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漢互譯

2019-09-10 19:44栗心生
校園英語·月末 2019年1期
關鍵詞:直譯英漢翻譯意譯

【摘要】英漢兩種語言分屬于印歐和漢藏語系,且漢語屬于句首開放式結構,英語屬于句尾開放式結構。其語音系統和修辭方法等方面也迥然不同,譯者在中英文本互譯的過程中,要根據譯文受眾的不同,采用歸化的翻譯策略,順應目的語讀者的閱讀期待,符合其閱讀習慣,達到文化傳播的目的。

【關鍵詞】英漢翻譯; 歸化; 異化;直譯;意譯

【作者簡介】栗心生(1980.06-),男,漢族,山東德州人,青島大學外語學院,英語教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筆譯。

一、翻譯的基本概念

譯者在翻譯活動中,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翻譯以及自己所要進行的翻譯活動的目的,然后根據翻譯目的采取恰當的翻譯策略和方法指導具體的翻譯實踐。

葉子南(2008:3)認為翻譯不僅只是兩種語言文字上的轉換,還應當包某一種語言文字內部變體間的轉換。他將翻譯分為語內翻譯(intralingual)和語際翻譯(interlingual)兩類。他認為大部分的翻譯是不同語言之間的相互翻譯(語際翻譯),但也存在著少量的語內翻譯,無論是語內翻譯還是語際翻譯,其最終目的就是要把待譯文本的思想內涵通過翻譯活動傳遞給目的語讀者,達到文化傳播的目的。

卞建華(2008:16)p16)將翻譯活動分為了三類,一是譯者深刻理解待譯文本,忽略其語言形式,深入挖掘其語言文字的思想內涵,將其用目的語語言文字表達出來;二是將待譯文本的語言文字所攜有的文字符號或數碼在目的語文本中用語言呈現出來;三是指譯者本身,譯者本身的翻譯能力是翻譯活動成功的關鍵。

《譯學詞典》(2004)則將翻譯的含義擴大為五層:翻譯過程(translating);翻譯行為(translate/interpret);翻譯者(translator/interpreter);譯文或譯語(translation/interpretation);翻譯工作(事業)(translation)。

譯者在英漢互譯中,首先要認識到翻譯文本存在著“可譯性”和“不可譯性”。

二、翻譯的可譯性和不可譯性

在翻譯實踐中,有些句子直接照字面翻譯過來即可,意思不會發生大的變化,這樣的句子稱為“可譯性” (translatability)的句子。

案例1:He goes to school by bike.

他騎自行車去上學。

案例2:How many passengers can ride in one carriage?

一輛車里能夠做多少人?

在翻譯活動中,兩種語言文字的轉換有時存在著不可譯性(untranslatability)的狀況,譯者無法在目的語語言中將源語所要表達的語言信息、思想內涵原封不動地轉換過來,只能采取歸化的翻譯策略,舍棄一些語言結構等方面的信息,盡量達到意義上的對等。造成不可譯的因素有多種因素。一是語音的不可譯性;二是字形的不可譯;三是語言修辭的不可譯性。

1.待譯文本語音的不可譯。漢語和英語在語音方面存在著巨大差異,漢語文字基本上是單音節,而英語的單詞卻是單、雙、多音節皆有。漢語文字有四個聲調,平仄起伏;英語單詞無聲調,然而其句子存在著升降兩種語調。因此如果將漢語中優美古詩的意、音、形完整地轉換為英文,沒有一點損失,似乎對于譯者來說是極其困難的。

案例3: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保ㄙZ島《題李凝幽居》)

“Birds dwell in a tree by the pond. A monk knocks at the door under the moon.” (錢歌川:1980)全詩語言質樸簡練,而又韻味醇厚,充分體現了唐代詩人賈島“清真僻苦”的詩風。其中“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兩句歷來膾炙人口。譯者在漢英翻譯活動中,將原詩所要表達的思想內涵和意象在目的語(英語)中表達了出來,英語國家的讀者能夠理解該詩所要表達的內容,那這樣古詩就和普通文章就沒有了任何差異,由于英語中存在著冠詞,漢語無冠詞的緣故,無法達到語言結構上的對等,將原詩的五言絕句及其音韻美破壞無疑。

