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包容性發展為結構升級帶來新動力了嗎?

2019-09-17 08:30江三良侯緩緩
關鍵詞:產業結構升級互聯網金融

江三良 侯緩緩

摘要:互聯網金融與小額信貸等金融新業態發展良好,這是否增強了金融包容性,又是否更好地支持了產業結構升級?利用中國2011-2015年的省市面板數據實證研究表明:(1)整體來看,包容性金融發展對產業結構升級具有促進作用;(2)銀行業金融包容性發展和互聯網金融包容性發展對產業結構升級均具有促進作用;(3)分地區來看,銀行業金融包容性發展和互聯網金融包容性發展對東部地區產業結構升級的促進作用均大于對中西部地區的。

關鍵詞:包容性金融發展;產業結構升級;銀行業金融;互聯網金融

Abstract: Now that the new financial formats such as Internet Finance and microfinance have developed well, does this enhance financial inclusiveness and better support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Using the provincial panel data in China from 2011 to 2015, The empirical research in this paper shows that: (1) on the whole, inclusive financial development has a catalytic effect on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2) the financial inclusive development of banking industry and the inclusiv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finance both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3) in the sub-region, The financial inclusive development of banking industry and the inclusiv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finance both contribute more to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the eastern region than to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Key words: Inclusive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Banking finance;Internet finance

新常態下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勢必要優化實體經濟增長動力,調整產業結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是包含產業結構形態高級化與生產要素最優配置的綜合概念,具體為技術升級、市場升級、管理升級等。金融支持以及金融與經濟的耦合性是實現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不可缺少的部分。金融包容性發展允許多種形態的金融共同發展,擴大了金融服務的廣度。在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技術創新型的中小企業和轉崗就業的個人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持和金融服務,金融包容性發展使中小企業和中低收入者能夠以可負擔的成本及時獲得所需的金融服務和金融產品,從而支持了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新動力的誕生與發展。

近年來小額貸款公司的興起與互聯網金融的蓬勃發展,使我國金融服務主體呈現出多元發展趨勢,金融新業態在中國金融包容性發展研究中不可忽視,這些新興金融服務的包容性發展會給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帶來何種效應?為此本文將小額貸款公司與互聯網金融納入考察范圍,從金融新業態包容性發展角度探討金融的包容性及其產業結構升級效應。

一、文獻綜述

金融包容性發展,指經濟體中的每一個社會弱勢群體、小微型企業等能夠以可承擔的成本獲得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同時金融機構也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1]。傳統意義上的金融發展注重金融發展數量的增長,而忽視金融發展覆蓋面的擴大,金融包容性發展在注重金融發展數量的同時更注重金融發展的廣度,關注中小企業和個人,以提高金融服務的可得性為目標,強調通過金融體系的完善來促進金融服務范圍的擴大,讓金融包容性發展在促進經濟增長中發揮更大的作用[2]。金融發展與產業結構變動的關系是經濟學研究的重要問題之一,前人這兩方面的研究給了本文很大的啟發。

(一)金融發展與產業結構升級

學者們的研究表明,金融發展與產業結構升級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但影響的方向究竟如何并沒有達成共識,因為研究的地區范圍不盡相同,實證結論也各有差異。陳時興的研究表明,信貸融資、證券融資與產業結構之間有著短期波動和長期均衡的關系,但是證券融資支持產業結構升級的作用卻是不足的[3]。鄧光亞發現就中部地區而言,產業結構調整與金融發展存在著長期均衡關系,可這兩者并沒有實現互動發展[4]。楊義武指出金融集聚對區域經濟增長產生影響的主要方式是產業結構調整,而金融集聚推動產業結構變遷很大程度上是通過產業結構高級化而非結構合理化[5]。朱玉杰發現金融相關比的增加明顯促進了產業結構升級,而金融規模存量增長與二、三產業發展之間呈現倒U型關系,另外,各個地區金融集聚水平與金融效率水平對于產業升級產生的影響并不一致[6]。王立國認為金融發展的規模擴大、結構的合理化對產業結構升級有正向促進作用,產業結構升級并沒有對金融發展產生引致需求[7]。陳曉玲卻認為金融發展并沒有明顯的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增長,但較大程度上推動了其自身的發展,同時證明了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增長也會促進金融發展[8]。

