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無新聞”為什么霸占了你的朋友圈

2019-09-10 07:22
文萃報·周二版 2019年1期
關鍵詞:傳播者謠言媒介

“武漢一位小偷偷電瓶車被電死,家屬索賠20萬。最后經法院調解,車主賠了5萬塊錢的精神損失費?!蹦愦蟾旁谂笥讶锟吹竭^這條“新聞”,甚至義憤填膺地批評過幾句。

然而,經武漢當地媒體調查,該信息并無真實可信的事實依據。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也表示查無此案,并呼吁讀者、媒體和網民共同抵制虛假信息,共同維護良好網絡空間。追溯該“新聞”的源頭,很容易發現它是一條不折不扣的“三無新聞”。消息來自某內容平臺的自媒體文章,缺乏時間、具體地點和當事人的描述,細節更是語焉不詳。

自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成為報道者和傳播者,對受眾媒介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稍有不慎,誰都可能中招。誠然,一些謠言捏造者是利用受眾的獵奇心理做文章的。越是違背常識的事情,越是有悖于人情的故事,越容易在輿論場上擴大影響。之前所謂的“強奸犯要求受害人作出賠償”“女醫生在火車上接生,被判非法行醫”等經久不息的老謠言,套路都是一樣的,都是利用了部分受眾對于司法公平的質疑,來挑動情緒,收割流量。

在傳統媒體時代,消息傳播主要依靠機構類媒體,形成了相對封閉的輿論場。在這樣的模式下,盡管信息傳播的效率較低,卻保證了內容的可追溯性。而在自媒體傳播中,很多人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再傳播者。每一次轉發,每一個分享,都是信息傳播范圍擴大的過程。在所謂“后真相時代”里面,哪怕你是傳媒專家,也有可能上了假新聞的當。

在自媒體時代,治理“三無新聞”注定是長期而復雜的工作。但有一點必須得到明確,那就是媒介素養應成為現代公民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你的偏聽偏信,都有可能污染整體傳播環境;你的質疑,都將有利于事實的澄清。

猜你喜歡
傳播者謠言媒介
抖音對戲曲藝術的再媒介化重塑
虛擬社會化與批判缺失:代際媒介觀演進與媒介素養研究
時傳祥紀念館:做好三種精神的記錄者和傳播者
中國使館駁斥荒謬謠言
不信謠言 科學防“疫”
辨析與判斷:跨媒介閱讀的關鍵
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內容的確定
你被養生謠言忽悠過嗎?
謠言π=4!
新聞傳播渠道中傳播者權力問題的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