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鏡輔助胃癌根治術治療高齡胃癌臨床成效分析

2019-09-10 02:10侯永超
醫學食療與健康 2019年11期
關鍵詞:高齡患者胃癌根治術腹腔鏡

侯永超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鏡輔助胃癌根治術治療高齡胃癌的臨床成效。方法:本次研究選取我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80例高齡胃癌患者,按治療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兩組,腹腔鏡輔助胃癌根治術治療為觀察組,行開腹術為對照組,比較兩組患者手術前后指標及臨床成效。結果:經治療后發現,觀察組患者術中(切口長度、出血量)與術后(排氣,進食,下床活動時間,住院總時間)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其中(p<0.05),且并發癥發生率明顯小于對照組,其中(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臨床上,腹腔鏡輔助胃癌根治術治療高齡胃癌有顯著療效,與開腹手術比危險性小,并發癥少,術后愈合快,更加安全,應該加以推廣。

【關鍵詞】腹腔鏡,胃癌根治術,高齡患者

[中圖分類號]R73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19)17-0029-02

胃癌是一種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在我國各種癌癥的病死率中排名第一,這嚴重威脅了人民的健康與生命。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這導致高齡的胃癌患者也越來越多。由于高齡胃癌患者的各項身體機能下降嚴重,機體的免疫功能逐漸不足,且其本身就帶有各種老年病,這些因素嚴重影響了手術指標的判定,容易造成患者術中危險大,術后恢復差,各類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和病死率明顯提高。所以,對高齡胃癌患者來說,選擇一種創傷性較小的手術方式,對提高其愈后水平和生存率至關重要。腹腔鏡屬于微創手術,本身就具有療效好,愈后快的特點。早在1994年,Kitano,Goh等就將腹腔鏡分別運用于早期與進展期胃癌,均取得了良好療效,這證實了腹腔鏡輔助胃癌根治術治療是有效的,所以為提高高齡胃癌患者的生存時間與生活質量,應將其納入腹腔鏡治療胃癌的手術范圍,多加探討研究。本次研究選取了我院收治的80例高齡胃癌患者,將腹腔鏡輔助胃癌根治術運用在其治療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研究結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本次研究全選取我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80例高齡胃癌患者,按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其中觀察組患者行腹腔鏡輔助治療胃癌根治術,對照組患者行開腹術,兩組患者均經胃鏡與病理檢查確診為胃癌,且手術醫生無變動。觀察組患者男女比44:56,年齡范圍50-65歲,平均(72.05±1.25)歲,對照組患者男女比42:58,年齡范圍50-65歲,平均(70.12±0.85)歲。除此外,兩組患者的癌癥分布位置,病理分型,癌癥分期等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排除標準排除晚期腫瘤,腫瘤轉移,術中轉開腹者;排除術前使用影響免疫功能的藥物及化療者;排除患者在圍手術期多次使用血漿及其容量擴充劑者。

1.3方法

1.3.1觀察組患者采取氣管插管的全麻方式,置于仰臥位,建立二氧化碳氣腹,將腹腔壓力維持在1 1-13mmHg。其中腹腔鏡操作時各切口的位置是:左側腋前線肋緣下12mm(主操作孔),臍孔處(觀察孔),左鎖骨中線下肚臍處(牽引孔),然后利用腹腔鏡先探查腫瘤的位置及其浸潤范圍,明確后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手術操作。如行根治性遠端、近端胃大部切除術,全胃切除術等。

1.3.2對照組患者行開腹手術治療,麻醉方式、手術體位與觀察組相同,手術切口位于上腹部正中。手術方式參考胃癌根治術,腫瘤切除后實施消化道的重建與淋巴結清除。術中的探查,吻合等方式與觀察組相同。兩組患者術后治療均以全腸外營養為主。

1.4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術中(切口長度、出血量、淋巴結清掃數)術后(排氣,進食,下床活動時間,住院總時間)指標以及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其中并發癥的判定包括腹腔是否出血,切口是否發生感染,吻合處是否發生口瘺等。

