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西藏堰塞湖搶險救災實踐及思考

2019-09-10 07:22羅再均次仁卓瑪德吉白姆
水利水電快報 2019年3期
關鍵詞:雅魯藏布江堰塞湖應急處置

羅再均 次仁卓瑪 德吉白姆

摘要:2018年10月11日至11月3日,金沙江昌都市江達縣白格段和雅魯藏布江林芝市米林縣加拉村段先后形成4次堰塞湖,危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西藏自治區水利部門迅速通報險情,啟動應急響應,加強應急監測和預測分析,及時報汛,開展防御預案和重建規劃編制,有序開展水利搶險救災工作。詳細介紹了金沙江和雅魯藏布江4次堰塞湖的基本情況及水利應急處置工作開展情況,對應急處置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短板進行了思考分析,并對堰塞湖災害防御和處置提出相應建議。

關鍵詞:應急處置;水利搶險救災;堰塞湖;金沙江;雅魯藏布江;西藏

中圖法分類號:P315.9

文獻標志碼:A

1堰塞湖基本情況

1.1會沙江堰塞湖

2018年10月10日22:00,金沙江昌都市江達縣波羅鄉白格村段右岸(左岸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縣絨蓋鄉則巴村)發生山體滑坡,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堰塞體順河長約2100m,最大寬度700m,平均寬度約450m,最大厚度約100m,平均厚度約40m,估算體積約3100萬m3。堰塞湖回水長度34km,湖面面積7.7km2。

堰塞體于12日17:15漫溢開始自然過流;13日00:45,堰塞湖壩上最高水位達2932.69m,對應堰塞湖蓄水量約2.9億m3;13日06:00過流流量達到最大值10000m3/s,于14:30基本退至基流。根據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實測的水情,洪峰于15日01:00通過石鼓站,洪峰流量5250m3/s,小于石鼓斷面5a一遇洪水,基本消除洪水對下游河道的威脅。

11月3日,“10·10”白格堰塞湖山體滑坡點再次發生滑坡,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據現場觀測,第二次滑坡由右岸“10·10”山體滑坡大裂縫處殘留體滑動引起。堰塞體高程2966~3010m,高出原河道泄流槽73~77m,較首次堰塞湖堰頂高程高約36m。堰塞湖滿蓄庫容約7.7億m3。至11月13日,湖區水位總漲幅64.04m,堰塞湖蓄水量約5.78億m3。

為降低對下游區域的影響,經現場查勘和分析,金沙江“11·3”山體滑坡堰塞湖前線聯合指揮部按照專家組提出的建議方案,決定對堰塞體采取工程措施開挖泄流槽進行引流。泄流槽開挖于11月8日起實施,至11月11日下午完成,泄流槽全長220m,泄流槽底坎高程2952.52m,頂寬42m,底寬3m,最大深度15m。12日10:50,泄流槽開始過流;13日18:00出庫最大流量約3.1萬m3/S;14日08:00退至基流。截至16日14:00,堰塞湖出入庫水量基本平衡,剩余水量約0.79億m3,堰塞湖險情排除,應急搶險處置工作取得了勝利,實現了零傷亡。

1.2雅魯藏布江堰塞湖

2018年10月17日,林芝市米林縣派鎮加拉村下游約7km附近雅魯藏布江左岸支溝發生冰川崩塌形成泥石流,堵塞雅魯藏布江主河道,形成堰塞湖。泥石流形成區最大高程約4100m,泥石流流通區溝長約8.3km,平均比降約2.1%,頂部高程約為2830~2860m,底部高程約為2750m,順水流方向長約2.4km,寬度約850m,估計體積約4000萬~6000萬m3。堰塞湖壩前最大水深約為79.43m,回水長度26.0km,估算庫容6.05億m3。具體地理位置見圖1。

堰塞體于19日13:30開始自然過流,流量逐漸加大,估算最大瞬時流量為32000m3/s,同日21:30洪水前鋒到達墨脫縣德興水文站;至20日16:00水位回落至725.59m,流量3030m3/s,德興站過程洪量5.8億m3,基本排除堰塞湖險情。

