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公共英語“浸入式”雙語教學模式探析

2019-09-10 17:37許瑞松劉宗賢
速讀·下旬 2019年11期
關鍵詞:外語學習第二語言雙語教學

許瑞松 劉宗賢

◆摘? 要:“浸入式”雙語教學通常指使用外語(第二語言)作為教學語言,進行學科教學的一種教學模式。在此模式下,學生在學習時間內,完全“沉浸”在外語環境中。外語既是學習的內容,又是學習的工具。雙語教學實踐證明,借助于浸入式教學模式,教師能夠快速高效地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尤其是第二語言的能力。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引入“浸入式”雙語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浸入”在英語環境中學習各種學科知識,使外語學習與學科知識學習相結合,縮短了學習時間,改善了學習效果。

◆關鍵詞:“浸入式”;雙語教學;第二語言;高職;外語學習;學習效果

◆Abstract:“Immersion mode” for bilingual teaching normally refers to an approach used for subject teaching in a foreign language (second language). Under the mode,in all school time, the students will be completely “soaked” in the second language environment. The second language is not only the content of study,but also a learning tool. Bilingual teaching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eachers are able to rapidly and efficiently develop students language skills,especially their skills of second language with “immersion”. In public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e introduction of immersion can enable students to learn a variety of subject knowledge in English language environment,combine the study of foreign language and subject knowledge,shorten the learning time and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ect.

◆Key Words:“immersion mode”;bilingual teaching;second language;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study of a foreign language;learning effect

一、“雙語”內涵的界定

一般說來,“雙語”通常指個人或集團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語言的交際現象?;诶斫馄?,國內外有關雙語教育的主流界定不下幾十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87年出版的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一文中認為雙語教育(bilingual education)、雙語教學(bilingual instruction)或雙語學習(bilingual learning)指的是以兩種語言作為教學語言的教育系統,其中一種語言常常是但并不一定是學生的第一語言。英國《朗文應用語言學詞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將“雙語”界定為:一個能運用兩種語言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將一門外語和本族語基本等同地運用于聽、說、讀、寫當中。此處雙語教學指的是用兩種語言作為教學媒介語,通過學習學科知識來達到掌握該語言的目的。提倡師生間的互動,而決不僅僅是聽教師在課堂上從頭到尾用外語授課。學習者既能學會學科知識,又能通過學習學科知識掌握外語。

雙語教育存在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雙語教育指學校中使用兩種語言的教育,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CLIL),即學科知識與外語整合學習。狹義的雙語教育指學校中使用第二語言或外語傳授金融、計算機、物流、國際貿易、文秘等學科內容的教育,Content-Based Language Teaching(CBLT),即基于學科知識的外語教學。

目前,我國多數高職院校開展的雙語教學基本屬于狹義的雙語教育,即Content-Based Language Teaching(CBLT),基于學科知識的外語教學。

美國、加拿大等歐美國家實施雙語教育戰略不僅是為了培養具備雙語素質的新型人才或在各民族或不同種族時間形成共同語言,而且大多出于種族同化、文化認同、社會穩定等社會和政治需要,甚至基于民族和諧共處、避免國家分裂的考慮。我國采取雙語教學戰略最重要的、最明顯的目的是提高國民英語水平,促進國際交流,提升國家綜合競爭力,改善國家形象,滿足國家戰略需要,幫助個人成長。

二、“浸入式(immersion model)”教學模式

浸入式(immersion model)教學法,是指使用除母語或本國語言之外的語言作為媒介進行語言傳授的教學模式。在此模式下,學生在學?;驅W習場所的部分或整體學習時間都將被用來主動、自愿地“浸泡”在外語環境中,教師僅僅使用第二語言面對學生,不但使用第二語言進行第二語言教學,而且使用第二語言為教學對象講授部分學科課程。學生在全外語環境中學習數學、語文、科學等課程,讓學生建立“學科英語”思維,幫助其在面對問題時自然而然地用外語來思考和解決,最終形成學生的外語思維系統。也就是說,第二語言不僅是學習的內容,而且是學習的工具。浸入式教學模式使孤立、傳統的外語教學轉變成外語與學科知識教學有機結合的新形式。ED38FE8A-F21C-44D5-AB38-7734EE5A08DF

這個變化依據四個方面:第一,學生母語(本族語、本國語)習得的本身就是語言與認知內容的結合。在這個過程中,認知與人際能力伴隨語言一起發展。學生第二語言的學習也是同樣,它是學生認知和人際能力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第二,語言正規的和功能的特征隨情景不同而變化。語言與學科內容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為學生使用第二語言提供了廣闊而豐富的語言環境。第三,學校的各類學科課程為第二語言的學習提供了自然的基礎和環境,為學生提供了用第二語言進行(求知、感情和態度等方面的)交流機會。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下,學生能夠有效地學習第二語言。第四,重要而有趣的學科內容能使學生產生掌握第二語言和運用第二語言進行交際的動機。浸入式(immersion model)教學法最早源于加拿大的魁北克地區。40多年前,當地就開展試驗,從幼兒園一直持續到高中畢業,學生堅持用母語外的第二語言學習學科知識,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近十多年來,加拿大的這個創舉已經先后被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荷蘭等10多個國家所借鑒,并分別用法語、日語、漢語、印尼語、俄語、英語等10余個語種進行浸入式教學,均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贏得了各國的廣泛認可。目前國內的“浸入式學科英語”教學法是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探索式教學,創造原汁原味的英語環境,以達到培養學生“第二母語”思維的目的。

