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文獻計量學的重大入侵害蟲草地貪夜蛾的研究動態分析

2019-09-04 09:34李紅梅萬敏顧蕊劉路路聶鳳英王振營張峰
植物保護 2019年4期
關鍵詞:文獻計量分析草地貪夜蛾生物防治

李紅梅 萬敏 顧蕊 劉路路 聶鳳英 王振營 張峰

摘要 為了深入了解草地貪夜蛾在全球范圍的研究動態和趨勢,本文利用文獻計量學方法,以知網、萬方、維普、Web of Science和CAB文摘數據庫為數據源,對1910-2019年在國內外發表的5 030篇草地貪夜蛾文獻進行了統計分析。結果表明:國內外關于草地貪夜蛾的文獻數量隨著時間的推移呈現整體上升趨勢,20世紀90年代以來出現井噴式增長。學術期刊論文占總發文量的89.2%,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和《植物保護》分別是發文量最多的外文和中文期刊。在外文發文量方面,美國、巴西和墨西哥等國家的研究機構和學者名列前茅;在中文發文量方面,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和北京農學院位列前三。草地貪夜蛾的研究熱點與其可持續防控高度相關,尤其側重生物防治和IPM方面的研究。

關鍵詞 草地貪夜蛾; 文獻計量分析; 發文量; 生物防治; 數據庫

中圖分類號: S 435.132

文獻標識碼: A

DOI: 10.16688/j.zwbh.2019305

草地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J.E.Smith),異名Laphygma frugiperda Smith & Abbot,屬鱗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屬,俗稱秋黏蟲,是一種重要的遷飛性農業害蟲[13]。草地貪夜蛾寄主范圍廣泛,已記載76科353種,主要包括禾本科、菊科和豆科植物[4],尤其對玉米、水稻、高粱、花生、棉花、大豆和甘蔗等作物為害較重[3, 58]。草地貪夜蛾幼蟲在寄主作物幼苗期、營養生長期、花期和果實生長期皆可通過取食生長點、根基部、葉片、花絲、花蕾或果穗等部位造成危害[3],特別是6齡幼蟲為害最嚴重[5]。與玉米生長晚期的蟲害相比,玉米生長發育早期的蟲害會造成更多的葉片損害和產量損失。盡管部分研究表明草地貪夜蛾造成玉米減產50%以上,但是多數田間試驗結果顯示其為害導致玉米減產在20%以下[9]。

草地貪夜蛾原產于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1],周年發生于南至阿根廷拉潘帕省、北至美國佛羅里達州和德克薩斯州南部之間的廣闊區域,并季節性向北遷飛至加拿大魁北克省和安大略省[2,10]。2016年1月,草地貪夜蛾第一次在西非的尼日利亞被發現[11],隨后在兩年內迅速在非洲大陸擴散傳播,現在已經被證實入侵撒哈拉以南的44個非洲國家[12]。2018年5月,草地貪夜蛾入侵到亞洲的印度,11月進入孟加拉和斯里蘭卡,12月入侵緬甸和泰國[13]。2019年1月,我國云南首次發現了草地貪夜蛾[1415],截至5月底,已經入侵到云南、廣西、貴州、廣東、福建、湖南、海南、浙江、湖北、四川、重慶、河南、安徽、陜西、上海等15?。ㄊ?、自治區)的380多個縣[1617],并有繼續向北遷飛擴散到北方玉米主產區的可能性,嚴重威脅我國玉米產業的安全[17]。

文獻計量學是基于文獻本身信息,采用數學、統計學等計量方法客觀地分析研究文獻信息的分布、結構、數量關系等,進而探討科學技術的某些結構、特征和規律的一門學科[18]?;诖髷祿畔⒌奈墨I計量分析可以定量評估及預測研究對象的發展方向與趨勢,為學科發展提供宏觀指導。草地貪夜蛾作為新近入侵我國的重要農業害蟲,已對我國的玉米生產構成威脅,我們利用文獻計量學這一研究手段,對國內外有關草地貪夜蛾的文獻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分析與匯總;從科研文獻產出角度分析了國內外草地貪夜蛾的研究現狀、發展動態和趨勢,旨在為從事草地貪夜蛾研究、預測和防控的學者與決策者提供數據支持,加強草地貪夜蛾防控阻截工作,更好地為草地貪夜蛾可持續治理提供信息支撐。

