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史

  • 思政教學在新聞史課程中應用的價值、實踐與探索
    摘要:在新聞史課程的教學中蘊含著豐富的革命先烈事跡、革命報人活動和黨的新聞工作實踐,是高校課程思政教學的重要資源。文章采用文獻資料法和邏輯分析法,對思政教學在高等院校新聞史課程中的應用價值、教學內容、方法及實際應用進行研究。得出思政教學在新聞史課程中的價值包括:思政教學是黨和國家長久發展的時代要求;是當代大學生成長的政治保證;也是新聞史專業課程教學的現實要求。新聞史課程中思政教學的內容構成包括:中國共產黨在艱難曲折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批評與

    新聞研究導刊 2023年14期2023-09-11

  • 廣西高校新聞史課程思政“在地化”教學探究
    研究基于廣西的新聞史資源,采用拋錨式教學模式,重點探討廣西高校新聞史課程思政的“在地化”教學,具體包括:一是創設真實情境的“錨”,即創設“在地化”的教學情境并提出中心問題;二是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三是圍繞“錨”組織教學。這有利于新聞史專業課和課程思政教育形成協同效應?!娟P鍵詞】新聞史;課程思政;在地化教學;在場感2020年5月,教育部頒布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強調高校思政要融入課堂教學建設全過程,課程思政建設內容要以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

    新聞潮 2023年6期2023-07-25

  • 中國新聞史研究的著力點與突破口
    文/唐燁斌新聞史作為考察與研究新聞行業發展過程及演變規律的科學,從新中國成立初期至今就一直是新聞學研究的重要課題。然而,當前中國新聞史研究內卷現象日趨嚴重,需要盡快找尋全新的研究思路,促進中國新聞史研究進一步發展。媒介生態學是運用生態學的學科理論知識觀點來研究各種媒介之間、媒介和其存在周圍社會環境各要素之間關系的理論學說,可以為中國新聞史研究提供全新的研究著力點和突破點,打破研究內卷現象,不斷提升中國新聞史研究水準,開創新時代中國新聞史研究新局面。根據媒介

    傳媒 2023年4期2023-04-05

  • 民國時期的中國新聞史研究
    聞與輿論思想是新聞史研究不可忽視的內容,對當時的新聞業產生了重要影響。文章立足于民國時期新聞業的發展背景,采用文獻分析法,以《中國新聞輿論史》及林語堂的辦報實踐和其他論述文章為研究對象,從林語堂的成長背景和教育經歷、《中國新聞輿論史》中林語堂的新聞研究、本書的不足之處、林語堂對民國新聞事業發展的貢獻等五個方面,探究其新聞思想與輿論思想的形成過程,對現今的新聞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關鍵詞:林語堂;新聞史;輿論研究;新聞自由中圖分類號:G219.29 文獻

    新聞研究導刊 2022年1期2022-05-09

  • 中國新聞史課程教學改革探析
    0046)中國新聞史作為新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其教學存在知識點死記硬背,課程史實材料更新不及時等問題,導致教學枯燥、教學效果不佳、學生對課程興趣缺失,甚至被質疑課程在新聞專業教學中的地位。本文聚焦新聞史教學方法,以提升教學效果。新聞史教學包含三個部分,分別是新聞事業史、新聞傳播制度史和新聞傳播觀念史,其中新聞事業史是基礎。這三個方面的發展是有規律可循的,只要把握規律,就可以處理好無限豐富的新聞史史料和著作與有限的授課時間之間的矛盾。例如,從新聞事業發展

    新疆職業教育研究 2022年4期2022-03-13

  • 開拓媒介研究的學術想象 ——評《轉向媒介:中國傳播史的探索與反思》
    現。另一方面,新聞史研究中新的研究視野也被屢屢提及,“重寫新聞史”“新新聞史”“口述新聞史”“媒介考古學”等歷史寫作范式在不斷的重塑我們對媒介史的認知。唐海江教授所著《轉向媒介:中國傳播史的探索與反思》(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一書便是呼應這些研究轉向的著作。難能可貴的是,該書兼具以上兩方面的理論視野,將媒介研究的話語變遷與新聞史研究的范式更迭較好地結合在一起,從而由媒介史研究通達媒介理論研究,體現出獨特的理論與方法論視野,也激活了媒介與新聞史研究

    社會科學動態 2021年12期2021-01-28

  • 回憶錄式體裁聚焦人文關懷
    鷗編撰的《武漢新聞史》,在政局動蕩與劇烈社會轉型、思想論爭中描繪了清末至民國近七十年間武漢地區新聞業的發展史。作為當時著名的報刊活動家,蔡寄鷗在本書中,以回憶式體裁聚焦真實,用多角度的研究視野進行章節編排,并關注了新聞從業者“人”的主體性。以豐富的史料事實,再現歷史,助推了湖北地區新聞史研究。[關鍵詞]蔡寄鷗;《武漢新聞史》;地方新聞史一、《武漢新聞史》的主要內容《武漢新聞史》成書于1943年。蔡寄鷗以秋蟲為筆名,從個人視角出發,講述了自正式發行報紙以來,

