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初中班主任如何處理校園欺凌事件

2019-09-10 15:18阮佳
速讀·下旬 2019年11期
關鍵詞:受害者德育校園

阮佳

近些年來,媒體上報道了一些令人觸目驚心的欺凌事件。在我國,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頻率和嚴重程度不斷升級,導致校園欺凌已經成為影響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的嚴重隱患,是全社會不容忽視并亟待解決的重要教育問題。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生理、心理呈現急劇的變化,身心發展很容易失衡,并產生諸多心理沖突和壓力,而且極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暴力成為他們解決內心失衡的重要手段,所以初中校園的欺凌事件最為嚴重。面對這樣復雜的情形,初中班主任承擔著保障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對他們進行科學指導和引導的重任,需要對校園欺凌做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來維持班級以及學校的正常教育教學活動,保護學生身心免受校園欺凌的威脅和侵害。

一、細心觀察,預防校園欺凌事件發生

首先,班主任要善于細心觀察,一旦發現校園欺凌的苗頭就要及時阻止。校園欺凌不是突發事件,更有可能是欺凌常態化后的一種爆發?,F在,在校園欺凌現象中,除了肢體暴力之外,社會排斥等隱性的欺凌同樣普遍存在,但更難察覺和監控。此外,隨著科技的發展,還誕生了網絡欺凌等新的欺凌形式。但是,無論是何種形式的校園欺凌,它的產生一定是有苗頭的。如果教師疏于觀察,使受害者長期處于被欺凌的狀態,某一天嚴重起來才發現就已經遲了。校園欺凌的事前預防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預防校園欺凌是學生,老師,家長和社會共同的責任,也是全員德育的一塊重要內容。所謂“全員”,是指學校里的所有人,既包括校長、德育分管副校長、學生處、年級組長、班主任,也包括所有的教師和工作人員等。在全員德育的氛圍中,所有德育工作者都應該仔細觀察學生的狀態,有沒有情緒低落、飛揚跋扈、團體恐嚇等。再次,實施全員德育,實質上是打造全面參與德育工作隊伍,增加德育的工作人員,力爭能夠實現在所有教育工作中恰如其分地實施對學生品德發展的引領。作為班主任,要學習對校園欺凌事件預防和處理的相關政策、措施和方法,進行專題化的直接德育工作,加強各方面教育,開展以校園欺凌治理為主題的專題教育,開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請公安、司法等相關部門到校開展法制教育。在校園里,學生受到外來威脅時,他們最先想到的就是老師,他們最信任的也是老師。對老師的話,他們有時信奉為法寶。因此,基于這一點,班主任要教育學生在受到欺凌的時候一定要勇敢抗爭,要學會說“不”,要向欺凌宣戰,絕不向欺凌者妥協,但也要注意保護好自己,減少傷害;及時報告老師,或者向學校領導和負責安全保衛的人員報告,不給校園欺凌者留有空間。欺凌者往往是覺得受害人好欺負才實施欺凌,如果妥協或者忍氣吞聲,會讓欺凌者變本加厲,這樣為自己直接帶來更不好的后果。

二、及時控制已發事件,防止事件朝惡性方向發展

當本班學生發生校園欺凌事件時,班主任要臨危不亂,做好校園欺凌的控制工作是當務之急。首先,班主任要及時向學校領導匯報,學校成立應急處理小組。當校園欺凌發生時,校方應采取客觀、公正的處理態度,及時有效地管控住局面。應急處理小組由校園治安巡邏管理人員為基本組成,以學校領導和班主任教師為層級處理者,以此來對校園欺凌做出有效的控制,防止事件朝惡性方向發展。其次,構建應急處理機制。在上述成立應急處理小組中涉及三層網絡:第一層網絡,即由校園治安巡邏管理人員、學校領導和教師作為應對者組成的處理網絡;第二層網絡由家長配合學校主動對孩子進行教育和管理,進行愛的教育而不是所謂的“以暴制暴”;第三層網絡是由政府機關組成的處理網絡,在學校面對校園欺凌事件無法處理時,要及時向公安部門反映情況并配合立案查處。最后,實施相應獎懲制度。在處理校園欺凌時,必要的獎懲制度是不可缺少的。當學生破壞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并對受害者造成了身心上的傷害時,就要施以一定的懲戒,對其進行嚴肅處理。通過這種明確的責任追究,在學校內部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讓一些潛在的校園欺凌的發起者引此為戒,不會去做一些違法亂紀的邊緣事件。

三、做好校園欺凌的善后工作,降低精神傷害

欺凌行為發生后,班主任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干預,及時了解欺凌者的心理動態和行為動機,引發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和反省,及時糾正自己的不良行為。校園欺凌事件對受害者都會產生一定的心理影響,將近一半的受訪者至今仍舊受到消極的心理影響。首先,創傷后應激障礙是多數受害者遭受欺凌后的主要心理危機,有大部分的受害者有較嚴重的回避癥狀,他們會刻意回避有關校園欺凌事件的場合,試圖從生理和情感上遠離創傷。其次,校園欺凌事件發生至今,自卑、抑郁、恐慌等情緒仍舊伴隨著部分受害者。另外,還有一部分受害者在校園欺凌事件發生后被確診患有心理疾病,不同的孩子被欺負后可能會有不同的心理反應。有的孩子會生氣、悶悶不樂;有的孩子可能會對施暴者產生怨恨,出現明顯的報復心理,而且可能長期存在這種報復心理。他最初不能夠這么做或者沒有能力這么做,但這種報復心理如果長期存在下去,最后會形成反社會人格障礙。還有少部分人遇事總是忍著,但是心里并沒有釋然,長時間的壓抑會導致其產生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班主任要對受欺凌學生積極進行心理疏導,給予更多的關心和幫助,比如通過表揚、獎勵等強化方式,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察覺到自身的力量,保持積極態度,并且通過參與團體活動樹立信心。

總而言之,對于學生個人、家庭和社會等,校園欺凌所造成的負面影響都是深遠的。防勝于治,能夠將校園欺凌控制在未然狀態,就可以最大限度減少校園欺凌的危害性。所以,學校、教師和家長等都需要對校園欺凌行為的預防和杜絕做到足夠重視,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重要保障。

猜你喜歡
受害者德育校園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目睹家暴也是受害者”,彰顯未成年人保護精細化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受害者敏感性與報復、寬恕的關系:沉思的中介作用
關注恐怖主義受害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