1 材料與方法

1.1 數據來源

國際應用生物科學中心(CAB International)擁有現今世界上最權威的農業與生物文摘數據庫之一CAB文摘數據庫。該數據庫是農業領域最早最全的數據庫,從1910年建立到現在已經收集摘錄了來源于130多個國家出版的1.4萬余種期刊、圖書、專業報告以及會議論文集等。Web of Science是美國科技信息研究所(ISI-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基于WEB開發的產品,包括三大引文數據庫(SCI、SSCI和A & HCI)和兩個化學數據庫(CCR、IC),以ISI Web of Knowledge作為檢索平臺。

1.2 檢索方法

采用主題詞檢索的方法,首先在CAB敘詞表中搜索Spodoptera frugiperda,獲得所有相關的異名和英文名,并對這些名稱進行審核,最后確定SU=“southern grassworm” OR “Spodoptera frugiperda” OR “fall armyworm” OR “Laphygma frugiperda”進行檢索。

利用Web of ScienceTM平臺,首先通過CAB文摘數據庫檢索國內外草地貪夜蛾的研究進展,檢索時段為1910年-2019年;然后利用Web of Science的核心合集對1995年-2019年的關鍵詞進行深入挖掘分析。中文文獻通過知網、萬方、維普等平臺檢索國內的文獻資料,檢索式用SU=“草地貪夜蛾” OR “秋黏蟲”,檢索時段為1970年-2019年。

1.3 研究動態分析

對獲得的所有發表文獻,導出到Endnote軟件(版本X8)進行去重處理,獲取了5 030篇有效文獻,其中中文文獻79篇。利用VOSviewer軟件(版本1.6.11)對研究機構、研究國家和高頻關鍵詞等進行了共現聚類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草地貪夜蛾論文發文量分析

在檢索時間段內(1910年到2019年5月27日),共獲得有關草地貪夜蛾的論文5 030篇。以10年為一個單位進行統計,結果表明,國際上關于草地貪夜蛾的文獻數量隨著時間的推移呈現整體上升趨勢(圖1)。有關草地貪夜蛾的第一篇學術論文于1912年發表在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是關于草地貪夜蛾天敵甲腹繭蜂Chelonus texanus生物學特性的研究[19],到現在已經超過了100年。前期的論文數量較少,直至20世紀60年代年均發文量才達到10篇以上;到90年代,年均發文量達到100篇以上。隨著草地貪夜蛾分別于2016年和2018年入侵非洲和亞洲,更多國家的科研和技術研發人員加入到草地貪夜蛾研究中。鑒于本文統計數據截止到2019年5月,因此,2010年-2019年的研究論文發文量預計將超過1990年-1999年的發文量,草地貪夜蛾必將受到更廣泛的關注。

2.2 國內外載文期刊分析

對已發表的論文類型進行分析發現,有關草地貪夜蛾的文獻發表在不同的媒介上,其中期刊論文占所有文獻的89.2%(圖2);會議論文也是學者們交流的重要途徑,占所有文獻的5.8%。對期刊上發表的論文做進一步分析表明:共有730多個國際期刊以及31個國內期刊發表了有關草地貪夜蛾的論文。中外文期刊中,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 發文量最多,為397篇,占總發文量的8.8%?!吨参锉Wo》是中文發文量最多的期刊,為10篇,占中文總發文量的12.7%;其次《昆蟲學報》和《中國植保導刊》分別發文6篇和5篇,各占中文總發文量的7.6%和6.3%。外來有害生物入侵我國后,植物保護類的期刊在第一時間關注并發表了有關重大入侵生物預測、監測和防控方面的論文。自2016年草地貪夜蛾入侵到非洲后,國內的發文量開始明顯增加,2017年和2018年分別為9篇和7篇,2019年的數量已超過20篇(含網絡優先發表論文)。