2.待譯文本字形的不可譯。漢語是象形文字,其字體具有表意特征;英語單詞是由二十六個字母進行的隨機組合,然后再根據字根添加前綴和后綴,構成更多的單詞,具有表音特征。兩種語言的書寫存在著天壤之別,兩種語言的文字形式無法轉換。例如漢語中的字體可以根據其偏旁部首和發音,拆成兩個文字,既能一語雙關,還能達到對仗的效果,“人曾為僧,人弗可以成佛;女卑是婢,女又何妨成奴?!卞X歌川(1980),這樣的文字效果是無法用英語單詞所能體現出來的,譯者無論如何努力,也不能同時兼顧修辭效果和文字的語義對等。

反之,英語語言的修辭方式回文(Palindrome)則不管是單詞還是句子,順著讀還是逆著讀,詞或句子都成立?!癗ame no one man.”這句話就是以兩個“O ”為中心向句子前后延伸, 對稱性較強,要想把這樣的句子完全翻譯成漢語,對于譯者來說是不大可能的。

3.待譯文本語言修辭的不可譯。譯者在翻譯實踐活動中,一般都能將源語語言中富含的修辭格在目的語語言中體現出來,但是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目標讀者的閱讀思維、審美觀念、語言表達存在著差異,并且英漢兩種語言字形、字音特性上也存在著不同,導致待譯文本的某些修辭手段無法在目的語文本中體現出來。

案例4:“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保ɡ钌屉[《無題》)

“It’s difficult for us to meet and hard to part, The east wind is too weak to revive flowers dead. Spring silkworm till its death spins silk from lovesick heart, And candles but when burned up have no tears to shed.”(許淵沖)

這首詩達到了押韻的效果。但是譯者完全強調對仗,押韻,而忽視了其他的修辭手法,如比喻、借代、雙關等。

案例5:“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論酒》)

An ancient Chinese poet by the name of Tao Yuanming says aptly in one of his famous poems,“Plucking chrysanthemums under the eastern hedge, I calmly view the southern hills.”(張培基譯)

譯者在這里采用闡釋性譯法,譯者把詩人的姓名、所處時代,以及待翻譯詩句的上下詩句都交代清楚,否則國外讀者無法理解。但是同時原詩也失去了其應有的詩歌韻味。

三、歸化翻譯方法在實際翻譯中的應用

“歸化”翻譯方法就是在翻譯中根據上下文和語境采取功能對等,重原文內容,靠近譯入語,以讀者為中心的意譯方法。反之則為“異化”的翻譯方法。

案例6:“這一切造成了奔騰的一股激流,具有排山之勢,向著唯一的海流去?!保ò徒稹都ち骺傂颉罚?/p>

All that makes up the tumultuous torrent rushing with terrific force towards the only sea.

“具有排山之勢”不宜直譯?,F譯為with terrific force,其中terrifi具有very great的意思。(張培基 譯注)

錢歌川在講《為學》中“天下事有難易乎?”的翻譯時講到翻譯是絕不能完全照字面直譯的。這句話直譯為Is there a difference between difficulty and easiness in things of the world? 錢歌川認為不符合英美語法的表現方法,所以應該意譯,看英美人對于這樣的意思是怎樣表達的,我們就怎樣來譯。他認為可以譯成There is nothing difficult for us to do in the world.

四、總結

總之,譯者在進行翻譯活動時,譯者到底是采用“歸化”的“意譯”法還是采用“異化”的“直譯”法,需要譯者根據自己的實際翻譯操作過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譯者翻譯活動的核心目的和首要任務就是如何將原文的意思在譯文中表達出來,達到文化傳播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卞建華.傳承與超越:功能主義翻譯目的論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2]葉子南.高級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第二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3]錢歌川.翻譯的技巧[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4]楊平.名作精譯:《中國翻譯》漢譯英選萃[M].青島:青島出版社, 2005.

猜你喜歡
直譯英漢翻譯意譯
頭韻的英漢翻譯在《學術英語》的實踐和研究
高校英漢翻譯理論與技巧探究
淺談英漢翻譯中的直譯與意譯
直譯與意譯在英劇Townton Abbey字幕翻譯中的相關思考
淺談直譯與意譯的合理結合
英漢翻譯中文化空缺現象的翻譯
The Impact of Media on Society
大陸與港臺譯制片對英文電影片名的直譯與意譯取向研究
文化傳真視角下中醫隱喻的“直譯”法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