    新聞傳播 2020年18期2020-11-06

  • 《戰時記者》對中外新聞史的研究
    關注該刊涉及到新聞史論方面的文章,試圖管窺該刊在新聞史研究方面對新聞學學科發展和研究作出的努力和貢獻。關鍵詞:戰時記者;新聞史本文根據所掌握的《戰時記者》文獻,進行文本處理和內容分析,總計185篇研究樣本。此次研究以國家地域為第一級分類標準劃分為中、外新聞史,其中有關臺灣,香港的文獻以中國新聞史處理。并以文獻的學術價值所覆蓋時、空間作為第二級分類標準歸類研究層次,梳理《戰時記者》有關新聞史的研究成果。一、《戰時記者》對宏觀新聞史的研究通過對研究樣本進行系統

    新絲路(下旬) 2020年8期2020-09-21

  • 《每日紀聞》與古羅馬時期的新聞傳播活動
    抄刊物,在外國新聞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但長期以來,受主客觀原因的限制,國內學者并沒有對相關史實進行過基于一手史料的梳理,也沒有掌握國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經過研究認為,古羅馬早已有比較完備的信息公布系統,《每日紀聞》并非凱撒創辦,而是基于政治斗爭的需要,公布了已有的官方記錄。其內容既有官方的公告,又有小報內容,是多種羅馬信息公布手段的綜合,其消亡的時間只能估測在公元3世紀左右?!睹咳占o聞》雖然是官報,但同時也具備了黃色新聞的某些要素。關鍵詞:《每日紀聞》;古

    新聞研究導刊 2020年16期2020-09-10

  • 新中國成立初期新聞史教科書的宣教功能初探
    ,而且明確提出新聞史具有教化新聞記者的功能,史學的功能也發生了變化。本研究基于話語分析的視角,通過對《新聞事業史講義》(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新聞事業史》(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和《中國新聞事業史稿》3本教材中“我們”這一稱代詞進行詞頻分析,發現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新聞史教材中,“我們”常常用于指代“新聞工作者”“中國共產黨”“作者和讀者”“中國人民”,并且“我們”話語的使用推動了中國新聞事業和新聞觀的建立、對讀者進行意識形態潛移默化的教育,以及促進了對

    新聞研究導刊 2020年23期2020-09-10

  • 中國新聞界人物研究100年回顧與反思
    物 人物研究 新聞史本文中新聞界人物泛指媒體新聞從業者?!坝浾摺?一詞源于中國古漢語,后見于戰國秦漢時期經典史籍《管子》;隨后在日本歷經明治維新的洗禮,被創造性地用來指代報館中的新聞從業者。[1]對人物個體評價由少變多,由評價的片面到評價較為全面,隨著歷史語境與時代變遷各有千秋。一位批評家的生成語境不僅包括他有生之年所經歷的事件,而且還包括他畢生用來形成自己的思想,塑造自身的品格所利用的一切。一、新聞界人物研究成果由少到多(一)新中國成立前的新聞界人物研究

    出版參考 2020年4期2020-06-11

  • 陳沂與《解放軍畫報》的創辦
    影;軍事攝影;新聞史中圖分類號:G2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8122(2020)01-0096-03一、陳沂生平簡介陳沂,1912年生,貴州遵義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原總政治部文化部首任部長,兼解放軍畫報社首任社長。本姓余,名萬能,字孟秋,曾用名余立平,筆名陳毅,黨內一度有“大小陳毅”之稱。后為避與陳毅元帥重名,改名陳沂。1929年在上海參加革命,1931年在北平加入中國共產黨,1936年在上海從事抗日救亡文藝工作,1937年底,進入太行抗日根據

    今傳媒 2020年1期2020-02-03

  • 方漢奇:為中國新聞史奉獻一生的“90后”
    休手續,但他在新聞史研究和教育上從未退場。作為新中國資歷最深、教齡最長的新聞史學家之一,他帶的學生大多已成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新聞學院的教授和學科帶頭人。方漢奇,中共黨員,1926年12月出生于廣東普寧。1950年畢業于蘇州國立社會教育學院新聞系。1951年起,先后在圣約翰大學、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任教至今?,F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他是中國新聞史學界的泰斗。2017年9月28日,獲第六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10

    晚晴 2019年11期2019-12-13

  • 如何提高《外國新聞史》課程教學的吸引力
    舉[摘要]外國新聞史是新聞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但學生往往對該課程不感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外國與中國、歷史與現實相聯系,新聞史與政治史、社會史相結合,通過突出重點、善用多媒體、注重故事性等方式來提高外國新聞史教學的吸引力。[關鍵詞]外國新聞史課程教學吸引力《外圍新聞史》課程是新聞學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然而在大學新聞專業課程中,學生往往喜歡上新聞業務課,而對新聞史如《外國新聞史》《中國新聞史》等課程的學習缺乏興趣。學牛對外圍新聞史不感興趣

