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核桃豐產栽培管理技術

2019-09-11 08:47王國宏
安徽農學通報 2019年15期
關鍵詞:山核桃豐產栽培技術

王國宏

摘 要:該文介紹了山核桃的生物學特性及適宜環境條件,并且從核桃種苗培育、造林地選擇、栽植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總結了山核桃豐產栽培管理技術,以期為山核桃人工栽培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山核桃;豐產;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79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15-0068-02

山核桃是我國重要的木本油料樹種,其果實是我國著名的4大干果之一,營養價值高,收獲年限長,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發展前景良好。自2000年開始,有農戶先后在黟縣柯村鎮江溪村、洪星鄉大星村等地栽植山核桃,栽植面積約22hm2,從發展情況來看,以洪星鄉大星村山核桃的生長狀況最優。

1 生物學特性及其適宜環境條件

1.1 特征特性 山核桃為胡桃科、山核桃屬落葉喬木。樹高達20m以上,胸徑60cm。樹皮灰白色,光滑,小枝細瘦,單數羽狀復葉,具5~7小葉,小葉紙質;花單性,雌雄同株,雄柔荑花序3條成1束,下垂,生于同一總梗上,總梗自當年生枝的葉腋或苞腋內生出,雄蕊5~7枚;雌花1~3朵頂生直立,被橙黃色腺體。果實倒卵形、卵圓形,具四縱棱,果核倒卵形或橢圓狀卵形?;ㄆ?月中下旬至5月,果熟期9月。山核桃在皖南的年生長期約為8個月左右。3月下旬芽開始萌動,4月中旬至5月上旬開花,5月中旬至8月底為果實生長期,9月上旬果實成熟。10—11月葉落,11月至翌年2月為休眠期[1]。初果期8~12年,一般16~20年即有一定產果量,盛果期25~50年,50年后進入結實下降,結果壽命可達100年。

1.2 適宜環境條件 山核桃原產于浙江天目山和皖南山區,喜涼爽濕潤,不耐高溫干旱,需要一定弱光,不宜強烈光照。要求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無嚴寒酷暑,年降水量1300~1600mm,年平均濕度75%~80%;年平均氣溫15.5~17.2℃,7月份平均氣溫23~29℃,極端最低溫-13.3℃,極端最高溫40℃等氣候條件。山核桃屬深根性樹種,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pH值6.0~7.0、由石灰巖風化的黑色石灰土最為適宜,在酸性土壤上雖可生長,但長勢較差。

2 豐產栽培管理技術

2.1 選用良種 為提高山核桃的品質和產量,應當篩選、采用優質種源。宜選擇樹齡20~30年生長健壯,結實早,果大皮薄,高產且抗性強,處于盛果期的優良單株作為采種母樹。采種期在9月下旬,商品用果采收過后7~10d進行,當山核桃果實表皮由綠變褐色,外皮開裂離核時進行采種。采集的果實攤放在通風良好的室內,用于當年帶蒲秋播。

2.2 精細播種育苗 因山核桃種仁的含油率高,為防止其種子儲存變質、發芽率降低,山核桃育苗宜在當年秋天10月中旬進行,采用隨采隨播,帶蒲播種的方法育苗,以達到出苗率高,出苗整齊的效果。選擇排水良好的半陰坡砂壤土,郁閉度稀疏的林下作為育苗圃地為宜。施足基肥,播種用條播法,行距25~30cm,株距10~12cm,覆土2~3cm。蓋草,注意做好鼠獸害預防。翌年,待出苗后加強苗期管理。初出土的幼苗嫩弱,喜陰、怕強光照、干旱和積水,要做好遮陰、灌溉和防治積水工作,同時適當施肥、除草和病蟲害防治。當年苗高50cm左右,即可出圃造林。

2.3 林地選擇 山核桃對立地條件的要求較嚴,造林地的選擇應根據其生物學特性和適宜環境的要求,做好造林地調查選擇,做到“選地適樹”,這是山核桃造林成功、實現豐產穩產的基礎。以選擇中低山山腰、山麓、山腳海拔200~700m左右,濕潤、涼爽、向陽、避風的地段為宜。500m以下選擇陰坡半陰坡,500m以上選擇陽坡半陽坡,要求以土層深厚疏松肥沃,透氣透水性好,pH值呈弱酸性的砂壤土為最佳。光照很弱的深澗峽谷底部以及丘陵地帶土質瘠薄、土壤板結緊實,光照強烈,氣溫高、濕度小地段,均會造成山核桃生長不良或結實極少,而不宜營造山核桃林。

2.4 整地栽植 根據造林地實際和水土保持的要求,分別采用水平帶狀和塊狀方式整地。坡度平緩的山地,采用水平帶整地,坡度較大的則采用塊狀整地。栽植季節,冬季和早春均可。栽植穴規格為50cm×50cm×40cm,造林密度為450~600株/hm2,栽植前穴內要施入肥土。山核桃根內含有較多的單寧,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易氧化變黑,影響成活率,苗木宜隨起隨栽。起苗后不要超過2d,并用生根粉泥漿蘸根,栽植時,要注意避免損傷根系,造成苗木死亡。山核桃造林時利用不同的品種進行塊狀混交栽植,可有效提高林分的抗性和產量。

