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優秀羽毛球女子單打運動員技、戰術特征的分析與研究

2019-09-04 06:01曾晗昕
文體用品與科技 2019年16期
關鍵詞:陳雨菲馬琳戴資穎

□ 曾晗昕

(上海體育學院 上海 200438)

羽毛球運動從開創至今,從簡單到全面、到快速靈活、再到多變,技戰術的發展經歷了幾次飛躍。從整體上看,羽毛球技戰術的發展正朝著“快速、全面、進攻和多拍”的方向前進。尤其是在田麥久《運動訓練學》中,羽毛球得到了較為明顯的項群劃分,并將它列為技能主導類隔網性運動項目,將它的發展風格定義為 “以快為主,以攻為主,以我為主”的道路,被大多數所接受。而羽毛球女子單打項目在我國競技體育中,一直都是優勢項目。因運動員不同的訓練環境、遺傳、經歷、性格等方面的差異,導致了她們技戰術風格的不同,致使每位運動員的技戰術也有著明顯的差異和鮮明的個性。本論文選取觀察2017-2019世界羽壇的代表人物——戴資穎、馬琳、山口茜、陳雨菲的打法為切入點,通過四人在2017-2019年參加的羽毛球女子單打比賽中的技、戰術進行研究,分析四人在比賽中,每個區域的技、戰術運用特征,并得出相應結論。希望能夠為今后的羽毛球訓練提供參考依據。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世界優秀羽毛球女單運動員戴資穎、馬琳、山口茜、陳雨菲近三年重大羽毛球比賽相關技戰術特征統計數據為研究對象。

表1 研究對象基本信息表

1.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從上海體育學院圖書館,中國期刊數據庫中檢索,閱讀了大量關于羽毛球技戰術、運動體能、運動選材方面的書籍和文獻資料,了解了當前羽毛球技戰術方面的發展現狀,并對文獻進行分類整理,分析和總結,為本文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

(2)錄像觀察法:本論文以世界優秀羽毛球女子單打運動員(戴資穎、馬林、山口茜、陳雨菲)近三年重大羽毛球比賽中的6場錄像為觀察對象,分析四人在不同比賽對手的情況下技戰術的異同;

(3)數理統計法:本研究建立在文獻資料法,錄像觀察法的基礎上,通過excel軟件進行統計,匯總了世界優秀羽毛球女子單打運動員全場各項技術的使用情況,擊球路、線及得失分情況,并以表和圖的形式反映研究結果。

2、四名羽毛球女子單打選手技、戰術運用情況分析

2.1、發球技、戰術的運用

羽毛球擊球技術中,發球是唯一一項不受對方擊球方式限制的技術,發球方處于主動地位,可以根據對方的站位、路線、思想和情緒等情況,控制場上的主動權。發球搶攻戰術是單打技戰術中的其中之一,以先發制人的進攻控制賽場上的節奏。在女子單打比賽中,主要以發正手高遠球,球的飛行路線高而遠,球在空中的飛行時間長、距離遠。與此同時,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也會采用發網前小球,但發網前小球以男單偏多,女單較少。

戴資穎、山口茜、陳雨菲一般選擇正手發球,馬琳以發反手網前為主。馬琳的發球靈活多變,是根據不同的情況發不同的球,發反手高球和反手網前球、正手網前球居多,但仍是選擇以發網前球較多。戴資穎的發球是根據不同的對手發不同的球,對手為馬琳時,發球技術百分百采用發正手高遠球,馬琳屬于進攻型選手,在馬琳進攻過程中戴資穎采用的守中反攻的技術得分。山口茜的對手為戴資穎和馬琳時,百分百采用正手發高球技術,對手為陳雨菲時,偶爾改為正手網前或反手網前的技術。

2.2、前場技、戰術的運用

前場擊球技術由前場挑高球、平推球、搓小球、放小球、勾對角線小球和撲球等幾種擊球技術組成,每一項擊球技術都可由正、反手擊球姿勢完成擊出。一般情況下是根據來球的距離的遠近來采用合適的步法。根據每個運動員的技術風格的特征劃分,搓、放小球和撲球為主動擊球技術,推球和勾球為過渡性擊球技術,挑球為被動性擊球技術。

山口茜、戴資穎、陳雨菲、馬林在前場主要以挑球為主。挑球的擊球位置低,飛行高、路線長,飛行時間也就長。而挑球可以有效的限制對手,使對手被迫退回后方的底線。四名運動員的搓、放小球質量很高,而戴資穎有時候會在網前使用假動作,在快要擊球的瞬間,改變拍面的角度,使用快推或挑后場,這樣有效地打亂對方的節奏,消耗對手的體能。在被動的情況下,山口茜和陳雨菲更多地采用挑球過渡到對手的后方底線,使自身有足夠的時間回到中場。馬琳和戴資穎在前場被動的情況下運用勾對角的技術偏多,目的在于擺脫自身困難的同時給對手添加難度。在自身主動的情況下,四人都是采用搓、放技術,為下一拍做準備,逼迫對手起高球,使自己處于主動局面。

