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減負:有人歡喜有人憂

2019-09-10 07:22李香玉
教育家 2019年46期
關鍵詞:家庭作業作業家長

李香玉

關于減負,來自孩子的聲音——

完成當天全部家庭作業大概要多長時間?每天睡幾個小時?學習壓力主要來自哪里,學校、課外班,還是家長?

▇ 達達(14歲)

我今年上初二,學習壓力來自多個方面。每天完成家庭作業需要三個小時左右,基本回到家吃完飯就寫,寫完也快十點了,最多能睡八個小時。幾乎每天如此,感覺還是挺累的,尤其是周末也不得休息,周六一上午的課,晚上還有網課,周日有個興趣班,再加上還要寫學校老師留的周末作業,感覺沒有時間出去玩兒。我希望周末時間由我自己來安排,我想做點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比如看看電影、跟同學出去打打球之類的。

▇ ?依一(9歲)

我今年上三年級,學校留的家庭作業每天一個小時左右就能完成。學習壓力主要來自媽媽。她給我報了好幾個課外班,一周有三天下午放學后先去上課外班,然后再回家?;丶液缶捅容^累,想睡覺,可是還要完成家庭作業和課外班的作業。周末有舞蹈和油畫兩個興趣班,倒是我喜歡的。所以我不喜歡周一到周五,喜歡過周末。我希望放學后能直接回家,寫完作業還能多跟爸爸媽媽聊會兒天。

▇ 小宇(11歲)

我今年上五年級,每天寫家庭作業大概需要一個半小時,然后媽媽檢查,有錯誤的我再修改鞏固,大概還要半個小時。我家離學校比較遠,每天傍晚5點放學后到家就6點了,吃完飯休息一會兒,一般7-9點是學習時間。9點半左右睡覺,但早上6點半不到就得起床。我上的是私立小學,學習壓力主要來自學校,目前還能接受,但愿不要再加壓。

關于減負,來自家長的聲音——

你認為自己孩子的學業負擔重嗎?作為家長,對當前的減負政策有什么看法?對于減負問題,你有什么擔憂和期待?

▇ ?劉女士(兒子10歲)

我家住在城鄉接合部,每周末都得帶孩子去市區上補習班,一家人都很累,但也沒有辦法。誰不希望孩子能輕松點,但現在輕松了,將來就有的苦吃了。都說勞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哪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考上好大學,找一份體面的工作?這一切,不都得從上學的時候抓起?我們作為家長,只能為孩子創造更好的學習條件。

▇ 李女士(女兒13歲)

面對減負,我周圍很多朋友都說,誰要是真的減負,誰的孩子就真的“輸了”。雖然我不完全贊同這種說法,但內心也是倍感無奈,就像海清在電視劇《小別離》里的那句臺詞:“我當然知道沒用了,但是對不起,它考這些,它就考這些沒用的東西?!痹谖覀冎車?,像我女兒這么大的孩子,幾乎沒有不在外面機構學習的,有的是為了補習,有的是為了鞏固學校所學的,有的是為了培優,可以說各種水平的孩子都在“加負”。我們不敢不學,是因為放眼望去大家都在學,不學就難免會落后。對于減負,我不是反對,而是擔憂。

▇ 李先生(外孫12歲)

所謂減負,我認為主要是給孩子少留家庭作業,老師應該在課堂上進行啟發式教育,提高課堂效率,而不是用作業壓制住孩子。當然,減負絕不是放任孩子、輕視學習,而是為了更精確、更快樂、更有效地學習。減負,可以給孩子開拓思考空間,可以給孩子心靈成長騰出空間,老師和家長都不應該用作業把這個空間塞滿。同時,對孩子不光是純粹的智力教育,讓他的心靈得到放松,更有利于他的身心成長。我希望減負體現在教學方法的改進和教學形式的變革上。

我的外孫今年上六年級,學習負擔很重,周末和假期也大多會安排課外班,我們很少能團聚,每次孩子來我家都特別開心,不舍得走。我希望孩子能愉快地享受周末和假期,能多跟家人在一起,這對于孩子而言是另一種成長。

關于減負,來自教師的聲音——

對于當下的減負政策,你怎么看?在具體落實中遇到哪些困難?對于減負問題,你有什么擔憂和期待?

▇ 高考指揮棒下,老師不敢給學生減負(杭州市明德小學 李芯)

減負之所以無法落到實處,一方面是因為評價體系沒有改變,在高考指揮棒下,老師不敢給學生減負。另一方面,許多一線教師至今仍沒有轉變教育觀念,習慣通過題海戰術來提高成績,沒有去精心編排和挑選習題作為家庭作業。

當前,教育過于注重智育,導致學生大量時間被作業占用,根本沒有時間培養、發展自己的興趣特長,甚至連正常八小時的睡眠時間都被擠占。這樣下去,學生的學業負擔一定會超出負荷,其身心健康也會受到影響。

減負不僅要減學生之負,還要減教師之負,減家長之負。教育一定要做好平衡,把握好尺度,要幫助學生將學習壓力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我們要做的是為孩子的成長創造一個相對寬松的空間,然后精心培育,靜待花開。