10月29日,雅魯藏布江“10·17”堰塞湖處色東普溝因上次冰崩殘留冰體等消融下滑形成冰川泥石流,致使雅魯藏布江再次斷流,再次形成堰塞湖。通過三維遙感測量數據分析,堰塞體順河長約3500m,寬415~890m,高77~106m,總方量約3000萬m3,最大攔蓄水量約3.26億m3。堰塞湖自10月31日09:30開始自然溢流,推算12:30堰塞體最大過流量約18000m3/S。洪水前鋒于10月31日17:00抵達德興水文站,18: 30該站出現最大流量12500m3/S,至11月1日12:00過水流量降為2350m3/s,堰塞湖險情基本排除。

在堰塞湖險情得到基本控制后,西藏自治區水利廳及時安排工作組赴受災區域開展水利設施受損調查,摸清水利工程受損情況,著手編制水利設施災損評估報告。金沙江白格堰塞湖災害共造成昌都市江達、貢覺、芒康3縣12鄉40個村25606人受災。水利基礎設施直接經濟損失約2.37億元,77處供水設施、3座塘壩、42處堤防、184km灌溉渠道、120 km農村電網線路及水文監測設施、山洪災害非工程設施等不同程度受損。雅魯藏布江加拉村堰塞湖災害共造成林芝市米林、墨脫縣8個鄉(鎮)、34個村(居)11000人受災。林芝加拉村堰塞湖災害造成米林縣和墨脫縣的防洪設施、人畜飲水工程、農田灌溉等水利基礎設施共計24處受損或受影響,經濟損失約0.73億元。

根據有關部門對滑坡殘留體開展的現場調查、穩定性分析和風險評估,滑坡后緣及上下游側壁存在大量開裂變形破壞殘留危險體,仍有下滑、再次堵江形成堰塞湖的可能。

2應急處置情況

接到報告后,在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等的有力支持下,在四川、云南省水利廳的密切配合下,自治區水利廳迅速行動,第一時間了解現場情況,上報相關信息,安排部署有關工作,及時啟動應急響應,組織工作組趕赴現場指導搶險救災工作。

(1)及時通報險情。第一時間向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以下簡稱“國家防辦”)、長江水利委員會防汛抗旱辦公室(以下簡稱“防辦”)以及四川、云南省水利廳通報險情,并建立信息共享和通報機制,及時掌握金沙江、雅魯藏布江干流水文情況,共享現場觀測數據,為人員安全轉移和應急處置等工作提供水情、工情信息支撐。

(2)迅速啟動應急響應,強化應急值守。西藏自治區防汛抗旱指揮部針對堰塞湖啟動自治區級防汛應急響應I級1次、Ⅱ級2次、Ⅲ級2次、Ⅳ級2次,是西藏自治區歷史上啟動響應次數最多、響應級別最高的la。區、市、縣3級防汛部門從接到險情報告后,嚴格執行24h防汛值班;自治區水利廳廳長孫獻忠與防辦工作人員日夜堅守,密切關注堰塞湖動態情況,分析研判形勢,實時動態報告堰塞湖發展變化情況及上下游水情,為自治區堰塞湖應急處置總指揮部提供可靠的決策依據。先后派出由水利廳黨組書記達娃扎西、廳長孫獻忠、副廳長鞏同梁、副巡視員西曲等同志帶隊的水利工作組隨西藏自治區工作組第一時間抵達堰塞湖現場,指導并參與搶險救災工作。

(3)立即開展應急水情監測工作。昌都市及林芝市水文分局編制水文應急監測方案,第一時間組織應急監測隊伍趕赴現場,設立臨時水位站;一線應急監測人員不畏艱險,克服生活條件艱苦、監測條件差、設備簡陋等各種困難,迅速開展人工應急水情測報工作,加密測報頻率;通過水情快報、手機短信等手段及時發布水情信息,共發送水情信息短信兩萬余條,水情快報近百期。