(二)金融包容性發展與產業結構升級

雖然學者們對金融包容性發展的研究始于最近幾年,但已經呈現出多個研究視角,得出的政策建議也不盡一致。徐敏的研究指出普惠制金融發展與產業結構合理化、產業結構高級化之間存在雙向關系,且這三者之間還存在長期均衡關系;在長期內,普惠制金融發展促進產業結構調整主要是通過產業結構高級化而非合理化[9]。張彤進認為包容性金融發展能夠減少勞動力轉移成本,提高農村勞動力轉移水平,進而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另外應該加強包容性金融發展對產業結構升級的促進作用,進而可以通過產業結構的調整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10]。謝家智(2017)指出包容性金融發展是促進金融可持續發展與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有效路徑。政府應重點增強經濟與金融的耦合性、提高金融服務創新力,并加快中西部地區市場化建設,探索“政府誘導、市場參與”的包容性金融發展模式[11]。王健認為金融包容與產業結構轉型之間存在正向關系,并且在不同分位點上金融包容性水平對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均表現出較強的解釋力,隨著產業結構向高級化發展,金融包容在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中的作用逐步顯現[12]。張林的研究認為中國金融包容性發展對產業結構合理化和高級化的作用效應存在明顯的地區差異性,在全國和東部地區顯著為正,而在中、西部地區顯著為負,主要原因是金融包容性發展的產業結構優化效應存在基于自身水平、政府干預和市場化程度的門檻效應[1]。

綜上,從金融發展與產業結構關系的探討到金融包容性發展與產業結構升級的研究,前人在定量分析與經驗分析的基礎上得出“金融”與“產業結構”之間存在密切的效應關系。從傳統金融到現今的包容性金融,金融體系在不斷地創新與改革,多種金融業態共同發展,小額貸款和互聯網金融快速崛起,筆者試圖通過研究不同金融業態包容性發展對于產業結構升級的效應,探討新金融為我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供的新動力。

二、金融包容性發展作用于產業結構升級的機理

金融對產業結構變遷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金融包容性發展對產業結構升級的作用機理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金融包容性發展降低了金融市場的準入門檻,增加了金融服務的廣度,允許傳統金融與新興金融共同發展,正規金融與非正規金融共同發展,這給金融發展注入了市場因素。產業結構升級的本質是生產效率的提高[13],表現為產業結構合理的向第三產業偏移,達到產業結構的高級形態,實現生產要素的最優化配置。金融包容性使得金融橫向發展,一方面使得金融覆蓋面提升,另一方面將更多的人納入金融服務體系,提高了金融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同時包容性金融的市場化特點使得更多的金融資金在市場上流轉參與實體經濟的運作,減弱了金融資金獨立運作的空轉與投機行為。

(二)提高技術創新能力

技術創新是信貸與產業結構升級的中介環節,即金融機構可以通過增加信貸供給促進技術進步進而產生產業升級效應[14]。在包容性金融市場下,正規金融與非正規金融并存,信貸供給的方式也呈現多樣化。以往以銀行為代表的大型金融機構對企業的貸款大多需要有形資產做抵押,而技術創新型企業擁有的往往是未經市場檢驗的專利、創新技術等無形資產,這無形中把一些技術創新型企業拒之門外,使得這一類型的企業因為融資難而難以生存和發展。金融包容性發展旨在使低收入者、中小型企業能夠以他們可以負擔的成本獲得所需的金融服務和金融產品,同時金融機構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在國家宏觀把控風險以及金融機構控制自身風險的情況下,以傳統銀行為代表的大型金融機構可以發揮自身的規模優勢,小額貸款公司等中小型金融機構可以發揮自身服務小企業的軟信息優勢,互聯網金融可以發揮自身的信息獲取和數據優勢,這更加有助于技術創新型企業的融資行為。

