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微電影審美特質研究

2019-09-06 01:30楊恩慧
滁州學院學報 2019年4期
關鍵詞:藝術

楊恩慧,孫 強

微電影,又稱為微型電影,它是指使用新媒體方式制作,基于網絡平臺傳播,適合在移動客戶端和短時間內觀看的短片。作為傳統電影和新媒體有機融合的產物,其不僅具有電影本體的內核,還具有自身的特質:影片時長短、制作周期短、投資規模小、表現形式多種、制作手法多樣等。藝術微電影是微電影中的“貴族”,常用來表達導演的“作者思想”和承載某種價值觀。藝術微電影主要是指在內涵、敘事、內容、形式等方面更注重體現藝術品質和人文情懷的微電影。藝術微電影與傳統電影長片以及普通的微電影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它擁有獨特的審美特質。從影視藝術的角度來看,微電影的未來不應被全民狂歡、娛樂至死的大環境所淹沒,微電影的價值不應以代表“名”的點擊率和代表“利”的商業價值來衡量。藝術微電影是微電影中的先驅者,她引領微電影藝術的發展方向。[1]不管是何種風格的藝術微電影,其哲思化的主題內涵、多元化的敘事結構、風格化的人物形象、個性化的影像風格和新媒體創作手段都是藝術微電影中值得探究的審美特質。

一、藝術微電影的主題內涵與敘事結構

故事結構指的是基于藝術微電影導演對生活的認知,根據故事主題內涵和角色創作的需要,運用視聽語言的方法,對藝術元素進行的有序設計和組織。在國外藝術微電影的敘事策略中,虛構敘事和重復敘事是兩種常見的敘事手法。米歇爾·布托說:敘述向我們展示世界,但注定是一個虛假的世界。敘述的類型可分為“真實敘事”和“虛構敘事”。其中,真實敘事基于時空:根據時間的有序關聯和空間的有機聯系展開故事情節[2]。而虛構敘事則不受這種關聯的約束,在虛構敘事中,劇中人物并不特指某一明確的人,角色更多的是一種藝術符號,是一個共同命運體的代表。重復敘事中所指的“重復”,并非“柏拉圖式的重復”(與模仿對象吻合一致的模仿式重復),而是一種以差異為前提的“尼采式的重復”,更像是德魯茲所說的類似“幻象”的虛假的影像:它們雖然處于同一系統和層次,但又具有某種差異性。[3]重復敘事體現在以下三種形式中:敘事力量的遞進、對比以及永恒輪回式的重復。

微電影《下一層》(Next Floor,加拿大,導演:Denis Villeneuve,2008,時長11分55秒,如圖1)將人性中的貪欲鞭撻得挖地三尺。片中的時間和空間都是虛構的,一個陰暗的大廳中一張碩大的餐桌前,衣冠楚楚的食客們正在進行一場饕餮盛宴。他們的裝扮顯露出其上流社會的地位,有的似軍界要人,有的如政界領袖,有的像藝術名伶,有的又如銀行大亨,這些客人無一例外身上滿是灰塵,好像剛剛經歷著一場浩劫。訓練有素的服務員將食物一盤盤端上,盤中動物的內臟和尸骨堆積如山??腿藗冃嗡起I鬼,大快朵頤爭相進食,攫取產生的劇烈晃動超過了地板的承重,客人連同餐桌跌落到下一層。服務員淡定地遷到下一層,簡單打掃后宴會繼續,然后是新一輪的大快朵頤,如此循環往復,層層跌落,仿佛墜入萬劫不復的黑暗地獄。在該片中,“吃”已不僅僅是進食本身的意義,被抽象為貪欲的符號化體現,食客們只是在以攫取的姿態搶占和吞噬,而宴會則是物欲社會的濃縮。短片似一個真實社會的虛構鏡像,不斷重復的宴會揭示了“攫取”和“下墜”的因果關系:人類因貪欲而墮落,貪欲越重,墜落越深。

圖1 加拿大微電影《下一層》劇照

對于人類欲望的探討,類似的還有獲得戛納電影節最佳短片獎的《黑洞》(The Black Hole,英國,導演:Philip Sansom & Olly Williams,2008,時長 2分20秒,如圖2),該片以物理學的“黑洞”隱喻欲望的“黑洞”。故事講述了一個周末在公司加班的小職員,無意中打印出了一個黑洞,后來發現只要把這張印有黑洞的紙放在物體表面上,他就能穿越而過,小職員試著用它到購物機里拿巧克力,后來又到保險箱里拿錢,越拿越多,最終被困保險箱內無法逃離。短片用寓意的手法展現了人性的黑洞,引人深思。在該片的敘事策略中,一方面采用了“虛構敘事”的手段,例如公司職員可以指代任何一個職場中人,甚或蕓蕓眾生,“黑洞”是貪婪無度的人性弱點的外化,“保險箱”具有引誘和禁錮的雙重屬性。該片還運用了“重復”的修辭手法,從利用“黑洞”吞噬自動販售機里的小零食,再到肆無忌憚地竊取公司保險箱里的金錢,直到出賣掉自己的靈魂——這是一種遞進式的重復敘事,無需其他敘事上的修辭,重復本身即闡釋了影片的主題。