▇ 減負要防止走極端 (杭州市明德小學 孫吉兆)

給孩子減負不一定會制造出“學渣”,但孩子如果不愛讀書,缺乏學習興趣,自律性又差,那基本就和“學渣”結緣了。給孩子增負也不一定就能制造出“學霸”,那些報了一大堆補習班的孩子,大都沒有成為真正的“學霸”。

我們要避免出現以下兩種極端—— 一種是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給孩子過重的學習壓力。孩子本身對學習不感興趣的話,就會不堪重負,產生厭學心理。另一種是打著為孩子減負的旗號,過于減輕孩子的學習壓力。對孩子的學習放任不管,會使孩子滋生出一種懶散和沒有目標追求的心理,把學習看作可有可無。

決定孩子是“學霸”還是“學渣”最根本的是孩子自身的內在因素。好的學習環境等固然重要,但它們必須依托于孩子的內因才能起到作用。當孩子有著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學好的愿望時,好的學習環境才能最大化地發揮價值。

▇ 減負的實質是提高學習效率(杭州市明德小學 王曄)

減負對學生來說,并不是丟掉書包,少學習或不學習。減負實質上是要提高學習效率。

作為教師,要打破原有枯燥的教學模式,開展符合學情且有趣的教學。這樣,不但易懂易記,還能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思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享受快樂。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是為學生減負的另一個關鍵。

作為學生,要清楚地認識到,減負要求學習效率提高。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要會學習、巧學習,要善于歸納總結。這樣既能輕松獲得知識、增強興趣,又能做到舉一反三,加深探究。

▇ 減負要有研究數據作支撐 (天津市南開區中心小學 李衛東)

關于減負,我有兩點看法。一是支持國家適時出臺中小學生減負政策。在我看來,減負的爭論來自教育資源分配不均,來自教育質量良莠不齊,更來自社會各階層對教育的不同需求。同一種學生課業,中產家庭平靜面對;精英家庭認為負擔輕,然后給孩子增負,比如上各種課外班;普通家庭則認為負擔重,大聲呼吁減負。實際上,面對越來越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產階層家庭也有大批孩子走進課外班,負重前行。這種情況下,不論出臺何種政策都不能滿足各階層的需求,爭論將永無休止。國家保障公辦學校為所有家庭提供基本的教育服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適時出臺減負政策是理所應當的。二是減負不能無限減。任何學習和發展都不可能無負擔實現。忽視學生完成一門學科學習所需要的基本“負擔”,一味減負,損失的最終是學生的學習和發展。

所以我呼吁科學減負,減負要有研究數據作支撐。當然這需要教師認真研究教育規律,大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只有這樣,才能減輕學生不必要的負擔。

▇ 要正確、科學地認識減負(東莞外國語學校 梅淑萍)

要想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減負,首先要正確、科學地認識減負。減負是要減去強化應試、機械刷題、超前超標講解等造成的不必要、不合理的過重負擔,而認真學習、勤奮學習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同時也要讓學生體會“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其實,學生負擔可以比喻為GDP,我們強調綠色GDP,但從來沒說過不要GDP,所以我們可以優化學生的負擔,但學習畢竟是學生的第一要務。如果學校以減負為名,“一刀切”地放松對學生學業的要求,就會導致家長的焦慮與盲目跟風,把孩子送去補習班。教育部強調,“減負要堅持綜合施策、多方聯動”。在學校層面,要精準分析學情,注重差異化教學和個別化指導,解決學生學習上“吃不飽”“消化不了”、需求多樣等問題;要減少考試次數,不得公布考試成績和排名,堅決禁止分班考試,實行均衡編班。

對于一線教師來說,減負是減少大量機械、重復性的作業。青島市教育局對外發布的2018年度青島市教育質量監測結果及分析顯示,并非完成作業時間越多的學生成績越好。對數學成績與學習時間的分析發現,每日完成數學家庭作業用時在30分鐘以內的四、八年級學生的數學成績最高,其次是完成作業用時在30至60分鐘以內的四、八年級學生,而沒有數學作業和完成作業用時超過90分鐘的四、八年級學生的數學成績相對較低??梢?,適量作業是必要的。與此同時,增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實踐能力的作業,比如體育、美育和勞動實踐等彈性作業,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團隊精神。

▇ 減負需要社會聯動(南京 崔老師)

減負是必要的,問題是該怎么減。

首先,只有在全國每個地方同時落實“減負”政策,老師和家長們才更容易接受。

其次,從長遠來看,各項政策要讓家長看到孩子多元發展的可能性?,F階段的減負政策規定幼升小和小升初不得進行選拔,但是孩子們以后還要參加中考、高考。家長們未雨綢繆,學習成績從娃娃抓起,孩子們的負擔還是減不了。例如現在的藝術生、特長生政策就為孩子提供了發揮自己特長的道路;職業院校將全面開展職業培訓,這也是國家越來越重視多方面、多層次人才培養的信號。提高國內普通本科教育質量和職業院校教育質量,讓老百姓看到孩子無論上哪所學校都能有所收獲,他們也就不會幫著孩子擠“獨木橋”了。

