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在高校英語語法課程教學中巧妙推進立德樹人教育的方法

2019-09-10 07:22劉江華曾秋霞何艷秋
環球市場 2019年6期
關鍵詞:高校英語立德樹人

劉江華 曾秋霞 何艷秋

摘要:在當前高校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立德樹人教育的開展,響應國家政策將德育教育貫穿于文化課教學中,讓學生的思想品德得到提升。本文針對高校英語語法教學中的立德樹人教育進行討論。

關鍵詞:高校英語;語法課程;立德樹人

一、平鋪直敘法

在英語教學中采用平鋪直敘的方法進行立德樹人教育就是在認真分析完教材之后,總結課本中具有教育意義的內容直接進行德育教育。在英語教學中語法教學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師需要讓學生明白語法對于英語的重要性,語法的基礎是詞匯,是將詞匯按照規則進行排列形成完整的句子。學生在學習中需要從英語語法知識出發,強化自身語言實踐能力,讓自己能夠靈活運用英語這門語言。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的直觀體現,這就需要引導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意義進行探索,將文化作為語言學習的最終目標,通過外國文化的了解促進學生對我國文化認識的加深,并利用英語來傳播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诹⒌聵淙私逃處熅托枰獙⒔虒W進行擴展,讓學生深刻的認識到語言對于民族來說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

二、關聯引申法

關聯引申顧名思義就是由教材中的某一知識點出發,將其進行方向性的引申,使其與德育相關聯,立足語言拓展品德,將德育教育融入到語言教學中。在講解現在進行時這一結構時,教師就可以將德育教育融入其中。很多學生在練習中會忘記現在進行時中的be動詞,這時教師就應當向學生強調"be+動詞ing"的整體性,它們是構成這一句式的基本結構,兩者不可分割,缺少be動詞就是不完整的謂語結構。在這部分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將集體觀念融入其中,將be動詞與現在分詞比作集體中的個體,"be+動詞ing”的句式結構就是一個整體,就像我們的班級一樣,缺少哪一個都是不完整的。這樣的教學能夠讓學生更深刻的認識到個人對于集體的重要性,在集體中我們需要具有集體意識,將集體榮譽放在首要位置,在集體中還要尊重每個獨立的個體,因為他們都是不可或缺的。這種教學方法是對遷移規律的靈活運用,探索事物之間存在的關聯性并加以應用,實現教學活動的由此及彼,從英語教學出發向學生傳授做人的道理,讓整個過程變得更加自然順暢。通過關聯引申法就很好的實現了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教育,實現學生英語水平與道德修養的共同進步。

三、比喻滲透法

比喻滲透法就是用生活中生動的實例來表述英語理論知識,讓學生能夠借助直觀的事物來理解抽象的理論知識,又可以利用具體例子滲透英語教學中的育德教育,實現教育中的立德樹人。例如在進行助動詞的講解時,教師就可以從“助”入手,讓學生理解“助”就是指“幫助”。之后向學生提出問題,你們知道的助動詞有哪些,它們幫助的對象又是誰?如果句子中沒有助動詞會發生怎樣的結果?學生分別舉出了be動詞、do,have等助動詞,并將其構成的語態——列舉出來,沒有助動詞就無法構成語態,導致句子存語法上的錯誤,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病句。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將“友善”的理念傳輸給學生,讓學生知道助人為樂、和諧友善所能發揮的積極作用,實現立德樹人教育。將比喻滲透法應用于英語教學中具有很大優勢,比喻的作用能夠得到充分發揮,將深奧的道理變得通俗易懂,將抽象的事物變得形象具體,將概括的內容變得細致有條理。在比喻的作用下能夠讓枯燥的語言學習變得生動有活力,讓英語教育與德育教育相互促進,實現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四、語句感染法

語句感染法的應用需要教師對語言實例進行優化選擇,需要保證選擇的例句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在句子中既需要包含相關的語言知識,有需要具有德育教育內容,讓學生閱讀例句的時候受到人生啟迪。在大學英語教材中有關于中國古建筑的文章“theForbidden City",在文章中對我國的城市進行了簡要介紹,學生在學習文章的過程中能夠加深對語法知識的理解,同時還對我國的傳統文化以及城市特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讓學生的愛國情懷得到激發,讓學生具有更強的民族自豪感。作為高校英語教師如果在教學活動中完全局限在語言知識的講解上會導致學生學習變得枯燥乏味,教師將情感、道理融入在教學活動中就能夠很好的改善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印象,讓學生感受到語言背后的人文特性,讓學生通過刻板的文字體味到蘊含其中的人生哲理,讓學生英語水平提升的同時具有更好的道德修養,實現學生的長遠性發展。

五、習題融入法

英語語法學習離不開相關練習的完成,通過練習題目能夠讓學生對所學的語法知識進行鞏固,并實現語法的應用。教師在語法練習題目的布置上同樣需要合理設計,對題目進行認真篩選,讓練習題目與德育教育相融合。學生在完成作業練習時候如果還能從中接受品德教育,就能夠讓學生陶冶情操,實現最佳的教學效果。在翻譯練習中,教師可以將一些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作為翻譯原文,例如The greatest test of courage on earthis to bear defeat without losing heart.(世界上對勇氣的最大考驗是忍受失敗而不喪失信心。)學生在翻譯的過程中就能夠感悟勇氣的意義,以更積極地態度面對人生。教師再要求學生對句子成分進行劃分,并制作成PPT展示給同學。

六、結束語

作為人民教師其主要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教育就是通過正向引導與刺激讓人的內在潛能得到激發,讓人釋放出更大能量,促進人的個性發展,讓人的價值能夠得到充分體現。要想讓這些教育目標順利實現,就需要教師重視教學理念的轉變,對教書育人的方式方法進行深入研究,增強教學活動的科學性。在當前社會中德育工作的主要場所就是課堂,作為高校英語教師同樣需要重視教學中的德育教育,這就需要教師對教材進行深入挖掘,合理設置教學內容,探索出德育教育與英語教學深度融合的最佳途徑,讓學生學到知識的同時提升個人修養,促進立德樹人教育方法的實現。

參考文獻:

[1]龔克.立德樹人、素質教育與內涵式發展[J].中國高等教育,2013(2):6-8.

[2]顧明遠.德育為先,立德樹人[N].中國教育報,2013-12-06.

[3]周仁祥.淺談立德樹人的三個關鍵[J].基礎教育參考,2014(14).

作者簡介:劉江華(1971.05-),女,漢族,江西高安人,副教授,碩士,江西中醫藥大學人文學院教師。研究方向:英語翻譯、英語教學法。

猜你喜歡
高校英語立德樹人
微課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高校英語教學實效性提升策略分析
高校英語語境教學的現狀及對策探究
基于就業導向的高校英語創新教學研究
立德樹人視閾下的服務型基層黨支部構建方式探究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態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建構主義視角下高校英語教學活動的探索與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