1.5統計學方法本組數據均經SPSS19.0軟件處理分析,計量資料其表現形式為平均值±標準差,組間及組內比較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顯著且符合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手術指標比較觀察組患者術中(切口長度、出血量、淋巴結清掃數)指標分別為(6.1±2.1、104.1±41.1、15.6±3.1),對照組患者指標分別為(12.5±3.7、212.6±26.9、16.9±4.1),其中(t=11.70、17.10,P<0.05;t=2.0,P>0.05),兩組患者切口長度與出血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淋巴結清掃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術后(排氣,進食,下床活動時間,住院總時間)指標分別為:觀察組(1.99±0.49、4.35±1.11、2.19±0.38、9.82±2.60),對照組(4.16±0.90、4.99±1.79、3.35±0.71、13.66±4.58),其中(t=16.40、2.35、11.16、5.65;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觀察組患者術后發生并發癥的例數為10例,發生率為16.67%;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病例數為25例,發生率為41.67%。兩組對比(x2=9.08,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高齡胃癌患者的數量不斷增加,而胃癌最根本的治療方式就是手術。但是高齡胃癌患者多數還患有各種慢性病,很難符合尋常開腹手術指標,且高齡患者因機體、免疫功能下降等因素在術后的自身修復與傷口愈合方面均比正?;颊咭?,這就導致了高齡患者在手術后會有很大的幾率發生腹腔出血,傷口感染、不愈合等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更有甚者會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為了提高高齡胃癌患者的手術治愈率與生存質量,迫切需要找到一種恢復快,創傷小的手術方式,同時還要保證手術的范圍和質量不受其影響。

腹腔鏡輔助胃癌根治術治療是一種新的治療技術,距今已有近30年的歷史,越來越多的胃癌患者通過這一手術方式獲得健康。且臨床研究表明,腹腔鏡輔助胃癌根治術治療與傳統開腹術治療在術中淋巴結清掃數,腫瘤切除范圍,手術愈后程度、長期療效等方面均可達到相同水平。同時腹腔鏡手術具有降低手術出血量,減少手術對患癌器官和其他內臟的傷害,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穩定患者生理指標與全身狀態等特點。而之前有學者認為的腹腔鏡手術會因氣腹的使用而影響肺部通氣,導致患者動脈血氧分壓降低等癥狀,也隨著手術成功例數的增加而排除,所以腹腔鏡輔助胃癌根治術是更有利于高齡胃癌患者的一種手術方式,能幫助其術后更快的恢復健康,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生存質量。

腹腔鏡輔助胃癌根治術治療與開腹手術均嚴格遵循了腫瘤根治的原則,操作使用了無瘤技術,無殘留的切除了腫瘤和受其浸潤的周圍組織,淋巴結的清掃也嚴格按照從上至下的標準進行,并將手術室脫落的癌組織從腹腔內清除,防止其有任何遺留。本文研究顯示,在實施腹腔鏡輔助胃癌根治術治療后,患者在術中的出血量明顯減少且手術切口較小,術后傷口的愈合速度較快,各項指標的達標數明顯增多,并發癥的發生率也有所下降,同時與開腹術相比,術中淋巴結的清掃數目基本一致,這證明它們的效果相當。

綜上所述,在針對高齡胃癌患者的臨床治療中,應用腹腔鏡輔助胃癌根治術,是更加安全可靠的方法,其微創,愈合快,預后良好等特點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與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多加推廣與應用。

猜你喜歡
高齡患者胃癌根治術腹腔鏡
腹腔鏡疝修補與傳統開放疝修補的比較
腹腔鏡在子宮肌瘤治療中的應用分析
腹腔鏡下胃袖式切除術在基層醫院的運用
全麻下高齡患者腹腔手術體溫護理對照研究
對比全阻斷(隔)胃癌根治術與傳統胃癌根治術臨床有效性觀察
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與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臨床效果分析
舒芬太尼與芬太尼對高齡腹腔鏡手術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研究
腹腔鏡輔助胃癌根治術i!l手術期護理120例臨床分析
腹腔鏡治療結腸癌27例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