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促進全納教育優質資源建設與應用機制模式探索

2019-09-10 07:22費聿玲
數字教育 2019年4期
關鍵詞:共享機制全納教育資源建設

費聿玲

摘 要:學校為破解缺少支撐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資源的瓶頸問題,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優質資源建設與應用,針對實施全納教育的需求,借助高校、企業、社會等力量共建了六類資源,依托資源的建設構建了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并利用專遞課堂、一體化平臺等手段實現了優質資源區域內共享,充分發揮輻射引領作用,促進了教育的均衡發展。

關鍵詞:全納教育;教育信息化;資源建設;共享機制

一、全納教育概述

全納教育是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過程。它容納所有學生,反對歧視排斥,促進積極參與,注重集體合作,滿足不同需求,是一種沒有排斥、沒有歧視、沒有分類的教育[1]。

二、問題的提出

黑河小學是教育部數字化學習支撐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基地校、全國現代化教育技術培訓中心的智慧教育微課聯盟加盟學校。我們結合辦學理念以及邊境地區地廣人稀的實際,初步構建了全納教育體系。幾年的探索,全納教育體系下的全納管理體系、全納評價體系順利構建,但在全納課程體系的構建中因缺少支撐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的資源,導致我們構建的全納課程體系、智慧課堂模式無法深入實施,學生個性化成長無法全面達成,現有資源不能滿足全納教育中學生泛在學習、主動學習的學習需求;原有資源針對性不強,缺少支撐學校全納課程以及在智慧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個性化教學資源和方便教師教學的學科工具;課程與課堂體系模式沒有形成,導致全納教育體系的構建不夠完善;資源在校內、區域共享輻射過程中,共享形式、手段單一,制約了資源的有效利用。

三、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方法

在“互聯網+教育”的背景下,我們結合自身辦學特點,實施課題牽動戰略,以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試點校建設為契機,進行了信息化促進全納教育優質資源建設與應用機制模式探索的實踐研究。

我們運用調查問卷法、實踐研究法、經驗總結法,采取資源建設、共享與課程建設、課堂教學模式構建同步建設的原則,構建了資源建設與使用的模式:搭建資源建設頂層設計(明確怎樣建設)—打磨學科教學案例(論證資源使用的實際效能)—總結反思(專家指導資源建設存在的問題)—再次打磨學科教學案例(再次檢驗、論證資源使用的實際效能)—總結提煉(資源建設模式與類型)。根據課程實施、課堂教學的需求,細化了資源分類:一是能夠通過購買滿足所需的資源;二是針對學校課程所需研發的個性化資源;三是自身能夠建設的資源;四是能借助網絡免費平臺進行校本化修改的資源。

基于這種資源建設的實情,我們進行了資源建設的方法探索:直接獲取的資源、能夠購買的資源是“拿來主義”校本化修改;個性化資源是尋求高校、企業合作針對性研發;自身能夠建設的資源進行自建。在這樣的建設思路下,本著“多元參與、自建與定制并行”的建設原則,構建挖掘自身資源,聯動高校、企業、社會參與資源建設的模式。

(一)苦練內功:自主建設資源

為了增強教師進行資源建設與應用的主動性,學校采取了系列措施:一是學校對需要建設的資源進行分類,面向全體教師采取自由申報的原則,形成資源建設的若干團隊,對申報教師作為種子教師進行培養,形成“專人專項”的資源建設局面。二是引導教師將資源建設與應用中遇到的問題轉變為科研小課題進行立項研究,實現全員參與,切實解決全納教育優質資源建設與應用過程中的困惑與問題。三是學校將資源建設與應用同教研、培訓工作進行結合,開展了以資源建設與應用為主題的每月一次的觀課議課教研活動,對出現的共性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研討或培訓。四是學校把資源建設等納入教師績效考核,其在量化考核表中比例增加到總比重的1/3,鼓勵教師自己制作或二次開發、整理從網絡獲取到的資源,構建黑河小學優質教學資源庫。五是教師調動學生參與到資源建設當中,舉辦了“校園吉尼斯”評選,擇優將學生錄制的微課納入全納教育優質資源庫當中,使資源更針對于學生的個性發展。

(二)社會參與:合力建設特色資源

基于全納課程的實施,學校積極整合社會資源,采用聘任制、付少量的課時費的方式,聘請課程所需的社會上的專業師資到校參與教學資源的開發和課程建設,同時利用名校效應幫助校外專業人士提升知名度,合力建設特色資源,形成共建共享的良性格局。

(三)校企合作:應用驅動研發精品資源

基于欠發達地區資金投入有限的實情,我們進行少量的購買服務,更多的是學校出想法,與東師理想、龍華教育等懂教育、技術的企業研發資源,版權共享、合作共贏,企業利用學校品牌效應進行產品推廣,吸引企業參與到學校的資源建設當中。

(四)高校支撐:頂層設計指引建設思路

我們采取主動成為東北師范大學等高校的研究基地,由東北師范大學的專家幫著做資源建設的頂層設計,進行種子教師的培養,指明建設方向和建設路徑,構建資源支撐系統,組織教師參賽研討,派專家加強對教師實際資源應用的指導,將我們的研究成果真正服務于基礎教育。

(五)教研部門:手拉手引領學??蒲泄ぷ?/p>

我們積極爭取黑龍江省教育研究院、黑河市教育研究院等教研部門的支持,多次邀請省、市教研員走進學校進行專題指導,黑河市教育研究院專家“跟蹤式”聽評課并與我校種子科研教師手拉手師徒結對,從如何做課題、如何進行資源建設與應用等教學困惑著手,開展有針對性的指導與幫扶,引領教師專業成長。

