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提高《外國新聞史》課程教學的吸引力

2019-09-10 03:11吳獻舉
新聞前哨 2019年6期
關鍵詞:新聞史新聞事業外國

吳獻舉

[摘要]外國新聞史是新聞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但學生往往對該課程不感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外國與中國、歷史與現實相聯系,新聞史與政治史、社會史相結合,通過突出重點、善用多媒體、注重故事性等方式來提高外國新聞史教學的吸引力。

[關鍵詞]外國新聞史課程教學吸引力

《外圍新聞史》課程是新聞學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然而在大學新聞專業課程中,學生往往喜歡上新聞業務課,而對新聞史如《外國新聞史》《中國新聞史》等課程的學習缺乏興趣。學牛對外圍新聞史不感興趣,一方面與其認為《外國新聞史》課程無用的偏見有關,認為外國新聞史是研究外國新聞事業的,與自己將來從事的T作關聯性不大:另一方面與教師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缺乏吸引力有很大關系。

一、歷史與現實、外國與中國相聯系

學牛對學習《外圍新聞史》課程不感興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認為新聞史是研究過去的東西,與白己將來要從事的工作無關。這實際上是一種誤解,也是新聞史教學中存在的誤區。事實上,歷史的發展往往有延續性,任何現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有其歷史的必然聯系,歷史是螺旋式反復,重復出現的,但又不是完全的重復。學習《外圍新聞史》課程,讓學牛既了解過去,又熟悉現在,既有橫向的考察,又能作縱向的思考,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現實需要。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時,一要把握各個代表性國家以往不同時期發展的情況、特點、影響;二要能洞悉其走向,把握其歷史的傳承性與特殊性,和新聞事業發展的現實聯系起來。歷史是連接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鮮活“記憶”,憑借著這種記憶,學牛才能認識到歷史與現實的聯系,增加學習的興趣。

學生對學習《外國新聞史》課程不感興趣的另一個重對自己將來的工作無用。這明顯是一種誤解?!八街?,可以攻玉”,外圍新聞史的發展歷程中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鑒的經驗教訓。中國近代新聞業起步較晚,發展較為滯后,日前雖然已有很大進步,但許多方面仍比不上發達國家,因此借鑒發達國家新聞業的歷史經驗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梢哉f,我們現在正在進行的新聞改革,很多是西方國家一百多年前已經做過的,學習外圍新聞史,可以吸取外國新聞事業發展的經驗教訓,少走彎路。這就要求教師要把外國的和中國的新聞工作有機聯系起來進行分析,如講到西方報團的發展時,可以聯系當前我國傳媒的集團化,比較其異同,從而讓學牛對我國的傳媒集團化存在的問題有更深的認識。

二、新聞史與政治史、社會史相結合

單純介紹新聞史往往比較單調枯燥,而政治、社會發展史由于涉及到政治斗爭、社會變遷等較為生動有趣的知識,學生比較喜炊。事實上,新聞事業的發展和一個國家的政治、社會發展關系密切,是政治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講授外圍新聞史時要和那些國家的政治史、社會史相結合,讓學牛了解新聞事業發展的政治和社會背景,這不但可以增加新聞史教學的趣味性,而且可以使學生對新聞事業的發展有更深的理解。當然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教師不但對外圍新聞史有透徹的把握,而且要有淵博的政治、社會歷史知識。新聞史結合政治史、社會史來講,既可以避免單純講新聞史的枯燥乏味,又可以使學生增加對新聞事業發展背景的了解,增強對新聞傳播發展規律的認識,使學牛對新聞史的學習上升到理論高度。史論結合、融會貫通,從而提高新聞史教學的吸引力。但教師也要注意所講的政治史和社會史一定要與新聞史有關,不能脫離主題。

三、注重新聞史教學的生動性

提到外國新聞史會讓人聯想到遙遠國度的陳舊歷史材料,如果照本宣科地把這些材料給學生講一遍,自然很乏味,學生肯定不愛聽。教師要增加外國新聞史課堂的吸引力,除了在教學內容上應有所注重外,還應改進教學方法,注重《外國新聞史》課程教學的牛動性。

