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質強筋小麥新品種華成2019選育及簡化栽培研究

2019-09-10 17:26劉飛
種子科技 2019年5期
關鍵詞:強筋選育新品種

劉飛

摘? ?要:華成2019是由天益青種業科學研究所以(煙農19×宿266)F5為母本、宿02003(豐華8829×陜160)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的。對華成2019的選育過程、特征特性、突出特點及高產栽培技術要點進行了研究,以期提高其產量及質量。

關鍵詞:華成2019;優質;強筋;小麥;新品種;選育;栽培

繼高產穩產小麥皖麥52、華成3366育成推廣以后,它們解決了高產栽培條件下高產與倒伏的矛盾[1]。2005年調整育種目標,在保證高產、穩產及抗倒的條件下,主攻產品品質。

根據安徽淮北麥區的生態條件和國家小麥品質區劃,確定以優質中筋小麥為主,兼顧優質強筋和高產抗倒小麥新品種的育種方向[2~4]。

華成2019是由天益青種業科研所選育,其優質強筋、半冬性、耐寒、后期耐旱、含優質亞基。2006年用高產品系01066(煙農19×宿266)為母本,以含優質親本(渦8779、陜229)、抗性較好親本(蘭考906)的豐產品系宿02003為父本進行有性雜交,連續多年單株選擇,F7代穩定,并于2017年育成優質強筋小麥新品種華成2019(審定編號:皖審麥2017016)。

1? ?選育過程

2006年以高產穩產、抗赤霉病偏弱的(煙農19×宿266)F5為母本,以豐產穩產、早熟、多抗廣適、中后期耐旱、落黃佳、面粉白度好的中間材料宿02003為父本進行有性雜交,組合號為0665。

2006—2007年F1代:表現中熟,抗寒、抗病性好,落黃好,抗倒伏,確定為重點組合。

2007—2008年F2代:稀播種植2 100株/667 m2左右,從苗期到收獲一直表現較好,室內考種決選78株。

2008—2009年F3代:種植78個株系,其中第35個株系為半冬性、深綠色、中熟、落黃佳,室內考種時決選4株。

2009—2010年F4代:種植4個株系,其中0665-35-4系豐產性好,赤霉病較輕,室內考種決選4株。

2010—2011年F5代:種植4個株系,其中0665-35-4-2系冬性偏冬,葉深綠色,耐寒、抗病、熟相好、籽粒商品性好。室內考種決選3株,同時將該系混收脫粒,參加科研所鑒定試驗。

2011—2012年F6代:種植3個株系,2012年赤霉病大發生,3個系均表現出耐性,其中0665-35-4-2-1系半冬性偏冬。

2012—2013年F7代:種植3個株系,小麥全生育期降雨較少,春霜凍害嚴重,其中0665-35-4-2-2表現出耐旱性強、春霜凍害極輕。室內考種決選2株,以后單株選擇與試驗同步進行,定名為華成2019,并推薦進行安徽省聯合鑒定試驗。

系譜和選育過程如圖1所示。

2? ?特征特性

半冬性,幼苗匍匐,葉片蔥綠色,分蘗壯,葉片挺直,抗寒能力強。株高79 cm,穗子較大,穗層整齊,結實性好。產量三要素協調,2016年穗數平均為43萬穗/667 m2,穗粒數33粒,千粒重43.7 g。中后期耐旱,落黃好,抗干熱風,抗青干。穗長方形,穗長10~12 cm,長芒,白殼,每穗小穗數25個,基部不孕小穗3個,每穗結實41粒左右,籽粒卵圓形、琥珀色、角質。

3? ?突出特點

3.1? ?豐產性較好,經濟效益高

3.1.1? ?天益青種業科學研究所試驗

2011—2012年在所內進行的預備試驗中,平均產量578.0 kg/667 m2,比皖麥52增產8.17%。

2012—2013年在所內進行的品比試驗中,平均產量588.3 kg/667 m2,比皖麥52增產7.9%。

3.1.2? ?安徽省內各項試驗

2013—2014年度安徽省小麥品種聯合鑒定試驗中,平均產量643.4 kg/667 m2,比對照皖麥52增產5.40%。

2014—2015年度安徽省小麥區試中,平均產量530.4 kg/667 m2。

2015—2016年度安徽省小麥區試中,平均產量528.7 kg/667 m2。

2016—2017年度安徽省生產試驗中,平均產量544.5 kg/667 m2。

3.2? ?優質強筋

2015 年品質分析結果:容重 825 g/L,粗蛋白質(干基)15.11%,濕面筋(以 14%水分計)32.9%,吸水量60.2 mL/100 g,穩定時間 6.8 min。

2016 年品質分析結果:容重 813 g/L,粗蛋白質(干基)14.74%,濕面筋(以 14%水分計)32.3%,吸水量59.4 mL/100 g,穩定時間10.8 min。

3.3? ?抗逆性強

2015年抗性鑒定結果:中抗赤霉病2.9MR2;感白粉病5MS;感紋枯病48S1。

2016年抗性鑒定結果:中抗赤霉病3.0MR2;中抗白粉病3MS;感紋枯病46S1。

3.4? ?適應范圍廣

華成2019半冬性,抗寒能力較好,優質強筋,具有廣泛適應性,適宜安徽沿淮、淮北中等或偏上肥力條件下種植,一般產量550~650 kg/667 m2。

4? ?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4.1? ?選擇良種

因小麥區劃特別明顯,分冬性、半冬性和春性品種,所以選用適宜當地種植、品質優良、抗逆性強、經濟系數高的良種,有利于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

4.2? ?種子處理

小麥播種前對種子進行處理,可以促進早出苗、出壯苗及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常見種子處理方法:一是曬種,播種前選擇晴朗高溫天氣曬種1~2 d,即可有效殺菌、除害蟲;二是拌種,播種前使用20 mL敵萎丹兌適量水拌種10 kg,可防治小麥全蝕病、紋枯病、散黑粉病。

4.3? ?精耕細作

為改善土壤結構,播種前深耕土層,消除殘茬和整地,做到土壤上松下實,提高土壤保墑能力。

4.4? ?適期播種

沿淮及淮北地區適宜播期為10月5日—11月28日。

4.5? ?合理密植

機播,行距13~22 cm,播深4 cm左右。

4.6? ?澆好“三水 ”

一是澆足越冬水,二是澆好起身拔節水,三是巧澆灌漿水。

4.7? ?一噴三防

主要是在孕穗至抽穗期間,用粉銹寧和多菌靈合劑防治葉銹病和赤霉病。同時針對病蟲混發地塊,搞好綜合防治,開展“一噴三防”。

4.8? ?適時收獲

小麥蠟熟末期是最佳收獲期,不可過于成熟,以免籽粒脫落而減少收成,影響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 1 ] 韓歡,趙龍,孫開元,等.國審小麥新品種華成3366的選育[J].安徽農學通報,2014(09).

[ 2 ] 李立群,張國權,李學軍.黃淮南片小麥品種(系)籽粒品質性狀研究[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06).

[ 3 ] 胡衛國,趙虹,王西成,等.黃淮冬麥區小麥品種品質改良現狀分析[J].麥類作物學報,2010(05).

[ 4 ] 王蓉.黃淮南片小麥品種主要農藝性狀和品質性狀研究[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8.

猜你喜歡
強筋選育新品種
看禾選種
優質強筋小麥種植管理技術研究
2020年河北強筋小麥種植面積可達400萬畝
征途漫漫 中國芯
吉林省黃秋葵新品種選育
美國《溫室種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種(九)
新品種信息
美國《溫室種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種(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