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仙須有凡人做,老樹猶能發春華
——尋訪浙江省天臺縣百歲老人

2019-09-16 08:53錢燁
中醫健康養生 2019年9期
關鍵詞:天臺縣胡琴百歲老人

文/錢燁

每次尋訪百歲老人,看他們歷經風霜的眼里折射出的慈祥目光,聽他們百年時光里經歷過的諸多故事,歲月并沒有在他們身上留下苦難的印跡。這些百歲老人,即使晚年的生活再平凡,世紀的滄桑也足以加深其生命的莊重與肅穆。與他們相處交談,仿佛品味著一盅被時間釀得醇而不釅的茶。

在浙江省天臺縣,我們看望了兩位百歲老人,她們對待生命的樂觀豁達和平淡飲食中的平和之態,足以讓我們對這一養生寶地“靜養順天”的生活習性領略一二。

很多人都會遙想,自己活到百歲會是什么樣子。在天臺縣平橋鎮石竹村,就生活著一位100周歲的老人胡琴秀。當我們來到她家時,老人正在小院里曬太陽,見到我們這一行不速之客,她不緊不慢地喚來一起生活的小兒子小兒媳來招呼我們,看見有人站著,還起身麻利地給搬過凳子,再慢慢坐回椅子上。

“晚上七點半左右上床休息,早上五點多起床,在房前屋后散散步?!?/p>

這是一棟農村常見的帶院的樓房,面積頗大。胡琴秀50歲時丈夫去世,三個兒子分家后,她就一直和小兒子一家人同住。老人體態勻稱,精氣神兒挺足,端端正正坐在竹椅上,穿一件干凈的藍白暗底花紋的薄外套,一雙老式布鞋,頭發雖然顯得稀疏,但整齊地梳到腦后,齊耳長度。老人的小兒子說,以前母親對儀表挺講究,頭發都仔細地挽成發髻,現在頭發少了,挽不起來,但還是梳理得很勤快。

我們很隨意地同老人閑聊起來。老人的視力基本正常,只是有點耳聾,但精神狀態尚好。只要我們聲音夠大,語速不太快,與老人交流完全沒問題。我握著她的手,說“您手掌心挺暖的,身體還好么?”老人回我一句:“其他還好,就是腳底會冷,膝蓋有時疼,頭皮這邊長了個痂?!闭f罷,她擼開自己的頭發,給我們看她在意的那個結痂。老太太動作很慢,但很穩。老人的小兒子說,母親的生活基本能自理,只是有些氣喘,平日里也沒什么特別的喜好,常常念經。

得知老人的居室在二樓,我們提出參觀老人的房間。她兒媳帶我們上樓,陡而窄的木制樓梯,沒有扶手,不習慣的人走這樣的樓梯會有點不安。不過老人的兒媳說,婆婆平時都是自己上下樓梯,不用人扶。房間面積很大,約20多平方米,朱紅漆的舊時木床上平鋪著被子和棉衣。已是11月中旬,我們驚訝地發現床上鋪的還是竹席,席子上薄薄一條床單。小兒子過來說,母親喜歡這樣睡,總要等到12月才肯讓他們給鋪上床褥,而且鋪被子這些事老人從不讓人代勞。趕上晴天,老人還自己動手把被子、鞋子拿到陽臺曬曬。我們走出房間時,見門口掛著幾串佛珠。許是時間太久,每一粒念珠早已被摩挲得如裹了層歲月的包漿。

胡秀琴老人

房間門口掛著幾串佛珠。

再下樓時,胡琴秀老人仍坐在老位置聽旁人聊天,偶爾摻合一兩句。問起她家人關于老人的日常飲食,小兒媳說老人一點也不挑剔,葷素都吃,不過特別喜歡吃青菜和蘿卜,也喜歡面食,每天吃水果,偏好蘋果。在起居上,老人比較有規律,一般是晚上七點半左右上床休息,早上五點多起床,在房前屋后散散步。平日里,小兒子小兒媳都會問問她舒不舒服,飯菜可口與否,老人脾氣好,即使有不順心的事,也會自己找老鄰居嘮叨下,之后就舒暢了。最讓老人開心的,就是兒孫們一到節假日就會回家探望她,四代人盡享天倫之樂。兒媳這樣說的時候,老人很贊同地點著頭。從老人的表情中不難看出,她的晚年生活非常幸福知足。