    新聞前哨 2019年6期2019-09-10

  • 宋代邸報傳播體系概述
    報;傳播體系;新聞史;進奏院宋代官報通常被稱為“邸報”,邸報的出現與發展在中國乃至世界新聞事業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與影響,宋代帝王及相關中央級機構頒告的政治指令往往通過進奏院傳播到全國各級地方政府與民間社會,由于邸報是直接由進奏院官吏統一進行編輯、發行的,其報刊性質類似于現代意義上的中央機關報。我國第一部斷代新聞史專著便是朱傳譽先生的《宋代新聞史》,陳寅恪先生在論及中國文化史時也指出:“華夏民族文化歷數千年之演進,而造極于趙宋之世”,可見作為這一時期重要文化

    記者觀察·下旬刊 2019年5期2019-09-10

  • 1990年代以來我國地方新聞史研究綜述
    ”,何為“地方新聞史”,盡管地方新聞史研究的成果不斷出新,但這兩個看似簡單的概念卻一直沒有定義。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地方新聞史研究呈現出漸進式的特點——隨著史料的鉤沉積累使得研究視角、研究理念、研究范式不斷創新,地方新聞史研究始終是新聞學研究的富礦所在,然而地方新聞史研究的概念、意義還有待進一步厘清,本文通過盤點此時段的研究文獻,試圖對地方新聞史研究輪廓進行梳理?!娟P鍵詞】地方;新聞史;文獻綜述【基金項目】本文為河北省社科聯,2019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發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19年17期2019-09-10

  • 中國新聞史教材現存問題與建議探析
    張聰【摘要】新聞史是新聞傳播學的基礎學科,對于梳理新聞學發展脈絡、總結歷史經驗以及促進新聞學發展有重要的作用。中國新聞史教材作為教師講授和學生學習的基礎,應當適應時代要求,努力解決現存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文章以各高校在教學中使用的幾個主要版本的中國新聞史教材為研究對象,發現教材中的一些存在問題,并結合實際給出建議?!娟P ?鍵 ?詞】中國新聞史;教材;新聞學教育【作者單位】鄭振鋒,南寧師范大學組織部;張聰,南寧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净痦椖俊繃?/div>

    出版廣角 2019年14期2019-08-22

  • 新聞史書寫范式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路線不斷演進。新聞史書寫范式因應這種路線,在變化的新聞理念和實踐所提供的宏大敘事框架下,試圖走出舊有范式的束縛尋求新的突破。一、舊范式:兩范式和三范式范式是具有“公認性”的敘述模式,中國新聞史研究中具有公認性的舊有范式主要是丁淦林先生的兩范式和李彬教授的三范式。丁淦林提出“體制與媒介經營范式”和“政治與媒介功能范式”[1],前者以報紙為研究對象,以媒介經營為研究重點,以報紙發展史為新聞史觀;后者以新聞業為研究對象,以媒介政治功能為研究重點,以新聞業發展史為

    傳播力研究 2019年3期2019-03-21

  • 自由似水規則如岸
    制;言論自由;新聞史美國編輯人協會代表團離渝之際,重慶《大公報》社論說:“中國歷史上尚沒有新聞自由與言論自由,……我們相信新聞自由一定能在新生中國里實現?!薄洞蠊珗蟆泛我缘贸觥吧袥]有新聞自由與言論自由”的結論,又為何《大公報》對新聞自由如此推崇?曹立新的《在統制與自由之間:戰時重慶新聞史研究(1937-1945)》從多個角度對上述問題作出了一定的回答。全書共28萬余字,除“引論:新聞事業與國難”、“余論:戰時新聞統制政策的結束與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的失敗”兩部

    報刊精萃 2019年1期2019-01-03

  • 我國報刊“讀者來信”欄目的歷史嬗變
    詞:讀者來信;新聞史;報刊;報紙編輯;變化中圖分類號:G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8)07-0044-02“讀者來信”是讀者與編者溝通的橋梁。梳理文獻發現,最早的讀者來信叫做“讀者投函”。讀者來信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命名、不同的內容,也肩負著時代賦予的不同責任。目前對讀者來信的研究主要有兩類,一是實務研究,二是學術研究。從研究內容來看,主要有“讀者來信”的不同時代命名、不同報刊的來信內容差異、讀者來信的時代內涵,以及采編經驗

    今傳媒 2018年7期2018-09-27

  • 自媒體向“傳統化”回歸的必然性
    媒體;傳統化;新聞史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8)13-0124-021 研究背景2013年至今,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自媒體平臺在短暫的爆炸式增長后逐漸步入衰退期?!逗钏固?017年圖文群發數據》顯示,從2017年第一季度起,雖然微信圖文總體送達人數從150.83億提升到350.78億,但圖文打開率和分享率卻持續下滑,到2018年第一季度時,兩個指數由原先的4.03%、4.95%分別跌至2.24%與3.44%[1

    新媒體研究 2018年13期2018-08-28

  • 地方高校新聞史教學模式的創新
    發展的背景下,新聞史教學面臨一些問題:掩蓋了新聞史對新聞實踐的價值,新媒體技術沖淡了新聞史的人文特質,缺乏多元化教學環節。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正視新聞史課程理論性和實踐性并重的特征,新聞史教學采用專題研討式教學模式,使學生在自主學習和集體參與的情境中探索和發現,從而增強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關鍵詞: 地方高校 新聞史 專題研討 教學模式高校新聞學專業的課程體系,大致由新聞史、新聞理論和新聞業務三個部分構成。其中,新聞史是新聞學教學和研究的基礎,它為新聞理