圖2 英國微電影《黑洞》劇照

動畫形式的藝術微電影還有《人性》《平衡》《對話的維度》等等,這類主題的微電影都是對人性深層次的探討,敘事策略無一例外采用了國外微電影創作中慣用的“虛構敘事”和“重復敘事”,具異曲同工之妙。

二、藝術微電影中的人物形象

藝術微電影創作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塑造風格化的人物形象,形象的塑造不但用于表現生活狀態,且貫穿于微電影創作的整個過程,它不但是創作目的,也是創作手段,是至關重要的藝術元素。塑造出富有個性的人物形象,是藝術微電影創作的重要任務之一。具體來說,人物的形象包括視覺形象和聽覺形象,需具有高度的藝術概括性;人物的塑造包括角色形象與性格特征,角色形象無法脫離于性格特征單獨存在。藝術微電影中的多元化的人物形象應富有生活氣息、性格張力、特定的符號表義。[4]

在微電影《完美》(Perfection,美國,導演兼編?。篕aren Lin,2004,時長6分24秒,如圖3)中,主角是一個以各種“完美”形象出現的亞洲面孔的美籍女孩,從兒時起就被她的媽媽定制了一個又一個“完美”游戲。她一生的追求就是達成各種領域的完美。在至始至終的定時器音效的渲染下,一場場讓人目不暇接的游戲接踵而至。這部藝術微電影通過對人物所謂完美形象的塑造,鑄就了一系列“完美”的錯覺。影片所傳達的寓意是:人們窮極一生沉浸于無數個“Perfect Game”(完美游戲)無法自拔,最后卻與生活的真諦和終極的幸福相距甚遠。那個不停旋轉的定時器,代表著時間的脅迫與輪回,一如西西弗斯永無止境、勞而無功地推動那塊巨石。除非我們將這個關于“完美”的荒謬游戲關閉,才能逃脫永無休止的自我追逐。

圖3 美國微電影《完美》

在行為藝術微電影《超級市場》(美國,導演:Fernando Huck,2012,時長7分54秒)中,超級市場所代表的是現代物質社會的縮影。短片一開始就以購物車的第一人稱視角拍攝(攝像機放在購物車上),隨著購物車向前推進,鏡頭在琳瑯滿目的超市貨架中慢慢穿梭。隨后,鏡頭換成了第三人稱客觀視角,片中的主人公把超市貨架上的食品飲料逐個拿下來,傾倒在自己的頭上。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原聲錄音組成,是在世界各地超市錄制而來,包括我們平常在超市中聽到的人、購物車、收銀臺等所有的噪音。[5]透過人物自我“澆灌”的行為藝術,導演想告誡觀眾的是:我們正浸泡在一種彌漫全球的“物欲橫流”中。

在視覺化的人物形象之外,人物形象塑造還與其動作具有密不可分的聯系。這里所說的動作,不單單是指演員本身的肢體性戲劇動作,動作背后代表的是角色的行為動機。動作是揭示角色行為動機和性格特征的基本手段。動作在藝術微電影創作過程中的呈現方式是各式各樣的。動作能夠體現角色行動的目的、體現人物的情感和情緒、揭示人物之間的關系,以及烘托場景氣氛等。[6]角色的視覺形象和動作是藝術微電影在塑造人物時不可忽視的兩個藝術要素。

三、中國藝術微電影的哲思情節

中國優秀的藝術微電影近年來層出不窮,一些具有獨創精神的導演運用古老的東方元素和哲學思想,指向對人類終極問題的思索。值得一提的是優酷推出的“大師微電影”系列,其新穎的主題內容、敘事手段、精良的制作水準贏得了業界首肯,先后獲得幾十個知名國際電影節的青睞。優酷的“大師微電影”以內容和形式的高品質取勝,它去除了微電影“草根化”的標簽,引導當下眾多微電影向優質、精品化的方向聚集[7],樹立了藝術微電影獨樹一幟的地位。

根據鹿橋的小說集《人子》改編的微電影《一維》(中國大陸,導演: 呂樂,2013,時長17分8秒,如圖4)為“大師微電影”系列中的一部?!耙痪S”在影片的解讀方式是多元的。首先,一維與二維相對,是“非惡即善”與“非善非惡”的區分,老法師的一分為二將這一層面的意義推向極致。其次,對應片中儒家、道家和一神論的論道段落,討論的中心已不再是討論什么是善什么是惡,而是判斷善惡的主體。戲中戲的段落里,飾演老法師的演員沉默不語,“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兑痪S》的影像風格和創作手法精巧獨特,它將中國水墨畫的意蘊和傳統皮影戲元素融為一體,兼有真人實拍和動畫特效的制作手段。用一維X軸(只有長度,沒有寬度和高度)的橫移鏡頭調度,詮釋一元世界的中道智慧而非二元世界中的非白即黑,形式與內容相映成趣。這在國產微電影的制作手段和表現形式中是難能可貴的嘗試。