對發表在學術期刊上的論文進行統計分析發現(表1),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是外文發文量最多的期刊,總被引次數遠遠超過其他期刊。h 指數是一種科研活動的評估方法,數值越大即科研活動影響力越大。對排名前10的期刊進行比較發現,Journal of Virology期刊的h指數最高,這說明病毒領域是草地貪夜蛾研究的一個熱點領域,是值得關注的研究方向。1984年,嚴家騏研究了草地貪夜蛾多粒包埋核型多角體病毒DNA基因組的物理圖譜和克隆[20],這是我國學者發表的第一篇有關草地貪夜蛾的中文論文。

2.3 文獻發表國家、機構和作者分析

共有87個國家的學者發表了有關草地貪夜蛾的學術論文(圖3)。其中美國學者的發文量最多,與其他國家之間的合作也最多,例如美國與巴西、中國、墨西哥和智利均開展了大量合作。有關草地貪夜蛾的論文數量排名前10的世界機構分別來自美國、巴西和墨西哥,其中美國農業部農業研究局和相關大學是絕對的主體(表2)。來自美國農業部農業研究局的Meagher自1998年發表第一篇有關草地貪夜蛾的論文,到目前已發表65篇相關論文,他主要研究草地貪夜蛾信息素和田間誘捕等技術和方法。來自墨西哥的William主要研究草地貪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等(表3)。我國與其他國家合作研究的主要領域包括核型多角體病毒、細胞凋亡和細胞克隆等方面。我國與美洲的巴西、墨西哥以及歐洲的法國、英國、德國等國家也有合作,但與非洲國家基本沒有合作發表論文。

我國從事草地貪夜蛾工作的主要機構包括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和北京農學院等,主要領域包括草地貪夜蛾的監測、防控以及相關的病毒研究等。昆蟲桿狀病毒SfMNPV-D7能在連續傳代的草地貪夜蛾細胞中進行復制,并產生多角體病毒和未封閉在多角體內的病毒[20]。而大多數昆蟲桿狀病毒不能在昆蟲細胞培養中進行復制,因此草地貪夜蛾細胞為有關病毒學的研究提供了很大便利。在草地貪夜蛾入侵我國之前,我國學者利用草地貪夜蛾細胞做了大量病毒方面的研究。2018年9月,《世界農業》[21]摘錄并發表了聯合國糧農組織于2018年8月14日發出的預警信息,草地貪夜蛾很有可能從印度蔓延至以東南亞和中國南部為主的亞洲其他地區。2018年12月,郭井菲等[22]發表了“警惕危險性害蟲草地貪夜蛾入侵中國”一文,從生物學特征、為害、分布區域及入侵性、形態及分子鑒定方法等方面做了較為詳細的論述,并對其入侵中國的風險進行了預測分析,同時提出應對策略。隨著草地貪夜蛾的入侵,我國學者的研究方向正在轉變為草地貪夜蛾的預測、監測、遷飛和可持續治理。吳孔明、姜玉英和張志勇是發文量最多的中國學者,分別為8篇、7篇和6篇。

2.4 研究熱點分析

文獻關鍵詞是作者用簡潔的詞語對論文主旨內容的高度概括,用VOSviewer軟件對高頻關鍵詞進行網絡聚類,高頻關鍵詞間共現強度的聚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這一領域內的研究熱點[23]。對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錄的3 660篇發表于1995年-2019年的草地貪夜蛾相關文獻進行高頻關鍵詞聚類分析。將頻次閾值設定為8,從7 218個關鍵詞中篩選出201個高頻關鍵詞進行聚類分析,得到8個聚類,即草地貪夜蛾研究的8個熱點:桿狀病毒,蘇云金芽孢桿菌(Bt),核型多角體病毒,生物防治,有害生物綜合治理(IPM),寄主抗性及抗性管理,種群繁殖、行為及監測,生物化學與分子遺傳學(表4)。