臨走前,我提出拍照,面對鏡頭,老人顯得有些拘謹,端正坐著,手放在雙腿上。小兒媳走過去給老人梳理下頭發,說“這樣看著精神?!崩先诵α?。我跟她說,就該這么笑著才好呢。胡琴秀對著鏡頭抿著嘴笑了。

告別時,老人堅持要和小兒子、兒媳以及孫子一同送我們到門口的小路上。走出一段路,再回頭,看到老人還是向著我們揮手,那天的陽光很和煦。

“我沒有刻意追求什么長壽之道,沒有特別喜歡吃的菜,也沒有不喜歡吃的東西?!?/p>

第二位百歲老人,與其是“尋訪”,不如說是“邂逅”,就像是在山中偶遇仙人。那日游訪桐柏宮,天公開顏,下車時還下著細雨,到了沒多久,便開始放晴,讓人心情也隨之舒展開來。

我們行至桐柏宮的回廊,看到一位戴著一頂米色寬沿帽子,身穿寬松及膝青灰色棉服、深灰褲子,腳蹬一雙擦得锃亮的黑色方口軟皮鞋的老人正和幾個圍攏在她身邊的人交談甚歡。同行中有一眼尖的姑娘說道:“這位是桐柏宮張高澄道長的母親,今年也正好100歲了?!睂@位百歲老人,雖早有耳聞,但今日一見,仍被她不凡的風度震懾住。雖然見了不少期頤之年的老人,也親見過身體硬朗得和70多歲的兒子站一起如同兄弟般的老人,但眼前這位老人,氣色紅潤,說話中氣十足,且能用標準的普通話和他人流暢對話,如不經指點,誰都不曾料想,這樣一位看起來六七十歲的老婦,竟然已是百歲高齡。

從旁人的講述中得知,老太太出身富貴人家,16歲時便離家參加革命,和老一輩革命家打過交道。后來,作為離休干部的她放棄城市生活,遷到這相對閉塞、生活簡樸的道觀里,除了要陪她做道長的小兒子外,在這洞天福地里頤養天年大概是她的晚年所愿了?,F在的她思維依然很清晰,敘事條理分明,聽說每天亦有打坐的習慣,飯后一定要散步,還經常鍛煉身體的柔韌性,譬如:兩腳與肩同寬站直,雙手伏地,老人輕輕松松便能將十指相扣的手掌整個貼至地面,讓人嘆服不已。

老太太輕輕松松便能將十指相扣的手掌整個貼至地面。

大家提出要和老人合個影時,她落落大方地挽著身旁人的臂,示意一起到草坪附近的開闊地帶拍照。合影完,被問及長壽秘訣時,老人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頭,頑童一般調皮的笑容浮上臉頰:“我沒有刻意追求什么長壽之道,沒有特別喜歡吃的菜,也沒有不喜歡吃的東西,保持心情開朗,生活起居規律而已。山好,水清,空氣清新,在這里生活安靜、自在,可能是個養生的寶地吧?!崩先苏f話間總是連眼睛都是笑著的,說完又不經意間嘴角上揚,讓見到的人不禁被她滿滿正能量感染,不覺云淡風輕起來。

就那樣靜靜地站在老人面前,我驀地感到歷史的切近與真實,仿佛百年前的流盼迎面而來,絲毫不覺陌生遙遠。這兩位百歲老人,她們縱使出身不同、經歷不同,但相同的是長久的歲月中所經受過的諸多考驗。我不知道生活的磨礪與長壽是否有必然的聯系,但我不得不承認,老人們過去的風霜雨雪,不僅沒有將她們擊倒,卻錘煉出了如此堅強的生命和睿智的目光,可以站在歷史邊緣洞觀世事。

神仙須有凡人做,至此天臺自求索。當人們在紛紛擾擾的世間為延年益壽而謹小慎微時,百歲老人們卻以難得的持久豁達演繹著自己的長壽之道。

(浙江省中醫藥學會供稿)

猜你喜歡
天臺縣胡琴百歲老人
百歲老人吳大昌談養生(上)
百歲老人吳大昌談養生(下)
穿越皓月的胡琴聲
胡琴悠揚醉美藝術之鄉 民樂沃野奏響時代旋律
北京百歲老人突破千人
百歲老人
官中胡琴與角兒胡琴
天臺縣平橋鎮中心小學
竭誠鑄關愛:記浙江省天臺縣關工委主任楊明教
3女孩溺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