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某基坑開挖風險控制分析

2019-09-12 07:29伊麗娟張君仁
關鍵詞:支護樁標高土體

劉 勇,伊麗娟,張君仁

(1.山西大同大學建筑與測繪工程學院,山西 大同 037003;2.大同煤炭職業技術學院,山西 大同 037003)

隨著城市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地下空間的利用從嘗試階段走向廣泛利用階段,基坑工程的深度不斷加深,規模不斷增大,加之基坑工程自身隱蔽性、復雜性、不確定性等特點,使得其在工程建設中面臨的風險也越來越大。深基坑工程在施工過程中一旦出現了事故,往往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是人員傷亡,從而對社會產生較大的不良影響[1]。因此,在深基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減小事故產生的損失,成為工程建設人員必須面對又急需重視的一個課題,風險分析及控制為此提供了一條可行的途徑。

1 工程概況

武漢市某住宅樓主體由三棟25 層商住樓及二層整體裙房構成,下設一層整體地下室。地下室面積8 118.9 m2。三棟高層各為點式樓,平面上總體構呈“L”形,總高度80 m,建筑總占地面積2 902.7 m2?;訓|西向長約100 m,南北向寬約96 m,基坑面積約為8 200 m2,±0.0相當于絕對標高21.55 m(黃海高程)。自然地面標高約為19.84~21.00 m。底板墊層底的標高是-5.85 m?;又苓吔^大部分開挖深度按區段自然地面標高考慮,開挖深度為5.1~6.65 m。

場地在勘察深度范圍內的地層依次為:1 雜填土,2-1 粘土,2-2 淤泥質粘土,2-3 粘土夾粉土,3-1 細砂,3-2 粉砂,3-3 細砂,3-3a 粉質粘土,3-3b細砂,4-1強風化泥巖,4-2 中風化泥質粉砂巖、砂巖、礫巖。

場地地下水分上層滯水和下部層間孔隙承壓水。場地原為湖塘,上層滯水賦存在場地表層雜填土層中,地表排水及大氣降水是主要的補給方式,填土層透水性較好,水量有限。在進行詳細工程地質勘察工作期間,測得水位埋深0~1.25 m,相當于標高19.19~20.50 m。場地南側馬路路面標高20.9 m,擬建筑物抗浮防水設防水位不應小于此高程。粘性土層為相對隔水層??紫冻袎核x存在砂層中,水量豐富,與長江水有密切水利聯系,呈互補互排關系,其水位受長江水位控制??辈炱陂g測得鉆探孔穩定水位埋深3.4~5.3 m,相當于標高15.07~16.9 m。

2 基坑開挖風險分析

2.1 深基坑事故原因

目前深基坑工程發生事故的概率具有增大的趨勢,調查資料顯示,既有技術的原因,也有人為的原因,可歸結為施工、設計、勘察、建設、監理以及監測等6個方面,其中施工和設計是導致基坑工程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而施工是最主要的原因[2]。因此,施工過程中的風險分析和控制就尤為重要。

2.2 基坑施工中存在風險分析

利用事故樹法分析基坑開挖的風險因素[3-5],主要包括邊坡失穩、變形、涌水涌砂、坑底隆起、基坑周邊地表沉降等[6-8]。風險致因邏輯關系,見圖1。 本工程中,場地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條件復雜,上部填土、淤泥強度低,易發生觸變,粘性土強度較高但遇水易軟化,從而易產生邊坡失穩現象,使得本基坑的施工難度加大,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控制各風險因素,尤其是一些高發風險因素[9]。

圖1 基坑開挖風險致因邏輯關系

3 基坑施工的風險預警與控制

3.1 設計方案及施工順序

本工程中,對于基坑的大部分開挖深度較淺,只有5.10 m 左右,且存在一定的放坡空間,采用“復合噴錨支護”的方式,即邊坡采用噴錨網支護,底部采用漿噴樁改良土質并加固坡腳。對于開挖較深的局部地段,采用“樁錨支護”的方式,并輔以漿噴樁的加固措施。在基坑底部存在的深厚淤泥,有可能在開挖過程中影響到工程樁的安全,所以采用較大范圍的封底措施。具體采用“三管高壓旋噴樁”進行封底。

本基坑的支護工作主要包括支護樁、支護樁的冠梁、漿噴樁、三管高壓旋噴樁、噴錨網和錨桿等6個方面內容,其施工順序如下:

(1)在工程樁施工的同時,施工支護樁、漿噴樁和三管高壓旋噴樁。由于本基坑面積較大,施工單位合理安排施工順序和施工場地,支護樁、漿噴樁和三管高壓旋噴樁不屬于關鍵線路上的關鍵工作,不另外占用施工時間。

(2)支護樁施工完畢,馬上掏挖溝槽,施工支護樁的冠梁。

(3)支護樁和冠梁、漿噴樁和三管高壓旋噴樁的施工均與工程樁同時進行,不另占用工期,并有足夠的養護時間。

(4)工程樁施工完畢后進行基坑開挖,在進行“分區分層”開挖的同時,施工噴錨網和錨桿。開挖和噴錨形成流水作業,保證在基坑開挖完畢三天內完成支護施工。

3.2 基坑開挖

3.2.1 開挖原則

本基坑底部有深厚淤泥,為了保證基坑在開挖過程中的安全,嚴格按以下原則進行開挖:

(1)開挖前,支護樁必須保證28 天的養護期,漿噴樁必須保證60 天的養護期,三管高壓旋噴樁必須保證60天的養護期。

(2)采用“分層、分區”的開挖原則,也就是先開挖中間的大承臺,后開挖周邊的單樁承臺。

(3)根據“分層分區”的開挖原則,先開挖全場地表2.0 m 左右,此時可以施工周邊的噴錨網或土釘墻。

(4)分兩層開挖中間的三個大承臺,周邊單樁承臺上的土體形成斜坡盡量保留,作用是反壓坡腳,盡可能地減少深層滑移的發生。

(5)開挖完三個大承臺后,驗樁、支模板、扎鋼筋、澆筑大承臺的混凝土。

(6)開挖周邊的單樁承臺和兩樁承臺,施工周邊的噴錨網等支護工作,同時土建單位加快基礎的施工進度。

3.2.2 分層分區開挖

在基坑開挖的過程中,如果一次開挖深度過大,土壓力的釋放速度過快,那么就很有可能使邊坡的安全受到較大的影響,綜合考慮各因素后,將基坑分三層進行開挖。采用機械開挖,并輔以人工掏挖。第三層開挖為掏挖承臺,采取機械或人工的開挖方式。

基坑開挖層數及開挖深度,見表1。

根據支護長度,將整個支護區段分為東、南、西、北四段,進行分段流水施工作業。

表1 基坑開挖層數及開挖深度

3.3 信息化監測

由于場地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較差,周邊建筑復雜,在基坑開挖的施工過程中,采用信息法施工,即采用多種方法手段、多種儀器設備進行聯合監測,制定監測時間表,并嚴格按照該表格實施監測工作,發現異常及時分析并查找原因,同時縮短監測周期,增加監測的頻率,待異常解除后重新制定監測時間表。通過這樣的信息化監測,既可以保證該基坑工程在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性,又可以確保其順利完成,

將測量、測試及目測這三種手段結合起來進行監測,首先對監測的數據進行統計,將受外界因素干擾的及人為操作錯誤等的數據剔除掉,然后對剩余的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從而提供精準的、可信的、科學的監測數據?;庸こ痰谋O測項目,見表2。

表2 基坑工程的監測項目

在坡頂大約每25 m 設置1 個水平位移監測點,在基坑四周每邊設置2 個測孔以監測深層土體位移,周邊每個建筑物至少設置2個監測點監測傾斜和裂縫。

該基坑從 2010年05月14日開工,到 7月底完工。根據基坑的開挖進度安排,選取5月15日至6月15日的監測數據進行分析。根據6月15日的監測數據顯示,場地東南中部偏南測點C07 累計沉降32.3 mm,6月14日上午10 時至6月15日上午 9 時的監測數據顯示,其變化速率為4.2 mm/d,累積沉降和變化速率都超過了警戒值(累積沉降警戒值為30 mm,速率警戒值為4 mm/d),見圖2。6月13日的監測數據顯示,場地西側偏南的位置深層土體位移監測點T01 累計向基坑內偏移的最大值為41.6 mm,變化量最大點發生在5.0 m處,位移速率為5.1 mm/d,均超過警戒值(土體測斜絕警戒值為40 mm,位移速率警戒值為5 mm/d),見圖3。此外,后方土體向坑內有輕微的滑移。

圖2 C07測點5月15日至6月15日土體沉降

圖3 T01測孔5月16日至6月13日土體變形

3.4 基坑變形控制措施及效果

場地以高壓縮性的淤泥質粘性土為主,地質條件不良。在進行分層開挖的過程中,處于開挖面以下部分的土體不能提供足夠的被動土壓力進行抵抗,隨著基坑內土體的持續開挖,使得變形較大,且未能有效地組織土方開挖。

在對一個多月的監測數據進行了統計后,針對個別監測點的變形量達到或超過預警值進行了分析,在后續的施工過程中,為了能夠有效地減小變形量,需嚴格按照施工組織的方案實施土方開挖并及時支護;并采取一系列的處理措施,如增加預加設計軸力值、縮短監測周期,增加監測次數,將監測信息及時有效的進行反饋等,有效地控制了基坑的變形,使其變形的累計值控制在43 mm,累計沉降值控制在50.8 mm。本基坑出現的深層輕微滑移,及時采取了在主動區挖土卸載并在坡腳施工杉木樁的措施,使其得以有效控制,沒有進一步擴大。同時在施工過程中及時進行原材料的復驗、施工工藝和工序完整流暢,以保證其施工質量。

4 結論與建議

(1)造成基坑工程事故的最主要原因是施工和設計。

(2)長江中下游地區場地多為淤泥、淤泥質土等土質較差的軟土,在基坑開挖的施工過程中,往往會產生邊坡失穩、變形、涌水涌砂、坑底隆起、基坑周邊地表沉陷等風險。

(3)通過對武漢案例基坑工程的分析,針對基坑變形過大、深層輕微滑移風險,采用一系列及時有效的處理措施,使其得以有效控制。

猜你喜歡
支護樁標高土體
西北地區支護樁施工技術應用概述
不同形式排水固結法加固機理及特性研究
頂管工程土體沉降計算的分析與探討
多級節能工廠化養殖池塘建設的標高設計初探
車間工藝鋼構中標高調節方式的選擇
軟弱地層盾構隧道施工對土體的擾動分區及控制
Revit中自動生成標高線的開發技術
建筑深基坑開挖支護施工要點探討
環境復雜的基坑支護技術
高層建筑的標高控制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