西藏自治區水文部門于10月11日18:30完成在白格堰塞湖區的波羅水位站的設立,開始觀測湖區水位。水文工作人員于10月17日13:00到達雅魯藏布江加拉村堰塞湖現場,在距堰塞體約18km的上游建設了臨時人工觀測水文站(加拉臨時站),每10min觀測一次,間隔0.5h報送一次水情信息,于當日13:47向自治區水文信息中心報送出了第一份水位數據,并要求奴下、德興兩座水文站加密測報水情。10月29日,再次發生堰塞湖災害后,在達林橋下游約4 km處設立了湖區水位站(距離堰塞體19km),于29日16:37開始人工觀測湖水位,現場測報人員克服寒冷、崩岸涌浪等艱險,全天候24h駐守湖邊,實行48段制人工加自動監測,每0.5h監測一次水位。

(4)強化信息報送和上傳下達工作。西藏自治區防辦作為此次水利應急搶險工作的組織部門,切實強化信息報送工作,先后編發堰塞湖情況簡報98期,下達做好應急處置、人員安全轉移等各項工作及啟動應急響應的通知20份。及時將長江水利委員會防辦、四川省防辦共享的水情信息及相關分析報告報送相關部門及市縣水利局等。

(5)開展對印度報汛工作。根據水利部信息中心安排,自治區水文局及時向印度報送雅魯藏布江干流水情信息,累計報送水情信息169份。

(6)開展災后水利損失評估和災后水利設施恢復重建規劃工作。在有效控制險情后,及時組織專業隊伍開展災后水利評估調查工作,開展完成了《江達縣山體滑坡地質災害水利設施災損調查評估報告》《林芝加拉村雅魯藏布江堰塞湖水利設施災害損失評估報告》以及《昌都江達縣金沙江堰塞湖、林芝加拉村雅魯藏布江堰塞湖水利設施災后恢復重建專項規劃大綱》,著手開展災后水利設施恢復重建規劃工作。

(7)編制西藏自治區兩江堰塞湖防御預案,開展堰塞湖資料歸檔工作。為做好下一階段可能發生的金沙江和雅魯藏布江堰塞湖險情、洪水的防御和應急處置,高效有序開展搶險救災工作,編制了《西藏自治區金沙江和雅魯藏布江堰塞湖防御預案》;全面收集堰塞湖相關資料,匯編成冊,作為歷史資料存檔,為今后堰塞湖搶險救災提供參考。

3存在問題

2018年10月11日至11月13日近一個月的時間內,西藏自治區兩條主要江河連續發生4次堰塞湖,發生頻次高,且事關下游重要設施和城鎮的防洪安全,涉及國際河流外交事務,影響大、社會關注度高。在國家有關部委的大力支持下,自治區迅速行動,整體處置成效良好,但依然存在一些局限和短板。

(1)自治區水文監測站網稀疏,預警預報能力欠缺。目前全國平均每3000km2_個水文、水位站,而自治區現僅有103個水文、水位站,平均每10000km2不足一個水文站;雅魯藏布江為自治區最主要的江河,自治區境內長2000多千米,僅有5個水文、水位站。自治區水文測站網基礎薄弱、覆蓋率低、設備陳舊、自動化程度低,遠不及全國行業平均水平。在此次堰塞湖應急處置工作中,凸顯出水文站點少的弊端,無法更準確地掌握堰塞體上下游水情和開展有效的預報與分析;凸顯應急水文測報能力偏弱、手段單一等問題,在關鍵時刻主要靠人工測報,設備陳舊落后,不僅測報受環境、時間等限制,而且還增大了測報人員的安全隱患。

(2)地質災害監測、預測手段缺乏,堰塞湖判斷、防御較被動。堰塞湖均發生在較偏僻的區域,缺乏地質災害及堰塞湖監測手段。堰塞湖的發生依靠下游河道水量明顯減少等現象進行判斷,影響了堰塞湖災害的及時發現和及時處置。目前自治區內可能發生堰塞湖的區域,缺乏現代化的地質災害監測手段,加之河道水情監測站點極少,導致發現、處置堰塞湖災害主動性缺乏。