(三)從供需兩端為結構升級添動力

從供給端來說,包容性金融發展使得金融發展進一步市場化,激發了中小企業的創造活力。在產業競爭優勢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企業充滿活力[15],企業一旦充滿活力就會根據比較優勢,在供給端發揮自身作用,依照市場需求進行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升級,同時在投融資的支持下基于自身長期利益最大化,將自己擅長的部分做到利益最大化,不擅長的部分進行服務外包,使得企業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同時與企業相關的產業也會得到升級,這不僅使制造業競爭力提高也會使生產性服務業競爭力提升。

從需求端來說,包容性金融發展的最終目的是使得中低收入者獲得自身所需的金融服務和金融產品,在這一過程中將中低收入者納入金融體系,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改變他們的消費結構,從需求端帶來產業結構的升級。同時,金融包容性發展可以在更大范圍內將社會上的閑散資金聚集起來進行投資,不僅滿足企業的融資需求,也使個人獲得收益。

(四)提高人力資本供應水平

無論是從現實還是理論的角度來看,人力資本都在產業結構升級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產業的轉型升級發展趨勢使得一部分人力資本發生工作崗位與工作地點的變化,由于國內現行分地區管理的戶籍及其相應的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制度,使勞動力跨地區轉移成本趨于高昂。包容性金融則可以為這些人提供小額度及時的金融服務,為中低收入者提供針對性的保險服務、教育醫療服務等,降低勞動力轉移就業的成本,從而為產業結構升級積累更多的人力資本。

三、模型設定與指標選取

(一)模型設定

為研究與驗證金融新業態下包容性金融發展對產業升級產生的影響,本文利用中國31個省市的2011—2015的年度面板數據,構建包容性金融發展指數與產業結構升級之間的模型。在借鑒前人成果的基礎上,本文從傳統銀行業、保險業、小額貸款公司、互聯網金融四個維度評價金融包容性發展水平。

上式中字母i代表省份,t代表年份。AIS表示產業結構高級化,解釋變量中IFIB代表銀行業包容性金融發展水平,IFIS代表保險業包容性金融發展水平,IFIL表示小額信貸公司包容性金融發展水平,IFII代表互聯網金融包容性金融發展水平,ZF表示政府支出,CITY代表城鎮化率,TRA代表外貿依存度,JS代表技術水平, εit代表隨機誤差項。

(二)指標選取與數據來源

由于只能獲得2011—2015年度小額貸款公司金融包容性水平和互聯網金融包容性指數的相關數據,本文將研究中國2011—2015年31個省市的金融包容性發展的產業結構升級效應。本文的數據來源于中國銀監會年報、各省市區域金融運行報告、各省市歷年統計年鑒、《中國人口和就業統計年鑒》、《中國科技年鑒》、北京大學互聯網研究中心論文《數字普惠金融指標體系與指數編制》[16]以及國家統計局、中國人民銀行等官方數據網站。表1為各主要變量的統計性描述。

1.被解釋變量。本文研究的是產業結構升級,即產業結構發展的水平,被解釋變量表示為產業結構高級化(AIS)。產業結構高級化的指標,借鑒干春暉等[17]的做法用第三產業產值與第二產業產值之比作為產業結構高級化的指標,即AIS=Y3/Y2,AIS的值越大代表產業結構高級化的程度越高。

2.核心解釋變量。本文的核心解釋變量為銀行業金融包容性發展指數、保險業金融包容性發展指數、小額貸款公司金融包容性發展指數、互聯網金融包容性發展指數,其中,互聯網金融包容性發展指數用數字普惠金融指數來表示,相關數據來自于“北京大學數字普惠金融指數”。近年來,很多國外的學者嘗試從不同的維度構建包容性金融發展評價指標,例如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金融服務的使用效用、金融服務的成本[18-20],筆者在現有的文獻基礎上考慮本文的研究目的以及數據可得性,最終選取金融服務的可得性,金融服務的使用效用、金融服務的可持續性三個維度來測量三個不同金融業態的包容性水平,分別是銀行業金融包容性水平、保險業金融包容性水平、小額貸款公司金融包容性水平。