    文教資料 2017年30期2018-03-06

  • 外國新聞史課程的創新構想以及相關建議
    源”。二、外國新聞史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本文以外國新聞史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例,分析在全媒體時代學生應該怎樣學習新聞史,教師應該如何教授新聞史。目前,在新聞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教學框架陳舊、方法陳舊、教學重點不突出。從教學思想上看,“就史論史”割裂了歷史與現實的關系,難以達到新聞史教學的真正目的。此外,教材過于厚重,雷同現象嚴重,編纂方法缺乏新意也是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提出以下創新的構想和建議。三、創新的構想和建議(一)

    新聞研究導刊 2018年1期2018-02-22

  • “新新聞史”視域下新聞史教學改革與探索
    方漢奇先生認為新聞史學者是新聞事業的守望者。在高校新聞學教學中,新聞史是新聞傳播學教育的基礎和重要分支,是新聞學課程的重要組成。日本著名的新聞理論專家小野秀雄指出在傳播學院、新聞學院可削減或增設任何科目,但是無論如何增刪都必須保留如下三個科目:其一是新聞傳播史,其二是新聞傳播倫理教育,其三是新聞傳播理論。盡管新聞史教育如此重要,當前卻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質疑傳統的新聞史教育。1 “新聞史教學危機”的突顯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今天,很多人認為新聞工作者必須具備新聞

    西部廣播電視 2018年23期2018-02-21

  • 一部體例獨特的新聞史佳作 ——簡評《中國新聞社會史:1815-2005》
    李時新中國新聞史著作每年都有出版,但似曾相識者不少:在體系結構上,仍然不脫革命史的成規;在表述話語上,很難看到作者的體察和思想,歷史復歸冰冷的歷史。一部紛繁復雜的中國新聞史,完全按照革命史來演義,是不是把問題簡單化了;以革命史的分期來講述新聞史,是不是隔斷了新聞史本體的流脈,有些喧賓奪主;中國新聞史為什么只見事件的鋪陳而不見新聞人物的蹤影。相信大家都在思考這些問題。李彬教授撰寫的《中國新聞社會史:1815-2005》無疑突破了傳統新聞史的編撰方式,令人耳目

    文化與傳播 2018年3期2018-01-24

  • 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史課程教學方法探究
    曉露【摘 要】新聞史是新聞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新媒體時代對新聞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新聞史教學存在與當今傳媒實踐脫節、課堂教學偏重知識灌輸等不足。新媒體時代也為新聞學相關課程教學提供了新的契機。本文從新聞史課程教學方法的角度出發,分析了目前新聞史課程教學普遍面臨的一些問題,結合課程教學實踐,探究在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史課程的教學方法,以更好地提升課程教學質量?!娟P鍵詞】新媒體;新聞史;教學方法新聞傳播學由新聞傳播理論、新聞傳播史、新聞傳

    智富時代 2018年11期2018-01-15

  • 抗戰時期貴州新聞史研究綜述
    但在大后方抗戰新聞史的研究中,有關貴州新聞活動的研究則沒有引起足夠重視,這與貴州在抗戰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匹配的。本文通過梳理抗戰時期貴州新聞史的相關研究,試圖還原此階段貴州新聞事業的真實面貌,希望有助于貴州新聞史研究的發展。關鍵詞:抗戰時期;貴州;新聞史中圖分類號:G219.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4-0071-01一、前言新聞出版事業由于其在戰時擔負著的傳遞信息、團結民眾、傳承文化等重擔,在戰爭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7年8期2017-09-22

  • 供給側:問題導入式新聞史課程的教學改革探析
    率先獲取,所以新聞史課程教學也面臨與時俱進的境況。新聞史課程需要引進新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及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從而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關鍵詞 供給側 問題導入式 新聞史當今新聞傳播專業學生對知識需要不再局限于教材或課堂之中,而是其借助各種技術資源率先獲取,所以新聞史課程教學也面臨與時俱進的境況。新聞史課程如何改變這種境況?新聞史專家方漢奇先生指出:“新聞史是能夠講好的?!币虼?,新聞史課程需要引進新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及掌握相關理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7年12期2017-06-19

  • 新媒體背景下新聞史課程“混合式”教學探析
    系列變化,傳統新聞史教學也日益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因此,在新媒體背景下,新聞史課程需要進行系列的混合式教學改革。關鍵詞 新媒體 新聞史 混合式教學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隨著傳播技術的發展,媒介形態和傳播過程發生了一系列變化,傳統新聞史教學日益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在教學方面,新聞史課程面臨內容龐雜、教材枯燥、教學滯后等問題,逐漸落入到“學生不愛學、老師不愛教”的尷尬境界。因此,本文擬探討新媒體背景下新聞史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改革。1新媒體背景下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7年11期2017-06-15