深入剖析生物防治與其他研究熱點的關鍵詞共現關系發現,生物防治除了與昆蟲生理生化和分子遺傳學研究熱點無直接關聯外,與其他6個研究熱點均有不同程度的關聯(圖4),特別是與寄主抗性和抗性管理,種群繁殖、行為和監測兩個研究熱點交叉非常多。以生物防治作用物的種類對草地貪夜蛾生物防治相關文獻進行進一步分析,可見寄生蜂相關研究最為活躍,發文量占草地貪夜蛾生物防治發文量的29.7%,其次是捕食性天敵和細菌類(以Bt為主),均約占19.5%;病毒類相關文獻占16.6%,主要包括桿狀病毒、核型多角體病毒等;線蟲和真菌類相關文獻相對較少,各約占7.0%。

3 討論

盡管文獻計量學研究受下列因素的影響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文獻數據庫的選擇、個別文獻的遺漏或者重復、人工篩選文獻時的主觀因素、關鍵詞的覆蓋面等,但還是能夠客觀、全面、科學合理地分析和反映被研究對象的現狀和發展趨勢[24]。本研究通過文獻計量學分析發現,關于草地貪夜蛾的研究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出現井噴式增長,年均發文量持續在100篇以上,遠遠高于其他害蟲如亞洲玉米螟 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25]、扶桑綿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26]、桃小食心蟲 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27]和鈴木氏果蠅Drosophila suzukii Matsumura[24]等的發文量。這不僅表明草地貪夜蛾的科研活動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和強度,也反映出草地貪夜蛾的重要程度,同時也為本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數據基礎。

參考文獻

[1] TODD E L, POOLE R W.Keys and illustrations for the armyworm moths of the noctuid genus Spodoptera Guenée from the Western Hemisphere [J].Annals of the 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80, 73(6):722738.

[2] JOHNSON S J.Migration and the life history strategy of the fall armyworm, Spodoptera frugiperda in the Western Hemispher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opical Insect Science, 1987, 8(4/5/6):543549.

[3] CABI.Datasheet.Spodoptera frugiperda (fall army worm)[EB/OL].Invasive Species Compendium, (20190423)[20190619].https:∥www.cabi.org/ISC/datasheetreport/29810.

[4] MONTEZANO D G, SPECHT A, SOSA-GMEZ D R, et al.Host plants of Spodoptera frugiperda (Lepidoptera:Noctuidae) in the Americas [J].African Entomology, 2018, 26(2):286301.

[5] SPARKS A N.A review of the biology of the fall armyworm[J].Florida Entomologist, 1979, 62(2):8287.

[6] PITRE H N, HOGG D B.Development of the fall armyworm on cotton, soybean and corn [J].Journal of the Georgia Entomology Society,1983,18(2):182187.

[7] BUENO R C O F, BUENO A F, MOSCARDI F, et al.Lepidopteran larvae consumption of soybean foliage:basis for developing multiple-species economic thresholds for pest management decisions [J].Pest Management Science, 2011, 67(2):170174.

[8] HARDKE J T, LORENZ G M, LEONARD B R.Fall armyworm (Lepidoptera:Noctuidae) ecology in south-eastern cotton[J/OL].Journal of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2015, 6(1):10.https:∥doi.org/10.1093/jipm/pmv009.

[9] FAO.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the fall armyworm on maize:A guide for farmer field schools in Africa[R].Rome: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2018.

[10]EARLY R, GONZLEZ-MORENO P, MURPHY S T, et al.Forecasting the global extent of invasion of the cereal pest Spodoptera frugiperda, the fall armyworm[J/OL].NeoBiota, 2018, 40:2550.

[11]GOERGEN G, KUMAR P L, SANKUNG S B, et al.First report of outbreaks of the fall armyworm Spodoptera frugiperda (J.E.Smith) (Lepidoptera, Noctuidae), a new alien invasive pest in West and Central Africa[J/OL].PLoS ONE, 2016, 11(10):e0165632.

[12]RWOMUSHANA I, BATEMAN M, BEALE T, et al.Fall armyworm:impacts and implications for Africa [R].CABI,2018:154.

[13]FAO.Fall armyworm likely to spread from India to other parts of Asia with South East Asia and South China most at risk[R].Rome: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2018.

[14]楊學禮, 劉永昌, 羅茗鐘, 等.云南省江城縣首次發現遷入我國西南地區的草地貪夜蛾[J].云南農業, 2019(1):72.