四、資源建設與成果共享

(一)資源建設成果

案例類資源。通過與東北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共研,每學科形成多個課型設計案例,供全納課程開課的使用。5個學科共形成2576個典型案例。

基礎素材類資源。學校自主研發了9個學科56種校本教材,約20000個音頻、視頻、測試卷等基礎素材資源,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和學校全納課程實施的要求。

指導學習類資源。學校根據教學實際制作了指導學生學習的資源,包括606節知識點微課、740節校本課程微課、157節讀書微課、650節學生優秀微課。同時,學校委托東師理想制作了古詩詞動畫等利于指導學生學習的資源150個。

測試診斷類資源?;诤邶埥∫幏掇k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作業的要求,學校與企業合作為一、二年級語、數、英學科研發了游戲化資源6套,約6000道題,同時還依托東師理想研發了1套約1500道題古詩詞競賽資源、1套約500道題的成語競賽資源、40余套知識點游戲競賽資源,可對學生所學的知識進行測試與診斷。

拓展學習類資源。學校將市區、校園內的植物,制作了植物圖鑒450個,構建了電子植物標本館資源,學生通過掃描,可獲取植物相應的習性、生長環境等知識。建立了VR教室,共有6套VR資源,含50種天文地理等知識類的拓展學習資源,供個性化課程使用,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

學習工具類資源。為了方便教師進行個性化的資源制作,方便學生使用學習資源,學校依托東師理想構建了批注式閱讀工具、隨機抽取工具、畫圖工具、仿真實驗室,購買了科學實驗箱等多個學習工具類資源。

(二)資源成果共享

在全納教育優質資源成果共享中構建了“一平臺、一共同體、兩課堂”的共享模式。

一平臺:黑河小學全納教育一體化平臺,通過APP手機端以及電腦端,實現資源在全國范圍內的共享。

一共同體:作為“中國好老師”公益行動計劃市級基地校,學校與8所區縣基地校、29所鄉鎮基地校形成共同體,實現優質資源共享。

兩課堂:構建了異地同課同師的“專遞課堂”教學模式,為優質資源的共享、使用提供了平臺,通過專遞課堂模式,重點為市區內4所幫扶學校提供了優質的教研培訓資源,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幫扶學校開課不齊的問題。構建了家?;拥摹懊>W絡課堂”,每半個月通過網絡在線直播,向本校以及共享校家長提供優質的家庭教育資源,共開課24次,3000多人次參與其中共享優質教學資源。

五、發展完善全納教育體系

經過幾年的成果的研究與實踐,在原有全納教育基礎上,我們發展了全納教育理論,提出了全納教育價值觀,即“全納、適宜、精致、優質”,發展了全納教育課程觀:“全”即一切對學生有積極影響的因素皆為課程,“納”即悅納、融合,全納課程觀的核心就是把一切對學生有積極影響的因素融合到現有課程體系當中,真正落實國家課程校本化、校本課程特色化、生本課程個性化。在全納評價(全員、全程、全方面)體系、全納管理體系的基礎上,通過資源的建設與共享,學校構建起了全納課程體系、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最終構建起了完善的全納教育體系。

(一)資源支撐下的全納課程體系的構建

資源支撐下的全納課程體系構建,我們首先考量的是構建起利于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課程。為此,我們首先進行了核心素養校本化的解讀。我們基于社會發展趨勢、國家教育政策、核心素養總框架、市地域文化、學校辦學特色五個維度對核心素養進行校本化的解讀,依據學校的辦學理念、校訓、教育部首批信息化試點校的實情,總體上構建中國情懷、國際視野、面向未來的核心素養。

基于核心素養的培育,依托信息技術手段,確立了一切對學生有積極影響的因素皆為課程的理念,以國家課程校本化、校本課程特色化、生本課程個性化為課程策略,設計出適合學校特色的課程體系,促使核心素養的具體落實,不斷通過課程整合,構建信息技術支撐下的課程體系暨全納課程體系[2],如圖1。

(二)資源支撐下的智慧課堂模式的構建

六大類資源的建設與課程中的應用,形成了“線上+線下”的教學模式、游戲化的學習形式、泛在的學習環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加強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促進了全納課程的深入開展,我們還以此構建了信息化條件下的全納教育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即“任務驅動—暴露問題—合作釋疑—交流展示”的教學環節[3]。

六、總結

雖然我們把全納教育的理念引入小學階段,進行了幾年的探索與研究,發展完善了全納教育的相關理念、觀點,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基于目前全納教育建設的程度和存在的問題,下一步我們計劃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開展研究與建設:繼續發展完善全納教育理論,總結梳理實踐經驗,為理論的發展提供依據;繼續深入全納教育體系的研究,豐富提煉全納教育體系內涵;將學?,F有資源類型進行豐富與充實,提高資源建設的質量。

參考文獻:

[1]余小紅.特殊需要兒童全納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

[2]游建波.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策略與案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

[3]羅江華.基礎教育信息化的理念演變與實踐創新[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責任編輯 孫震華)

猜你喜歡
共享機制全納教育資源建設
數字化教學資源共享機制研究
教學資源庫建設和共享機制研究
保定旅游資源建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研究
移動學習方式下實驗教學資源建設的研究
構建融合全納教育理念的特殊教育學校體質健康監測標準
構建特殊教育學校體質健康監測標準,促進全納教育理念形成
基于互聯網技術下實現計算機軟硬件資源共享機制
伙伴學習策略助學困生走出困境的研究
亞歐博覽會綠地后續利用與共享機制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