  • 新聞史研究與寫作的路徑思考
    【摘 要】新聞史研究作為新聞學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從學科發展伊始就處于新聞傳播學研究的核心層。目前新聞史的研究與寫作面臨變革的趨勢。本文通過對傳統新聞史敘事的解析提出新報刊(媒介)史的概念,旨在突破原有的“現代化”和“革命史”的邏輯,突出媒介的元話語特征。邁克爾·舒德森的《發掘新聞:美國報業的社會史》作為新聞社會史的成果,昭示著其方法論的可行性。米切爾·斯蒂芬斯的《新聞的歷史》中對人類學方法的運用也給新聞史研究與寫作帶來新的啟示?!娟P 鍵 詞】媒介史;新聞

    出版廣角 2017年8期2017-05-15

  • 論我國新聞史的發展沿革
    □邱蕾論我國新聞史的發展沿革□邱蕾中國新聞史研究起步于20世紀初。百余年來,新聞史學從無到有,如今已然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新聞史研究在我國新聞學領域屬于開疆拓土的先驅,尤其是近幾十年,新聞史研究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在新聞傳播學的各個分支學科中,中國新聞史已蔚為顯學。中國新聞史;新聞史研究中國的新聞史研究的開端要從1908年出版的章士釗所著的《蘇報案紀事》算起,如今,已經走過108年。對于新聞學這一新學科來說,僅是百年的時間,便將該學科的只言片語組建成

    視聽 2017年1期2017-04-12

  • 數據新聞時代,新聞教育還需要新聞史嗎? ——以新聞史教學實踐為中心的探究*
    新聞教育還需要新聞史嗎? ——以新聞史教學實踐為中心的探究*■ 李 煜以數據新聞時代新聞史教學如何應對為命題,結合近三年來數據新聞實驗班和本科班的教學實踐,認為在教學內容上可以采用人類學視角,將中國新聞史和外國新聞史兩門課還原成一門新聞史;同時使新聞史教學從囿于史實的教學中突圍,進入為工具理性“去魅”、更具批判性視野的遼闊場域。在教學手段上,可以引入美式Syllabus做契約,借助互聯網技術,搭建全時空課堂。數據新聞;新聞史;新聞教育一、問題的提出忽如一夜

    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6年11期2016-12-08

  • 試論新聞史研究方法的批判與范式建構
    【摘要】中國的新聞史研究經過多年積累取得了諸多有益成果,但也暴露出許多本質的問題,例如在認識論上,缺乏本體意識、主體觀念較為淡??;在方法論上,研究方法孤立、單一,通常立足于史料,做邏輯上、理論上的綜合分析,以致束縛了自身的發展。在構建新聞史研究范式上,學者們提出了許多具有探索性和創新性的觀點,比較有代表性的有李彬的“三范式”論和丁淦林的“兩范式”論。本文通過總結新聞史研究的傳統范式的不足,創新性地提出“人本主義范式” “媒介生態范式” “民族主義范式”三種

    出版廣角 2016年13期2016-09-29

  • 1979—2014年中國新聞史學研究的文獻計量分析 ——基于CNKI數據庫
    2014年中國新聞史學研究的文獻計量分析 ——基于CNKI數據庫李紅祥1,2,王婷婷2(1.衡陽師范學院 新聞與傳播學院,湖南 衡陽421002; 2.中國人民大學 新聞學院,北京100872)通過對1979—2014年間以新聞史為主題的1857篇中國期刊論文的文獻計量分析,研究發現中國新聞史研究在這一時期內發文量、研究者人數整體呈上升趨勢;形成了一批穩定的、有較大影響力的核心研究隊伍;研究內容多元化、研究主題聚焦化;得到的外部支持有較大改善。但隨著新媒體

    衡陽師范學院學報 2016年4期2016-09-21

  • 再論新聞史的哲學意蘊
    歷史呈現,得出新聞史是最好的新聞哲學之觀念。關鍵詞:歷史;新聞報道;新聞史;新聞哲學什么是歷史,課本告訴我們:“歷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墒?,若是僅僅只用于記錄、解釋和映射,那么歷史自身作為一個社會存在,就不具備存在的價值。歷史的問題在于可以讓后人不間斷的地現真的過去,在于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而根據這一目的所記載下來的事件,才是歷史存在的

    商 2016年20期2016-07-04

  • 新世紀以來新聞史研究梳理
    )?新世紀以來新聞史研究梳理蹇云付俊杰(深圳大學 傳播學院,廣東 深圳 518060)摘要:人大復印資料《新聞與傳播》2000-2014年間轉載索引的新聞史相關研究論文,總數呈逐年上升趨勢,研究主題集中于報刊史個案研究、新聞界人物史研究以及新聞業務史研究,研究范式較之前更為多樣,研究領域及視角較之前也有所拓展,但在國外新聞史以及新聞界人物史研究等方面,仍有待進一步強化。關鍵詞:新聞與傳播;新世紀;新聞史本研究采取文獻法與內容分析法,通過整理人大復印資料《新

    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5期2016-03-25

  • 民初中日新聞界的交流與對抗 ——以東三省中日記者大會為中心
    交;中日關系;新聞史;報刊史1913年至1914年的東三省中日記者大會,是東北新聞史上的重大事件,不僅開創該地區新聞界對外交流的全新局面,而且在中日新聞交流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頁,具有顯著的國民外交色彩和強烈的象征意義,并可視為民初中日關系轉變的縮影。由于資料限制,多數新聞史和中日關系史研究成果幾乎忽略這一事件,只有以《東北新聞史》為代表的部分著作偶然涉及*拙作《民國初期記者群體的對外交往》(《江漢論壇》2006年第8期)、《清末民初的新聞界與國民外交》(