借助于浸入式教學模式,學習者能夠有效地學習本族語(本國語)和外語,通過第二語言掌握學科知識,增進對其他文化的理解和鑒賞。第二語言浸入式教學是主動的、自愿的選擇,是以現代教育學、心理學、語言學以及相關學科的理論為依據,具有自己獨特的教學原理與方法的、嶄新的第二語言教學模式。從世界范圍來看,在近30年中,浸入式教學模式應該可以被視為最有成效、最有意義的第二語言教學改革,它是加拿大的創舉,是加拿大對世界教育改革的貢獻。

學生通過浸入式教學獲得的第二語言能力、母語能力,以及學科課程的成績,都明顯高于其他外語教學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浸入式教學模式下的學生具有較強的文化敏感性,對其他文化表現出積極的態度和認識,有利于加強不同語言族群之間的交往、相互理解與尊重。此外,由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但要建立第二語言符號系統,而且還要在兩種語言符號系統之間進行頻繁而迅速的語言轉換,接受浸入式教學的學生的思維敏捷性、理解力和判斷力都明顯優于單語學生。

四、“浸入式(immersion model)”模式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作為人文基礎課程的重要分支,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旨在培養具有良好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尤其是聽說能力,能夠運用英語獲取相關知識與信息、從事涉外工作的能力,具備扎實的英語技能的、適合國際商務、會展、旅游、商貿等職業崗位的應用型人才。高職各專業教學目標對學生的英語能力要求很高,浸入式教學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這一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師在進行公共英語課程教學活動時,可根據教學內容,結合不同崗位職業能力需求,營造高度仿真的英語環境,讓學生在充分利用課堂內外的時間全面地浸泡在英語環境中,要求學生學會使用英語全天候進行口頭表達,養成純英語思維,促使他們同時感知目的語言,不斷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加大語言信息的輸入,使之在交際中有“話”可說,有話會說。大量的“浸泡”有助于排除母語干擾,幫助學生完全進入英語狀態。在使用浸泡式教學法過程中必須樹立學生的主體意識,教學活動全程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主動、自愿浸泡在英語中,除了必須的講解之外,通過任務、項目分配引導、組織學生用英語進行思考、討論及陳述。充分的浸泡不僅提供了更多的語言信息輸入的機會,也增加了學生語言輸出的機會,從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五、結語

中國特色的雙語教育教學模式要立足國情,在突出外語重要性的同時,不能削弱漢語的重要性。在實施雙語教學時,要堅持外語教學的優勢與漢語教學的優點有機結合。通過在高職院校公共英語課程開展“浸入式”雙語教學,培養學生漢語和外語兩種語言的跨文化跨學科認知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學習智慧的發展,提高學生漢語和外語的綜合運用能力,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參考文獻

[1]宋巖巖,宋玉華.淺析浸入式雙語教學在商務外語人才培養中的應用—以山東交通學院為例[J].現代企業教育,2013(16):241-242.

[2]建德鋒.淺談我國高校雙語教育特點及教育體系構建[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 2009(01):70-71.

[3]王斌華,從國際比較中思考定位[J].上海教育科研,2004(04):13-13.

[4]強海燕,趙琳.加拿大第二語言浸入式教學及其在我國的借鑒[J].比較教育研究,2000(04):38-41.

作者簡介

許瑞松(1978—),男,安徽蚌埠人,安徽工商職業學院公共課教學部,講師,翻譯碩士,研究方向:商務翻譯、雙語教學、英語教學法。

基金項目

1.校級教學研究項目“基于基于元認知理論的高職公共英語分層教學實證研究(編號:2016xjjxyj06)”

2.教育部“《實用英語》精品在線課程(編號:XM-06-02_S34)”

3.安徽省教育廳質量工程項目“《會展英語》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編號:2016mooc026)”

4.安徽省教育廳質量工程項目“《旅游英語視聽說》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 (編號:2016mooc056)”

5.“《實用英語》校級品牌課程(編號:2016yjppkc01)”

6.校級教學研究項目“教育生態視域下高職學生泛在學習機制研究(編號:2018xjjy05)”ED38FE8A-F21C-44D5-AB38-7734EE5A08DF

猜你喜歡
外語學習第二語言雙語教學
第二語言語音習得中的誤讀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需求研究述評
由文化差異引起的外語學習障礙及其解決方法研究
如何看待有效課堂環境構建是有效外語教學和學習的基本思路
頻次作用對外語學習者書面產出的啟示
面向不同對象的雙語教學探索
Seminar教學法在護理學基礎雙語教學中的實踐
多種現代技術支持的第二語言學習
《第二語言句子加工》述評
外語學習中中介語的形成與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