[15]姜玉英, 劉杰, 朱曉明.草地貪夜蛾侵入我國的發生動態和未來趨勢分析[J].中國植保導刊, 2019, 39(2):3335.

[16]于文靜.農業農村部要求加強草地貪夜蛾監測防治[EB/OL].(20190522)[20190619].http:∥www.xinhuanet.com/food/201905/22/c_1124525666.htm.

[17]楊普云, 朱曉明, 郭井菲, 等.我國草地貪夜蛾的防控對策與建議[J/OL].植物保護, (20190529)[20190619].https:∥doi.org/10.16688/j.zwbh.2019260.

[18]邱均平.文獻計量學[M].北京:科技文獻出版社, 1988.

[19]PIERCE D W, HOLLOWAY T E.Notes on the biology of Chelonus texanus, Cress [J].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 1912, 5(6):425428.

[20]嚴家騏.草地貪夜蛾多粒包埋核型多角體病毒DNA基因組的物理圖譜及其部分DNA片段的克隆[J].武漢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84, 30(3):101108.

[21]秋黏蟲可能從印度蔓延到亞洲其他地區, 東南亞和中國南部首當其沖[J].世界農業, 2018(9):239.

[22]郭井菲, 趙建周, 何康來, 等.警惕危險性害蟲草地貪夜蛾入侵中國[J].植物保護, 2018, 44(6):110.

[23]周超峰.文獻計量常用軟件比較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2017.

[24]蔡普默, 儀傳冬, 張琪文, 等.應該引起重視的害蟲:基于文獻計量鈴木氏果蠅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J].果樹學報, 2018, 35(12):15301540.

[25]CAI Zhuoping, ZHU Honghui.Using bibliometrics method to analyze researches on Asian corn borer during 2005—2009 in China [J].浙江農業學報, 2012, 24(10):7680.

[26]翟欣.扶桑綿粉蚧研究狀況的文獻計量分析[J].環境昆蟲學報, 2015, 37(3):693699.

[27]孫麗娜, 仇貴生, 張懷江, 等.基于文獻計量學的桃小食心蟲研究動態分析[J].果樹學報, 2015, 32(6):12081219.

[28]LIMA M S, SILVA P S L, OLIVEIRA O F, et al.Corn yield response to weed and fall armyworm controls [J].Planta Daninha, 2010, 28(1):103111.

[29]FIGUEIREDO M L C, DELLA LUCIA T M C, CRUZ I.Effect of Telenomus remus Nixon (Hymenoptera:Scelionidae) density on control of Spodoptera frugiperda (Smith) (Lepidoptera:Noctuidae) egg masses upon release in maize field [J].Revista Brasileira de Milho e Sorgo, 2002, 1(2):1219.

[30]吳秋琳, 姜玉英, 吳孔明.草地貪夜蛾緬甸蟲源遷入中國的路徑分析[J].植物保護, 2019, 45(2):16.

[31]ADAMCZYK J J JR, HOLLOWAY J W, LEONARD B R, et al.Susceptibility of fall armyworm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plant hosts to selected insecticides and transgenic Bt cotton [J].Journal of Cotton Science, 1997, 1(1):2128.

[32]YU S J, NGUYEN S N, ABO-ELGHAR G E.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secticide resistance in the fall armyworm, Spodoptera frugiperda (J.E.Smith)[J].Pesticide Biochemistry & Physiology, 2003, 77(1):111.

[33]BATEMAN M L, DAY R K, LUKE B, et al.Assessment of potential biopesticide options for managing fall armyworm (Spodoptera frugiperda) in Africa [J].Journal of Applied Entomology, 2018, 142(9):805819.

[34]CHANDRASENA D I, SIGNORINI A M, ABRATTI G, 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field-evolved resistance to Bacillus thuringiensis-derived Cry1F δ-endotoxin in Spodoptera frugiperda populations from Argentina[J].Pest Management Science, 2017, 74(3):746754.

[35]MOLINA-OCHOA J, CARPENTER J E, HEINRICHS E A, et al.Parasitoids and parasites of Spodoptera frugiperda (Lepidoptera:Noctuidae) in the Americas and Caribbean Basin:An inventory [J].Florida Entomologist, 2003, 86(3):254289.

