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扎實推進“聽說讀寫”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2019-09-10 07:22柴敏霞
學習與科普 2019年3期
關鍵詞:聽說讀寫讀書文本

柴敏霞

摘 要: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對語文科的教學目的明確規定: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使學生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又說小學是學習語文的基礎階段,必須切實打好聽說讀寫的基礎。在整個小學語文教學中“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有其特殊的地位。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訓練,努力提高學生這幾項基本能力。因此,如何把語文課教成聽說讀寫的訓練課,是值得研究的新課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聽說讀寫

什么是語文?葉圣陶先生的說法是:“以口頭為‘語’,書面為‘文’,文本于語,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見此學科‘聽’、‘說’、‘讀’、‘寫’宜并重……”語與文密不可分,不可偏指,所以稱為“語文”。在現在千呼萬喚“語文教學有效性”之際,要扎實推進“聽說讀寫”,讓語文課堂扎實、有效,綻放精彩。

一、“聽讀”結合,有效鏈接

聽讀結合是教學中最常見的訓練形式。聽讀結合,以讀帶聽,有助于增強語感,識別語流,強化聽力。葉圣陶說:“聽話也是閱讀,不過讀的是有聲的書,能夠隨時留心聽話,對于閱讀能力的長進大有幫助?!比绻茉谡n堂教學中充分利用課文進行聽讀結合,那么它所起的作用比單純的閱讀要好的多。新課標中每篇課文都包含了作者豐富的情感,這種情感的體驗,老師只能讓學生在反復地讀中感覺。在教學《安塞腰鼓》一課時,黃土高原獨特的造就了安塞腰鼓磅礴的氣勢,如果沒有讀,就難以來實現與學生的心理共鳴。于是我在課上播放了課文范讀,讓學生反復地聽,然后讓學生去模仿讀,然后采用不同方式的讀,讓學生能夠透過文字,搞唔到安塞腰鼓的激情、火烈和奔放,從而使學生與文本相結合,讓他們在讀中生情,讀中悟情。為此讓我感受到:語文課上,對學生進行聽讀的訓練是我們語文教學的基礎,是老師帶領學生走進文本的突破口,同時讀也能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化難為易。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痹谡Z文課上,老師的第一要務便是通過讀來引領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作者進行交流對話,從而內化課文的語言材料,涵詠其豐富內涵,進而學會閱讀。實際上每堂課上的聽讀訓練都伴隨著學生的思考,這也是培養學生語感的一個基礎。

二、“讀說”結合,有效互動

新的課程標準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而口頭表達能力是現代學生必備的基本素質。所以,從小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至關重要。而“讀”歷來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也是說好話的語言沉淀積累的過程,只有讓學生反復地朗讀課本,閱讀各類文章,在讀的過程中理解文本的內容,不斷積累語言,才能培養學生說的能力。那么怎樣才能使讀說結合,有效互動呢?首先應從讀練起?!白x”是基礎,可以通過試讀、范讀、初讀、細讀、議讀、讀練、自續等不同的方式進行訓練。像試讀、議讀、自讀等對于提高閱讀質量都較為有效。在第一學期開學初,我實施了課前3分鐘的讀書訓練。由本班朗讀能力最好的同學具體負責實施。朗讀的內容都是我精選的重要語段。開始齊讀,然后個人站在座位上讀,單人站在講臺上讀。另外,我還利用晨讀和課外活動時間,要求學生對學過的文章,強化訓練,這樣加強了讀,就為今后學生的說做了充分的準備,使之能言之有物。其次,是以讀促說?!罢f”是一個經歷嚴密邏輯思維的語言表達過程。它可以促使學生將讀中獲得的認識,感受經過深入的思考整合,形成自己的新認識,新感受,從而提高閱讀理解水平。在課堂教學中,在讀的過程中可擇機采取說的訓練。比如在初讀課文時,在精彩字詞、語句朗讀后,在需要深入體會的重點段落處,在課文總結歸納后,都可引導學生進行說話訓練。例如,在初讀課文時,往往要讓學生通過讀來大致了解課文內容,對課文有個總體印象,此時,可用范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一邊聽,一邊想,課文寫了什么,你對課文中的人物,事物等有什么印象感受等等,讀后讓學生暢所欲言。