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是指金融服務的覆蓋廣度,銀行業金融機構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用每十萬人擁有的銀行網點數,每千平方公里擁有的銀行網點數,每十萬人擁有銀行從業人員數,每千平方公里擁有銀行從業人員數來衡量,保險業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用保險密度來衡量,小額貸款公司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用每十萬人擁有的小額信貸公司數量,每千平方公里擁有的小額信貸公司數量,每十萬人擁有的小額信貸從業人員數,每千平方公里擁有小額信貸從業人員數來衡量。

金融服務的可使用性是指在可獲得金融服務的基礎上,真正使用金融服務的效率。銀行業金融機構金融服務的可使用性用銀行存款余額/GDP,銀行貸款余額/GDP來衡量,保險業金融服務可使用性用保險深度來衡量,小額貸款公司金融服務的可使用性用小額貸款/GDP來表示。

金融服務的可持續性是指金融機構在金融包容性發展下,自身的可持續程度。銀行業金融機構金融服務的可持續性用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來表示,保險業金融服務的可持續性用人均保險賠款支出來表示,小額貸款公司的金融服務可持續性用小額信貸不良貸款率來表示,由于數據可得性的限制,無法獲得小額貸款金融服務可持續性的相關數據。

金融包容性發展指數計算過程如下:

本文是對每個年份的j項指標分別賦權,Rij表示第i年第j項指標的權重。Sij表示標準化處理后的第i年第j項指標的數值。IFI的數值越大表明金融包容性發展水平越高。

3.控制變量。本文在構建模型時,通過定性與定量分析,選擇了四個控制變量。政府支出(ZF)用各省份政府當年公共預算支出與各省份當年人口之比來表示,城鎮化程度(CITY)用各省份城鎮人口與總人口之比來表示,外貿依存度(TRA)用各省份進出口總額與生產總值之比來表示,技術水平(JS)用各省份研究和開發經費內部支出(R&D經費內部支出)與生產總值之比來表示。

四、實證結果與分析

在進行F檢驗和豪斯曼檢驗后,本文采用個體固定效應模型對面板數據進行回歸處理?;貧w的結果如表3所示,從表3第2列可以看出代表金融包容性發展的四個核心解釋變量中,銀行業金融包容性發展指數和互聯網金融包容性發展指數的估計系數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保險業金融包容性發展指數和小額貸款業金融包容性發展指數的估計系數在10%的水平上顯著為負,這可能是當前全國范圍內保險業和小額信貸的平均發展水平還比較低,由于門限效應的存在使得這兩者對于產業結構升級沒有發揮正的促進作用。在模型中可以觀察到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于產業結構升級具有促進作用,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不受地域的限制,使得越來越多的個體和企業享受到所需的金融服務和金融產品。

模型2和模型3是分地區對模型進行回歸的結果。表3中第3列與第4列分別是對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的回歸結果。

(一)穩健性檢驗

為測試模型的穩健性,本文采用替換被解釋變量與解釋變量衡量指標的方法對模型進行回歸,其中被解釋變量(AIS)用第三產業產值與當年生產總值之比來表示,解釋變量中,政府支出(ZF)用政府公共預算支出與當年生產總值之比來衡量,技術水平(JS)用研究與開發經費內部支出與當年人口之比來衡量,對模型進行重新回歸,4個核心解釋變量的回歸結果與第一次回歸結果沒有實質性的差別。

核心變量回歸結果如表2所示,其中模型1是對全國數據的回歸結果,模型2和模型3分別是對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回歸結果。

(二)東部地區的回歸結果

對東部地區而言,代表金融包容性發展水平的四個核心解釋變量中:

1.傳統銀行金融包容性發展指數的估計系數在1%的水平顯著為正,說明在東部地區銀行業包容性金融發展對于產業結構升級具有正向的促進作用,從估計系數來看,銀行業包容性金融發展對東部地區產業結構升級的促進作用大于對中西部地區的促進作用。受限于中西部地區的發展程度,銀行業在中西部地區設置的營業網點數量以及相應的從業人員人數都遠不如東部地區,所以相對于東部地區而言,銀行業包容性金融發展對中西部地區產業結構升級的促進作用還有很大潛力。銀行業可以在中西部地區增設營業網點,向當地民眾宣傳金融產品與金融服務。

2.從回歸結果看,東部地區保險業金融包容性發展對于產業結構升級效應不顯著,估計系數卻呈現出正向的趨勢,但是中西部地區的保險業金融發展指數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負,從數據上看保險業包容性金融發展對于西部地區的產業結構升級有一定的損害作用,但無論從定量角度還是定性角度分析都會發現東部地區的保險業包容性發展水平遠遠高于中西部地區,所以再綜合東部與中西部不同的回歸結果進行分析,會發現是由于在全國范圍內保險業平均發展水平較低,使得保險業金融包容性發展對于東部地區產業結構升級的作用不顯著,對中西部地區的產業結構升級具有負向作用。

3.小額貸款的金融包容性發展指數的估計系數在1%水平上顯著為負。這與經驗分析結果不同,一方面在數據整理過程中發現小額貸款公司自身發展相較于其他三種金融業態來講比較低,并且受制于現今企業與個人對小額貸款公司的信任,還不能完全發揮小貸的可使用性,可獲得性等作用;另外一方面,雖然小額貸款組織層次簡單清楚,決策步驟短,可以滿足很多中小企業用資急的要求,但是相對于銀行業等大型金融機構,小額貸款公司的資金規模小,產品研發隊伍不夠強大,風險控制能力薄弱,營業網點數量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在服務中小型企業時可能無法達到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

4.互聯網金融發展指數的估計系數在10%的水平上顯著為正,說明互聯網金融包容性發展會促進產業結構升級。一方面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使得信貸方式更加多樣化,P2P、眾籌等融資模式為小微企業提供了迅速、便捷的融資渠道,使得一些創新型企業得到生存和發展所需資金,互聯網金融也將人們閑散的小額資金集中起來使得這些資金在實體市場上發揮更大的效用,促進產業結構向高級形態發展。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打破傳統買賣的定義,傳統的買賣必須要在有形市場進行,現在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使人們逐漸轉向無紙幣支付模式,人們也可以借助互聯網金融在虛擬平臺進行買賣交易,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交易效率,也促進了第三產業的發展壯大,進而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三)中西部地區的回歸結果

對中西部地區而言,核心解釋變量中:

1.傳統銀行業的金融包容性發展指數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呈現出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效應。比較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回歸系數,可以發現傳統銀行包容性發展對東部產業結構升級的促進作用大于對中西部地區的,這可能是因為一方面中西部地區本身銀行業覆蓋面比較小,相對于東部地區沒有那么多的營業網點,使得中西部地區使用銀行業金融服務受限,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由于中西部地區和東部地區本身產業結構組成比例有很大不同,導致中西部地區在產業發展過程中所需用到的金融服務和金融產品遠低于東部地區。

2.保險業金融包容性發展指數和小額貸款金融包容性發展指數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負,說明保險業金融包容性發展和小額貸款公司金融包容性發展是不利于中西部地區產業結構的升級,但對于東部地區的不利作用弱于中西部地區,這說明當前我國保險業與小額信貸業發展水平比較低,還沒達到對于產業結構升級的促進作用,甚至在當前發展水平下對于產業結構升級還有一定的損害作用。

3.互聯網金融包容性發展指數估計系數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對于產業結構升級有正的作用,但是相對于東部地區其促進作用較弱,這說明互聯網發展也存在明顯的地區差異。但是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不受地域的限制,中西部地區可以鼓勵互聯網金融在本地區的發展,繼續發揮互聯網金融對于產業結構升級的促進效應。