2.5 撫育管理

2.5.1 中耕除草 當年新造林在6月份除草培土1次,夏天做好遮陰工作,以免發生日灼;第2年后,每年撫育2次,分別于5—6月、8月底各進行1次。宜采用人工劈草的方式除草,將草灌平鋪于林地,可起到保濕、保溫、減少雨水沖刷的作用。幼齡階段撫育,要適度保留栽植穴外圍的灌木闊葉樹,以利遮陰。結果樹果后結合施肥進行土壤深翻。

2.5.2 水肥管理 加強水肥管理是促進山核桃樹體生長發育,增強樹勢,保障高產穩產的重要措施。對栽植5年以內的山核桃林,每年施肥1~2次,以農家肥、微生物肥料為主。施肥方法:沿樹冠外圍挖弧形溝,或采用井形溝,縱、橫溝隔年輪換施,深度在20~30cm,并覆土。5~10年生未結果樹,在3月初施肥1次,每株施肥量為土壤生物調理劑500g+高氮中磷低鉀型三元復合肥1kg;12年以上少量結果樹,分別于每年3月、9月各施肥1次,每株施肥量為土壤生物調理劑1kg+高氮低磷高鉀型三元復合肥1.5kg;進入盛果期的大樹在開花前,提前15d噴施0.3%液態硼肥。山核桃造林后,應做好防旱防澇管理。果實發育膨大期,如遇持續干旱天氣,要對林分實施澆水灌溉,確保穩產;如遇連續雨水天氣,要及時排水,防止因林地積水,造成樹木根系腐爛的情況發生。

2.6 人工輔助授粉 山核桃為風媒花,開花期自然授粉不足,且極易受低溫、強風、降雨等不良天氣的影響,坐果率低,一般僅為10%~15%,甚至更低,嚴重時造成減產。因此,每年必須進行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達到減少大小年,豐產增收之經營目的。人工授粉的方法如下:將要散粉或剛散粉時的雄花序采集下來,暴曬1d,去除雜質、收集花粉存放于室內陰涼處,或將直接雄花序系在棕片上,攤放于室內干燥處保存、備用。注意不能使花粉受潮、發燒,以免喪失生命力。當雌花柱頭變紅,有粘液分泌時,即為人工授粉時機。授粉方法有2種,一是將采集好的花粉放進用3層紗布做成的花粉袋中,系在長竹竿或木桿上,在樹冠上方輕輕震動抖撒;二是將系有雄花序的棕片直接布掛在林分中大樹的中上部枝條上,布掛密度60片/hm2。授粉應選擇晴天或多云天氣,微風最佳,作業時間應在日出后至上午9時以前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可以提高有效坐果率30%左右。

2.7 整枝修剪 為培育樹冠開張的樹形,山核桃宜進行整枝修剪。成林樹于每年冬季休眠期剪去過密枝、重疊枝、病蟲枝和枯枝,修剪枝量控制在20%以內。幼齡樹生長至5~6m高時,可截去主干稍,促進側枝生長,擴大樹冠。

2.8 病蟲害防治 山核桃的常見病害有山核桃腐爛病等、山核桃枝枯病,蟲害有山核桃蚜、山核桃癭蚊(山核桃花蕾蛆)。

2.8.1 山核桃腐爛病 該病菌主要從樹體傷口侵入,成齡樹盛果期樹受害嚴重。特別是病斑發展至繞枝干7d時,造成枝干或整株死亡。治療方法:利用尖利物將病斑及其周圍的樹皮扎爛,深至木質部,然后用過氧乙酸藥劑100倍液涂刷病斑及其周圍,間隔15d左右再防治1次。

2.8.2 山核桃枝枯病 做好幼樹防凍害、防日灼工作,及時清除染病的植株和發病枝,移除焚燒處理,截口涂刷殺菌劑,主要藥物可用90%百菌清300倍液、多菌靈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

2.8.3 山核桃蚜 3月底至4月初,當蚜蟲群集在山核桃樹梢、嫩芽上危害時,噴施40%氧化樂果乳油1500倍液,或對成齡大樹進行刮皮涂藥除治,即在樹干胸高處上下刮2個寬度5~10cm的半圓環,刮去老皮至青皮,環內涂40%氧化樂果5~10倍液,然后薄膜包扎。

2.8.4 山核桃花蕾蛆 4月中下旬,在山核桃花初開時,林內噴施50%乙酰甲胺磷1500倍液,防止成蟲上樹產卵。根據幼蟲危害的情況,用40%氧化樂果乳油1500倍液噴霧樹冠除治。

2.9 適期采收 適時采收,若采收過早,油脂未充分轉化,造成果仁不飽滿,影響品質。商品果采收一般在白露過后3~4d,果蒲轉為黃褐色,蒲與堅果分離,果柄產生離層,果實開始脫落時,即為采收適期。采收時,用竹竿左右輕輕敲打,注意不傷枝丫、裸芽,以免造成翌年減產。

(責編:張宏民)

猜你喜歡
山核桃豐產栽培技術
搶收搶種藜麥 確保豐收也豐產
蘋果園能否豐產 秋季管理很重要
板栗豐產栽培技術
番茄大棚栽培技術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產栽培技術
石榴短枝紅在駐馬店引種表現及豐產栽培技術
臍橙豐產栽培技術
美洲山核桃中微量元素的組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