2.3、中場相持階段技、戰術的運用

羽毛球單打中場區域在前場發球線與雙打發球底線和單打邊線組成的長方形,在這一區域使用的技術稱之為中場擊球技術。中場位置擊球速度極快,平抽快擋球多在進攻,接殺球多處于防守狀態下運用。周峰在《研究我國羽毛球女單運動員孫瑜的技戰術特征分析》中總結在全場技術方面要發揚競技體育精神“球不落地,永不放棄”,降低失誤率,保證回球的質量,尤其是在相持階段。

在中場相持階段馬琳的擋網球最多。其次,是戴資穎的擋網球。山口茜的抽球所占的比例最多,其次是攔網。在2019年的全英賽比賽中,陳雨菲的平抽快擋明顯的提高,從錄像可以看出,陳雨菲的平抽快擋節奏和變化較快。陳雨菲的擋網球占的比例最多,攔網球是其次,抽球占最少。中場相持階段的平抽、快擋在雙打的比賽中出現的次數會更多,但是在單打的比賽中也不能忽視,平抽快擋的節奏主動爭取變化有利于擺脫對手的進攻。同時,在單打中,中場的擋網是在對手重殺的情況下被動擋網前,使對手從后場被動跑到前場,并且在重殺的情況下很容易失去重心,從后場到達前場是最大的距離,因此,中場擋網球前能夠使自己在防守被動的情況下轉為主動。

2.4、后場進攻技、戰術的運用

在田麥久的《運動訓練學》中提到,依照運動項目的動作結構分類,將羽毛球劃分為多元動作結構中的變異組合,因此,羽毛球屬于非周期性運動項目。非周期性技術特點決定了羽毛球運動擊球位置的千變萬化,由于來球的角度和弧度、距離、力量不同,來球的方向不定,選手在身體前后各個空間位置都有可能擊球。后場擊球技術分為四大類:高遠球、吊球、殺球。這也是女子單打中常見的“四方球”打法。

山口茜的打法主要采用高遠球拉開對手,消耗對手體力。而戴資穎,馬琳,陳雨菲的打法也很明顯,主要以下壓進攻,從錄像可以看出,她們通常采用直線長殺,對角點殺,劈殺上網搓,推,勾控制網,這也特別符合她們的“下壓突擊控網結合拉吊突擊”打法。劉瑤瑤在《世界優秀羽毛球女單運動員戴資穎的技戰術特征分析》中提到在羽毛球的比賽過程中,后場技術應用頻率相較于中場技術和前場技術是最高的,尤其是在女子單打比賽中。四人當中,山口茜主動失誤率最低,馬琳最具威脅性技術是后場殺球,也是場上得分率最高的技術,包括點殺和劈殺球球,飛行速度極快,由高向低飛行,對接殺球的一方要求很高。

3、結論與建議

3.1、發球

戴資穎,山口茜,陳雨菲主要以發高遠球技術為主,整體發球偏向壓制后場區域,輔以前場二號區域進行發球搶攻。馬琳以發反手網前為主,正手網前為輔。發球時,可以根據對手的特點來調整發球,并提高發球的準確性。

3.2、相持階段

四名女子單打運動員采用搓、放技術和勾對角技術控制網前為主,中場使用接殺球放網技術和平抽快擋技術過渡為主。

3.3、后場

四名女子單打運動員的進攻能力極強,使用殺球技術和吊球技術下壓進攻為主,整體戰術以下壓,進攻控制網前戰術為主。馬琳以殺球進攻為主得分,另外三名女單選手在后場進攻時采用殺球技術略少。山口茜在后場的進攻技術采用吊球居多,拉高遠球次之。

3.4、制勝因素

戴資穎的進攻能力和防守能力強,擊球路線變化多。馬琳的進攻能力很強,防守能力相對較弱。山口茜跑動很快,防守能力較強,她的進攻能力稍弱,但是球路很穩,技術全面,主動失誤很少。而陳雨菲的進攻能力和防守能力都較好,在錄像觀察中可以發現,陳雨菲的球路較刁鉆。

猜你喜歡
陳雨菲馬琳戴資穎
陳雨菲:跨過難關 尋光前行
陳雨菲 中國一單成長記
陳金賽后“記者”“指導”無縫切換
馬琳:在再婚生活中不斷提升自我
“功和機械能”綜合測試題
幸福再出發,馬琳走出婚姻低谷喜做爸爸
八年級物理上學期期中測試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