(四)控制變量的結果

在東部和中西部地區的回歸結果中,控制變量的結果分析如下所示:

1.政府支出對于東部地區有促進作用而在全國和中西部地區的作用都不顯著,在搜集數據的過程中發現東部地區的人均政府支出大都是低于中西部地區的,這說明政府支出過多在一定程度上會左右產業結構的調整方向不利于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而適當的政府支出對于產業結構的升級調整具有促進作用。

2.城鎮化率對于東部地區的產業結構升級具有負作用,明顯東部地區的城鎮化程度遠遠超過中西部地區,無節度不合理的城鎮化擴張會給產業結構升級帶來損害。

3.外貿依存度在全國以及東、中、西部均為負,說明過度的對外開放是不利于我國的產業結構升級的,當前我國處在轉型升級的階段,應逐漸減少對于低端產品的外貿依賴度,著眼于國內協調發展,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4.技術水平在東部地區呈現出明顯的負向作用,而在全國以及中西部地區都呈現不顯著的正向作用,在整理數據時發現東部地區科研經費相對于其地區生產總值而言是較低的,整體科研經費投入水平低于中西部地區,明顯技術水平的提升有利于產業結構升級,回歸結果說明當前全國范圍內的R&D經費投入不足,尤其是東部地區,相對于其發展程度而言,科研經費投入嚴重不足。

五、結論與建議

在多種金融服務主體共同發展的情況下,利用中國31個省市2011—2015年的面板數據構建模型,分析金融包容性發展的產業結構升級效應,可以得到兩點主要結論:

1.銀行業金融包容性發展與互聯網金融包容性發展均會促進我國產業結構升級,且對于東部地區的促進作用大于對中西部地區的促進作用。另外,銀行業包容性發展對于產業結構的升級作用大于互聯網金融包容性發展對于產業結構的升級作用,在金融新業態不斷涌現的今天,銀行業等大型金融機構仍然起著不可替代的引領作用。

2.從實證結果來看,目前我國保險業金融包容性發展和小額信貸金融包容性發展對于產業結構升級有負向作用,結合兩者在國內的發展水平來看,這種負向的作用很有可能是因為我國保險業和小額貸款業發展水平很低,由于金融包容性發展的門檻效應,其發展還未達到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水平。

包容性金融滲透到產業發展的方方面面,促進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受限于地區發展水平和現有產業結構水平,中西部地區金融包容性發展對于產業結構的升級效應落后于東部地區。根據以上結論和分析,提出如下建議:

1.銀行業金融包容性重在提高可獲得性和防范風險。雖然不同形態的金融共同發展,但是銀行業金融包容性依舊起著重要的作用,中西部地區銀行業金融包容性發展指數比較低,就銀行業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來講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因此應該多增設營業網點,首先滿足個人和企業對金融服務和金融產品的可獲得性;對于東部地區而言,營業網點比較密集,個人和企業用戶對銀行業金融服務的使用次數也比較高,隨著東部地區銀行業覆蓋規模和使用性的擴增,不良貸款率也在隨之增加,因此東部地區應著眼于控制銀行貸款風險,嚴格把控客戶的信用評級,減少次級貸款的發生。

2.互聯網金融的包容性重在擴大互聯網金融的受眾群體。中西部地區應把握住互聯網金融給地區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帶來的機會,互聯網金融跨越了地域的限制,相對于增設銀行網點等措施,互聯網金融的可操作性比較強。一方面可以加強鄉村人民對于互聯網金融的使用,比如鼓勵他們使用互聯網金融的存貸款、第三方支付等基礎性功能;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互聯網金融的覆蓋面,在互聯網金融不發達的地區引進互聯網技術,宣傳互聯網金融的便利性、教授互聯網金融使用方法,讓更多的個人和企業擁有自己的互聯網金融相關賬戶。