(3)災害發生區交通閉塞,影響處置工作的開展。2018年4次堰塞湖災害點地處高山峽谷及無人區,交通單一甚至沒有交通條件。發生堰塞湖后,交通條件受限,無法及時趕到受災一線了解準確情況,部分預估、目測的堰塞湖及堰塞體基礎指標存在較大誤差,嚴重影響堰塞湖應急決策和處置工作。如何高效利用現代科技手段為應急搶險工作提供有力支撐,是今后研究的重點工作之一。

(4)部門與省際合作仍有待優化。金沙江干流屬于長江水利委員會所轄河流。金沙江白格堰塞湖位于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區交界處,左岸為四川省轄區,右岸為西藏境內,而堰塞湖的下游影響區還有云南省。災情發生后,各部委迅速指導支持,各省區快速成立聯合應急指揮機構,但如何實現相關部委及省區間的高效聯動,仍存在優化空間。

(5)堰塞湖后續處置工作的開展有待加強?!?1·3”金沙江堰塞湖人工干預處置完成后,其左岸依然殘留有堰塞體殘留物,同時右岸依然還有較大方量的開裂變形滑坡危險體,無法排除滑坡危險體再次下滑堵塞河道的可能性。目前后續處置工作涉及兩省區、多部門,需要進一步加強溝通聯系,加強合作,尋求后續處置工作的有效途徑。

4建議

當前,金沙江和雅魯藏布江4次堰塞湖險情基本排除,但因氣候變化冰川凍融加速、地質構造斷裂和地震活動頻繁等因素共同影響,兩江流域仍有發生滑坡、泥石流的可能。原滑坡體及周邊山體有可能再次滑坡引發堰塞湖。且其他江河流域也不排除發生類似災害的可能。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1)加強對兩江流域沿岸調查力度和地質災害評估工作。根據地質災害易發程度建立有效的監測系統,布置合理的水文、氣象及地質災害等監測站點,在重要區段設立視頻監測站點,同時建立常態運行機制,切實加強設備的運行維護管理。同時建立常態運行機制,切實加強設備的動行維護管理。著眼于下游的長遠防洪安全,開展西藏自治區內重要區域、沿江沿河區域水文監測能力建設提升規劃編制和實施工作,加強水文站網建設,提高監測覆蓋率,提高自動化水平。

(2)完善應急管理聯動機制。目前正處于機構改革的特殊時期,部門間的職責職能還未理清,下一步需要針對特殊災害,加強部門間、省際聯動機制的優化以及相應的演練。

(3)推進洪水風險管理。針對堰塞湖泄流后洪水對下游河段邊坡及建筑物可能造成的影響,建議加快推進洪水風險管理,完善人員、財產的轉移、登記、評估以及風險轉移等工作機制。同時針對重點區域和下游有重要城鎮和基礎設施的災害易發區,組織全面調查,進行全面勘測和評估,做到防患于未然。

(4)開展評估,強化后續處置。在當前觀測、勘查和研究的基礎上,評估災害點殘留堰塞體及滑坡殘留體的穩定性,確定處置方案,盡早進行處置,防止汛期再次引發類似災害。同時加快落實堰塞湖災害恢復重建工作,開展洪水調查,設立永久的水文標志,收集洪水資料,做好記錄和資料整理,建立檔案,為以后的工作提供歷史信息和參考資料。

(5)加強專題研究。堰塞湖發生及潰決的預測及處理是一項科學系統的課題,建議進行專項課題研究,為今后類似災害處置和應急搶險工作提供更有力的科學理論和技術支撐。

猜你喜歡
雅魯藏布江堰塞湖應急處置
2018年長江流域水旱災害防御工作回顧與展望
堰塞湖多源信息及其感知技術
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GDP數據空間化估算與分析
中國與孟加拉國在雅魯藏布江河流治理中的合作與問題探究
積極心理學理論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中的應用研究
臺風天氣配網架空線路防風加固技術和應急處置工作
我國政府應對巨災風險的應急處置現狀問題分析
大美尼洋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