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與美術教學的深度融合

2019-09-10 18:26趙忠芳
教育·教學科研 2019年10期
關鍵詞:微格資源庫美術

趙忠芳

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教育信息化正在深度變革教育生態和課堂面貌。美術作為一門視覺藝術,其中有“美”的追求,也有“術”的修煉,與信息化應用之“術”有很多契合點。因此在美術教學中,可以借信息技術之“術”,育美術人文之“美”,課前、課中、課后學習中,美術教師利用互聯網資源庫和交互功能,通過豐富的技術手段和信息載體,實現美術的視覺表達和情感傳達,達到技藝互聯、以“術”育“美”的目的,更好地滿足互聯網時代學生美術學習的需求。

遴選資源,課前翻轉

《美術課程標準》指出:“有條件的學校應積極開發信息化課程資源,充分利用網絡,獲得最新的美術教育資源”?;ヂ摼W為學生美術學習提供了廣闊資源,美術作品、圖文資料、學習視頻等,運用網絡大數據搜索遴選合適的美術資源,開展課前翻轉及課中交流,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課前導學,變散點為系統 面對信息碎片化、時間碎片化、學習方式碎片化現狀,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學習需要,對信息和知識進行主動的選擇、加工、組合和揚棄,使之成為符合學生需求的美術知識。如湘版美術五年級(上冊)《青花瓷》,考慮到高年段學生自主能力強,教師利用互聯網資源庫開展課前翻轉學習。課前,引導學生從文化價值、外形組成、紋樣樣式、紋樣特點等方面搜集圖文資料,再由組長組織討論,提煉要點形成PPT報告。課中,由組長進行匯報展示。一個個零散的碎片化美術信息,通過課前搜集、小組討論、匯報交流,將散點知識串點成線、匯線成面,系統學習,化零為整。

課前分享,變他知為自知 技術革新帶來的變化讓教育變得更加平等、更加快捷、更加高效、更加個性化,科技進步帶來的變化正在影響并重塑人們的學習方式。教師不再是知識唯一的載體,通過建立班級美術資源庫,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開展網絡環境下的泛在化學習。在《家鄉古建筑》學習前,利用十一假期提前給學生布置體驗作業,用手機拍攝家鄉古建筑照片上傳至“教育云班級空間”,建立移動美術資源庫,班級學生可以隨時翻看。上課時開展課前分享交流,學生用圖文解說展現親身感受,變他知為自知,拓展學習半徑。

化難為簡,課中巧學

教學重難點突破是美術課的重點環節,往往因為作品大小和空間距離效果不理想。而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如微視頻、授課助手、PAD同屏、視頻展臺等技術手段,可以聚焦放大作品細節,可以進行微格分析,也可以動態展示創作過程,能讓學生從具象畫面中探尋方法。

技術助攻,變難學為巧學 人工智能時代,學習或教育本身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讓每個人在技術的幫助下,獲得最大的自由,體現最大的價值,并從中得到幸福。美術課堂上通過信息技術的助攻,如短小精悍的微課、清晰直觀的同屏技術等,巧妙突破重難點,釋放教學活力和學習動力。

動態展示,變單一為多元 學生作品展示往往是一節課的點睛之筆,是一節課學習效果的整體回顧,對激發學生學習持久興趣至關重要,但往往因為空間距離,影響課堂展評及鑒賞效果。在《花格子小?!芬徽n中,教師用教具搭建了四季牧場,將四個牧場拍照上傳至授課助手,在手機上拖動、放大、標注學生作品,巧妙破解了展示難題,提高了學生的美術鑒賞和對美的感知能力。

觸類旁通,課后拓展

美術學習興趣需要持久培養,僅靠40分鐘的課堂學習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我們從生活中不斷滲透并加以影響。進入高年級后素描、水彩、中國畫等知識技能學習難度明顯提高,學生往往因為眼高手低出現焦躁情緒,甚至對美術學習喪失信心。在這個網絡直播盛行的時代,依托互聯網強大的交互展示空間,美術教師變身“播客”,通過花椒、映客、騰訊直播等平臺,將美術拓展學習課程資源如微視頻傳至各平臺,以此搭建“美術空中學堂”,實現觀課時空無障礙,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意識。

課后研學,突破技能瓶頸 “美術教育在促進學生的情感和智力發育、創造性思維培養的同時,還是一門技術性的教育?!痹诰€直播、視頻平臺等網絡平臺為學生的網絡學習提供了廣袤的空間,促進了教師教學方法的變革,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微格學習,延伸學習半徑 網絡學習不僅可以運用到美術課程拓展學習上,同樣也可以引入社團課程中,社團學員可以通過微格學習,由此及彼,觸類旁通,不斷拓展和延伸美術學習半徑。又如,在《雕塑社團》課程學習中,根據教學內容,教師將學生制作恐龍的視頻傳到映客,并通知直播時間,社團成員在家中或校外網絡環境下,可以通過電腦、手機等移動終端隨時隨地實現“觀課”。如果想學習,可以翻來覆去,反復觀看,揣摩透徹;如要想創作,可以聚焦局部,微格解析,觸類旁通。

互聯網時代,作為美術教師需不斷變革教學形式和教學手段,依托互聯網思維和教育信息化手段,促進信息技術與美術學習的深度融合,以信息技術之“術”育美術學習之“美”,突破傳統美術課堂的罅隙空間,拓展學生的美術學習半徑和生長空間,將學習的觸角延伸到課堂內外,向著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數字空間不斷伸延,更好滿足學生美術個性化學習需求。

(作者單位: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崗區實驗小學)

猜你喜歡
微格資源庫美術
幼兒園課程資源庫建設之淺見
The Research on Classroom Question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Under Constructive Theory
美術篇
高職高專護理教學資源庫建設淺談
構建可持續化高等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的若干思考①
數控加工專業資源庫建設中存在問題及對策
世界上最輕的金屬
基于分布云和Logistic方法的微格錄播系統
基于教師專業視域下的高校師范“微格”教學實踐探討
中國美術館百年美術收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