    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年4期2016-03-17

  • 試論新聞史研究方法的批判與范式建構
    0079)試論新聞史研究方法的批判與范式建構張 揚 張勇軍(華中師范大學,湖北武漢 430079)中國的新聞史研究經過多年積累取得了諸多的有益成果,但也暴露出許多問題,例如:在認識論上缺乏本體意識、主體觀念較為淡??;在方法論上,研究方法孤立、單一,通常立足于史料,作邏輯上、理論上的綜合分析,以至于束縛了自身的發展。在構建新聞史研究范式上,學者們提出了許多具有探索性和創新性的觀點,比較有代表性的有李彬的“三范式”論和丁淦林的“兩范式”論。而“人本主義范式”“

    河北傳媒研究 2016年2期2016-03-15

  • 中國新聞史研究概述
    700)?中國新聞史研究概述孫 潔(西南大學 新聞傳媒學院,重慶 400700)摘 要:本文擬對我國新聞史的研究狀況進行梳理,更好地總結過去,說明現在,探索規律,以發現對新聞事業發展的有益之處。關鍵詞:新聞史;研究;中國一、研究概況早在19世紀后期就有關于中國報刊史的文章,如《邸報別于新報論》(《申報》,1872年)、《論日報漸行于中土》(王韜,1876年)等。20世紀初,同類文章相繼出現,“這些文章,或描邊史實,或史論結合,但總的看來,數量不多,論題零散

    新聞研究導刊 2016年8期2016-03-02

  • 中國新聞史研究現狀分析與主體意識探究
    000)?中國新聞史研究現狀分析與主體意識探究王志剛(渤海大學,遼寧錦州121000)中國新聞史研究作為新聞學研究的重要分支,其對于新聞學的獨立性和其學術思想的積淀也有不容忽視的作用。因此,中國新聞史研究的突破和發展會直接影響到新聞學整體的本土化發展和前進。其中,新聞史本體意識的回歸和本土化縱向研究的深入應該成為我們其后研究中國新聞史的著力點。中國新聞史研究;新聞史本體;新聞學自1927年戈公振先生的《中國報學史》問世,中國新聞史的研究開始真正走向人們的視

    新聞研究導刊 2016年9期2016-03-01

  • 淺談邊疆民族地區新聞教育
    ,本文以教師在新聞史教學中的重要性方面來探討如何提高新聞史教學質量。關鍵詞:大歷史觀;新聞史;南疆高校;教學質量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南疆高校的新聞教育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專業教育體系。培養的各類新聞專業人才,已經為新疆各級各類新聞事業的發展,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尤其是南疆的新聞事業的發展。然而,由于地域限制,民族地區高校的新聞教育發展速度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新聞教育是整個新聞事業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新聞從業人員的專

    求知導刊 2016年35期2016-02-24

  • 地方高校新聞史課程改革研究
    黃鴻業地方高校新聞史課程改革研究◎黃鴻業地方高校課程改革以應用為導向成為發展趨勢;對于新聞專業,新聞史課程改革尚未被給予足夠重視,也缺少改革的路徑,對此,教師應轉變教學理論、大膽創新,以“實踐”、“參與”、“情懷”作為課改的原則,開展“專題式”和研究性教學,注重課程整合,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調查實踐,切實培養學生貼近新聞行業需求的應用能力。新聞史 教學改革 地方高校當前許多地方高校致力于向 “應用技術型高?!鞭D型,培養目標定位于“應用技能型人才”,服務于地方

    新聞前哨 2015年3期2015-12-23

  • 早期電視新聞生產研究
    準備。關鍵詞 新聞史;電視新聞;新聞生產;政治宣傳中圖分類號G220 文獻標識碼A一、萌芽:新中國電視事業的誕生新中國電視事業的籌備、醞釀早在20世紀50年代初就開始了。1954年,毛澤東主席提出中國要辦電視。1955年2月5日,中央廣播事業局向國務院報告,提出于1957年在北京建立一座中等規模的電視臺的計劃。周恩來總理2月12日批示將此事列入文教五年計劃討論。1956年5月28日,中國中央副主席劉少奇聽取中央廣播事業局工作匯報。他詳細詢問了有關創辦電視臺

    新聞界 2015年12期2015-12-15

  • 論民國時期的新聞史研究成果敘述體系
    主要朝代的斷代新聞史都已經出版了專著的今天,學術界對最靠近當代的朝代即“中華民國”時期的新聞史研究卻仍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這不能不說是新聞史學界的一個遺憾。正是這個原因,新聞史學界對民國時期的新聞史研究成果缺乏基本的了解和思考。本文以北京圖書館(國家圖書館)主編,北京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和重慶圖書館的民國時期圖書收藏為主體,全國省市圖書館有關文獻收藏為補充編輯而成的《民國時期總書目》著錄的圖書信息為主,參照其他專業參考工具書著作中記錄的民國時期新聞史研究著