[36]ESTRADA VíRGEN O, CAMBERO CAMPOS J, ROBLES BERMUDEZ A, et al.Parasitoids and entomopathogens of the fall armyworm Spodoptera frugiperda (Lepidoptera:Noctuidae) in Nayarit, Mexico[J].Southwestern Entomologist, 2013, 38(2):339344.

[37]MEAGHER R L, Nuessly G S, Nagoshi R N, et al.Parasitoids attacking fall armyworm (Lepidoptera:Noctuidae) in sweet corn habitats [J].Biological Control, 2016, 95:6672.

[38]COCK M J W, BENNETT F D, HUGHES I W, et al.A review of biological control of pests in the Commonwealth Caribbean and Bermuda up to 1982 [R].Wallingford, UK:Commonwealth Agricultural Bureaux, 1985.

[39]KENIS M, DU PLESSIS H, VAN DEN BERG J, et al.Telenomus remus, a candidate parasitoid for the biological control of Spodoptera frugiperda in Africa, is already present on the continent[J/OL].Insects, 2019, 10:92, doi:10.3390/insects10040092.

[40]CAVE R D, ACOSTA N M.Telenomus remus Nixon:Un parasitoide en el control biológico del gusano cogollero, Spodoptera frugiperda (Smith) [J].Ceiba 1999, 40(2):215227.

[41]CAVE R D.Biology, ecology and use in pest management of Telenomus remus [J].Biocontrol News and Information, 2000, 21(1):2126.

[42]GUTIERREZ-MARTINEZ A, TOLON-BECERRA A, LASTRA-BRAVO X B.Biological control of Spodoptera frugiperda eggs using Telenomus remus Nixon in maize-bean-squash polyculture [J/OL].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2012, 7(3):285292.

[43]POMARI-FERNANDES A, DE QUEIROZ A P, DE FREITAS BUENO A, et al.The importance of relative humidity for Telenomus remus (Hymenoptera:Platygastridae) parasitism and development on Corcyra cephalonica (Lepidoptera:Pyralidae) and Spodoptera frugiperda (Lepidoptera:Noctuidae) eggs [J].Annals of 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15, 108(1):1117.

[44]VIEIRA N F, POMARI-FERNANDES A, LEMES A A F, et al.Cost of production of Telenomus remus (Hymenoptera:Platygastridae) grown in natural and alternative hosts[J].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 2017, 110(6):27242726.

[45]何俊華, 劉銀泉, 施祖華.中國斜紋夜蛾寄生蜂名錄[J].昆蟲天敵, 2002, 24(3):128137.

[46]唐雅麗, 陳科偉, 許再福.夜蛾黑卵蜂(Telenomus remus Nixon)個體發育研究[J].長江蔬菜, 2010(18):13.

[47]郭井菲, 靜大鵬, 太紅坤, 等.草地貪夜蛾形態特征及與3種玉米田為害特征和形態相近鱗翅目昆蟲的比較[J].植物保護, 2019, 45(2):712.

[48]劉悅秋, 江幸福.甜菜夜蛾的生物防治[J].植物保護, 2002, 28(1):5456.

[49]司升云, 周利琳.甜菜夜蛾[M]∥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中國農作物病蟲害, 中冊, 3版.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2014:456461.

[50]蔣杰賢.斜紋夜蛾[M]∥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中國農作物病蟲害, 中冊, 3版.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2014:461467.

(責任編輯:楊明麗)

猜你喜歡
文獻計量分析草地貪夜蛾生物防治
基于Web of Science的抑病型土壤文獻計量分析
永靖縣草地貪夜蛾監測防控技術策略
不同農藥防治甜玉米草地貪夜蛾的藥效對比試驗
草地貪夜蛾對山東省玉米的危害風險及其監測防控研究進展
安徽省草地貪夜蛾入侵概況及其防治措施
首屆國際生物防治大會在北京舉行
SCI收錄上海中醫藥大學論文的計量分析
我國職業教育師資研究熱點可視化分析
文獻計量分析視域下的中國苗族姓名研究現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