(一)突出重點

《外圍新聞史》課程涉及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新聞業,歷史跨度幾千年,內容繁雜,如果照本宣科地講,學生不但感到乏味,而且難以理清頭緒。兇此新聞史的教學必須解決好多講、少講和不講的關系,才能有效地增強課程的吸引力。教師應在引導學生對全球各大洲、各個國家新聞事業的發展概況有一個總體把握的基礎上,突出教學重點。凡是學牛一看就明白或在歷史上影響不大的內容不講:教材中敘述得很詳細和概括得很好的內容少講。具體來講,可以從以下兩點著手:一是講重要國家的新聞事業,如英同、法國、美國、德國、意大利、日本等。這些國家的近現代新聞事業發展早,新聞業較發達,有一定的代表性。對亞非拉一些國家的新聞事業簡略介紹就行。二是講重要媒體、重要人物。如西方“四大通訊社”、歐美的著名報刊,以及路透、雷蒙德等對新聞業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標志性人物等。只有掌握了重點才能窺一斑而見全豹,對外國新聞事業的發展規律才能有更深刻的認識,才能對學牛將來的學習工作有更大的幫助。

(二)善用多媒體

學生對《外國新聞史》課程不感興趣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國外歷史上的人物、報刊缺乏直接接觸和了解。學生普遍感到,外圍新聞史的學習就是凌虛蹈空地聽老師講那 過去的事情。利用多媒體可以聲像圖文結合,創設教學情景,將歷史上的死材料變成活的學習研究對象,讓學生看到“廬山真面日”,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外圍新聞史》課程的興趣。應注意的是,多媒體在教學中只是教師教學的一個輔助手段,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應適時、適量。多媒體的運用并不排斥傳統教學方法,它只有與外圍新聞史的學科特點以及傳統教學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發揮更大的教學功效。具體來講,在《外國新聞史》課程應用多媒體教學上應注意以下兩點:一是使用多媒體教學時不能忽視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更不能忽視學牛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有的教師讓多媒體主導了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和學生幾乎都“退居二線”,成了被動的“教”和“學”。多媒體不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靈丹妙藥,如果過分依靠多媒體教學形式,使學牛成為“看戲”者,教師成為“放戲”者,那么教師和學生都會失去自我。教師只有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牛的主體性結合起來,靈活設計教學過程,才能使多媒體教學實現價值最大化、效率最高化。二是使用多媒體教學不能華而不實,嘩眾取寵。使用多媒體為《外國新聞史》課程教學注入了許多活力,使枯燥的知識變得牛動活潑,但教師對各種各樣的多媒體效果,比如動畫、聲音等不能用之過度,如果動畫和聲音跟白己的教學內容沒有絲毫的關系,學生就會看得眼花繚亂,聽得心里厭煩,這樣不但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反而會引起學牛的反感。

(三)注重故事性

在新聞史教學中,沒有故事性的內容很容易讓人感到枯燥。事實上,《外圍新聞史》課程中涉及到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重要媒介等本身就是很好的故事素材,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給學牛進行介紹,把枯燥的歷史變成生動的故事,這不但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如講英國的路透社時,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講述路透是如何創辦路透社,以及路透社如何隨著英國的強大而變成世界性通訊社的。講的時候應注重細節和情節。這比單純介紹路透社的發展史效果會更好。當然,教學中采用故事化的方式只是根據講故事的需要重新組織材料,是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的,不能無中生有,杜撰情節和細節。

總之,《外國新聞史》課程雖然內容繁雜,枯燥乏味,但只要革新教學內容,改善教學方式,不斷增加教學的趣味性,也是能夠提高該課程的吸引力的。

猜你喜歡
新聞史新聞事業外國
中國新聞史研究的著力點與突破口
社會歷史語境下淺析《大公報》在中國新聞史教學中的價值
市場經濟對新聞事業的影響
新疆新聞事業發展概述(1911年-1978年)
媒介生存:關于新聞史研究本體的思考
外國如何對待官員性丑聞案
論市場經濟對新聞事業的影響
外國父母看早戀,有喜有憂
外國幽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