    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年1期2015-11-14

  • 論抗戰大后方新聞史研究的三重價值
    要:抗戰大后方新聞史研究,是抗日戰爭史、中國新聞史、抗戰大后方區域史的重要組成。相比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延安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新聞史,學界對當時國民政府管轄下以重慶為中心的抗戰大后方新聞史矚目不足。經過對抗戰大后方新聞史的仔細研究,文章認為抗戰大后方的新聞史研究從歷史、時代、學理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意義。關鍵詞:抗戰大后方;新聞史;戰時新聞學中圖分類號:G210.9 ? ? ? ? ? ?文獻標示碼:A ? ? ? ? ?文章編號:1672-8122(2015

    今傳媒 2015年7期2015-05-30

  • 運用多種研究成果充實外國新聞史教學芻議
    究成果充實外國新聞史教學芻議賈樂蓉本文認為,應當大力借鑒多方面的研究成果來充實外國新聞史的教學,提高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和趣味性,凸顯這門課程在當下的意義。但與此同時,應當注意的一個基本前提,外國新聞史的內史部分應當是脈絡清晰、邏輯嚴整、突出規律的,而外史部分應當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新聞內史。外國新聞史 教學 研究成果賈樂蓉,女,漢族,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副教授,博士。關于外國新聞史的教學問題,已有一些專家學者撰文進行了探討。其中有從多個層面進行分析的《關

    傳媒國際評論 2015年1期2015-03-17

  • 戰火硝煙中的桂花飄香 ——評《桂林抗戰新聞史》(上、下)
    —評《桂林抗戰新聞史》(上、下)陳學璞《桂林抗戰新聞史》(上、下)是富有創新精神的具有多方面價值的新聞史專著,彌補了中國抗戰新聞史研究這一時段的空缺。作者立論來自于調查研究,觀點提煉于歷史事實,運用全面客觀公正的歷史觀判斷是非功過,揭示桂林抗戰新聞史的本來面目,對于當下新聞事業的改革發展具有彌足珍貴的價值?!豆鹆挚箲?span class="hl">新聞史》;桂林文化城;當代價值近日看到臺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出版、納入中國新聞史研究輯刊的《桂林抗戰新聞史》(上、下)(靖鳴、徐健、曹正文等著)

    沿海企業與科技 2015年6期2015-02-13

  • 中國新聞史教學方法新探
    7012)中國新聞史教學方法新探張虹(皖西學院,文化與傳媒學院,安徽 六安237012)新聞史具有歷史學科的屬性,中國新聞史教學可以借鑒新史學的研究方法,從史學的敘事性、思想性、現實性三個方面發揮歷史的力量,使新聞史課程擺脫邊緣化的狀態,變得有益有用且富有吸引力。新聞史;史學;敘事性;思想性;現實性新聞史是新聞學科的三大支柱(新聞史、新聞理論和新聞技能教育)之一,在任何新聞學院的學科設置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從學生的角度來說,新聞史卻是一門

    淮南師范學院學報 2014年4期2014-04-09

  • 中國新聞史源頭、脈絡與研究方法探究
    趙文晶 王馨慧新聞史的研究,在我國可以追溯到19世紀70年代,《申報》上發表的《論中國京報異于外國新報》。經過兩個多世紀以來一代代新聞史學家的不斷努力,如今我國的新聞史學研究已經擁有了自己的研究體系。在眾多新聞通史研究著作中,戈公振的《中國報學史》及方漢奇的《中國新聞事業通史》(三卷本),是現在研究新聞史料人員必讀的歷史文獻著作。然而到目前為止,我國新聞史的研究還僅限于對于史料的考證和歷史事實還原的層面,即“黑格爾所劃分的歷史層次的第一層次,原始的歷史層面

    中國出版 2014年12期2014-02-01

  • 地方新聞史編輯出版維度把握——評《杭州新聞百年史綱》《杭州新聞史
    的重大貢獻?!?span class="hl">新聞史作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有人說,歷史是一面鏡;也有人說,新聞是一面鏡。從某種意義上說,新聞史就是社會和時代最可鑒的鏡子。中國新聞史研究已有上百年歷史。1873年上?!渡陥蟆钒l表的《論中國京報異于外國新報》一文,是我國公認研究新聞事業歷史的最早篇什,姚公鶴的《上海報紙小史》和徐寶璜的《新聞學》是最早的新聞史專著??梢娭袊侣剬W研究端緒還是新聞史的研究。新中國成立之后,新聞史研究基本一元化,受蘇共報刊史研究的影響,研究

    中國出版 2012年24期2012-07-26

  • 中國新聞事業史教學改革研究
    8)一直以來,新聞史的教學都被認為是枯燥的,甚或有人質疑新聞史在整個新聞教學中的地位。鑒于此,分析中國新聞史課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進行教學改革創新以彰顯專業特色,培養思辨型新聞人才,以期從實踐層面說明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還新聞史在整個新聞教學中應有的地位。中國新聞史:問題:教學改革在與新聞學科的其他課程的比較中,我們不難發現:新聞史教學既不像采寫編評課程那樣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也不像新聞理論課程那樣講求學理。尤其在與新聞實踐的關系上,很多學生感覺新聞史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1年7期2011-08-15

