Non-drinkable;例7:因為山中通訊信號差所以不要單獨前往,可以對應英文:BadSignalinthemountain!突顯原因”;例8:如果你疲勞駕駛,結果將是害人害己。Nofatiguedriving,沒有突顯原因;例9:因為臺階多,所以請慢行,Watchyourstep!沒有突顯例;10:因為會碰頭所以要小心,Mindyourhead;例12:因為商品貴重,所以要小心觸摸,handlewithcare;例13:因為施工有危險,所以不要靠近,Constructionahead!突顯原因;例14:因為山路危險,所以不要依靠護欄,Donotleanontheguardrail;例15:因為能見度低,所以請謹慎駕駛,LowVisibility!突顯原因。

從一方面來看,上述的語料統計結果和分析可以看出相對英語公示語,漢語公示語更傾向于原因和結果并存的有界轉喻思維,而英文公示語卻更傾向于突顯原因的無界轉喻思維,有時甚至沒有轉喻思維。Langnaker(1993)認為相對凸顯原則為轉喻提供理據,被凸顯的實體稱為認知參照點(Cognitiverefer-encepoints)。從另一方面來看,中國的佛教思想影響深遠,因果關系在漢人思維中根深蒂固,漢人持有整體的因果觀,因此在認知轉喻中更傾向于原因和結果共現的完整性。而其相對應的英文公示語卻都反映出英文公示語的以因代果的凸顯觀,以部分代整體的概念轉喻思維方式,強調認知參照點。

(二)提示類公示語的轉喻分析

經過語料篩選分類后,獲得30例提示類公示語,例姒“本層不?!扒遑?,“此門停用“停止營業”“封閉區域“此處不接受支票“全年對所有機動車閉“謝絕接受個人支票“因故停用“演示包在內“兒童救生籃在柜內”“滑梯自動充氣了”等等。通過語料分析發現,漢英兩種公示語在提示類公示語中基本上都不具有轉喻思維。在30個提示類公示語中,只有“因故停用"outoforder在漢語公示語中具有因果轉喻傾向。

(三)指示告示類公示語的轉喻分析

經過語料篩選分類,獲得501例指示告示類公示語,其中141例具有轉喻傾向,占總數的28.14%。與警示類一樣,本文選取15個語料加以分析說明,見如下:

例(16)愛護樹木,請勿攀爬

例(17)衣履不整者嚴禁入內

例(18)圖書館書籍是全校師生共同的精神財富,請不要私藏、竊取、污損玷污

例(19)你呵護我成長,我維護你健康

例(20)請不要喂我零食,我會肚子痛的(動物園)

例(21)水是生命之源,請節約用水

例(22)因為我們工作的特殊性,所以廣播期間敬請勿擾

例(23)小心試穿,避免口紅蹭在衣服上

例(24)本公廁為免沖式,請您便后離開即可

例(24)給我一片愛,還你一片綠

例(26)我很可愛,我怕痛,請別捏我頭發

例(27)非本園車輛禁止入內

例(28)雨天勿帶雨具入室,雨傘上的水珠會打濕書

例(29)小腳不亂跑,小草微微笑

例(30)伸手山水,請勿拍打

以上例子都體現了漢語的因果有界轉喻思維傾向,而相對應的英文公示語并沒有顯現轉喻思維傾向。本篇幅所限,本文著重分析幾個例子:例(20)因果關系為:如果你喂我零食,我肚子就會痛,對應的英文:Donotfeed;例(24)因果轉喻關系為:因為公廁為免沖式,所以你便后離開即可,對應英文:Automaticflush;例(30)轉喻關系為:因為伸手就會出水,所以不要拍打,對應英文:Automaticsensor.由此可見在指示告示類公示語層面,漢公示語的具有因果轉喻思維傾向。值得注意的是,在對漢語公示語進行英譯時,漢人的因果完整的轉喻思維影響了翻譯過程,例如“優美環境靠大家,廢物隨手放入箱”這個位于武漢解放公園的公示語被翻譯成“Asabeautifulenvironmentisonallofus,pleaseomnivorouslyputthewasteingarbagecan”姑且不論譯文地道與否,原文的因果完整的轉喻思維被原原本帶入譯文中,導致了認知思維的“負遷移”,再如:豎立在武當山上的公示牌上寫著“請愛護景區,您才是他的主人”其對應的譯文是“Youaremorewelcomeifyourprotecttheenvironment"以上兩個英譯公示語中的“AS”和“IF”印證了漢語公示語背后的因果皆有的概念轉喻思維方式不僅影響了自身文本的生成,還影響英譯公示語的文本生成。

五、結語

基于多方搜集的公示語自建語料庫,本文從語料庫中提取1012個有效公示語并加以分類統計分析,研究表明:英漢雙語在公示語層面都具有轉喻思維傾向,但就轉喻傾向特征上英漢存在著較差異:漢語公示語背后的認知轉喻思維傾向于原因和結果共現的有界性轉喻思維而英語的認知轉喻思維則傾向于以原因代結果的無界性轉喻思維。從轉喻頻率來看,漢語的轉喻頻率也高于英語公示語轉喻。從漢語公示語內部轉喻分布來看,三種類型的轉喻頻率也有差異性,表現為:警示語轉喻頻率最高,其次是指示告示類,提示類轉喻頻率最低。本研究揭示了漢英公示語背后認知思維差異性和理據性,希望能夠為漢語公示語的英譯實踐提供一些參考,利用漢英公示語背后的認知差異性做好譯前預測,采取更好的翻譯策略提高公示語的翻譯質量。

參考文獻:

[1]丁衡祁.努力完善城市公示語,逐步確定參照性譯文[J].中國翻譯,2006(6).

[2]代小兵.旅游景區公示語翻譯研究綜述[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6):78-80.

[3]戴宗顯,呂和發.公示語漢英翻譯研究——以2012年奧運會主辦城市倫敦為例[J].中國翻譯,2005(6):38-42.

[4]盧衛中.轉喻的理解與翻譯[J].中國翻譯,2011(2):64-67.

[5]羅選民,黎土旺.關于公示語翻譯的幾點思考[J].中國翻譯,2006(4):66-69.

[6]牛新生.公示語文本類型與翻譯探析[Q].外語教學,2008,29(3):89-92.

[7]鄒彥群,滿穎,孟艷梅.公示語翻譯研究十年綜述[J].上海翻譯,2011(4):27-30.

[8]Gibbs,R.ThePoeticsofMind:FigurativeThought,Language,andUnderstanding[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4.

[9]Peirsman,Y.&Geeraerts,D.Metonymyas caprototypicalcategory[J].CognitiveLinguistics,2006,17(3):269-316.

[10]Langnacker,RonaldW.Reference-pointconstruction[J].CognitiveLinguistics,1993,4(1):1-39.

猜你喜歡
認知翻譯
詩性與個性:艾略特認知世界的建構
本科英語專業翻譯教學改革與實用型翻譯人才的培養
淺析跨文化交際
《紅樓夢》隱喻認知研究綜述
商務英語翻譯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性及其應用
小議翻譯活動中的等值理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