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情感的培養路徑

2019-09-10 07:40韋影
頌雅風·下半月 2019年5期
關鍵詞:情感培養初中音樂教學策略

韋影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初中階段的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學習能力和情感的培養。音樂既是藝術的展示,也是情感的寄托與表達,每一首音樂作品都寄托著不一樣的情感,訴說著不一樣的故事。初中階段音樂的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感受藝術的洗禮,還要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同時,感受音樂蘊含的情緒、情感,引導學生對音樂形成良好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目前,已有很多的初中音樂教師正在探究音樂情感培養的方式,而且已經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本文將根據這些研究成果進行如下分析,希望能為各位初中音樂教師提供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

關鍵詞:初中音樂 情感培養 教學策略

音樂的力量是無形的,既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也可以洗滌人的心靈,更可以緩解生活的煩惱。音樂課程的開展,在教學目的上就是要借助音樂的力量和感染力撫慰學生的心靈,完善學生的人格,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實現學生情感的全面提升。據此,我們需要轉變教學思維,創新教學方式,從情感投入、挖掘情感因素、創設情感情境等多個方面來對學生進行對音樂情感的培養。

一、初中音樂情感培養的價值意義分析

音樂既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力量載體,對于學生情感的培養意義重大。

(一)有助于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

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無論是在個性化發展上,還是學習生活影響上,情感的培養占據著核心位置。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一個個性化成長的時期,自尊心較強,叛逆心理重,在情感變化上波動較大,通過對多種音樂的學習既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藝術的美感,還可以調整學生的心理、心態,讓學生感受音樂背后的故事、精神與情感訴說,借助音樂的力量培養學生良好的素養。

(二)有利于學生思想道德素養提升

在初中階段的教育上,一方面是知識的傳授,另一方面則是學生思想情感以及行為品質的培養。對于學生而言,思想品質的形成貫穿于學生的一生,所以說,借助于音樂中的人或事,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社會觀,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提升學生的行為品質。

(三)促進教學管理優化

初中階段的學生天生好動,對所有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但是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和定力,在教學管理上如果采用硬性管理,那樣往往會加劇學生的逆反性,嚴重影響學生的生活與學習。但是借助于音樂教學情感的培養,可以不斷地向學生滲透道德教育,可以讓學生在行為上實現自我約束,借助于豐富的音樂內容提升學生的認知,促進學生道德素養的提升。

二、初中音樂教學中情感培養的路徑分析

(一)加深對音樂理解,注重對學生情感投入

在實際的教學中,情感的培養是一個過程,可以是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也可以是學生之間的感悟分享。對于情感的培養主要受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教師的引導教學,二是學生感悟學習。對于教師而言,他對于學生情感的培養占據重要地位,無論是教學的語言方式,還是教師的言行舉止都會對學生的情感產生影響。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要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情感的表達,感受音樂所包含的情感,這樣學生在理解音樂的同時,才能受到影響,進而形成獨特的情感體驗。

例如:在《大海啊,故鄉》歌唱教學時,教師首先轉變教學的思維,以和藹的態度講解歌曲的內涵和情感表達,讓學生體會歌曲的魅力,如歌詞“小時候,媽媽對我講,大海就是我故鄉,海邊出生,海里成長”,聽起來朗朗上口,而且展現出一派回憶、懷念家鄉的景象,“大海啊大海,就像媽媽一樣,走遍天涯海角,總在我的身旁”直接表達了詞作者的觀點——表述了自己內心對于故鄉的歸屬感和對大海的贊美之情。這樣的教學方式,既可以讓學生好好把握對音樂的理解,還可以增強學生的情感投入,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此外,教師應針對歌曲所表現出的情境引導學生回憶自己與媽媽之間的美好回憶,組織“我來談一談”活動,設置“媽媽的愛”“我對媽媽的愛”“如何回報母愛”等話題,大家相互交流,于他人的言談中收獲心靈啟發和感動,生出對母愛的無限憧憬和向往,并以實際行動回報母愛,踐行孝道。

(二)挖掘音樂作品的情感背景,培養學生綜合素養

從音樂的產生上分析,每一首音樂都具有時代的印記,也表達了作者在特殊時期不一樣的情感變化。初中階段學生情感的培養,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音樂的創作背景進行深入理解,無論是音符、曲調,還是歌詞,都需要學生細細品味,這樣才能發揮出音樂的價值,讓學生在心理上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進而促進學生品質、思想等方面的提升。