圖4 中國微電影《一維》劇照

微電影《行者》(香港,導演: 蔡明亮,2012,時長25分鐘42秒,如圖5)更像一首詩。該片以喧囂繁華的國際大都會香港為背景,一位身披紅色藏袍,形似僧侶的行者(李康生飾),以極緩慢的速度穿行鬧市。他低垂著頭顱,手拿漢堡和快餐塑料袋,每一步穩穩踏出,心無旁騖,似乎正是在享受這步履交錯的修行。世界是一場名利權情的博弈,世人沉湎其中。行者以這般迥異常人的方式穿梭全港,路人的疾行和行者的極緩構成強烈對比。影片為身處嘈雜紛亂不可終日的世人提供了一劑“慢”的解藥。

圖5 香港微電影《行者》劇照

在華語藝術微電影中,不乏表現現代都市人情感糾葛的題材。例如舒琪導演的《海濱薄夢》,改編自易文原著短篇小說,講述了一位單親媽媽偶遇愛情的故事,她從開始的猶豫不前,到最后與愛情擦肩而過,揭示了糾葛于社會倫理中的愛欲情愁。杜可風導演的《香港2014—仝人教育》是一部圍繞香港少年夢想與現實交織而成的幻想曲,分享童年曾有過的期望:對夢想的疑惑、對無知的天真和小孩思考的率真單純。顧長衛導演的《龍頭》講述了一個在無限的等待中,聚散離合的故事。龍是中國的象征,影片訴說的也是中國故事,其中穿插的角色蘊含的深刻內涵,更像是導演本人“分裂”出來的不同人格。從文化角度來講,華語藝術微電影中兩岸三地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意識締造岀風格各異的電影思維方式,也形成不一樣的電影制作流程和電影理念,但其本質都是展現對社會和人性的哲思。[8]

中國的藝術微電影在挖掘人性和探討東方哲理方面不斷前行。導演在作品中抒發對人生的思考與感悟,在創作之外又帶給我們這樣的思考:中國微電影的敘事策略究竟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表達哲思的主題?而這種哲思又將在多大程度上被普羅大眾所接受?藝術微電影在恰如其分地表達本民族文化時如何更好地融入中國傳統元素?

四、藝術微電影的影像風格與網絡傳播

在當今的全媒體時代,國內外藝術微電影形式呈現多樣化的態勢,除了真人實拍、動漫類別以外,各種新媒體形式層出不窮。在一部微電影乃至其中的某些鏡頭中,其呈現的形式往往是真人實拍、動漫、電腦特效以及各種新媒體制作手段的集合。隨著以電腦為工具進行視覺設計和生產的一系列相關產業的形成,業界將這一領域通稱為CG(Computer Graphics),它兼有藝術和技術的精髓,涵蓋了當下新媒體時代中呈現出來的所有視覺藝術形式。[9]CG技術為藝術微電影的鏡頭視聽表現注入了勃勃生機。

談到影像領域,不能不提到經典案例STASH,如圖6所示。STASH DVD 是由美國Stashmedia公司出版的DVD月刊雜志,包含了當月世界一流藝術設計師制作的影視、動畫、特效、動態視頻等設計、廣告創意方面的優秀作品,現已成為全球藝術家和藝術愛好者不可或缺的重要設計參考資源。以STASH為先鋒的新媒體制作手段,將為今后的藝術微電影制作提供無窮創意和無限可能。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藝術微電影打破各種制作形式的界限,將曼妙精致的影片與日新月異的形式完美結合。

圖6 STASH視頻截圖

圖7 場庫公眾號界面

放眼國內,目前最大的藝術微電影分享平臺當屬“場庫”(如圖7)。場庫的前身是“V電影”,它定位于國內領先的短視頻分享平臺,利用微信平臺,專注為用戶提供國內外優質的短片和影視資訊,同時推出原創人文紀錄片品牌。場庫的整個UI設計十分簡潔,讓觀眾能在較短時間內迅速找到自己想看的內容。在技術層面,它的視頻對畫質的要求很高,必須是超清畫質,而且支持離線緩存,便于讓觀眾在碎片化的時間中觀看。不同于現在盲目追求點擊率的許多微電影平臺,場庫里并沒有過多接地氣的娛樂、時事、生活和搞笑視頻,它選取的是高品質的電影短片、動畫短片、電影預告、旅行攝影、創意廣告等富含藝術氣質和品質的微電影,這在泥沙俱下的微電影網絡平臺中難能可貴。

由此可見,作為一種時興的微電影類型,藝術微電影吸收了各種門類視覺藝術的精華,兼采傳統藝術和網絡媒介之長,集各種創作手段之大成。一方面,這種內容與風格上的跨界,也帶來了革新中的困惑,同時又創造了更多的價值和可能性。另一方面,在劇情和記錄之間的游弋,在劇情表演和真實再現之間的對于電影本體的概念革新,在傳統電影創作手段與新媒體藝術之間的雙贏,鑄就了如今藝術微電影獨特的創作風格。[10]

猜你喜歡
藝術
抽象藝術
西方現代藝術的興起
藝術百家:馬 莉
美在《藝術啟蒙》
紙的藝術
決定的藝術
因藝術而生
藝術之手
爆笑街頭藝術
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