  • 試論借鑒新聞報道技巧優化新聞史教學方法
    聞報道技巧優化新聞史教學方法◆唐亞蕾(浙江理工大學文化傳播學院)從抓準學生的關注點作為切入口、運用生動的敘事方法、在互動中培養學生的專業意識三個方面,分析了如何借鑒新聞報道的技巧優化新聞史的教學方法,以提高新聞史的教學效果。新聞報道技巧 新聞史 新聞史教學新聞史是新聞學專業的重要課程,肩負著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傳遞學生基礎專業知識,樹立學生的專業意識,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等重任。筆者認為,我們應站在歷史的高度來嚴肅對待新聞的同時,也可以用新聞報道的技巧來解讀

    中國校外教育 2011年18期2011-08-15

  • 重塑共識·多元視野·當代意識 ——對新世紀十年新聞史研究的回顧與反思
    —對新世紀十年新聞史研究的回顧與反思李 彬,張 壘(清華大學 新聞與傳播學院,北京100081)新世紀的十年,是中國方方面面發生劇變的十年。同樣,新聞界在新世紀的十年里也發生了一系列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變化。有學者認為,新世紀十年,黨中央圍繞如何認識和對待新聞報道,以及如何認識媒體、如何對待媒體、如何使用和管理媒體進行了一系列的觀念更新和理論創新,從而使黨、政府以及新聞媒體在新聞觀、輿論觀、媒體觀、官媒觀、民媒觀和內外傳播觀上都發生了可喜的變革與進步。[1

    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年5期2011-04-13

  • 新聞史教學淺析
    黑龍江 韓賀新聞史教學淺析黑龍江 韓賀新聞史課程被認為是枯燥無用的,作為新聞史課程的一線教師,應引導學生認識新聞史課程的重要性,改進教學方法,并擔負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的責任。正確引導;點線結合;師生互動;古今結合;以古喻今新聞史是高等學校的新聞及相關專業都要開設的專業基礎課,課程設置目的在于使學生了解世界新聞傳播發展的歷史梗概和基本規律,了解當前不同類型國家新聞事業的概況、特點和趨勢,從而具備一定的分析、識別和研究能力,開闊眼界和思路,繼承和發揚無產階級新

    職業技術 2010年1期2010-08-15

  • 新聞史教學如何貼近時代
    學院,探討中外新聞史教學改革問題。院長張昆教授致歡迎辭。本次會議由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牽頭承辦,是首次打破院校壁壘。匯集武漢地區新聞史專家學者,就新聞史的教學和研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討并尋求解決之道的盛會。新聞史研究是新聞傳播學教學、研究的基礎,而武漢又是全國新聞傳播學的三大重鎮之一。武漢地區新聞史教學,從相當意義上反映出了全國新聞史教學的風貌。隨著時代的發展,新聞史教學和研究的改革成為必然。新聞史教學如何貼近學生實際需求與時代需要,新聞史研究怎

    新聞前哨 2009年7期2009-07-31

  • 新聞史研究思路和方法討論述評
    革開放以來,對新聞史研究思路和方法的批評圍繞兩個方面展開:一是新聞史研究本體的迷失和錯位,二是新聞史觀的單一和相近。針對存在的問題,學界普遍提出:深化研究內涵,拓寬研究視野,運用新的方法。[關鍵詞]新聞史;思路;方法;述評[中圖分類號]G2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81X(2009)02—0245—05隨著改革開放后整個新聞學學術研究語境的變化,學界紛紛對新聞史研究思路和方法進行反思,這種反思得到持續關注,其討論的深度和廣度也得到前所未有

    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09年2期2009-04-27

  • 《中國新聞史》教學改革探析
    文分析了《中國新聞史》教學的歷史、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進行教學改革創新以彰顯專業特色和培養思辯型新聞人才等。關鍵詞《中國新聞史》教學改革中圖分類號G206文獻標識碼A一、《中國新聞史》教學的歷史回顧與現狀《中國新聞史》教學的歷史淵源,可以一直追溯到1920年上海圣約翰大學創辦報學系之時設立的《新聞學歷史與原理》課程,當時正是中國新聞史教學的初創時期,在隨后許多高校成立的報學系科或新聞系科中都設有這一課程,但其名稱一般是《中國報學史》或《中國新聞發達史

    新聞界 2009年1期2009-04-01

  • 如何增加中國新聞史教學的附加值
    認為,增加中國新聞史教學的“附加值”、提高課程對學生的吸引力,是改變中國新聞史教學長期困頓的有益嘗試,關鍵詞中國新聞史教學附加值中圖分類號G206文獻標識碼A在當今中國新聞傳媒業迅猛發展以及業界對新聞專業畢業生“職業化”呼聲日勝一日的情勢之下,高校新聞專業新聞史教學日益“邊緣化”已是不爭的事實,而中國新聞史的教學尤其如此。那么,中國新聞史教學應該如何突困?筆者認為,以增加課程教學的“附加值”為突破口,提高中國新聞史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和粘著力,不失為一種有益

    新聞界 2009年6期2009-02-0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