傳統的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雖然也注重學生的音樂情感體驗,但往往會忽略歌詞理解這個環節?,F代初中音樂情感體驗教學要注重解決這個問題,通過科學的體驗式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感受音樂旋律,欣賞音樂歌詞,這樣才能全面提升其音樂欣賞和感悟能力。

例如:在音樂欣賞《看天下勞苦人民都解放》學習時,教師先讓學生通過多媒體音樂的時代背景進行了解,介紹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歷史事件,通過對韓英獨唱部分的賞析,感受韓英被捕后的臨危不懼、堅貞不屈的樂觀主義精神和革命節操。曲調節奏的緊慢變化表達韓英苦難的身世和對革命的堅貞。以第三段歌詞為例,這既是情感的吐露段,更是歌劇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奔放的音調、較快的節奏、民歌的風格充分表達了韓英與母親生離死別的不畏懼情感和對革命的樂觀、視死如歸的情懷,體現了革命精神的大無畏。

再如:《紅色娘子軍連歌》,充分表達了女戰士解放奴隸、解放自身的責任感,更表達了女戰士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學生通過這樣的學習,無論是在情感變化上,還是思想道德的形成上,都能夠與音樂產生共鳴,引導學生樹立起面對苦難的意志和承受戰勝困難的決心以及對民族、國家的責任感。

此外,教師結合歌詞可以組織“我來寫一寫”活動,引導學生寫一篇讀后感,不僅對歌詞進行分析,還要對音樂作品的情感背景進行分析,尤其在分析紅歌時,更要結合特定的歷史背景,站在特定的歷史時空中感受我中國共黨產無私為民、勇于犧牲的革命精神,讓學生了解我黨“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服務”的執政理念,了解政府為國家獨立、富強所做出的卓越貢獻和不懈努力。

(三)創設情境觸動視、聽覺

情感體驗要比節奏體驗更加深入,要通過視覺去感知音樂作品的情感基調。音樂的魅力在于傾聽,閉上眼,讓自己的心跟著旋律前進,去感受音符的跳躍。因此,情感的培養教學,教師要注重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在那樣的氛圍之中,流露出自己的情感,表達自己的情緒。

例如:在《智斗》的學習中,首先讓學生對智斗的歌劇進行觀看,引導學生對歌劇的情節進行全面化的理解,即阿慶嫂與刁德一巧妙地問答周旋,讓學生在視、聽覺上實現情感的共鳴。

再如:在《梁山伯與祝英臺》學習中,借助于多媒體讓學生了解梁?;墓适卤尘?,學生通過曲調的變化感受封建時期梁祝凄慘的愛情故事,在情感上感受封建時期文化對人的約束性和壓迫感。不管是什么階段的學生都應該學會觀察、聆聽,在音樂的節奏、器樂中體會到作者的情感,從而進一步了解音樂本身。借助于多媒體的展示,讓學生如身臨其境般的學習,將自己的情感與作品本身相結合,進而促進學生情感的培養,實現學生對音樂的全面理解。

同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悟音樂情感,教師可以開展課外采訪活動,比如在欣賞《你的答案》《陽光總在風雨后》《愛的奉獻》等歌曲時,讓學生對那些愛心的傳遞者進行視頻采訪,讓他們講一講自己在做好人好事時的感受,從他們的深情講述中感受生命之美,組織“同一首歌”活動,讓中學生自行創作歌曲(作詞作曲均可),大家相互交流,共譜信仰之歌,同唱愛之贊歌,在音樂情景中進行情感互動,可讓學生感受到班級大家庭的溫暖。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階段音樂教學中學生情感的培養,是教學的核心之一,通過以上論述,我們不難發現,情感因素幾乎是音樂的核心點,更是學生學習的最重要素養之一。初中音樂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素質教育、美感教育。所以,對于初中音樂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情感素質的策略,既需要教師在教學思維上轉變,還需要在教學方式上進行優化,借助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情感、品質、素養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王艷.初中音樂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路徑[J].中華少年,2019(15).

[2]張蓉蓉.淺談音樂教學中學生良好情感的培育[J].情感讀本,2019,(5):6.

[3]馬小艷.情感教育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北方音樂,2019,39(8):185.

[4]郭春蘭.淺談中職音樂欣賞活動教學中學生情感及能力培養[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9(11).

[5]黎明.淺析情感體驗中的初中音樂教學[J].數碼設計(下),2019,(3):214.

作者單位: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臨泉九中

猜你喜歡
情感培養初中音樂教學策略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數學課堂中的數學情感培養研究
初中音樂課堂有效教學的實踐研究
節奏訓練在初中音樂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試論師生互動教學在初中音樂課堂的應用
小組活動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兒童愛心情感培養的實踐與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