三、“讀寫”結合,有效相長。

葉圣陶先生說得好:“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边@就明確地告訴我們:閱讀是作文的基礎,閱讀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釀蜜。讀和寫是相輔相成的,智慧地把這兩者結合,才能有效相長。實現讀寫結合,關鍵在于找準讀寫訓練點,捕捉學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寫的空間,讓學生樂于動筆。在教學中善于抓住文章中的描寫動情處,詞句優美處、生動有趣處、思維創新處等作為讀寫訓練點,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訓練:

1.課內精讀的訓練

(1)仿寫訓練

我們所教的課文,每一篇都是很好的習作范文。這些文章段落結構清晰,語言優美,語匯豐富,對學生有極大的仿寫價值。像可以仿寫的文章我們便可以此為對象,直到學生結合作者的寫作方法進行寫作。如《大江保衛戰》一文采用點面結合把抗洪的驚心動魄的場面描寫的生動感人,課上我讓模仿該文的行文思路、構段方式、點面結合的寫法進行場面描寫,鍛煉了寫作。

(2)抓空白處進行訓練

在我們的教材中有許多課文在表達上都有寫得簡略或省略的地方,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想象去填補或拓展文章的內容。讓學生通過想象,給文章簡略或空白處加以補充,如《秦兵馬俑》一文中,神態各異的秦兵馬俑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后面的省略號給我們無限想象和思維的空間,我借助這個契機,利用課件出示不同神態的兵馬俑,讓學生觀察,想象,進行補白仿寫。這樣,既使學生領悟了課文的表達方法;同時還增強了學生作文的自信心,他們意識到自己也能寫課文了,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從而喚起了學生對作文的激情。

(3)續寫訓練

讓學生給所學的一些課文續補后篇,只要符合主人公的性格特點,完整情節的發展,注意結合現實,想象合理,就給予肯定。如:《望月》文中最后一段描寫讀來意味深長。那么,“我久久凝望著月亮消失的地方,輕輕地展開了想象……”會想些什么呢?讓孩子續寫下去,孩子們寫出了各種不同的思考,既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激活想象力,又訓練了學生作文的能力。

2.課外閱讀的訓練

(1)好詞佳句的摘錄

學生課外閱讀的量不做具體規定,但我訂了一個最低限度“不動筆墨不讀書”,每周三的讀書日,邊讀書邊做記錄。在《親子閱讀卡》上摘錄好詞佳句一,熟讀摘的內容,這樣反復吟讀,不斷積累,讀得深刻,讀出了感受。

(2)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

讀書展示活動往往是學生自我表現、自我發揮的主陣地,教師可利用活動課,如好書推薦、朗誦比賽、讀書交流、小小表演等,看到到文質兼美的文章,可以讀給全班同學聽,然后進行討論,交流閱讀心得。使學生在讀書活動中內化,升華。

(3)讀后感訓練

有些文章敘事感人,富有深刻的道理,對學生的人生有著重要的啟迪和引領的作用。如:《海倫凱勒》等課文,告誡孩子們要敢于獨立戰勝一切困難,要有不屈不撓的精神,學習這樣的文章,我就引導學生寫讀后感,訓練學生寫作能力。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下教語文,不可忽視對學生聽說讀寫的訓練,只有在新理念的基礎上強化聽說讀寫,語文課才更有效。我堅信,只要我們從小學語文這門學科的特點出發,抓住契機,扎扎實實落實好“聽說讀寫”四門功課,不斷地總結反思,就一定會有所發現、有所作為、有所創新、有所進取。

參考文獻:

[1]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語文聽說讀寫能力[J].李彩香.學周刊.2014(35)

猜你喜歡
聽說讀寫讀書文本
文本聯讀學概括 細致觀察促寫作
我愛讀書
正是讀書好時節
挖掘文本資源 有效落實語言實踐
搭文本之橋 鋪生活之路 引習作之流
文本與電影的照應閱讀——以《〈草房子〉文本與影片的對比閱讀》教學為例
始于精心行于精致成于精彩
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
有聲有色有滋有味,培養聽說讀寫能力
我們一起讀書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