再次,要從源頭上解決問題,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認識,接受孩子順其自然地成長,接受孩子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適合的職業,要認識到任何職業都需要后繼有人。對于國家政府層面,要提高那些不可缺失又很辛苦但地位不高的崗位的待遇,如保潔員等。要讓廣大老百姓看到,無論哪一種工作,只要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去干,都會有不錯的待遇,這樣也會減少家長對于將來孩子就業的焦慮,從而更樂于接受減負政策。

最后,從學校及老師的角度來看,學校的評價制度需要調整。如果不把學生的成績作為評價老師最重要的依據,老師們會更樂于接受減負政策。老師評價學生也要更多元化,本著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引導孩子朝著多方面發展,為未來培養多個領域的人才做準備。

▇ 壓縮學習時間須三思(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石門中學 ?陳春麗)

我是一名帶過五屆高三畢業生的老師。從我所在的學校觀察到的高三畢業生的作業量來評判,孩子不良的學習習慣(如拖拉)、學習能力差、對于知識點掌握不夠熟練可能是造成“作業總是做不完”的原因。

六點二十起床,十點四十睡覺,是每一名高中生的日常。如果是高三,只會起得更早。這固然依賴于孩子長大后的自律,但也離不開按時作息習慣的養成。所謂習慣成自然,讓一個在小學階段養成了“八點半上課、三點半放學”習慣的孩子,上了中學六點五十進教室早讀、晚上繼續晚自修,可以想象學生行為上的不適應和心理上的抗拒。確實,這似乎是一種近乎殘忍的強行要求。問題是,每個孩子都必然得接受初高中緊張的磨練與洗禮,每個孩子都想要順利走過高考的“獨木橋”。小學階段習慣了懶散的孩子,該怎樣去迎接、去面對沒有辦法減負的高中生活呢?童年時代松了綁,長大后誰來替孩子負重前行?不還是孩子自己嗎?

所以,在全民重視教育、全民把學習當作衡量一個孩子是否優秀的主要標準、全民都要通過高考的方式進入大學的大背景之下,是否要把中小學生學習的時間如此大幅度地壓縮,還需三思。

關于減負,來自專家的聲音——

近日,《南京家長已瘋》一文引發了教育減負大討論?!盀楹⒆訙p負,家長卻不買賬”,對此您怎么看?減負幾十年,為何仍跳不出“怪圈”,是什么在與減負對抗?

▇ 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 談松華

從根本上來講,升學競爭是現在社會很大的一個問題,不僅僅是教育問題。當下,一個人要提升社會地位,增加經濟收入,對于沒有很多社會關系或者其他途徑的家庭來講,升學是他們唯一的通道,可以說關系到這個家庭的前途和命運。所以家長為此付出很多,包括財力、物力和精力。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為年輕人開辟多種成才的通道,讓具有不同才能和稟賦的學生都有發揮的舞臺和機會,而不是大家都擠在同一條通道上去拼命競爭。

孩子的發展就是靠升學,升學就是靠分數,而現行的考試辦法導致多花時間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分數。在這樣一種邏輯之下,家長就會認為減負影響孩子的升學和發展。如果我們能綜合考量學生的發展水平,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靠拼時間和死記硬背來解決問題的做法。所以,要通過改變人才選拔的模式來改變教育理念。

此外,一些學校沒有嚴格按照教育規律和減負的有關規定來辦學也是現實存在的,違規做事的學校在現行的考核與錄取制度下,有時候會“占便宜”,其他學校就會認為不公平,他們按規定實施減負卻引發家長對學校的意見,那么學校頂不住壓力也會走那些違規的路子。因此,政府不能只發文件,還要嚴格監督執行,對于違規的,要有懲戒的辦法,不能讓它“占便宜”,而要讓它付出一定的代價。

▇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殷飛

家長考慮問題是務實的、眼前的和個體化的,他們很少考慮教育的大環境和國家戰略,讓自己的孩子優秀出眾、出人頭地、獲得比較性優勢是永恒的追求。

目前,孩子的負擔分為超限負擔和合理負擔。超限負擔主要來自于非理性的競爭,希望孩子在某個階段獲得比較性優勢。比如,超前學、超綱學,從而應對高難度的考試,以此打敗同齡的孩子。這需要改革考試選拔人才制度,即所謂的調整“指揮棒”,讓學生從應對單一紙筆測試到應對多元能力考察。合理負擔,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應該面對的,但很多孩子還是會感到負擔重,這一問題更多集中在基礎薄弱、學習習慣欠佳的學生身上,對于這部分學生,最需要做的是“增效”。如果減負不能通過優化學習環節來提升學習效率,那么必然會帶來更大的學業滑坡,減負必然無果而終。從這個層面上說,必須在教育教學上有本質性的突破,才能讓減負行穩致遠。

猜你喜歡
家庭作業作業家長
小學一年級數學家庭作業設計的研究與實踐
小學體育家庭作業體系的構建研究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業
快來寫作業
家長錯了
作業
家長請吃藥Ⅱ
犯錯誤找家長
美國家庭作業與學生學業成績之關系研究
我想要自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