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因還是理由?

2019-09-10 12:55趙鶴
青年生活 2019年23期
關鍵詞:左腦斯汀合理化

趙鶴

我們總是理所當然地有這樣的信念:人是自律的,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換句話說,即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意志自由地操縱自己行為。其實“操縱”這個詞本身就已經蘊含了一種潛在的含義:意志在前,行為在后,意志主導了行為。但當我們深入地思考這個問題時就會產生一個疑惑,意識是從哪里來的呢?這又會引發一連串的問題:我們的意志是憑空產生的嗎?會有干預意志的因素存在嗎?何以確定是意志影響了行為而不是行為干預了意志?如果真的是行為導致或至少干預了意志的產生,我們是否可以感知到這種影響?由這些問題出發,本文從腦梁切斷實驗中受試者的反映、認知失調理論、自我知覺理論三個角度對意志與行為的因果關系進行討論。

一、腦梁切斷實驗:合理思維與合理化思維

通常,我們會認為意志、行為與環境三者的關系是:由意志產生行為,并由行為作用于環境并對其造成影響。但是腦梁切斷實驗中的實驗結果表明,由環境刺激導致的行為恰恰是意志產生的一個先決條件,意志只是為了解釋行為而制造的合理化理由。

為了治療病人的癲癇,患者會被切斷腦梁以防止癲癇發作,而腦科學家借此發現并證明了左右腦功能的顯著差異——右腦掌管人直觀的、幾何的、繪畫的認識和思考的行為,并和左視野相連;左腦主要掌控人的邏輯、代數、語言的認識和行為,并和右視野連接。

在后續的實驗中,腦科學家又提供給裂腦病患一些圖片,使其左腦接收到一只雞爪的圖像,右腦接收到一張雪景的圖像,接著實驗人員會提供給受試者提供一系列圖片,讓其在其中選擇兩張與剛才看到的圖片最相符的圖片。實驗中受試者分別選擇了雞和鐵鍬,其中雞對應雞爪,鐵鍬對應雪景。但是奇怪的是由于人的左腦無法判斷和處理圖像,所以患者本應對雪景圖無任何印象或記憶,這說明受試者并非未接收到圖像,只是無法處理這樣的信息。當實驗人員要求受試者解釋為何選擇這兩張圖片時,受試者的回答更出乎意料:選擇雞是因為看到了雞爪,而選擇鐵鍬是因為雞窩需要打掃。這樣的解釋,說明患者為了能夠在接收到的信息和做出的選擇行為之間達成平衡,會對進信息進行整合,編造出一個完美的理由,賦予行為合理意義。這說明,腦梁切斷患者的思維并不是我們所以為“意志→行為→環境”的合理思維,而是“環境→行為→意志”的合理化思維。

二、認知失調理論:決斷后效應

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利昂·費斯汀格提出的認知失調理論也可以用來解釋意志和行為的關系問題。該理論認為,當個體認識到字自己的態度之間或態度和行為之間產生矛盾時會產生一種認知不協調狀態,個體為了解除緊張會使用改變認知、增加新的認知、改變認知的相對重要性、改變行為等方法來力圖重新恢復平衡。

在很多情況下,當我們的行為無法做出改變時,我們會為行為做出合理化解釋以達到自我的平衡,比如我們都知道喝酒有害身體健康,但對酒精成癮者來說徹底戒酒十分困難,所以他們會對自己喝酒的行為作出一系列解釋,比如酒精可以助眠、喝酒的男人很帥、自己酒量很好,多喝一點沒關系等等。這樣的態度調整是為了讓自己的內部矛盾得到整合,但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的行為又是先于意志的,意志只是作為行為的合理化理由而出現,而在費斯汀格后續的實驗中也證明了這一點。

費斯汀格讓被試者分為兩組,分別進行一小時枯燥無聊的繞線實驗,在實驗后要求被使者告訴下一個被試者(由實驗人員假扮)實驗非常有趣,并為此獲得一筆報酬:其中一組受試者會被支付20美元的報酬,另一組只被支付1美元的報酬。接著實驗人員讓兩組受試者都填寫一張用來調查實驗是否有趣的問卷,結果顯示被支付相對較少報酬的一組受試者反而改善了對實驗內容的評價,認為并沒有那么無趣。費斯汀格將這種現象解釋為,當受試者撒謊時內心會出現不協調的狀況,即“認為實驗無聊”和“告訴別人有趣”的心口不一的行為。為了消除這種不協調行為,受試者需要把自己的行為合理化,而報酬較多的一組可以將其解釋為“自己是為了得到報酬而說謊的”,但報酬較少的一組卻很難以這一理由說服自己,于是只有改變對實驗內容的認知,認為實驗其實“并沒有那么無趣”。在這一實驗中,受試者的態度轉變顯然是一種“決斷后效應”,即做出了決斷之后,人們為了消解內部的失調狀態,對自己選擇的事物或行為的態度就會由原來的模棱兩可、不置可否變得旗幟鮮明,我們從小就聽的“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的寓言故事也是這一原理的表現,這些都說明了意志更大程度上只能算作行為“理由”而非“原因”,這似乎和腦梁切斷患者的思維方式并沒有什么不同,從這個角度上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何在日常生活有各種婚禮、升旗、會議、宣誓這些看似沒有意義但又不得不存在儀式化程序。

三、結論

綜上所述,意志和行為之間并不存在客觀的因果關系,很多情況下,我們的行為是由環境的刺激所導致,而在此基礎上產生的意志僅僅只是對已有行為的主觀說明,是我們為消除內在的不平衡性而賦予行為的合理化意義,理解這一點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為與主觀思維之間的關系。

參考文獻

[1] 黃希庭.簡明心理學辭典[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311頁

[2] 劉海龍著. 大眾傳播理論:范式與流派.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8.02.:192頁

猜你喜歡
左腦斯汀合理化
槍口
合理化建議
Chapter 8 An absurd case 第8章 冤假錯案
我用右腦多,還是左腦多
我國產業結構合理化程度的差異研究
我國產業結構合理化程度的差異研究
左腦風暴
你是左腦發達還是右腦發達?
合理化建議為交通企業發展注入活力
合理化建議活動在高揚煙草的創新和改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