3.保險業金融包容性和小額信貸金融包容性重在供需對接。從結論可以得出當前我國保險業金融包容性和小額信貸金融包容性發展水平都比較低。對于保險業來說可以提高保險人員的專業水平,以專業的知識增強人們的風險意識,增加保費收入。對于小額信貸業,小額信貸的興起給了中小型企業融資難問題一條解決途徑,小額信貸應繼續發揮自身規模小、決策步驟短的優勢,在做好風險控制的同時積極應對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另外,小額信貸在資金規模弱于銀行業等金融機構的現狀下,應著重加強自身質量,引進專業人才進行小額信貸產品設計與研發,嚴格把控風險,形成小額信貸公司制度化,增強人們對小額貸款公司的信任度,讓更多的個人和企業信任小額貸款公司,進而使用小額貸款公司提供的服務與產品。

參考文獻:

[1] 張林,冉光和.金融包容性發展的產業結構優化效應及區域異質性[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8,39(9):41-52.

[2] 王修華,何夢,關鍵.金融包容理論與實踐研究進展[J].經濟學動態,2014(11):115-129.

[3] 陳時興.中國產業結構升級與金融發展關系的實證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1(S2):72-78.

[4] 鄧光亞,唐天偉.中部區域金融發展與產業結構調整互動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實證分析[J].經濟經緯,2010(5):17-21.

[5] 楊義武,方大春.金融集聚與產業結構變遷——來自長三角16個城市的經驗研究[J].金融經濟學研究,2013,28(6):55-65.

[6] 朱玉杰,倪驍然.金融規模如何影響產業升級:促進還是抑制?——基于空間面板Durbin模型(SDM)的研究:直接影響與空間溢出[J].中國軟科學,2014(4):180-192.

[7] 王立國,趙婉妤.我國金融發展與產業結構升級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15(1):22-29.

[8] 陳曉玲,張毅.金融發展、產業升級與經濟增長的動態關系研究——基于省際數據的面板VAR分析[J].財貿研究,2017,28(10):19-25.

[9] 徐敏,張小林.普惠制金融發展與產業結構調整[J].商業研究,2015(4):79-85.

[10] 張彤進.包容性金融發展的城鄉收入分配效應研究——基于產業結構升級的視角[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6,38(6):28-40.

[11] 謝家智,王文濤,李尚真.包容性金融發展的產業結構升級效應[J].當代經濟研究,2017(3):74-83.

[12] 王健,劉霞.經濟新常態下金融包容與產業結構轉型——基于中國省級面板數據的分析[J].工業技術經濟,2016,35(6):36-42.

[13] 徐禮伯,武蓓,張雪平.產業結構升級的內在機理與遵循之策——兼論供給側改革的著力點[J].現代經濟探討,2016(9):21-24.

[14] 龔強,張一林,林毅夫.產業結構、風險特性與最優金融結構[J].經濟研究,2014,49(4):4-16.

[15]? Michael E Por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Nations[M].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0.

[16] 郭峰,孔濤,王靖一,等.數字普惠金融指標體系與指數編制[D].北京:北京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工作論文,2016.

[17] 干春暉,鄭若谷,余典范.中國產業結構變遷對經濟增長和波動的影響[J].經濟研究,2011,46(5):4-16+31.

[18]? Gupte R,Venkataramani B, Gupta D.Computation of Financial Inclusion Index for India[J].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2,37:133-149.

[19]? Arun T,Kamath R.Financial inclusion: Policies and practices[J]. IIMB Management Review, 2015, 27(4):267-287.

[20]? Fungacova, Zuzana, Weill L . Understanding financial inclusion in China[J].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5, 34:196-206.

[責任編輯:范 君,李 麗]

猜你喜歡
產業結構升級互聯網金融
西部市場化程度對產業結構升級影響實證研究
貿易開放、產業結構升級與經濟增長
從國民經濟核算分析我國的產業結構
人口老齡化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
互聯網金融背景下農村手機銀行發展現狀研究
城鎮化發展對河南省產業升級的影響
淺析我國商業銀行應對互聯網金融沖擊的對策
江蘇省出口產品結構優化升級
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分析與管理
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